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小学数学教学一个重要而关键的环节,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那么,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进行扎实有效的应用题教学?
一、点燃学生生活中的智慧火花
在应用题教学中,我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学生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大课堂。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况和问题,对教材进行删减、修改或增补——删减不符合本地、本校、本班实际的内容,修改成学生具体可感的应用题,增补有地方特色的题材,从而使教学内容充满生命力。如我在教学 “求两数的和应用题”时,让学生先说出本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然后让学生解决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在教学“连减应用题”时,我这样设题:“停车场原来有50辆车,先开走了8辆,又开走了20辆,现在停车场还有多少辆车”;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时,我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年龄,然后共同编写题目,如“黄晓静今年9岁,老师的年龄是黄晓静的4倍,老师今年多少岁?”这些问题跟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情境和掌握数量关系。
二、创设生动活泼而具体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是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对智力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可以创设具体、活泼而生动的情境或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理解数量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孩子们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会变成灰烬,变成木乃伊。”学生乐学源于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最好的老师。如我在教学 “用除法解决问题”时,把教材上的“猴子分桃子”的情境改为:先请4位学生口算,再拿出8颗智慧之星奖励他们,进而引出“平均每位同学分到几颗智慧之星”的问题;又如教学“二年级加减两步计算”时,我结合本校实际,让学生表演借书情境:学校的图书室原来有20本《创新作文》,借走了5本,又还回来3本。学生观察书架上图书数量的变化,不仅提出了“书架上还剩多少本书”的问题,还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个别学生还提出了非常有创意的算法:借的比还的多2本,所以将20减去2就是剩下的书本数了。在应用题教学中,立足于创设生活情境,不仅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有利于他们融入情境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三、准确恰当地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应用题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在应用题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分析应用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的相依关系,把数量关系从应用题中抽象出来。对于一步计算的简单应用题,我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题意。如通过这样的题目:“何老师35岁,李丽红7岁,何老师的年龄是李丽红的几倍”,我要求学生说出“这道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用除法计算;“故事书8本,童话书数是故事书的5倍,童话书有多少本”, 我要求学生说出“这道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问题,用乘法计算等等。用一句话概括题意,促使学生将具体的情境提炼出数量关系。
关于两步以上计算的应用题教学, 审题时先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这有利于学生正确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应用题解答的思维过程往往就是对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整合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还可运用图象让学生直观感知题意后,抓住题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求问题与条件的数量关系。如“学校新购买了一批图书,作文书有42本,比童话书少48本,学校新买的图书一共有多少本”,分析时可设计系列问题,解剖题目中的“问题”部分,启迪学生思考、探究: 学校新买图书一共有多少本中的“一共”由几部分数量组成?哪些数量未知先算出来,再求和?这就运用了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促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形象思维明确化,并帮助他们分析数量关系,提高他们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师应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有助于他们解答应用题的训练方法,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低年级以实物图为主进行教学。因为低年级学生的思考与理解和他们作用于事物的活动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低年级教学中,给每个学生都配备了一套数学学具,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动脑、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紧密结合起来。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让学生自己摆△和○及红花和黄花,并想办法弄清红花的朵数是由与黄花同样多的朵数和比黄花多的朵数合起来的结论。通过实物图教学让学生直观感知,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较好地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和解答方法,同时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学生生活引入应用题教学,可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氛围,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帮助学生盘活旧学,掌握新知,不断地让学生在充满童趣和活力的数学课堂里享受学习应用题的快乐。
(责编 金 铃)
一、点燃学生生活中的智慧火花
在应用题教学中,我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学生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大课堂。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况和问题,对教材进行删减、修改或增补——删减不符合本地、本校、本班实际的内容,修改成学生具体可感的应用题,增补有地方特色的题材,从而使教学内容充满生命力。如我在教学 “求两数的和应用题”时,让学生先说出本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然后让学生解决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在教学“连减应用题”时,我这样设题:“停车场原来有50辆车,先开走了8辆,又开走了20辆,现在停车场还有多少辆车”;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时,我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年龄,然后共同编写题目,如“黄晓静今年9岁,老师的年龄是黄晓静的4倍,老师今年多少岁?”这些问题跟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情境和掌握数量关系。
二、创设生动活泼而具体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是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对智力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可以创设具体、活泼而生动的情境或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理解数量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孩子们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会变成灰烬,变成木乃伊。”学生乐学源于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最好的老师。如我在教学 “用除法解决问题”时,把教材上的“猴子分桃子”的情境改为:先请4位学生口算,再拿出8颗智慧之星奖励他们,进而引出“平均每位同学分到几颗智慧之星”的问题;又如教学“二年级加减两步计算”时,我结合本校实际,让学生表演借书情境:学校的图书室原来有20本《创新作文》,借走了5本,又还回来3本。学生观察书架上图书数量的变化,不仅提出了“书架上还剩多少本书”的问题,还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个别学生还提出了非常有创意的算法:借的比还的多2本,所以将20减去2就是剩下的书本数了。在应用题教学中,立足于创设生活情境,不仅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有利于他们融入情境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三、准确恰当地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应用题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在应用题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分析应用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的相依关系,把数量关系从应用题中抽象出来。对于一步计算的简单应用题,我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题意。如通过这样的题目:“何老师35岁,李丽红7岁,何老师的年龄是李丽红的几倍”,我要求学生说出“这道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用除法计算;“故事书8本,童话书数是故事书的5倍,童话书有多少本”, 我要求学生说出“这道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问题,用乘法计算等等。用一句话概括题意,促使学生将具体的情境提炼出数量关系。
关于两步以上计算的应用题教学, 审题时先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这有利于学生正确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应用题解答的思维过程往往就是对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整合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还可运用图象让学生直观感知题意后,抓住题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求问题与条件的数量关系。如“学校新购买了一批图书,作文书有42本,比童话书少48本,学校新买的图书一共有多少本”,分析时可设计系列问题,解剖题目中的“问题”部分,启迪学生思考、探究: 学校新买图书一共有多少本中的“一共”由几部分数量组成?哪些数量未知先算出来,再求和?这就运用了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促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形象思维明确化,并帮助他们分析数量关系,提高他们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师应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有助于他们解答应用题的训练方法,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低年级以实物图为主进行教学。因为低年级学生的思考与理解和他们作用于事物的活动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低年级教学中,给每个学生都配备了一套数学学具,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动脑、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紧密结合起来。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让学生自己摆△和○及红花和黄花,并想办法弄清红花的朵数是由与黄花同样多的朵数和比黄花多的朵数合起来的结论。通过实物图教学让学生直观感知,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较好地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和解答方法,同时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学生生活引入应用题教学,可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氛围,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帮助学生盘活旧学,掌握新知,不断地让学生在充满童趣和活力的数学课堂里享受学习应用题的快乐。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