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合并颈椎骨折的手术方法选择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fis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后凸畸形合并颈椎骨折的不同术式及治疗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7年4月— 2017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9例AS后凸畸形合并颈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例;年龄28~73岁,平均38.6岁。17例伴脊髓功能障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4例,B级5例,C级5例,D级3例。根据脊髓损伤程度及骨折移位情况选择复位固定或矫形固定手术治疗:14例脊髓损伤严重(ASIA A~C级)的患者采用复位固定手术治疗,其中6例单纯前路手术;2例单纯后路手术;5例前后路联合手术;另外1例先行Halo架固定,2个月后行前后路联合手术。5例ASIA分级D级或E级患者采用矫形固定手术治疗,先行手法矫正后凸并安装Halo架,然后行手术固定融合,其中1例单纯后路固定,4例采用前后路联合固定融合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颈部疼痛缓解情况;观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矫形固定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1例患者因肺部感染及呼吸功能衰竭于术后11 d死亡。余患者均获随访1~10年,平均27.3个月。全部患者颈部疼痛症状明显好转,术后3 d VAS[(2. 9±0.9)分]较术前[(8.2±1.0)分]明显降低(P<0.05)。12例神经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矫形固定患者术后颌眉角6°~18°,平均11.8°,恢复平视功能。骨折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3.9个月。4例并发脑脊液漏,3例并发肺部感染,无切口感染及脊髓损伤加重等并发症。

结论

对于AS后凸畸形合并颈椎骨折患者,若不伴严重脊髓损伤,先行手法矫正后凸并安装Halo架,然后行固定融合手术,可有效矫正脊柱畸形,改善生活质量;若脊髓损伤严重,应避免Ⅰ期矫正畸形,尽可能复位骨折及长节段融合固定,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其他文献
异常步态是康复科最常见功能障碍之一,主要表现为步行稳定性、周期性、方向性及协调性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基于节律性谐振的步态训练利用个体步态同步到节律性视听线索的能力,进而提高患者步行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并得到相关指南推荐。本文就节律性谐振在脑卒中、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患者异常步态中的应用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并从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及神经心理学角度进一步论证其产生机制,为异常步态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Paired associative stimulation (PAS) combining repeated pairing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a peripheral nerve with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over the primary mo
期刊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CPSP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患侧大脑初级运动皮质(M1区)的rTMS,刺激频率为10 Hz,刺激强度为80%静息运动阈值;对照组给予假刺激,作用部位、治疗声音与治疗组相同。2组患者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
目的观察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受超短波作用后其粘附、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变化。方法将rMSCs置于超短波理疗仪上,以每日1次、每次15 min的条件进行处理,1 d后检测细胞早期粘附能力,2 d后借助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1 d、3 d、7 d检测细胞增殖能力,7 d后检测成骨相关基因骨桥蛋白(OPN)表达量。结果与未经超短波处理的对照组相比,接受超短波处理的超短波组早期细胞粘附数
目的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健侧大脑半球舌骨上肌群皮质对应区的兴奋作用,以及对单侧大脑半球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非急性期单侧大脑半球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试验组采用5 Hz高频经颅磁刺激相对健侧大脑舌骨上肌群皮质对应区结合传统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予以传统吞咽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行吞咽X线荧光透视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单椎节内固定治疗前弓分离移位型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1月— 2016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前弓分离移位型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8~62岁[(40.0±9.2)岁]。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12例。患者均行后路寰椎钉棒系统内聚复位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
在腹部外科临床实践中,经常需要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但缺乏相关应用规范或指南。为及时反映当今腹部外科应用VSD技术的新理念和循证医学进展、优化腹部外科中VSD技术的应用策略、规范医疗行为,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在2017年7月组织全国28名专家综合相关文献,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原则,制订了临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腹部应用指南"。该指南针对腹部外科中VSD技术应用最为重要的11
目的对比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SO)与后路单侧截骨部分椎体切除固定矫形术(PUVCR)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1月— 2016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51例陈旧性胸腰段骨折合并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46~69岁,平均54.9岁。损伤节段:T1111例,T1210例,L117例,L213例。22例采用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轴向载荷分担比测试在Taylor空间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3月— 2017年6月天津医院收治的36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21~71岁[(46.1±14.2)岁]。患者均于伤后1周内接受胫腓骨骨折Taylor空间支架外固定术。18例术后行轴向载荷分担比测试(试验组),18例未行测试(对照组)。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前路人工椎体重建内固定在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失败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 2017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4例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29~69岁[(43.6±11.9)岁]。损伤节段:T11 1例,T12 2例,L1 5例,L2 4例,L3 2例。骨折AO分型:A2型4例,A3型6例,B1型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