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捆绑下的英雄悲歌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能说出项羽的性格特征,体会司马迁通过人物群像塑造法来衬托传主的写作手法。
  2.通过互文阅读,学会鉴赏利用细节描写、炼字等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藝术手法。
  3.在把握项羽性格特征的基础上,能够理解项羽性格的悲剧实质。
  4.在《鸿门宴》电影片段和文本的对比阅读中,能基本理解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学笔法。
  一、入情入境,整体感知
  阅读历史,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者能够把自己投入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回到鸿门宴的历史现场,想象你生活在鸿门宴发生的年代,并且你有机会成为项羽或刘邦阵营中的一员,你愿意加入哪个阵营。
  请一小组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选择和理由。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于项羽和刘邦的情感态度。课堂初始,构建师生对话分享的氛围,既是激趣,又是暗示学生思考为何会出现对立的观点。
  二、文本细读,走近人物
  请大家在文中至少研读揣摩一处细节,来佐证上述观点。
  【设计意图】群像塑造法是司马迁创作《史记》的重要艺术手法,他塑造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用来反衬传主的性格特征。虽然其他人着墨较多,却达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因此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对出场人物的细节的研读和揣摩,可以更好地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同时,也可以从中探求传主行为的合理性。
  预设几处重要的细节:
  (一)细节一:项羽大怒
  (朗读体悟)学生揣摩项羽说话的语气,探求项羽这种语气的缘由。
  明确:直接原因是“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间接原因是对于怀王不公正指令的不满。
  补充历史背景:项羽随叔父会稽起事,后楚怀王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但是楚怀王却派项羽北上救赵,派刘邦向西攻打兵力尚弱的秦国。项羽集团经过艰苦的“巨鹿之战”灭掉了秦国的主力。在巨鹿之战后,《史记》描写“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可待他挥师西向时,却发现刘邦早已攻下咸阳,驻军霸上,同时还派兵镇守函谷关。于是项羽第一次“大怒”,派兵攻下了函谷关,率兵来到了戏西。局势到此业已非常紧张。
  【设计意图】由“项羽大怒”这一细节切入对于背景资料的补充,是为了暗示学生,任何行为都不能凭借表面的反应而轻易为一个人贴标签。
  (二)细节二:刘邦之言行
  1.刘邦之言
  (1)预设
  ①三处“为之奈何”及对比的手法,将他和项羽简单粗暴地下命令做对比(充分听取下属意见和个人专断)。明确:谋大事者,宜小心谨慎。②“吾得兄事之。”“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让学生注意寻找行为合理性,强调伏笔的作用。明确:刘邦懂得笼络人心。也是为后文项伯“亦拔剑起舞”埋下伏笔。③“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则提醒学生思考刘邦的言语中的潜台词以及这样说的目的。明确:潜台词(叙旧→论眼前→否定“王关中”→归罪小人),目的(以屈求伸,平息项羽的愤怒,保存实力以图争霸)。
  (2)对比阅读,注意虚词和某些实词对语意的影响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明确:由语言中的“而”“然”两个虚词,“得”“复”两个副词,看出刘邦之深谙人的心理。“而”语意重点在前,强调戮力,充分表明自己没有异心;“然”表转折,语意重点在后,强调“不自意”,“得复”修饰“见”,均为贬低自己的功劳。
  (3)对比阅读,注意标点对于语意的影响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中华书局1959/2009)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中华书局1982)
  【参考】省略号:可能性一,刘邦话未完,项羽直接打断他的话;可能性二,刘邦话已完,但言有尽而意无穷。句号:可能刘邦话已完,等待表态。两处不同标点,虽然都可以看出项羽单纯直率,刘邦工于心计,但是其表现的程度不一样,所唤起读者想象的情境也不一样。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2.刘邦之行
  预设:乃令张良留谢。
  【设计意图】对人物的整体把握,学生容易忽略虚词,也容易忽略实词、标点等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
  (三)细节三:范增言行
  细品鸿门宴以及其后范增的一系列动作、称谓的改变(君王、竖子)、语言的改变(“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来品味此刻范增内心的情感。明确:强烈的不满(“竖子”)以及表达对想要称王的项羽的失望(“吾属”“今”“矣”)。借范增之口,言项羽无远见。
  【设计意图】范增的笃定要杀刘邦和项羽的犹豫不决是文中鲜明的一组对比。可以提醒学生关注范增鸿门宴前后情绪的变化,反衬出项羽的性格特征;同时亦可以提醒学生思考范增和项羽不同选择的理由。
  (四)细节四:樊哙闯帐的言行
  1.樊哙之行
  (1)入情入境,想象闯帐:英雄惺惺相惜。
  (2)对比阅读,探究写法。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史记·高祖本纪》)
  (樊哙)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明确:西向立而引出座次问题,可见樊哙粗中有细。《史记》群像的塑造法:塑造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用来反衬传主的性格特征;同时,对于细节描写的专注,也为传主行为的合理性埋下了伏笔。
  2.樊哙之言   同桌合作探讨,文言文填写樊哙之言的潜台词。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①)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②)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③)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④)”
  参考:①大王效暴秦,其果亦然。②然沛公无王之心。③沛公若王关中,义也。④此乃小人之过也,愿大王明鉴。
  三、追本溯源,悲剧实质
  学生预学单:项羽重情重义,是真英雄。但英雄注定悲剧,在这乱世中,他注定笑不到最后,因为他重情重义的性格迟早会葬送了他自己。(徐政)
  感觉当时略显稚嫩的项羽并不是刘邦的对手。刘邦沉稳内敛,懂得怎么样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我看见项羽的不成熟和血气方刚。他生在这个时代,陨在这个时代,令我叹息。他若不出生于此,必另有一番作为。(林泽)
  大家是否认同这两个同学的观点?为什么“‘乱世’中容不得‘真英雄’”?你又如何看待这样的“真英雄”?
  【设计意图】在学生把握项羽的基本性格特征后,再呈现学生预学单中对于“乱世容不得真英雄”的探讨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思考项羽悲剧性的原因,意在打破学生的刻板印象。学生只有初步探索到了一个人物悲剧性的实质,才能真正地产生悲悯或感动的情愫,从而能够真正引发他们思考关于人性的诸多问题。
  四、横向拓展,史记笔法
  播放电影《鸿门宴》的片段(1分15秒)。
  【电影台词】我高祖皇帝威震三霸,命继五王。朝中文臣尽是九州豪杰,麾下武将皆为四海英雄……他鸿门宴上出奇谋,逼使项羽无路走。高祖兴师入咸阳,炎炎紅日世无双。我高祖最后以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大败项羽,逼得西楚霸王竟要乌江自刎……
  这段台词和《史记·项羽本纪》的书写有什么区别?你怎么看待司马迁的写作?
  【设计意图】电影台词站在刘邦的立场上说话,褒刘贬项。《史记》虽然运用了诸多文学性的技巧,但是在表现历史真相的时候,却能够秉笔直书。我们在文本中看到的项羽和刘邦都是具有复杂面向的人物,而不是电影中这种扁平式的描述,也正是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笔法,使之成为史家典范。
  后世对于《鸿门宴》的演绎加工比比皆是,我选择的是学生最熟知的电影片段。将之与文本对比阅读,意在暗示学生,历史题材的电影作品已经超出了历史材料的范畴,而真正秉笔直书的《史记》则是他们可以获得历史智识的较好范本。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中学)
其他文献
李商隐的《锦瑟》无疑是唐诗中的名篇,然而,《锦瑟》写的究竟是什么?似乎所有读过它的人都会为这个问题所扰。它是政治讽喻诗还是情书,或者是抒发仕途失意之叹?无数研究者从各种角度提出的无数猜想与推测,仿佛都能说得通,但又都没有绝对的证据。关于《锦瑟》的猜想似乎无法到达结论,永远只能停留在猜想。  然而结论是不是非常重要呢?或许并不。绝大部分读过《锦瑟》的人,首先会觉得它很美,并被它打动,即使并不明了它的
期刊
掌握文学美学知识,除了能开阔审美视野、丰富审美素养外,还能够学以致用,有助于语文教材讲析、鉴赏。现以人教版、苏教版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典诗文为例,说一些想法。  依照文学的审美特性对待中学古典诗文。先从一个例子入手,加以说明。细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发现时间和空间都有问题。宋神宗元丰年间,苏轼摊上事了。因其诗歌诋毁新法,他于元丰二年(1079年)被捕入狱,差点掉脑袋,这就是有名的“乌台
期刊
最近几年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和学校层面,“教育公平”都是热词,但毋庸讳言,政策践行的“最后一米”,不依赖于政策不依附于行政,最终是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科每一节课堂中,能不能提升家长和学生享受公平、优质教育资源的幸福指数,还需要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自我校正,消弭授课班级内的“不公平”现象。一言以蔽之,评价践行教育公平的水准如何,观察老师课堂教学就很能说明问题。  1.师生互动机会的不公平  自
期刊
陶渊明《饮酒》(其五)与刘禹锡《陋室铭》,一为诗歌,一为骈文,看似无关,倘若细读文本,我们发现两者在很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都善于用典。《饮酒》(其五)运用“心远”“采菊”“南山”等典故,而《陋室铭》则运用“素琴”“子云亭”“诸葛庐”“何陋之有”等典故。  “心远”源于“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刘安《淮南子·主术训》),而“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
期刊
苏教版必修三中有一篇朱光潜先生的文章《咬文嚼字》。朱光潜先生在文中列举了炼字的好例,也谈到改得不妥之例。  摘录如下:  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
期刊
《金岳霖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家汪曾祺采取了一种轻松活泼的笔法,活画出现代哲学史上一个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全篇以“有趣”二字为文眼,许多鲜活的细节都是围绕这两个字生发开来的,譬如:上课不脱呢帽,以奇怪的问题回答奇怪的提问,讲课时捏跳蚤玩,和斗鸡同桌进食,跟小朋友比水果大小等等。这些生动的细节,由形及神,突出表现了金岳霖先生的有趣。  但是文章的创作主旨远不止于此,我们还要进一步把握领会作家的写
期刊
林斤澜的小说,特别是他的晚期小说,许多人称之为“怪味小说”。所谓“怪味”,不外乎是指林斤澜小说与众不同、风格迥异。《矮凳桥风情》是这种典型,而这本集子中的《溪鳗》则是典型中的典型。《溪鳗》的“怪味”到底怪在哪里呢?  “怪味”之一:溪鳗这个人名怪  溪鳗是个女人,故事的主角,“有名有姓”,但是姓名已被忽略甚至遗忘,“街上却只叫她个外号:溪鳗”。鳗“看样子不是好玩的东西,……有些兴风作浪的传说”。镇
期刊
北京師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汉国近日谈了他对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认识。  首先,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并不意味以往提出的“八年抗战”概念错了。“十四年抗战”和“八年抗战”,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从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来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共十四年抗战历程:前六年(从1931年至1937年)是局部抗战,战事主要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地,是整个抗日战争的先声和重
期刊
当读完这本鹅黄色封面的施成荣译本《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我在粗犷甚至略带粗俗的译文背后看到了一个真实社会里的霍尔顿,看到其内心深处无奈得让人落泪的“愤世嫉俗”,进而感悟到那个世界看似繁荣,而实则那么荒诞与荒谬。加缪在《西绪福斯神话》中说:“活着,就是使荒诞活着。”两者何其相似,只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来得更为形象,也更为真实。  《麦田里的守望者》描写了一位名叫霍尔顿的学生被潘西中学开除后的思考与行
期刊
传说中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是一位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但是“孟姜女”这一称谓是如何构成的,其中的三个字各代表什么含义,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如果简单地认为她姓孟名姜女,或是姓孟名姜的女子,那其实是一种误会。事实上,孟姜女中的“姜”字才是她的姓,“孟”只是表示她排行老大,“女”表示她的性别。合在一起,表示“姜家大女儿”的意思。而要弄清这类问题,就必须了解我国古人的姓氏与名字。  我国古人的姓氏与名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