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生中常常听到“谈作色变”!的确,每当学生接过作文题,总有那么些神态茫然的,有的锁眉挠耳,有的咬破笔头也无从落笔,显然,他们习作中遇到了困难。长年的从教经历告诉我,作文教学确实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要使学生见题话开,轻松作文,老师的教法得当与否尤关。我想,让作文教学在对话中进行,不妨一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可见,对话就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同时说明,對话在语文教学环节中极其重要!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怎能没有对话呢?
如何让作文教学在对话中进行,这里,笔者撮取点滴,借以抛砖引玉。
一、在“文题”中对话
语文专家于漪说过:“一个好的作文命题,它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开拓学生广阔的视野。”每堂作文课,我必先进行师生对话环节,通过彼此的心灵沟通,情感交流,还学生以对话者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有的话说,放松心情,自在发挥。由此,在拟文题时,我把作文题目用几个主题相关题型有别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发表看法,讨论选择,从中取舍。如以“有趣”为主题的命题作文时,我同时板上几个习题:《一件有趣的事》《我和爸妈指鼻子》《老师和我掰手腕》等。大多同学选择后两个,理由很简单——直观、有趣、熟悉。有时提出习作目标以后让学生自选题型、自命题目,尽可能写他们有自身体验感兴趣的作文。通过这样的文题对话,学生心灵窗户自然开启,作起文来滔滔不绝,笔下有风。
二、在“下水”中对话
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为师者必须做到胸有成竹。实践证明,最务实的方法就是写“下水文”。教师在亲自动笔中,通过立意、选材、谋篇、谴词造句等的过程,摸清了作文中的难易之节,详略之处……人们常说,只有下水方知深浅。叶老也认为,“下水作文”能“深知作文甘苦,无论取材布局,谴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指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每次与学生作文交流时,身临其境获得的信息是启发指导学生写作最行之有效的资源,关键时“下水文”更是利器,理论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为师者先知先觉,有的放矢。
三、在“说写”中对话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先易后难,从简到繁,凡事必须给学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写作也是如此。这方面我采用的是“先口后手”的办法。叶老曾说:“我手写我口”,话语简单,道理深刻,其实,作文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过程。小学生组织、归纳、描述等能力比较有限,每当习作题确定后,我便要求学生先想,想想写什么最切题,最有说服力,把想写的内容及看法说给大家听,让老师、同学评一评、鉴一鉴,自身也可据理参与讨论,只要是有益的,皆可开怀畅谈,一个目的——达到最好。然后,把经过对话交流得到的“精髓”好好的整理下来。慢慢地学生会在一遍又一次的说写中摸索写作门道。
记得一次自由命题习作交流中,小锦以“烧窑鸡”为题在班里交流,他通过卖窑鸡的亲戚所款待的窑鸡外形、味道叙述了自己所见所感,说得情真意切,可谓是有血有肉。然听后,邻桌一位同学便问:“你见过窑鸡的制作吗?”“看过。”小锦说,“还亲手动过呢!”只见几位同学相继开口,若能把窑鸡的制作及自身参与制作的过程、感受在文章中渗透,那就更完美啦!小锦接受了大家的建议,认真拟写《烧窑鸡》,并在老师指点下反复修改,不断完善,在送投县教育局《春芽》文刊中,立被选用出刊。这样的对话何乐而不为呢?
四、在“评语”中对话
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学生的心里也有自己的天地,他们最希望受社会尤其与他们接触最多的人——老师的认可和尊重。一篇苦心经营的小文,在他们眼里,堪比一座宏伟的建筑——大工程。老师的评语,每字每句都牵动着他们稚嫩的神经,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足,长处如何发扬,短处怎样改正……每次作文本发下,他们便迫不及待地翻开红笔的部分,逐字逐句地琢磨,也许还因一个不同的见解与你评得脸红耳赤。在一次《我心爱的____》(横线上填写喜欢的一种动物)的习作中,小雨填写的是“小不点”(猫)。文章确实写出了“小不点”与众不同的习性特征,绘声绘色,十分有趣,也流露出了“我”对“小不点”的喜爱之情。但是《猫》是本单元刚学过的一篇课文,所以我在评语里其中写了一句:“尽量避开课本里的动物,杜绝‘靠墙穿裤’作文!”本子发下不久,小雨就举手发言:“老师,我没有抄课文里的,文章中的内容都是我家‘小不点’的真实生活!”看着她泪噙眼窝,一脸委屈的样子,我赶紧示意她坐下。第二天早读时,我一踏进教室,就发现许多同学的目光都投向了小雨。我向小雨的方向走去,小雨立马站起来,手里提着个购物袋,对着我说:“老师,这就是我家的‘小不点’,当时我有点懵。只见她从袋子里抱出一只黑白相间的小花猫,样子怪可爱!我想,让她把“小不点”的可爱之处展现也好,于是,我便让她……只见她不慌不忙,一个动作接一个动作的,犹如人猫杂耍,每个环节都是那么有趣,又与小雨所写的文章如出一辙。整个过程,别说是同学,就连我都不舍得眨一眼!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了解了真相以后,我当众向小雨道了歉,也借此鼓励大家留心观察事物,认真写作。
评语是一种评价,是一种无声的对话,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只有准确、尊重、鼓励以及建设性的提议,方能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
生活处处有对话,只要我们抓住契机,灵活应用,把对话引进课堂,融入作文教学中,相信丰收总在耕耘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可见,对话就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同时说明,對话在语文教学环节中极其重要!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怎能没有对话呢?
如何让作文教学在对话中进行,这里,笔者撮取点滴,借以抛砖引玉。
一、在“文题”中对话
语文专家于漪说过:“一个好的作文命题,它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开拓学生广阔的视野。”每堂作文课,我必先进行师生对话环节,通过彼此的心灵沟通,情感交流,还学生以对话者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有的话说,放松心情,自在发挥。由此,在拟文题时,我把作文题目用几个主题相关题型有别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发表看法,讨论选择,从中取舍。如以“有趣”为主题的命题作文时,我同时板上几个习题:《一件有趣的事》《我和爸妈指鼻子》《老师和我掰手腕》等。大多同学选择后两个,理由很简单——直观、有趣、熟悉。有时提出习作目标以后让学生自选题型、自命题目,尽可能写他们有自身体验感兴趣的作文。通过这样的文题对话,学生心灵窗户自然开启,作起文来滔滔不绝,笔下有风。
二、在“下水”中对话
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为师者必须做到胸有成竹。实践证明,最务实的方法就是写“下水文”。教师在亲自动笔中,通过立意、选材、谋篇、谴词造句等的过程,摸清了作文中的难易之节,详略之处……人们常说,只有下水方知深浅。叶老也认为,“下水作文”能“深知作文甘苦,无论取材布局,谴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指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每次与学生作文交流时,身临其境获得的信息是启发指导学生写作最行之有效的资源,关键时“下水文”更是利器,理论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为师者先知先觉,有的放矢。
三、在“说写”中对话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先易后难,从简到繁,凡事必须给学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写作也是如此。这方面我采用的是“先口后手”的办法。叶老曾说:“我手写我口”,话语简单,道理深刻,其实,作文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过程。小学生组织、归纳、描述等能力比较有限,每当习作题确定后,我便要求学生先想,想想写什么最切题,最有说服力,把想写的内容及看法说给大家听,让老师、同学评一评、鉴一鉴,自身也可据理参与讨论,只要是有益的,皆可开怀畅谈,一个目的——达到最好。然后,把经过对话交流得到的“精髓”好好的整理下来。慢慢地学生会在一遍又一次的说写中摸索写作门道。
记得一次自由命题习作交流中,小锦以“烧窑鸡”为题在班里交流,他通过卖窑鸡的亲戚所款待的窑鸡外形、味道叙述了自己所见所感,说得情真意切,可谓是有血有肉。然听后,邻桌一位同学便问:“你见过窑鸡的制作吗?”“看过。”小锦说,“还亲手动过呢!”只见几位同学相继开口,若能把窑鸡的制作及自身参与制作的过程、感受在文章中渗透,那就更完美啦!小锦接受了大家的建议,认真拟写《烧窑鸡》,并在老师指点下反复修改,不断完善,在送投县教育局《春芽》文刊中,立被选用出刊。这样的对话何乐而不为呢?
四、在“评语”中对话
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学生的心里也有自己的天地,他们最希望受社会尤其与他们接触最多的人——老师的认可和尊重。一篇苦心经营的小文,在他们眼里,堪比一座宏伟的建筑——大工程。老师的评语,每字每句都牵动着他们稚嫩的神经,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足,长处如何发扬,短处怎样改正……每次作文本发下,他们便迫不及待地翻开红笔的部分,逐字逐句地琢磨,也许还因一个不同的见解与你评得脸红耳赤。在一次《我心爱的____》(横线上填写喜欢的一种动物)的习作中,小雨填写的是“小不点”(猫)。文章确实写出了“小不点”与众不同的习性特征,绘声绘色,十分有趣,也流露出了“我”对“小不点”的喜爱之情。但是《猫》是本单元刚学过的一篇课文,所以我在评语里其中写了一句:“尽量避开课本里的动物,杜绝‘靠墙穿裤’作文!”本子发下不久,小雨就举手发言:“老师,我没有抄课文里的,文章中的内容都是我家‘小不点’的真实生活!”看着她泪噙眼窝,一脸委屈的样子,我赶紧示意她坐下。第二天早读时,我一踏进教室,就发现许多同学的目光都投向了小雨。我向小雨的方向走去,小雨立马站起来,手里提着个购物袋,对着我说:“老师,这就是我家的‘小不点’,当时我有点懵。只见她从袋子里抱出一只黑白相间的小花猫,样子怪可爱!我想,让她把“小不点”的可爱之处展现也好,于是,我便让她……只见她不慌不忙,一个动作接一个动作的,犹如人猫杂耍,每个环节都是那么有趣,又与小雨所写的文章如出一辙。整个过程,别说是同学,就连我都不舍得眨一眼!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了解了真相以后,我当众向小雨道了歉,也借此鼓励大家留心观察事物,认真写作。
评语是一种评价,是一种无声的对话,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只有准确、尊重、鼓励以及建设性的提议,方能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
生活处处有对话,只要我们抓住契机,灵活应用,把对话引进课堂,融入作文教学中,相信丰收总在耕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