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能力教学,包括两个方面能力的提高:一是基础语文能力的提高,二是专业能力的提高。应更新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根据中专学校特点选好语文与专业的契合点,将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与学生的专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做到两方面能力的相互推动,共同提高。
[关键词]中专语文 教学 基础能力 专业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能力教学,包括两个方面能力的提高,一是基础语文能力。也即语文素质的提升;二是专业能力的提高,即通过语文基础能力的提升,促进专业能力的提高,为以后就业创造机会或条件。本文就如何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一、基础语文能力的提高
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许多学生识字量不够,句意表达不清,甚至有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普通话都不会说。这种现实决定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应在基础语文能力的提高上。具体而言,要提高基础语文能力,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第一,实施分层教学。中职学校的学生水平不一,相互间差距较大,这就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必然是一种不同层次的教学。因此,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在课堂上要具有针对性。讲课时较浅显的部分请一部分学生积极对答;较深奥的部分则主要由老师讲解。另外在课外作业的要求上,也不强求一致。比如讲述文言文单元时,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自觉性较差且语文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只要求解决生字词和背诵名句即可;对中等程度的学生除了上述要求之外,还要求掌握并背诵重点段落;对较高水平的学生则要求全文背诵并能够自主翻译全文。三种作业要求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能各有所思,各有所得。
第二,强调基础字词的教学。很多语文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认为基础字词的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任务,到了中学或中专应该以对文章和段落的分析、鉴赏为主。其实不然,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教学观念。实际上,词汇量的积累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基石。例如,形容一个人死亡,一般的学生都知道用“过世”、“仙逝”。但到了“作古”、“圆寂”就已经有学生不理解了,至于“涅磐”、“驾鹤”茫然不知所云的更是比比皆是。许多在表达中常用的生字词学生都不懂,或者只会读和理解大意而不会写不会用。词汇量的严重不足,导致学生表情达意只停留于简单的层面,就更谈不上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了。由此可见,中专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字词积累量的增加,经常对课文生词进行听写和连接表达的训练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这是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素质的必要条件。
第三,精讲多练。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的、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作要言不繁的适度讲解并作典型而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如《国际民歌节展示南宁巨变》这篇文章的课堂设计,可先让三个学生分别用一句话、一小段话、一大段话叙述文章的内容。然后告诉学生新闻文体的写法,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最简洁、最鲜明地把所报道的内容表示出来,这就是新闻的“标题”;用一小段话,简要地、概括地把所报道内容的梗概,在新闻的开头部分表示出来,这就是新闻的“导语”;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具体地、翔实地把所报道的内容表示出来,这就是新闻的“主体”。标题、导语和主体通常是一则新闻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样让学生既顺利地接受新闻基础知识,又通读了课文,掌握了课文内容。接下来趁热打铁,结合学生刚入学的实际,让他们写一则开学典礼的新闻报道,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专业能力的提高
这里所说的专业能力,其实并不单纯是指学科专业,还包括有别于课本知识的适应社会的种种能力。中专语文教学应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侧重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提高语文基础素质的同时。应发挥语文这门学科的特色和作用,力求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能有所裨益。
第一,中职学校的职教特性使得语文教学应注重专业需求,向专业特色倾斜。中职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而相对忽略文化课,对此,语文教师可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进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如何使语文学科中学习的内容能更紧密地与专业相结合,是中专语文教学研究的一大特色和方向。以笔者所在的桂林卫生学校为例,学校共有9个专业,大致可分为护理类、中医类、药剂类、检验类等。为使语文教学更具实效,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基础教学之外,还应注重语文知识的专业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师事先对所授班级的专业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学生即将从事或能从事怎样的工作,工作中将会用到哪一方面的语文能力,而不是茫然地进行完全没有专业特性的大一统教学。比如中医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可能会遇到《本草纲目》、《千金方》等传统医书,因此培养他们的古文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应让他们了解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知识和技巧,并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对护理专业则要着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这就要在语文教学中增大此专业学生的业余阅读量,多进行文学作品的品读和鉴赏,增强他们的审美感受力。同时,还应针对护理专业的特性,通过课堂基本的说话训练,包括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口头作文、回答问题、讲故事、讲新闻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第二,中职语文教学应提前为学生进入职业状态、适应社会作好准备,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专业能力。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要善于精心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机会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安排这方面的锻炼活动。比如让学生做自我介绍,互相交流彼此的印象,放假旅行归来介绍自己的奇遇,读书后谈自己的感想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适当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这一方面的教育。如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通过讲授课文,教师可分析邹忌讽谏齐王的说话艺术,让学生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教师可以模拟情景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锻炼。如护理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掌握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医患沟通与合作。这种技巧包括: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为对方打算、婉言相劝、先对方之忧而忧等。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而且与“能力、就业”紧密联系,使学生有兴趣有动力去学。
基础语文能力与专业能力两方面能力的提高对中专学校语文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中专语文教师应该拓宽专业面,了解学校各专业的特性和学生就业方向,并以此为指导,既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又和专业职业教学相结合,因材施教,上出有中专职业特色的语文课。这既是学生的要求,也是新时代中专教育的要求。
(责编 何田田)
[关键词]中专语文 教学 基础能力 专业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能力教学,包括两个方面能力的提高,一是基础语文能力。也即语文素质的提升;二是专业能力的提高,即通过语文基础能力的提升,促进专业能力的提高,为以后就业创造机会或条件。本文就如何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一、基础语文能力的提高
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许多学生识字量不够,句意表达不清,甚至有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普通话都不会说。这种现实决定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应在基础语文能力的提高上。具体而言,要提高基础语文能力,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第一,实施分层教学。中职学校的学生水平不一,相互间差距较大,这就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必然是一种不同层次的教学。因此,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在课堂上要具有针对性。讲课时较浅显的部分请一部分学生积极对答;较深奥的部分则主要由老师讲解。另外在课外作业的要求上,也不强求一致。比如讲述文言文单元时,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自觉性较差且语文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只要求解决生字词和背诵名句即可;对中等程度的学生除了上述要求之外,还要求掌握并背诵重点段落;对较高水平的学生则要求全文背诵并能够自主翻译全文。三种作业要求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能各有所思,各有所得。
第二,强调基础字词的教学。很多语文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认为基础字词的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任务,到了中学或中专应该以对文章和段落的分析、鉴赏为主。其实不然,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教学观念。实际上,词汇量的积累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基石。例如,形容一个人死亡,一般的学生都知道用“过世”、“仙逝”。但到了“作古”、“圆寂”就已经有学生不理解了,至于“涅磐”、“驾鹤”茫然不知所云的更是比比皆是。许多在表达中常用的生字词学生都不懂,或者只会读和理解大意而不会写不会用。词汇量的严重不足,导致学生表情达意只停留于简单的层面,就更谈不上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了。由此可见,中专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字词积累量的增加,经常对课文生词进行听写和连接表达的训练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这是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素质的必要条件。
第三,精讲多练。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的、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作要言不繁的适度讲解并作典型而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如《国际民歌节展示南宁巨变》这篇文章的课堂设计,可先让三个学生分别用一句话、一小段话、一大段话叙述文章的内容。然后告诉学生新闻文体的写法,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最简洁、最鲜明地把所报道的内容表示出来,这就是新闻的“标题”;用一小段话,简要地、概括地把所报道内容的梗概,在新闻的开头部分表示出来,这就是新闻的“导语”;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具体地、翔实地把所报道的内容表示出来,这就是新闻的“主体”。标题、导语和主体通常是一则新闻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样让学生既顺利地接受新闻基础知识,又通读了课文,掌握了课文内容。接下来趁热打铁,结合学生刚入学的实际,让他们写一则开学典礼的新闻报道,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专业能力的提高
这里所说的专业能力,其实并不单纯是指学科专业,还包括有别于课本知识的适应社会的种种能力。中专语文教学应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侧重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提高语文基础素质的同时。应发挥语文这门学科的特色和作用,力求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能有所裨益。
第一,中职学校的职教特性使得语文教学应注重专业需求,向专业特色倾斜。中职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而相对忽略文化课,对此,语文教师可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进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如何使语文学科中学习的内容能更紧密地与专业相结合,是中专语文教学研究的一大特色和方向。以笔者所在的桂林卫生学校为例,学校共有9个专业,大致可分为护理类、中医类、药剂类、检验类等。为使语文教学更具实效,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基础教学之外,还应注重语文知识的专业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师事先对所授班级的专业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学生即将从事或能从事怎样的工作,工作中将会用到哪一方面的语文能力,而不是茫然地进行完全没有专业特性的大一统教学。比如中医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可能会遇到《本草纲目》、《千金方》等传统医书,因此培养他们的古文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应让他们了解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知识和技巧,并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对护理专业则要着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这就要在语文教学中增大此专业学生的业余阅读量,多进行文学作品的品读和鉴赏,增强他们的审美感受力。同时,还应针对护理专业的特性,通过课堂基本的说话训练,包括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口头作文、回答问题、讲故事、讲新闻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第二,中职语文教学应提前为学生进入职业状态、适应社会作好准备,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专业能力。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要善于精心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机会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安排这方面的锻炼活动。比如让学生做自我介绍,互相交流彼此的印象,放假旅行归来介绍自己的奇遇,读书后谈自己的感想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适当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这一方面的教育。如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通过讲授课文,教师可分析邹忌讽谏齐王的说话艺术,让学生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教师可以模拟情景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锻炼。如护理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掌握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医患沟通与合作。这种技巧包括: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为对方打算、婉言相劝、先对方之忧而忧等。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而且与“能力、就业”紧密联系,使学生有兴趣有动力去学。
基础语文能力与专业能力两方面能力的提高对中专学校语文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中专语文教师应该拓宽专业面,了解学校各专业的特性和学生就业方向,并以此为指导,既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又和专业职业教学相结合,因材施教,上出有中专职业特色的语文课。这既是学生的要求,也是新时代中专教育的要求。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