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一直十分注重协调统一发展,为了更好地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不断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强规划与引领。乡村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系统性较高的工作,其中涉及的内容及学科众多,要想保证规划编制的合理性,需要依托于科学的编制思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编制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不断提高村庄规划编制的效果,使得乡村地区的发展与振兴逐渐步入正轨。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乡村规划;编制
我国的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存在众多规模不一,各具特色的村庄。新时期下,城市与乡村融合进程持续增快,生态文明创建步入快车道,村庄空间的科学谋划是振兴乡村工作的重要环节。传统形式的村庄规划重点主要是村庄交通、市政设施、用地布局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在实际的实施中执行效果不佳,不能满足村庄的发展需求。本文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进行分析,解决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满足村民生活的需求,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1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
1.1为乡村土地空间规划提供思路
国土空间规划以其基础性和约束性为主要开发内容,执行发改委将国土空间分三类划分标准,即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生态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从国家的角度对主要功能区进行功能定位,这四类功能区分别归结为优化功能、重点开发功能、限制功能以及禁止开发功能。国土空间规划为城乡建筑与建设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提供参考思路,同时还明确了优化结构原则、保护自然原则、集约开发原则、协调开发原则以及陆海统筹原则等5个开发原则。
1.2确立了未来国土空间开发方向
未来国土开发方向,从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方向有以下三点:一是以城市化主体为两横三纵战略格局的构建;二是以农业为主体的七区二十三带战略格局的构建;三是以生态安全为主体的两屏三带战略格局的构建。另外,6个开发新理念也是《规划》中提出来的,即,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开发适宜项目的理念;对主体功能进行区别化管理的理念;以考量资源环境开发所能承受力理念;对开发强度进行掌控理念;对空间整体布局调控理念;开发生态产品理念。
2村庄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整体性谋划
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现阶段的乡村规划理念正在发生转变,从原有的依田而住、逐水而居的规划模式逐渐转变为适度的规模聚居,这樣的居住模式更有利于建设生态性的乡村,同时能推动乡村更加快速地发展。虽然规划理念在发生转变,但在具体实行规划工作时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部分规划方案只考虑乡村的建设发展,并没有在设计时进行统筹规划,这就使得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缺乏整体谋划的问题。想要对村庄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编制,就需要站在制高点来考虑问题,如果仅是单一地进行发展筹划,将很难提高村庄的发展速度,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村庄出现公共设施无序、公共设施利用不佳等现象。
2.2村庄土地的分类标准不统一
村庄的土地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对土地类型的划分缺少规范的标准,即便属性一样的土地或许具有不同的用地类别,用地的编码不一致。城乡规划体系中在村庄规划中注重的是土地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村庄的建设用地划分得也非常详细但村庄的农业用地只是被区分为非建设用地,这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不相符。村庄土地规划的用地虽然是指村庄范围内所有的土地类型,但更加偏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对建设用地的划分上不够详细,这不利于指导村庄的建设和发展,也不利于村庄规划活动的进行。
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
3.1土地利用和空间管控
依据区级国土空间规划,明确本单元生态、农业、建设空间布局。划定村庄开发边界和规划建设用地边界,明确保留、撤并、存量利用宅基地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户数,明确安置用地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户数及减量化村级工业用地的范围。与乡村地区相关配套标准协同,合理安排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规模与布局。明确农林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二级地类边界和用地规模。
3.2国土空间的可持续统筹规划
城市或乡村主体功能区形成,需要统筹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的战略性调整手段,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发展市场经济。因此国土空间的规划应坚持生态可持续,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进行区域性开发,协同整体布局需要,从根源上彻底扭转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而导致的人居环境的改变。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要对国土空间开放做出统一筹划,以战略眼光、科学手段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指导方向,长远地对村庄进行统筹规划,坚持可持续的生态规划。
3.3村庄规划中制定用地的分类标准
在原有的空间规划体系中,无论是城乡规划下的村庄规划,还是村庄土地规划都不能满足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村庄土地规划对建设用地缺乏有效地管理,不利于村庄的建设和发展,而城乡规划中侧重于建设用地,对生态用地及农业用地没有重视起来,所以应制定用地分类标准。对村庄土地的经济属性和自然属性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在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要求,构建用地分类体系。首先应先落实建设用地、生态用地以及农业用地三大用地类别。再对各类用地给予明确的含义,再与第三次国土调查的数据相衔接。此外对于历史文化名村和名镇,具备浓厚的农耕文明风貌,这也是村庄的发展历史和风貌的缩影,因此对于村庄的历史文化及风貌的保护用地,应予以法律保护。
3.4对乡村空间布局进行优化
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始终是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最终建设目标。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在对乡村进行布局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问题,这就使得村庄规划编制的效果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在进行用地布局时,需要建立在生态环境优先的基础之上,将“想致富先修路”的理念充分应用在规划过程中。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将更多的建设资金应用在优化乡村发展布局方面,对乡村地区进行更加全面的道路修建,结合民意来进行合理的方案设计,尽可能少占用农田,保证农民的根本权益,同时必须保留农村地区的特色和乡土风情。
结论
改革开放进程持续推进,我国的市场经济增长不断加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国土空间同时发生着巨大变化。农村在规划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农业土地使用面积快速萎缩,过度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系统失调等问题。对村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对的解决措施,对村庄土地规划布局上进行多规合一,建立农村用地分类体系。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对方法和理念进行转变,找到最适合村庄规划发展的路径,真正实现精准化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林志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考与探究[J].建筑与装饰,2019(24):131.
[2]张灵芝,曾毓隽.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考与探究[J].城市建筑,2019,16(19):136-139.
[3]贾翠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J].华北自然资源,2020(3):105-106.
[4]郑朝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设计实践[J].工程技术研究,2020,1(4).
[5]侯淑珺,赵梅红.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探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0(7)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乡村规划;编制
我国的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存在众多规模不一,各具特色的村庄。新时期下,城市与乡村融合进程持续增快,生态文明创建步入快车道,村庄空间的科学谋划是振兴乡村工作的重要环节。传统形式的村庄规划重点主要是村庄交通、市政设施、用地布局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在实际的实施中执行效果不佳,不能满足村庄的发展需求。本文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进行分析,解决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满足村民生活的需求,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1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
1.1为乡村土地空间规划提供思路
国土空间规划以其基础性和约束性为主要开发内容,执行发改委将国土空间分三类划分标准,即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生态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从国家的角度对主要功能区进行功能定位,这四类功能区分别归结为优化功能、重点开发功能、限制功能以及禁止开发功能。国土空间规划为城乡建筑与建设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提供参考思路,同时还明确了优化结构原则、保护自然原则、集约开发原则、协调开发原则以及陆海统筹原则等5个开发原则。
1.2确立了未来国土空间开发方向
未来国土开发方向,从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方向有以下三点:一是以城市化主体为两横三纵战略格局的构建;二是以农业为主体的七区二十三带战略格局的构建;三是以生态安全为主体的两屏三带战略格局的构建。另外,6个开发新理念也是《规划》中提出来的,即,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开发适宜项目的理念;对主体功能进行区别化管理的理念;以考量资源环境开发所能承受力理念;对开发强度进行掌控理念;对空间整体布局调控理念;开发生态产品理念。
2村庄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整体性谋划
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现阶段的乡村规划理念正在发生转变,从原有的依田而住、逐水而居的规划模式逐渐转变为适度的规模聚居,这樣的居住模式更有利于建设生态性的乡村,同时能推动乡村更加快速地发展。虽然规划理念在发生转变,但在具体实行规划工作时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部分规划方案只考虑乡村的建设发展,并没有在设计时进行统筹规划,这就使得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缺乏整体谋划的问题。想要对村庄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编制,就需要站在制高点来考虑问题,如果仅是单一地进行发展筹划,将很难提高村庄的发展速度,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村庄出现公共设施无序、公共设施利用不佳等现象。
2.2村庄土地的分类标准不统一
村庄的土地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对土地类型的划分缺少规范的标准,即便属性一样的土地或许具有不同的用地类别,用地的编码不一致。城乡规划体系中在村庄规划中注重的是土地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村庄的建设用地划分得也非常详细但村庄的农业用地只是被区分为非建设用地,这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不相符。村庄土地规划的用地虽然是指村庄范围内所有的土地类型,但更加偏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对建设用地的划分上不够详细,这不利于指导村庄的建设和发展,也不利于村庄规划活动的进行。
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
3.1土地利用和空间管控
依据区级国土空间规划,明确本单元生态、农业、建设空间布局。划定村庄开发边界和规划建设用地边界,明确保留、撤并、存量利用宅基地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户数,明确安置用地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户数及减量化村级工业用地的范围。与乡村地区相关配套标准协同,合理安排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规模与布局。明确农林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二级地类边界和用地规模。
3.2国土空间的可持续统筹规划
城市或乡村主体功能区形成,需要统筹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的战略性调整手段,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发展市场经济。因此国土空间的规划应坚持生态可持续,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进行区域性开发,协同整体布局需要,从根源上彻底扭转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而导致的人居环境的改变。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要对国土空间开放做出统一筹划,以战略眼光、科学手段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指导方向,长远地对村庄进行统筹规划,坚持可持续的生态规划。
3.3村庄规划中制定用地的分类标准
在原有的空间规划体系中,无论是城乡规划下的村庄规划,还是村庄土地规划都不能满足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村庄土地规划对建设用地缺乏有效地管理,不利于村庄的建设和发展,而城乡规划中侧重于建设用地,对生态用地及农业用地没有重视起来,所以应制定用地分类标准。对村庄土地的经济属性和自然属性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在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要求,构建用地分类体系。首先应先落实建设用地、生态用地以及农业用地三大用地类别。再对各类用地给予明确的含义,再与第三次国土调查的数据相衔接。此外对于历史文化名村和名镇,具备浓厚的农耕文明风貌,这也是村庄的发展历史和风貌的缩影,因此对于村庄的历史文化及风貌的保护用地,应予以法律保护。
3.4对乡村空间布局进行优化
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始终是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最终建设目标。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在对乡村进行布局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问题,这就使得村庄规划编制的效果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在进行用地布局时,需要建立在生态环境优先的基础之上,将“想致富先修路”的理念充分应用在规划过程中。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将更多的建设资金应用在优化乡村发展布局方面,对乡村地区进行更加全面的道路修建,结合民意来进行合理的方案设计,尽可能少占用农田,保证农民的根本权益,同时必须保留农村地区的特色和乡土风情。
结论
改革开放进程持续推进,我国的市场经济增长不断加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国土空间同时发生着巨大变化。农村在规划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农业土地使用面积快速萎缩,过度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系统失调等问题。对村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对的解决措施,对村庄土地规划布局上进行多规合一,建立农村用地分类体系。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对方法和理念进行转变,找到最适合村庄规划发展的路径,真正实现精准化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林志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考与探究[J].建筑与装饰,2019(24):131.
[2]张灵芝,曾毓隽.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考与探究[J].城市建筑,2019,16(19):136-139.
[3]贾翠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J].华北自然资源,2020(3):105-106.
[4]郑朝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设计实践[J].工程技术研究,2020,1(4).
[5]侯淑珺,赵梅红.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探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