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三物理复习课中,利用好“学案导学”的方法,可以充分挖掘学生自觉复习的潜能,最大限度提升学习的效益。“学案导学”方法中 “导”是目的,是关键。要充分利用好学案,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增强课堂的教学实效,就要在“导”上多做文章。
一、利用学案引导使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学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应该学会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自己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如何,今后还需哪些必要的补充。这样就能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在学习中也能有的放矢。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第十六章“热和能”的复习学案中,可以提供如表1的学习目标。
在复习的过程中,第一步是引导学生根据学案明确学习目标。第二步是根据要达成的目标自主复习教材中相关的内容。学案中还要围绕基础知识设置一定的讨论问题,帮助学生回顾获得知识的过程。通过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的程度做到心中有数。第三步是完成学案中的习题。习题的编制应该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配置相应的练习,做练习的过程中还应让学生明确每个练习题对应的学习要求。这样,学生在巩固和深化知识的同时,也能明确自己利用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第四步是引导学生评估自己目标的达成程度,确定今后需要补充和加强的内容。这样,在学案的配合、教师的引导下,就实现了目标统领整个复习过程,每个具体环节紧紧围绕目标的科学复习过程。学生在一个个具体目标的自主达成过程中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体会到了复习的价值,产生了确定下一个新目标的动力。
二、利用学案引导学生领悟科学的学习方法
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点多、面广,而零碎的知识容易遗忘。建构知识网络,使前后所学的知识连成线、织成网、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复习的任务之一,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系统的学习方法。学案中应该设置必要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编织知识网络,教师应该加以恰当的引导。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热和能”的复习中,可以和学生一起形成如图1的知识系统框图。
有结构才有力量。通过上述知识网络,可以帮助学生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很多学生往往会把知识体系放在一边,不善于利用知识体系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案,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善于在知识系统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习惯。在学案中可以设置这样的题目:
关于热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同一个物体,运动的越快,具有的内能越大。
C.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含热量就越多。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会升高。
然后,引导学生从知识体系中直观地看出内能的改变有两种途径,这样他们就能很容易地对相关的选项作出判断。同时,其中每一个选项的判断都可以在知识体系中找到归宿。这样通过学案导学,学生就会明白:要从所需的知识出发,寻找恰当的根据。这样,学生就找到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出发点,不论什么样的问题,解决起来都会显得驾轻就熟。
三、利用学案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利用学案可以使为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基础之上都得到充分地发展。例如,在“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这个知识点的回顾时,可以利用学案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A.实验现象是什么?
B.实验说明了什么?
C.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
D.该实验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物体?
E.有哪些生活现象与其相似?
前两个问题是基础性的也是重要的内容,基础较差一些的学生停留在这个问题上的时间可能要多一些。但是由于有明确的问题和任务,潜能生就不会因为整体复习过程的一带而过而错过复习的机会。
第三个和第四个问题重在引导学生注重实验的方法,关注实验的细节。这两个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不能一下子回答出准确答案,但是经过他们的思考和同伴之间的讨论,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也会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且会在头脑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如果没有学案,对于课堂上突然提出的这类问题,学生就会缺少足够的思考时间,这样对问题的体会和理解就容易停留在表面。
对于第五个问题,学生思考的空间是无限的,他们想到的越多、越细,对问题的理解就越深刻。有的学生会想到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想到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等等;有的学生不仅能联想到相似的現象,还善于分析每个现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有的学生不满足于课堂上想到的内容,会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分析生活中的问题。
(责任编辑:杨强)
一、利用学案引导使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学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应该学会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自己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如何,今后还需哪些必要的补充。这样就能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在学习中也能有的放矢。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第十六章“热和能”的复习学案中,可以提供如表1的学习目标。
在复习的过程中,第一步是引导学生根据学案明确学习目标。第二步是根据要达成的目标自主复习教材中相关的内容。学案中还要围绕基础知识设置一定的讨论问题,帮助学生回顾获得知识的过程。通过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的程度做到心中有数。第三步是完成学案中的习题。习题的编制应该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配置相应的练习,做练习的过程中还应让学生明确每个练习题对应的学习要求。这样,学生在巩固和深化知识的同时,也能明确自己利用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第四步是引导学生评估自己目标的达成程度,确定今后需要补充和加强的内容。这样,在学案的配合、教师的引导下,就实现了目标统领整个复习过程,每个具体环节紧紧围绕目标的科学复习过程。学生在一个个具体目标的自主达成过程中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体会到了复习的价值,产生了确定下一个新目标的动力。
二、利用学案引导学生领悟科学的学习方法
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点多、面广,而零碎的知识容易遗忘。建构知识网络,使前后所学的知识连成线、织成网、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复习的任务之一,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系统的学习方法。学案中应该设置必要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编织知识网络,教师应该加以恰当的引导。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热和能”的复习中,可以和学生一起形成如图1的知识系统框图。
有结构才有力量。通过上述知识网络,可以帮助学生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很多学生往往会把知识体系放在一边,不善于利用知识体系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案,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善于在知识系统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习惯。在学案中可以设置这样的题目:
关于热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同一个物体,运动的越快,具有的内能越大。
C.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含热量就越多。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会升高。
然后,引导学生从知识体系中直观地看出内能的改变有两种途径,这样他们就能很容易地对相关的选项作出判断。同时,其中每一个选项的判断都可以在知识体系中找到归宿。这样通过学案导学,学生就会明白:要从所需的知识出发,寻找恰当的根据。这样,学生就找到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出发点,不论什么样的问题,解决起来都会显得驾轻就熟。
三、利用学案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利用学案可以使为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基础之上都得到充分地发展。例如,在“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这个知识点的回顾时,可以利用学案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A.实验现象是什么?
B.实验说明了什么?
C.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
D.该实验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物体?
E.有哪些生活现象与其相似?
前两个问题是基础性的也是重要的内容,基础较差一些的学生停留在这个问题上的时间可能要多一些。但是由于有明确的问题和任务,潜能生就不会因为整体复习过程的一带而过而错过复习的机会。
第三个和第四个问题重在引导学生注重实验的方法,关注实验的细节。这两个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不能一下子回答出准确答案,但是经过他们的思考和同伴之间的讨论,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也会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且会在头脑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如果没有学案,对于课堂上突然提出的这类问题,学生就会缺少足够的思考时间,这样对问题的体会和理解就容易停留在表面。
对于第五个问题,学生思考的空间是无限的,他们想到的越多、越细,对问题的理解就越深刻。有的学生会想到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想到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等等;有的学生不仅能联想到相似的現象,还善于分析每个现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有的学生不满足于课堂上想到的内容,会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分析生活中的问题。
(责任编辑: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