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春节假期档影片《你好,李焕英!》,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都拔得头筹。许多观众反映,喜欢贾玲的这部处女片,除了它的亲情、母爱主题感人外,剧中人物东北话对白也让人倍感亲切。影片的故事本来发生在湖北襄阳,怎么讲起了东北话?这就得从东北支援内地和援建“三线”讲起。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国家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在三线建设中,东北特别是作为工业基地的辽宁做出了重要贡献。辽宁乡音传遍天下,形象地描述了辽宁向全国提供大批量原材料和装备工业产品,输送了大量人才支援其他地区建设的过程。所以,在全国好多三线工厂里,东北话成了“厂话”。《你好,李焕英!》中发生的情景在全国三线企业中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
在支援“三线”建设进程中,根据国家倡导的“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原则,辽宁将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等城市的工业实力雄厚企业中的优秀干部、技术骨干和先进设备陆续派遣、迁往四川、贵州、甘肃、宁夏、青海等地。从1964年下半年至1965年初,辽宁将沈阳油漆厂、沈阳油脂化学厂、大连油漆厂、大连化工厂、锦西化机厂的力车胎、特种油漆、二甲苯胺、浓硝酸、中压阀门等产品和生产设备迁往云南昆明、贵州都匀、甘肃兰州等西南、西北地区建厂和扩建车间。仅1964年至1970年,辽宁省陆续迁往大三线的职工多达99800人,随迁家属156600人。
辽宁支援三线建设的企业基本都是当时实力最强的企业,设备基本都是最新技术成果,如沈阳低压开关厂、沈阳电动工具厂、沈阳微电机厂、沈阳机器厂、沈阳化工研究院、沈阳第四橡胶厂等全力支持三线建设。大连、抚顺在机械、钢铁、矿业、石油、医药等方面援建了大量设备和人员到四川、青海、贵州、宁夏、甘肃、陕西等地,解决了当地工业产品的短缺,提升了当地的工业水平,特别是对当地日后的工业布局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遵照中央“既出钢材,又出人才”的指示,1965年4月,鞍钢建设公司组成了第三冶金建设公司,4096人援建了甘肃酒泉钢铁公司。同年,鞍钢还调出技术骨干14349人,支援包头钢铁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武汉钢铁公司的生产建设。1966年初,中央决定由辽宁省和鞍钢包建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和贵州水城钢铁厂,鞍钢累计调往攀钢领导干部及技术骨干6799人,调往贵州水城钢铁厂2522人。此外,鞍钢还将第二中板厂全部设备和职工460人迁到四川重庆,并入重庆钢铁公司,建成了一个生产靶板、不锈钢板、防弹板等钢板的基地。后来,鞍钢将36孔焦炉和焦化产品回收设备迁往贵州贵阳。1965年将第二薄板厂和鞍钢冷轧厂部分镀锡机组的1160余人迁到遵义,建设遵义薄板厂。鞍钢还将钢丝绳厂的部分设备和人员1238人迁往宁夏石嘴山,建成了石嘴山金属制品厂,解决了西北地区的短缺产品。1969年6月1日,冶金部决定本钢钢厂向西宁钢厂搬迁,至7月15日止,共搬迁设备1164台(套),支援职工1331人,建设成了一个特殊钢厂,生产各种特殊钢材。
据统计,1949年—1980年間东北三省仅输出高素质技术及管理人才和熟练工人总计有173万人次。在全国众多大中型钢铁企业几乎都有鞍钢支援的技术人员,在众多的装备工业和军工(飞机制造)企业中大多都有来自沈阳、大连支援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说,在全国绝大多数大型工业企业中都很容易地听到辽宁各地的乡音。三线建设效果明显,辽宁众多企业和广大援建职工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工人阶级为新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做出了无私奉献。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国家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在三线建设中,东北特别是作为工业基地的辽宁做出了重要贡献。辽宁乡音传遍天下,形象地描述了辽宁向全国提供大批量原材料和装备工业产品,输送了大量人才支援其他地区建设的过程。所以,在全国好多三线工厂里,东北话成了“厂话”。《你好,李焕英!》中发生的情景在全国三线企业中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
在支援“三线”建设进程中,根据国家倡导的“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原则,辽宁将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等城市的工业实力雄厚企业中的优秀干部、技术骨干和先进设备陆续派遣、迁往四川、贵州、甘肃、宁夏、青海等地。从1964年下半年至1965年初,辽宁将沈阳油漆厂、沈阳油脂化学厂、大连油漆厂、大连化工厂、锦西化机厂的力车胎、特种油漆、二甲苯胺、浓硝酸、中压阀门等产品和生产设备迁往云南昆明、贵州都匀、甘肃兰州等西南、西北地区建厂和扩建车间。仅1964年至1970年,辽宁省陆续迁往大三线的职工多达99800人,随迁家属156600人。
辽宁支援三线建设的企业基本都是当时实力最强的企业,设备基本都是最新技术成果,如沈阳低压开关厂、沈阳电动工具厂、沈阳微电机厂、沈阳机器厂、沈阳化工研究院、沈阳第四橡胶厂等全力支持三线建设。大连、抚顺在机械、钢铁、矿业、石油、医药等方面援建了大量设备和人员到四川、青海、贵州、宁夏、甘肃、陕西等地,解决了当地工业产品的短缺,提升了当地的工业水平,特别是对当地日后的工业布局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遵照中央“既出钢材,又出人才”的指示,1965年4月,鞍钢建设公司组成了第三冶金建设公司,4096人援建了甘肃酒泉钢铁公司。同年,鞍钢还调出技术骨干14349人,支援包头钢铁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武汉钢铁公司的生产建设。1966年初,中央决定由辽宁省和鞍钢包建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和贵州水城钢铁厂,鞍钢累计调往攀钢领导干部及技术骨干6799人,调往贵州水城钢铁厂2522人。此外,鞍钢还将第二中板厂全部设备和职工460人迁到四川重庆,并入重庆钢铁公司,建成了一个生产靶板、不锈钢板、防弹板等钢板的基地。后来,鞍钢将36孔焦炉和焦化产品回收设备迁往贵州贵阳。1965年将第二薄板厂和鞍钢冷轧厂部分镀锡机组的1160余人迁到遵义,建设遵义薄板厂。鞍钢还将钢丝绳厂的部分设备和人员1238人迁往宁夏石嘴山,建成了石嘴山金属制品厂,解决了西北地区的短缺产品。1969年6月1日,冶金部决定本钢钢厂向西宁钢厂搬迁,至7月15日止,共搬迁设备1164台(套),支援职工1331人,建设成了一个特殊钢厂,生产各种特殊钢材。
据统计,1949年—1980年間东北三省仅输出高素质技术及管理人才和熟练工人总计有173万人次。在全国众多大中型钢铁企业几乎都有鞍钢支援的技术人员,在众多的装备工业和军工(飞机制造)企业中大多都有来自沈阳、大连支援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说,在全国绝大多数大型工业企业中都很容易地听到辽宁各地的乡音。三线建设效果明显,辽宁众多企业和广大援建职工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工人阶级为新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做出了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