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句顶一万句》之“绕”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jx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震云是河南籍著名作家及编剧,他的小说叙事风格语言洗练,幽默生动,注重写实,涉及社会上的各个阶层,代表作品有《一地鸡毛》《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等。其中,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更是个性鲜明,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出走”和一个“还乡”的人物角色,将他们的人生历程与命运逻辑相联系,构建出独具中华文化和哲学寓意的人生对称性结构,且作者以其精湛的语言运用手法,于字里行间对国人的思想境遇做了精辟解析。这些都是关于主题思想的阐述,而笔者最大的阅读感受就是小说中四处遍布的“绕”。
  一、人物命名“绕”
  在刘震云的这篇《一句顶一万句》小说中使用最多的就是以“老”字开头的称呼,一般这样的称呼意味着平等,众人皆“老××”,不区别地位、年龄上的差异,比如杀猪的老曾、剃头的老裴、卖豆腐的老杨等,消除了部分人物的特性,仅以职业前缀以作区分,体现了人物角色的平等性。
  此外,小说中曾出现的关于曹青娥姓氏部分的描述。小说中写道“不该姓曹,应该姓姜”,原因是她亲生父亲姓姜,她被拐卖到曹家后改姓曹。后又说“不该姓姜,应该姓吴”,因为父亲不幸离世,跟着母亲讨生活,改姓吴。最后一言以蔽之说“不该姓吴,应该姓杨”,究其原因,是其心中最亲近继父杨百顺,和母亲倒是没有太深厚的感情,所以说应该姓杨。倘若这段直接表述为曹青娥应随继父姓杨,未免显得唐突、生硬,即使语义相同,却失了它的内在主旨。可见,这人物命名有其特有的简单重复和弯弯绕绕。
  二、地理空间“绕”
  小说的上半部分“出延津记”的主要地理空间是延津县。小说上半部分“出延津记”一开始交代主人公的父亲—杨家庄卖豆腐也卖凉粉的老杨,紧接着说马家庄赶大车的老马、卖驴肉火烧的孔家庄的老孔、卖胡辣汤的窦家庄的老窦、董家庄劁牲口的老董、魏家庄的老魏,直至说到裴家庄剃头的老裴。老裴早些年到内蒙古贩驴时,与当地有夫之妇相好东窗事发后,那妇人的丈夫一路找来“河南延津县裴家庄”,这才显露出来具体的地理空间。随后又言及孟家庄、周家庄、曾家庄以及主人公杨百顺喜欢的罗家庄的罗长礼。此时再次细说“当时延津县以黄河渡口为界,分东延津和西延津”。一河分两边,横贯延津县。自此,读者可知小说的地点主要在河南省延津县的东延津。
  小说的下半部分“回延津记”开篇就借着主人公牛爱国的父亲拉煤一事,点明故事发生地点在山西沁源。从河南延津如何转移至山西沁源?这之间的关键人物在于牛爱国的母亲曹青娥,即吴摩西的养女巧玲。这是小说上半部分埋下的伏笔,幼时的巧玲跟着继父吴摩西去寻找离家私奔的亲生母亲吴香香,不慎在新乡东关被卖老鼠药的老尤拐卖给了济源的老萨,后又转手给山西垣曲的老卞,最后被卖给襄垣县温家庄赶大车的老曹做女儿,改名换姓叫曹青娥。长大后的曹青娥嫁给了牛家庄的牛书道,育有四子,牛爱江、牛爱香、牛爱国和牛爱河。因此,小说由河南的杨百顺转换到山西的牛爱国。
  上半部分的“出延津记”和下半部分“回延津记”,这一出一回,绕一大圈。杨百顺的离开似乎只是一个引子,兜兜转转是七十年后牛爱国再度归来,这一“回”又回到起点。无论地理环境如何变化,它们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提供了故事发生的空间基础,并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三、故事情节“绕”
  在故事的情节安排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精心的谋篇布局之“绕”。围绕一位人物角色,由着一个事件源头,可不断地节外生枝,衍生出诸多旁的事。可怎一个“绕”字了得!
  比如,剃头的老裴因为外甥多吃了几张饼而被妻子唠叨不休,随后又被妻子娘家人“绕”个不停,头昏脑涨之际战火升级,口水战上升到动手扇耳光,晚上夜深人静时,老裴越琢磨越不对劲儿,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提刀欲杀人。他不是杀妻子而是杀她娘家人;不是杀人而是杀一条又一条的道理;不是杀道理而是杀那些曲曲折折绕来绕去。是这些“绕”,让老裴变得不是老裴了。再如,元宵节时,吴摩西想与吴香香讨论讨论舞社火的事情,却牵扯出“做馒头”,往深了说是“不交心”,追根溯源是他“傍吃傍喝”。甚至巧玲染病,本该有病就医,但是却被父母胡乱塞了些药丸,由痢疾之症演变成高烧不断,本来可以小事化了却成了小事变大,辗转来回“三味堂”“济世堂”“回春堂”多家药铺才得以痊愈。
  一件事被这么不停地绕啊绕,各种事情缠绕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不过作者也是匠心独运,看似无甚关联的各个事件,内部却有着隐秘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共同引导小说的发展,不时云里雾里,倏忽恍然大悟,种种因果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四、叙事语言“绕”
  “绕”是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叙事语言的重要特征。作者在小说中常常是用一段话去描写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的事。比如,吴香香觉得吴摩西在县政府工作身份体面,所以和他结了婚。但谁知随后他下了岗,于是吴香香觉得上了当。这倒也不能怪吴摩西,并非他主动失业,应该怪县长老史的;也不能怪县长老史,应该怪省长老费;也不能怪省长老费,应该怪总理衙门。倘若省略中间的一系列过渡,直言“吴香香觉得她上了总理衙门的当”,又惊觉不明所以,失了真相。这一段话高度概括了吴摩西丢掉县政府工作的原因,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步步剖析。这种“回环式”的叙述,是对整个事件真相的忠实还原和对个人生存逻辑的深入探究。
  再如,吴摩西为寻找巧玲打算去拐卖贩老尤的家乡开封,在车站搭车时小说中写道:“待到了汽车站,去开封的汽车只在上午发车,下午有去安阳的,有去洛阳的,有去郑州的,就是没去开封的。”明明可以直言无车即可,为什么还要逐一列举“安阳、洛阳、郑州”呢?因为通过语言的“绕”,让读者感知世事往往就是如此曲折不畅。
  这篇小说语言上最大的特色是多次使用“不是A,而是B”及其变异的缠绕句式,这种句式在小说中共出现了148次,简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肯定递进式“不是A,不是B,而是C”,在句式上先否定A,后又否定B,最后肯定C,但语义上并非如此,并不是简简单单对A和B的否定,而是带有一定的肯定意味,尤其是表现当事人的心理活动时,以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内容,还伴随着语义递进。比如,“那个内蒙古人不远千里来河南找他,不是为了拼命,也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让他一辈子不得安生”。第二种是否定式“顶真”变体“不是A,而是B;不是B,而是C”,即先用B否定A,再用C否定掉B,借以引出新话题。这类句式,乍一看略有重复之嫌,实则不然,前后衔接顺承自然,具有节奏感。比如,“我也不是怕他俩,我是怕外人说呀。……也不是怕别人说,大家这么别扭着,我就是把媳婦娶到手,这日子也不好过呀”。第三种是否定、肯定并列辨析式“不是A,而是B;不是C,而是D”。A、B、C、D在句式上是不同的词语,但在语义上,这几个词语常常是意义相近或者承前启后。比如,“不喜欢做豆腐不是跟豆腐有仇,而是跟做豆腐的老杨合不来。与老杨合不来不是老杨用皮带抽过他,因为一只羊,还得他睡在打谷场上,记恨老杨;而是像赶大车的老马一样,从心底看不起老杨”。
  “不是A,而是B”这种句式及其变异句式虽然看上去缠绕重复,但仔细品读之下却另有一番道理,且一反常态的话语句式达到了别树一帜的修辞效果。此外,这类句式也更易凸显人物性格、塑造角色形象,并且可以营造出一种特殊的节奏感,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
  五、结语
  总之,小说以各种各样无穷无尽的“绕”向我们展示了最真实的世俗生活,在所有“寻找”的道路上人们遭遇的从来是曲折而不是顺遂,此外,小说中出现了很多人,很多地点,纷繁复杂的情节,弯弯绕绕的句子,可是这么多元素给人的感觉却是孤独而不是热闹。一种孤独的寻找,内心怀抱着自己的梦想,努力成为与众不同的人,却总是被世间的不确定因素所扰,茫茫然不知去向何处。综览此书多弯绕,一出一回各地跑,酒逢知己千杯少,只为寻个说得着。
其他文献
古人作诗讲究“起承转合”。“转”的目的何在?清代学者沈德潜曾在《说诗晬语》提道:“五六必耸热挺拔,别开一境。”这与元代杨载的“与前联之意相应避相,要变化”的意思相近,都认为“转”即是要在诗歌中造成意义的变化。“转笔”的具体方式,在不同的论著中有着不同的分类,其中最为人们接受的是刘坡公《学诗百法》中的一段论述:“转者,就承笔之意,转捩以言之也。其法有三,一进一层转,二推一层转,三反转,总以能与前后相
期刊
这两本小说深刻地验证了“世界上没有比爱情更艰难的事情了”这句话。《霍乱时期的爱情》阐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在漫长的等待与相爱中,几乎展现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与爱情方式。《坏女孩的恶作剧》讲述了一种飘忽不定的爱情,就如同坏女孩一样,伴随着激情与冷漠、痛苦与快乐、偶然与命运。两本书中的女主人公对待爱情有不同看法,所处的时代是造成这两段爱情坎坎坷坷、受到重重阻碍的重要原因。本文就两位女主的不同爱情
期刊
一、黄玉雪和《华女阿五》  黄玉雪是美国华人作家,她被美国著名华裔作家洪金生称为美国华裔文学之母。(胡贝克,167) 作为美国第二代华裔作家,黄玉雪1922年出生于圣弗朗西斯科唐人街。她的父亲是美国早期的移民。虽说她家是美国移民,但她童年时仍接受了父母的传统中国教育。当黄玉雪进入学校后,她对教育有着不同的感受。她的作品《华女阿五》为美国人民所接受。作为美国华裔文学的早期重要作品,《华女阿五》一书首
期刊
西方思潮从柏拉图开始就将语言问题视为和哲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密切联系的重要问题.推翻形而上学的统治,解除精神危机,反思存在的意义,追寻安身立命的根本,这一切都需要通过
期刊
一、概述  埃德加·爱伦·坡( Edgar Allan Poe)是美国19世纪的小说家、诗人、评论家,对后世作家影响深远。法国作家象征主义先驱波德莱尔承认他从坡的作品中获得了灵感并坦诚坡的作品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英国剧作家萧伯纳曾说:“美国出了两位伟大的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和马克·吐温。”(王剑飞,2008)虽然坡在短篇小说、诗歌、文学评论方面都颇有造诣,但他的短篇小说更受人们的关注。《黑
期刊
国际铁路联盟(UIC)作为制定铁路国际标准的重要组织与欧洲标准化协会(CEN)、欧洲电工标准化协会(CENELEC)、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开展了相关的标准化合作.本文对UIC与欧洲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乡土文学一直是深受大众推崇的文学主流。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由鲁迅等一帮当时的文坛主将提出这一概念并展示出一定的创作实绩之后,便吸引了许多作家自觉地进行乡土小说的创作,也形成了有相当规模的小说流派。一直到三四十年代,乡土小说作家仍有着旺盛的创作活力。  沙汀是一位生于四川、长于四川的乡土作家。他以自己多年来对四川乡土生活的种种独特体验与感悟为基石,为读者构建出了一个文学世界中
期刊
散文集《商州初录》是作家贾平凹首次对故乡商洛进行成规模的文学书写。其由一篇《引言》和十四篇独立的文章组成,展示了商洛一系列代表性的自然人文风貌。该作品1983年5月在《钟山》杂志刊出之后,迅速受到文坛和外界较广泛关注,也使现实的商洛真正以文学地理坐标形式进入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不仅如此,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思潮将《商州初录》追认为一份有代表性的样本,更加强调了作品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期刊
一、引言rn伊扎特?卡姆哈维(1961—)身兼小说家、记者二职,在埃及和阿拉伯文坛享有较高声誉,现已出版十多部作品.rn《迪布宅门》讲述了发生在埃及农村一个名为“迪布”的家族
期刊
在格林童话与安徒生童话故事中,作者们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少女形象,这也表现了作者对女性群体的关注.在男性作家视角下,少女形象经历了迷失和成长,她们迷失在寻找自我的路途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