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伴随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发展阶段,在整个教育体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小学的识字到初中的诗词,再到高中的文言文,我们一直都在接触着语文课程。但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初中语文课程注重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改进语文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提升自身的人格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079-01
语言是一门艺术,而语文课教会我们在与别人交流沟通过程中如何使用语言艺术,如何增加表达能力,如何使谈话变得有意义。《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初中新课程语文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一反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融入课程教学活动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以下从语文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析语文综合性学习,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一、结合学生兴趣,提升综合性学习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一个人对学习某件事物感兴趣的时候,才有可能有新的创造,它是萌发新奇思想的来源。如果学生真正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才会取得傲人的进步。例如,在讲初中语文(北师大版本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这一课的时候,在上课之前,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以后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你们对什么事情比较感兴趣?或者说你们从小的梦想是什么?这时候同学们就争先恐后的回答:记者!医生!老师!科学家!艺术家!同学们的回答可谓是各式各样,这体现了他们的梦想。正当激起学生们兴趣的时候,就是引出本课的时候,这时候老师在多媒体上放出几位科学家的照片,让学生们回答他们是谁?之后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这几位科学家的故事,他们也是从小立志于科学事业,当然,这些都是以巨大的兴趣为前提。整堂课顺着学生们感兴趣的地方,顺利地进行下去。可见,学生们一旦有了兴趣,就会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间接地就提高了他们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二、倡导自主学习,提升综合性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师的带领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积极学习的课堂氛围。新课改的初中语文课程提倡,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但是这种“自主”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有计划、有指导性的。这需要在自主学习中真正能够学到东西,提升综合性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北师大版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的时候,由于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所以在进行课程之前,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搜题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分析总结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他所写文章的共同之处,以及把鲁迅先生的文章进行分类,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并在此过程中,估计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升综合性学习能力
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为现实服务。《语文课标》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业生语文实践能力”,要求“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语文实践论的观点来看,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实践活动。例如,在讲授初中语文(北师大版本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背影》这一课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激发同学们那种关爱父母的情感,当然只限于感情方面是远远不够的,教导学生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家庭永远是爱的港湾。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用于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什么是爱,什么是关心、在乎,也可以把这种爱放大到社会,去关爱需要关爱的人群,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爱心、善良去感染别人。
改进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倡导语文综合性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国家的支持、社会的宣传、教师的实施、学生的配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把综合性学习引进课堂;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设课堂氛围,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动手查找所需要的资料,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学习语文用于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理论联系实际,沟通课堂内外,增强学生语文的动手实践能力,做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蒋仙.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开发与利用[J].《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周刊》,2007.05.
[2]陈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04.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079-01
语言是一门艺术,而语文课教会我们在与别人交流沟通过程中如何使用语言艺术,如何增加表达能力,如何使谈话变得有意义。《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初中新课程语文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一反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融入课程教学活动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以下从语文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析语文综合性学习,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一、结合学生兴趣,提升综合性学习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一个人对学习某件事物感兴趣的时候,才有可能有新的创造,它是萌发新奇思想的来源。如果学生真正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才会取得傲人的进步。例如,在讲初中语文(北师大版本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这一课的时候,在上课之前,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以后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你们对什么事情比较感兴趣?或者说你们从小的梦想是什么?这时候同学们就争先恐后的回答:记者!医生!老师!科学家!艺术家!同学们的回答可谓是各式各样,这体现了他们的梦想。正当激起学生们兴趣的时候,就是引出本课的时候,这时候老师在多媒体上放出几位科学家的照片,让学生们回答他们是谁?之后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这几位科学家的故事,他们也是从小立志于科学事业,当然,这些都是以巨大的兴趣为前提。整堂课顺着学生们感兴趣的地方,顺利地进行下去。可见,学生们一旦有了兴趣,就会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间接地就提高了他们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二、倡导自主学习,提升综合性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师的带领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积极学习的课堂氛围。新课改的初中语文课程提倡,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但是这种“自主”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有计划、有指导性的。这需要在自主学习中真正能够学到东西,提升综合性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北师大版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的时候,由于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所以在进行课程之前,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搜题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分析总结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他所写文章的共同之处,以及把鲁迅先生的文章进行分类,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并在此过程中,估计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升综合性学习能力
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为现实服务。《语文课标》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业生语文实践能力”,要求“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语文实践论的观点来看,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实践活动。例如,在讲授初中语文(北师大版本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背影》这一课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激发同学们那种关爱父母的情感,当然只限于感情方面是远远不够的,教导学生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家庭永远是爱的港湾。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用于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什么是爱,什么是关心、在乎,也可以把这种爱放大到社会,去关爱需要关爱的人群,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爱心、善良去感染别人。
改进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倡导语文综合性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国家的支持、社会的宣传、教师的实施、学生的配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把综合性学习引进课堂;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设课堂氛围,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动手查找所需要的资料,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学习语文用于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理论联系实际,沟通课堂内外,增强学生语文的动手实践能力,做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蒋仙.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开发与利用[J].《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周刊》,2007.05.
[2]陈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