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可以定在“审美兴趣”上。
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可以定在“审美兴趣”上。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诗意感性的内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对文本的理解很大程度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中最为诗意感性的“唐诗宋词”,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觸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初步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走进传统文化这片“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森林时,就会心醉神迷,乐而忘返,“复前行,欲穷其林”。我曾经尝试过以下几种手段:
(1) 配乐诵读法。
古诗词所特有的音韵美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充分彰显出来。教师或利用朗读音频资料,或运用本身的朗读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吟诵,一起沉浸在诗歌“美”的意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吟唱法
有些传世佳篇已经被谱成曲,成为现代流行歌曲的一部分。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虞美人》等,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一起聆听吟唱的方法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借助优美的旋律完成对诗歌意境的多角度审美,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3) 古诗配画法。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诗的又一大特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直观的画面表现诗的内容。很多学生有不错的美术基础,非常喜欢这种表达方式,把对美术的喜爱迁移到语文学习中,他们自发地挖掘诗歌意境,带着自己审美特点的精采纷呈的作品纷纷涌现。借助直观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和欣赏者自身的主观体悟,诗歌的意境被大大地丰富了,让学生深入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4) 写“唐诗小品”。
“古诗配画法”还停留在直观审美上,适宜在学生整体中铺开。对于一部分领悟能力强,文字驾驭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写“唐诗小品”。把古人用凝练的文字表现出的意境用今天的语言,加上合理的想象,写成一篇文质兼美的小品文,再现诗词优美的意境。让传统文化深深植根在学生脑海中。
多种学习手段的交错运用,可以从不同侧面激发各个学习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其次,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亲近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才艺展示会,本人仔细研究课本,设计了一堂既能展示学生才华,又能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课.借助多媒体展示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分小组诵读《诗经》、唐诗、宋词中的经典名句,请学生中的书法高手和有绘画特长的学生现场展示个人的才华,同时配上优扬的民族音乐. 课后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优秀作品展示栏,供大家欣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从内心喜欢上了传统的文学艺术.一下课,就有学生表示要学写毛笔字,要拜师学习国画,令我倍感欣慰.
(二)撰写传统文化小作文.为了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美好感觉,组织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选出优秀的论文参加全市竞赛获得很好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增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了解,还让部分认为语文枯燥无味的学生改变了对语文的学习态度.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1
(三)传统文化故事会.我先确定一个主题, 让学生通过自主收集资料、阅读相关材料,结合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我要求学生从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中选出有代表性的人物讲述他的爱国故事.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也可让他们感受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孙中山天下为公、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充分体会“爱国主义”这一传统美德,并自觉地去继承和发扬这种光荣传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因此,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发奋读书的责任感。
第三,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该落实在通过阅读教学“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上。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文明的民族精神史。屈子投江,苏武手持旌节牧羊十八年,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宁死不屈……在一篇篇激扬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不屈的民族英魂。语文教师应该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
利用文本材料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课前合作阅读,课堂讨论探究,课后个人写作三个环节,完成学生对于文本材料的初步感知——整体把握——深层理解体悟的过程。下面我以《木兰诗》教学为例,谈谈如何通过阅读教学的三个环节完成这一过程。
课前合作阅读:课堂教学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了解花木兰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经历,历史上对花木兰的评价。这个层面要解决的是每个学生个体对于文本人物的基本认知。小组合作的形式既调动了每个学生(个体)的参与度,又使认知面(群体)尽可能地扩大化。为课堂上对文本内容的讨论探究打下了扎实基础。
课堂讨论探究:在每个学生都对文本花木兰的基本情况有了相对全面了解之后,课堂的讨论探究就显现出参与的广度、深度和独特的角度。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兴趣,就会自发克服文言语言障碍,追问花木兰为何代父从军,从而体会到花木兰爱国爱家爱父母,忠孝两全,机智勇敢女扮男装,淡泊名利等英雄形象。
课后个人写作:木兰十分孝顺,不慕虚荣,不图功名利禄,不贪图富贵荣华的巾帼英百雄。课后布置学生写一篇“假如我是花木兰”,来揣摩花木兰当时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在把握人物精神层面的基础上通过写作更集中概括地把握人物高尚的精神境界。(代父从军,女扮男装——感恩之德;奔赴前线,奋勇杀敌——忠孝两全,机智勇敢;论功受赏——不图功名利禄;回家团聚一一喜笑颜开,恢复女儿身)。
三个环节的落实,其实就是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英雄人物螺旋式上升体悟的过程。感性的认知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了解花木兰,寻找有关事迹);理性的分析(课堂讨论探究)触及到英雄行为背后的精神领域,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益发深刻地体悟。课后的写作可以看作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学习后融汇的较为深刻的精神产物,是学生的灵魂被熏陶后的一种精神外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之所以是中国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关键。在传承中国文化的主体上,青少年有尤为重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充分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深入了解近代以来我们民族的深重灾难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在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中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 但愿中国文化繁荣昌盛,光耀千古!让我们一起努力!
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可以定在“审美兴趣”上。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诗意感性的内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对文本的理解很大程度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中最为诗意感性的“唐诗宋词”,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觸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初步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走进传统文化这片“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森林时,就会心醉神迷,乐而忘返,“复前行,欲穷其林”。我曾经尝试过以下几种手段:
(1) 配乐诵读法。
古诗词所特有的音韵美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充分彰显出来。教师或利用朗读音频资料,或运用本身的朗读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吟诵,一起沉浸在诗歌“美”的意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吟唱法
有些传世佳篇已经被谱成曲,成为现代流行歌曲的一部分。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虞美人》等,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一起聆听吟唱的方法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借助优美的旋律完成对诗歌意境的多角度审美,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3) 古诗配画法。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诗的又一大特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直观的画面表现诗的内容。很多学生有不错的美术基础,非常喜欢这种表达方式,把对美术的喜爱迁移到语文学习中,他们自发地挖掘诗歌意境,带着自己审美特点的精采纷呈的作品纷纷涌现。借助直观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和欣赏者自身的主观体悟,诗歌的意境被大大地丰富了,让学生深入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4) 写“唐诗小品”。
“古诗配画法”还停留在直观审美上,适宜在学生整体中铺开。对于一部分领悟能力强,文字驾驭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写“唐诗小品”。把古人用凝练的文字表现出的意境用今天的语言,加上合理的想象,写成一篇文质兼美的小品文,再现诗词优美的意境。让传统文化深深植根在学生脑海中。
多种学习手段的交错运用,可以从不同侧面激发各个学习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其次,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亲近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才艺展示会,本人仔细研究课本,设计了一堂既能展示学生才华,又能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课.借助多媒体展示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分小组诵读《诗经》、唐诗、宋词中的经典名句,请学生中的书法高手和有绘画特长的学生现场展示个人的才华,同时配上优扬的民族音乐. 课后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优秀作品展示栏,供大家欣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从内心喜欢上了传统的文学艺术.一下课,就有学生表示要学写毛笔字,要拜师学习国画,令我倍感欣慰.
(二)撰写传统文化小作文.为了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美好感觉,组织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选出优秀的论文参加全市竞赛获得很好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增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了解,还让部分认为语文枯燥无味的学生改变了对语文的学习态度.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1
(三)传统文化故事会.我先确定一个主题, 让学生通过自主收集资料、阅读相关材料,结合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我要求学生从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中选出有代表性的人物讲述他的爱国故事.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也可让他们感受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孙中山天下为公、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充分体会“爱国主义”这一传统美德,并自觉地去继承和发扬这种光荣传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因此,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发奋读书的责任感。
第三,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该落实在通过阅读教学“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上。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文明的民族精神史。屈子投江,苏武手持旌节牧羊十八年,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宁死不屈……在一篇篇激扬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不屈的民族英魂。语文教师应该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
利用文本材料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课前合作阅读,课堂讨论探究,课后个人写作三个环节,完成学生对于文本材料的初步感知——整体把握——深层理解体悟的过程。下面我以《木兰诗》教学为例,谈谈如何通过阅读教学的三个环节完成这一过程。
课前合作阅读:课堂教学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了解花木兰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经历,历史上对花木兰的评价。这个层面要解决的是每个学生个体对于文本人物的基本认知。小组合作的形式既调动了每个学生(个体)的参与度,又使认知面(群体)尽可能地扩大化。为课堂上对文本内容的讨论探究打下了扎实基础。
课堂讨论探究:在每个学生都对文本花木兰的基本情况有了相对全面了解之后,课堂的讨论探究就显现出参与的广度、深度和独特的角度。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兴趣,就会自发克服文言语言障碍,追问花木兰为何代父从军,从而体会到花木兰爱国爱家爱父母,忠孝两全,机智勇敢女扮男装,淡泊名利等英雄形象。
课后个人写作:木兰十分孝顺,不慕虚荣,不图功名利禄,不贪图富贵荣华的巾帼英百雄。课后布置学生写一篇“假如我是花木兰”,来揣摩花木兰当时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在把握人物精神层面的基础上通过写作更集中概括地把握人物高尚的精神境界。(代父从军,女扮男装——感恩之德;奔赴前线,奋勇杀敌——忠孝两全,机智勇敢;论功受赏——不图功名利禄;回家团聚一一喜笑颜开,恢复女儿身)。
三个环节的落实,其实就是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英雄人物螺旋式上升体悟的过程。感性的认知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了解花木兰,寻找有关事迹);理性的分析(课堂讨论探究)触及到英雄行为背后的精神领域,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益发深刻地体悟。课后的写作可以看作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学习后融汇的较为深刻的精神产物,是学生的灵魂被熏陶后的一种精神外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之所以是中国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关键。在传承中国文化的主体上,青少年有尤为重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充分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深入了解近代以来我们民族的深重灾难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在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中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 但愿中国文化繁荣昌盛,光耀千古!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