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在孩子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以修订版的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材为例,从入教材的文化元素,通课堂的文化认知和润心灵的文化体验等方面就关注“优秀传统文化”这部分教学內容进行微探。
关键词: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141-01
提到中华传统文化,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无不感到骄傲自豪。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在孩子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笔者以新修订的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材为例,就关注“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作一解读。
1.众里寻他千百度—强化“中国特色”主题
新教材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在课程编排上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引入传统文化经典,安排传统文化内容,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华优秀文化的融入方式,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习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应该把传统文化经典嵌入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传承民俗、教导明礼、弘扬亲情孝道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教学单元主题相承接,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学会待人接物的传统礼节……在关注行为规范的同时,注重以文化塑造人生的人格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学生理解“仁义礼智信”的中华美德。
2.忽如一夜春风来—通课堂的文化认知
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它们往往语言优美、文字精练、思想深刻,但对于低龄儿童而言比较晦涩难懂。因此,教师要通过科学恰当的呈现方式,以小见大的文化折射,使之形象化、趣味化、通俗化。
(1)知识传递:小习俗里的大传承
任何教育都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思想引导,二是知识传递。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
例如,一年级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课引入了《弟子规》的一段话:“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衣贵洁,不贵华。”教学时,笔者尝试通过以下三步作出形象诠释:一是想一想,说一说:从学生日常穿衣谈起,说说各自的小窍门;二是照一照,练一练:组织“照镜子”活动,一人做动作,一人当镜子(模仿他的动作),让学生懂得使用镜子正衣冠;三是读一读,演一演:出示《弟子规》视频,跟着动画人物一起读句子、做动作,在实际操练中体会传统文化内涵。三步教学让传统文化由此变得形象而立体,自然渗入学生的骨髓,深化了道德认知。
(2)情境启发:小经验里的大智慧
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经验,这是前人对生活的总结。虽不全面,但我们可以看出前人的智慧以及他们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对人生的自省和反思。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生活,赋予其时代内涵。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自己思考和探索,丰富学生思维空间,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探索的兴趣。
例如,一年级下册《我们爱整洁》一课引入《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揭嘵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笔者认为,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课堂上,与学生合作表演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一是课桌上的东西,我想怎么放就怎么放,二是椅子放进去,大家走路就方便了。接着,让孩子们各抒已见,谈谈对这两种行为的认识。在交流碰撞中,学生感受到何为“不欲”。最后,学生以四人一组为单位,重新表演了下刚才的场景,让孩子们进步从行列上懂得如何“勿施于人”。这些活动让学生从感观升华到情感,顺应了学生此时的真实需求,自然会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3)行动演绎:小课堂里的大世界
中华传统文化凝聚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实践智慧,只有将广阔的社会生活融入课堂,才能让学生学会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例如,一年级下册《分享真快乐》,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笔者特别安排了“春游大攻略”道德实践活动—郊外踏青好去处。推荐一个亲近自然的好地方(好项目),结合对活动地点及内容的了解,问全班汇报推荐理由。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断明晰分享的概念。
3.洗尽铅华始见金一润心灵的文化体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不朽的脊梁。充分挖掘蕴含的精髓,找寻真正的价值,注重教育形式,注重入脑走心,用传统文化点亮学生心灵,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怀。
(1)有形式,更要有内涵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教学形式来提升教学效果,传统文化教育也不例外。比如,讲到传统礼节,也不是非得大张旗鼓的穿唐装汉服,背古文诗赋,行跪拜礼数。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把握必须避免流于形式,因为,道德、情操、气质等不是秀出来的,而是靠陶冶、熏陶、耳濡目染等培养岀来的。当然,又不能绝对的抛弃教学形式。能背、能唱、能写、能做也是建立文化认同的基础。只有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和喜闻乐见的载体展示给孩子们,这样的教育才会变得更有深度,更有意义。
(2)重参与,更要重走心
学习传统文化重在实践,而践行传统文化,主要是在课堂外的社会生活。所以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不只是死记硬背,而是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感悟先人思想,辩证地继承,创造性地转化与发展。正所谓“心动才会行动”,用合适的形式敲开文化大门,用文化与学生碰撞出情感的火花,才能让传统文化落地生根。
总之,我们要把握好时代音符,把道德教育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让中华传统文化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在教学中展现它新的活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141-01
提到中华传统文化,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无不感到骄傲自豪。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在孩子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笔者以新修订的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材为例,就关注“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作一解读。
1.众里寻他千百度—强化“中国特色”主题
新教材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在课程编排上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引入传统文化经典,安排传统文化内容,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华优秀文化的融入方式,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习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应该把传统文化经典嵌入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传承民俗、教导明礼、弘扬亲情孝道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教学单元主题相承接,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学会待人接物的传统礼节……在关注行为规范的同时,注重以文化塑造人生的人格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学生理解“仁义礼智信”的中华美德。
2.忽如一夜春风来—通课堂的文化认知
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它们往往语言优美、文字精练、思想深刻,但对于低龄儿童而言比较晦涩难懂。因此,教师要通过科学恰当的呈现方式,以小见大的文化折射,使之形象化、趣味化、通俗化。
(1)知识传递:小习俗里的大传承
任何教育都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思想引导,二是知识传递。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
例如,一年级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课引入了《弟子规》的一段话:“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衣贵洁,不贵华。”教学时,笔者尝试通过以下三步作出形象诠释:一是想一想,说一说:从学生日常穿衣谈起,说说各自的小窍门;二是照一照,练一练:组织“照镜子”活动,一人做动作,一人当镜子(模仿他的动作),让学生懂得使用镜子正衣冠;三是读一读,演一演:出示《弟子规》视频,跟着动画人物一起读句子、做动作,在实际操练中体会传统文化内涵。三步教学让传统文化由此变得形象而立体,自然渗入学生的骨髓,深化了道德认知。
(2)情境启发:小经验里的大智慧
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经验,这是前人对生活的总结。虽不全面,但我们可以看出前人的智慧以及他们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对人生的自省和反思。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生活,赋予其时代内涵。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自己思考和探索,丰富学生思维空间,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探索的兴趣。
例如,一年级下册《我们爱整洁》一课引入《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揭嘵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笔者认为,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课堂上,与学生合作表演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一是课桌上的东西,我想怎么放就怎么放,二是椅子放进去,大家走路就方便了。接着,让孩子们各抒已见,谈谈对这两种行为的认识。在交流碰撞中,学生感受到何为“不欲”。最后,学生以四人一组为单位,重新表演了下刚才的场景,让孩子们进步从行列上懂得如何“勿施于人”。这些活动让学生从感观升华到情感,顺应了学生此时的真实需求,自然会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3)行动演绎:小课堂里的大世界
中华传统文化凝聚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实践智慧,只有将广阔的社会生活融入课堂,才能让学生学会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例如,一年级下册《分享真快乐》,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笔者特别安排了“春游大攻略”道德实践活动—郊外踏青好去处。推荐一个亲近自然的好地方(好项目),结合对活动地点及内容的了解,问全班汇报推荐理由。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断明晰分享的概念。
3.洗尽铅华始见金一润心灵的文化体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不朽的脊梁。充分挖掘蕴含的精髓,找寻真正的价值,注重教育形式,注重入脑走心,用传统文化点亮学生心灵,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怀。
(1)有形式,更要有内涵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教学形式来提升教学效果,传统文化教育也不例外。比如,讲到传统礼节,也不是非得大张旗鼓的穿唐装汉服,背古文诗赋,行跪拜礼数。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把握必须避免流于形式,因为,道德、情操、气质等不是秀出来的,而是靠陶冶、熏陶、耳濡目染等培养岀来的。当然,又不能绝对的抛弃教学形式。能背、能唱、能写、能做也是建立文化认同的基础。只有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和喜闻乐见的载体展示给孩子们,这样的教育才会变得更有深度,更有意义。
(2)重参与,更要重走心
学习传统文化重在实践,而践行传统文化,主要是在课堂外的社会生活。所以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不只是死记硬背,而是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感悟先人思想,辩证地继承,创造性地转化与发展。正所谓“心动才会行动”,用合适的形式敲开文化大门,用文化与学生碰撞出情感的火花,才能让传统文化落地生根。
总之,我们要把握好时代音符,把道德教育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让中华传统文化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在教学中展现它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