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小学品德基于相容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并对研究的背景、关键词界定、研究主要内容及通过研究过程的一个案例为证,详实说明了相容教学模式在品德教学中的作用,规范“教与学行为”,基本把握“课堂教学方向”,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升了品德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小学品德;相容教学模式;《六一大策划》
我校在品德学科经历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课堂提问观察案例研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非常落实,但对整节课的把握却不够全面,部分教学环节有所疏忽。近两年我校新毕业任教品德学科的教师也比较多,为了让新老师尽快熟悉课堂教学环节,本课题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研究。
开展本课题研究是落实新课标精神,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落实我区实施“研学后教”后教策略课堂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有效性,促进学校师生发展的需要。我们大石小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以“相容教育”的核心理念引领学校的特色发展,紧跟番禺区教育现代化强区的步伐,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摸索与实施“相容教学”模式,发挥了教学模式的基本功能:转化教师的教育观念,逐步规范“教与学行为”,基本把握“课堂教学方向”,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课题界定(关键词定义):相容教学模式——四研·三融·植根型转化
1.1四研
(1)研究学情。四个研究的立足点全部放在学生身上。研究学情,我们要准确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学习困惑、学习效能,然后才能做到“以学定教”。
(2)研究学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贵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趣激情、以趣导思、以趣开潜。我们在研究学情的基础上,“发现儿童”“发展儿童”(这是当代世界基础教育的重大命题),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抓准教学环节的“兴奋点”,就是找到了促进学生发展的“金钥匙”。
(3)研究学法。找到了促进学生发展的“金钥匙”,这只是引领学生“走进去”,还需要引领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4)研究学旨。“学旨”是指学习的目的意义
把握学习的本质,追求知识的本真,从学科文化、课堂文化、以致教学文化的高度来进行“四研·三融·植根型转化”的教与学的活动。
1.2三融
“三融”是指“四研·三融·植根型转化”的相容教学模式,生成学生成长与发展、教师专业化提升的学习型共同体“三融课堂”。其要素有三个:
(1)师生关系融和。我们把学校“相容教育”理念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相容”的“容”指的是态度、心理状态、方式方法。“融”指的是师生关系“质”的变化,从“相容”到“相融”形成质量状态。这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证。
(2)教学过程融合。我们的教学立足于“以学定教”,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中的主要活动。教与学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本互动、融合一体。这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发展的基本过程。
(3)目标互动融通。课堂教学必须落实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四研·三融·植根型转化”的教与学的活动,运用“三维目标整合教学法”,促成学习目标的互动生成。这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预期效应。
1.3植根型转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我们进行“教学转型”——由传统教学向“以生为本”“促進学生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现代课堂教学转型。我现代教育先进理念植根于教师,植根于教学,生根于课堂,成长于学生,提升于教师,发展于学校。对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做法、有效措施,我们采取“相容”态度。因此,“四研·三融·植根型转化”的相容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和创新点就在于“植根型转化”。
从教学改革实践的方面来说,“四研·三融·植根型转化”的相容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优质发展、个性发展。“四研”的每一个要素,“三融”的部分,它与“根植型转化”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本课题就是对此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检测此模式能否促进品德学科的有效教学。
2主要研究的内容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其终极目标就是“文化达成”——学生的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和个性发展,“形成价值观念”和“形成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成为“文化自觉”的社会人(见表1)。
3以道德与法治一年级《六一大策划》为例说明相容教育模式的应用
3.1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积极性高、好奇心强,对于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总是跃跃欲试,“六一”大策划这一主题对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但客观方面,学生的自主性较弱、经验少,也将会阻碍活动的进行,因此恰当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既要重视让儿童体验到学校生活的愉快,也要重视孩子们的态度和能力的培养。
3.2目标
感受“六一”儿童节的欢乐气氛,建立“六一”小主人翁的意识,能够开动脑筋,想出金点子,并尝试进行节日策划,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合作能力。以“认识探究实践”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中组织交流并进行探究活动,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展思辨能力;课后延伸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3方法
以“认识探究实践”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中组织交流并进行探究活动,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展思辨能力;课后延伸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4过程
(1)提问导入:趣谈往年“六一”节。首先,出示学校以往庆祝“六一”的照片(游戏类、运动类、表演类、美食类、手工类);其次,组织学生,说说你以前是怎样过“六一节”的?通过让学生看照片和相互补充,观看照片,谈感受。说说自己以往的“六一节”。学生没有经历过小学的儿童节,心里充满憧憬,回顾其他学校的“六一”活动,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对小学第一年的六一儿童节活动有个美好的期待。
(2)策划活动:我的节日我做主。活动一:小组讨论,畅谈“金点子”。①组织小组讨论;②组织发言:(包括代表发言和补充发言);③相机点评。
活动二:分组策划,我的节日我做主。①根据学生的金点子,把全班分成几个活动小组;②出示策划活动提示;③分组指导
(3)活动展示:我的“六一”这样过。小组汇报,明确要求:说的同学要声音响亮,把话讲清楚。听得同学要安静倾听,不打断别人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4)辨析提升:期盼“六一”大行动规范“教与学行为”,基本把握“课堂教学方向”,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出示辨析题,让学生学会判断是非,清楚自己的行为,学会保护自己人生安全,期待“六一”大行动的到来。
(5)活动延伸:布置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等家人一起说说、策划如何庆祝“六一”,这是小学的第一个六一节,学会与家长分享和商量,让活动更加有实效性。
4结束语
基于相容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我校从课题立项到实施已经有一年多了,其间我们对高年段的《法在我身边》《播种绿色播种希望》、低年段的《上课了》《吃饭有讲究》等课例进行了研究,发现该模式都能适用,尤其是新毕业老师对课堂的进程设计有了更大的把握,规范“教与学行为”,把握“课堂教学方向”,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品德学科的课堂实效。
关键词:小学品德;相容教学模式;《六一大策划》
我校在品德学科经历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课堂提问观察案例研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非常落实,但对整节课的把握却不够全面,部分教学环节有所疏忽。近两年我校新毕业任教品德学科的教师也比较多,为了让新老师尽快熟悉课堂教学环节,本课题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研究。
开展本课题研究是落实新课标精神,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落实我区实施“研学后教”后教策略课堂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有效性,促进学校师生发展的需要。我们大石小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以“相容教育”的核心理念引领学校的特色发展,紧跟番禺区教育现代化强区的步伐,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摸索与实施“相容教学”模式,发挥了教学模式的基本功能:转化教师的教育观念,逐步规范“教与学行为”,基本把握“课堂教学方向”,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课题界定(关键词定义):相容教学模式——四研·三融·植根型转化
1.1四研
(1)研究学情。四个研究的立足点全部放在学生身上。研究学情,我们要准确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学习困惑、学习效能,然后才能做到“以学定教”。
(2)研究学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贵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趣激情、以趣导思、以趣开潜。我们在研究学情的基础上,“发现儿童”“发展儿童”(这是当代世界基础教育的重大命题),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抓准教学环节的“兴奋点”,就是找到了促进学生发展的“金钥匙”。
(3)研究学法。找到了促进学生发展的“金钥匙”,这只是引领学生“走进去”,还需要引领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4)研究学旨。“学旨”是指学习的目的意义
把握学习的本质,追求知识的本真,从学科文化、课堂文化、以致教学文化的高度来进行“四研·三融·植根型转化”的教与学的活动。
1.2三融
“三融”是指“四研·三融·植根型转化”的相容教学模式,生成学生成长与发展、教师专业化提升的学习型共同体“三融课堂”。其要素有三个:
(1)师生关系融和。我们把学校“相容教育”理念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相容”的“容”指的是态度、心理状态、方式方法。“融”指的是师生关系“质”的变化,从“相容”到“相融”形成质量状态。这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证。
(2)教学过程融合。我们的教学立足于“以学定教”,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中的主要活动。教与学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本互动、融合一体。这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发展的基本过程。
(3)目标互动融通。课堂教学必须落实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四研·三融·植根型转化”的教与学的活动,运用“三维目标整合教学法”,促成学习目标的互动生成。这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预期效应。
1.3植根型转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我们进行“教学转型”——由传统教学向“以生为本”“促進学生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现代课堂教学转型。我现代教育先进理念植根于教师,植根于教学,生根于课堂,成长于学生,提升于教师,发展于学校。对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做法、有效措施,我们采取“相容”态度。因此,“四研·三融·植根型转化”的相容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和创新点就在于“植根型转化”。
从教学改革实践的方面来说,“四研·三融·植根型转化”的相容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优质发展、个性发展。“四研”的每一个要素,“三融”的部分,它与“根植型转化”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本课题就是对此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检测此模式能否促进品德学科的有效教学。
2主要研究的内容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其终极目标就是“文化达成”——学生的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和个性发展,“形成价值观念”和“形成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成为“文化自觉”的社会人(见表1)。
3以道德与法治一年级《六一大策划》为例说明相容教育模式的应用
3.1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积极性高、好奇心强,对于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总是跃跃欲试,“六一”大策划这一主题对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但客观方面,学生的自主性较弱、经验少,也将会阻碍活动的进行,因此恰当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既要重视让儿童体验到学校生活的愉快,也要重视孩子们的态度和能力的培养。
3.2目标
感受“六一”儿童节的欢乐气氛,建立“六一”小主人翁的意识,能够开动脑筋,想出金点子,并尝试进行节日策划,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合作能力。以“认识探究实践”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中组织交流并进行探究活动,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展思辨能力;课后延伸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3方法
以“认识探究实践”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中组织交流并进行探究活动,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展思辨能力;课后延伸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4过程
(1)提问导入:趣谈往年“六一”节。首先,出示学校以往庆祝“六一”的照片(游戏类、运动类、表演类、美食类、手工类);其次,组织学生,说说你以前是怎样过“六一节”的?通过让学生看照片和相互补充,观看照片,谈感受。说说自己以往的“六一节”。学生没有经历过小学的儿童节,心里充满憧憬,回顾其他学校的“六一”活动,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对小学第一年的六一儿童节活动有个美好的期待。
(2)策划活动:我的节日我做主。活动一:小组讨论,畅谈“金点子”。①组织小组讨论;②组织发言:(包括代表发言和补充发言);③相机点评。
活动二:分组策划,我的节日我做主。①根据学生的金点子,把全班分成几个活动小组;②出示策划活动提示;③分组指导
(3)活动展示:我的“六一”这样过。小组汇报,明确要求:说的同学要声音响亮,把话讲清楚。听得同学要安静倾听,不打断别人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4)辨析提升:期盼“六一”大行动规范“教与学行为”,基本把握“课堂教学方向”,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出示辨析题,让学生学会判断是非,清楚自己的行为,学会保护自己人生安全,期待“六一”大行动的到来。
(5)活动延伸:布置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等家人一起说说、策划如何庆祝“六一”,这是小学的第一个六一节,学会与家长分享和商量,让活动更加有实效性。
4结束语
基于相容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我校从课题立项到实施已经有一年多了,其间我们对高年段的《法在我身边》《播种绿色播种希望》、低年段的《上课了》《吃饭有讲究》等课例进行了研究,发现该模式都能适用,尤其是新毕业老师对课堂的进程设计有了更大的把握,规范“教与学行为”,把握“课堂教学方向”,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品德学科的课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