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每一单元都设有“综合探究”课。“综合探究”课有以下特点:具有综合性,对本单元各课目知识内容进行综合概括总结;具有深化性,即对本单元最关键最主要的内容和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知识情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升华提高;具有探究性,即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自我体验,品悟、感知,自然生成观点、结论;具有拓展性,通过探究,可以开拓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实践感知,深化学生理性思考。鉴于实践层面需要师生躬身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作出精心准备,耗时费力,上好综合探究课,实属不易。不少教师对于“综合探究”课处于两难境地,不上,不行,这本身是新课改的要求,上罢,又难于上好。于是,只好敷衍塞责,照本宣科,应付了事。上好“综合探究”课,意义重大。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分析综合、自主探究、开拓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所以,师生不仅要重视“综合探课”的探讨学习,而且力争通过“综合探究”课发挥其最大的教育教学效益。那么,怎样上好“综合探究”课呢?
现以《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综合探究:有序无序的政治参与”为例,谈一谈自己的尝试与体验。
一、“功夫在诗外”:师生精心作好“综合探究”课的课前准备
(一)学生:
1、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对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作了哪些规定?(第一组同学收集)
2、查找保障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第二组同学收集)
3、收集有序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正反例子各两个。(第三组同学收集)
4、制定一个民主选举班长规则。(第四组同学完成)
(二)教师:
1、教师设计上好“综合探究”课的预设方案;
2、教师准备拓展开阔学生思维视野的有关资料:如行使选举权利、游行示威自由、揭发检举权利的程序有哪些?应遵循哪些原则?
二、明确“综合探究”课的主题和目标: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1、主题:公民该如何参与政治生活?是有序参与还是无序参与?
2、目标:
(1)让学生明确: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与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区别;
(2)生活体验感知: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与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代价和后果有什么不同?
(3)理性比较抉择:我們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三、“综合探究”课动态预设及实施:既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原则性,又注重教学创造性灵活性
1、问题导入:
(承上)(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内容有哪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有什么意义?(享受当家作主的权利,保障主人翁地位,保证决策民主化、科学化,预防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预防腐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等)。
(3)那么,我们公民如何做到正确参与政治生活呢?我国法律法规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有什么规定和要求呢?(启下)。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一问题。
2、资源共享:让学生分组介绍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政治参与作了哪些规定?有什么原则性限制?有什么程序性要求?按原则、程序参与政治生活与不按原则、程序参与政治生活有什么不同?会产生什么不同后果?请大家品读课本提供的事例1和事例2,结合事例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思考。
3、事例分析:(1)事例1与事例2有什么不同?(事例1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依法维护了公民合法权益;事例2无序参与政治生活,民主选举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民主选举权利受到侵害。)
(2)事例1与事例2(有序无序参与政治生活分别带来什么不同后果?)
归纳总结:有序参与之利,无序参与之害,对比反向归纳总结。(分条列出:利:ABCD……;弊ABCD……。)
4、思维拓展:
(1)你还能提供其他事例吗?
(2)你还能补充有序无序参与生活之利和害吗?(让学生放飞思想,找出并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序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正反例证;拓展深化有序无序参与政治生活利弊认识,从中体验领悟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5、真切体验:民主选举班长
(1)制定选举规则(公正、公平、合理、易理解、便操作。)
(2)参与选举活动(按标准、要求、程序进行选举。)
[思考]选举规则的制定与选举活动的参与有什么关系?
制定选举规则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规则对选好班长有什么作用?
这个规则有什么长处和不足?是否需要完善?
真切体验依法有序参与民主选举,提高深化认识:法规保障民主,民主依法行使。
四、对“综合探究课”的课后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
1、课堂探究活动是否始终围绕“如何参与政治生活这一主题”展开?
2、学生对有序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标准是否真正理解和把握?
3、学生对有序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后果是否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能否理性作出抉择?
4、今后,政治生活实践中,学生是否能真正做到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如:能否做到理性合法参与抗议日本企图侵占我国钓鱼岛的游行示威活动?等)
5、探究活动是否真正落实了学生主体地位,观察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参与了探究活动?
通过反思:找出不足的部分和环节?加以不断改进和完善。
总之,上好一堂“综合探究”课,必须精心准备,主题明确,预设科学合理,富于创造性、灵活性,资源利用整合优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分析探究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提高其品行修养。
现以《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综合探究:有序无序的政治参与”为例,谈一谈自己的尝试与体验。
一、“功夫在诗外”:师生精心作好“综合探究”课的课前准备
(一)学生:
1、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对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作了哪些规定?(第一组同学收集)
2、查找保障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第二组同学收集)
3、收集有序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正反例子各两个。(第三组同学收集)
4、制定一个民主选举班长规则。(第四组同学完成)
(二)教师:
1、教师设计上好“综合探究”课的预设方案;
2、教师准备拓展开阔学生思维视野的有关资料:如行使选举权利、游行示威自由、揭发检举权利的程序有哪些?应遵循哪些原则?
二、明确“综合探究”课的主题和目标: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1、主题:公民该如何参与政治生活?是有序参与还是无序参与?
2、目标:
(1)让学生明确: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与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区别;
(2)生活体验感知: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与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代价和后果有什么不同?
(3)理性比较抉择:我們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三、“综合探究”课动态预设及实施:既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原则性,又注重教学创造性灵活性
1、问题导入:
(承上)(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内容有哪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有什么意义?(享受当家作主的权利,保障主人翁地位,保证决策民主化、科学化,预防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预防腐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等)。
(3)那么,我们公民如何做到正确参与政治生活呢?我国法律法规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有什么规定和要求呢?(启下)。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一问题。
2、资源共享:让学生分组介绍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政治参与作了哪些规定?有什么原则性限制?有什么程序性要求?按原则、程序参与政治生活与不按原则、程序参与政治生活有什么不同?会产生什么不同后果?请大家品读课本提供的事例1和事例2,结合事例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思考。
3、事例分析:(1)事例1与事例2有什么不同?(事例1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依法维护了公民合法权益;事例2无序参与政治生活,民主选举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民主选举权利受到侵害。)
(2)事例1与事例2(有序无序参与政治生活分别带来什么不同后果?)
归纳总结:有序参与之利,无序参与之害,对比反向归纳总结。(分条列出:利:ABCD……;弊ABCD……。)
4、思维拓展:
(1)你还能提供其他事例吗?
(2)你还能补充有序无序参与生活之利和害吗?(让学生放飞思想,找出并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序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正反例证;拓展深化有序无序参与政治生活利弊认识,从中体验领悟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5、真切体验:民主选举班长
(1)制定选举规则(公正、公平、合理、易理解、便操作。)
(2)参与选举活动(按标准、要求、程序进行选举。)
[思考]选举规则的制定与选举活动的参与有什么关系?
制定选举规则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规则对选好班长有什么作用?
这个规则有什么长处和不足?是否需要完善?
真切体验依法有序参与民主选举,提高深化认识:法规保障民主,民主依法行使。
四、对“综合探究课”的课后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
1、课堂探究活动是否始终围绕“如何参与政治生活这一主题”展开?
2、学生对有序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标准是否真正理解和把握?
3、学生对有序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后果是否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能否理性作出抉择?
4、今后,政治生活实践中,学生是否能真正做到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如:能否做到理性合法参与抗议日本企图侵占我国钓鱼岛的游行示威活动?等)
5、探究活动是否真正落实了学生主体地位,观察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参与了探究活动?
通过反思:找出不足的部分和环节?加以不断改进和完善。
总之,上好一堂“综合探究”课,必须精心准备,主题明确,预设科学合理,富于创造性、灵活性,资源利用整合优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分析探究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提高其品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