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1.要发挥家庭教育的独特功能
家庭是学生养成教育的第一摇篮,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良好学习、卫生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学校要定期举行家长会,了解情况、研究对策;还要成立家长委员会,让他们了解子女在学校的表现。还要定期采用问卷调查,向家长了解学生状况,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要使养成教育社会化
社会环境对学生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学生的养成教育只有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紧密合作下,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作为一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要动员各界力量,建立实践基地,定期举行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习各行业的从业规章制度。在每学期组织学生出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之前,我们与用人单位、实习单位保持紧密联系,以用人单位的岗位职责要求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在实践活动期间,以用人单位规范严格的劳动纪律管理学生,强化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在活动结束返校后,及时进行分阶段的班级总结、学校总结。
3.礼仪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接人待物习惯
结合学校的礼仪教材,我校加大力度开设礼仪形体课。根据礼仪教材中对“坐姿、站姿、步态”等要求,拍摄成照片,贴在学校门口等地方。团委、学生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仔细观察学生的坐姿、站姿、步态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号召学生们相互监督,逐渐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学校安排全校学生以班为单位开展学生服务周活动。从而达到强化训练日常礼貌礼仪,培养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的目的。
4.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崇高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老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应有端庄的仪表,处处、事事、时时都给学生做出表率,让学生去学习,去模仿,起到“导之以行”的作用。老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身的思想意识、行为修养得到完善,用自己良好的品行,影响和感染学生,使榜样的力量在养成教育中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养成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在学校生活中无处不在。多年来,通过多渠道抓养成教育,我校毕业生能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走上工作岗位,再加上良好专业技能教育,为学校在社会、在用人单位中都留下了良好的声誉,也为毕业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要发挥家庭教育的独特功能
家庭是学生养成教育的第一摇篮,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良好学习、卫生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学校要定期举行家长会,了解情况、研究对策;还要成立家长委员会,让他们了解子女在学校的表现。还要定期采用问卷调查,向家长了解学生状况,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要使养成教育社会化
社会环境对学生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学生的养成教育只有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紧密合作下,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作为一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要动员各界力量,建立实践基地,定期举行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习各行业的从业规章制度。在每学期组织学生出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之前,我们与用人单位、实习单位保持紧密联系,以用人单位的岗位职责要求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在实践活动期间,以用人单位规范严格的劳动纪律管理学生,强化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在活动结束返校后,及时进行分阶段的班级总结、学校总结。
3.礼仪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接人待物习惯
结合学校的礼仪教材,我校加大力度开设礼仪形体课。根据礼仪教材中对“坐姿、站姿、步态”等要求,拍摄成照片,贴在学校门口等地方。团委、学生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仔细观察学生的坐姿、站姿、步态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号召学生们相互监督,逐渐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学校安排全校学生以班为单位开展学生服务周活动。从而达到强化训练日常礼貌礼仪,培养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的目的。
4.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崇高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老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应有端庄的仪表,处处、事事、时时都给学生做出表率,让学生去学习,去模仿,起到“导之以行”的作用。老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身的思想意识、行为修养得到完善,用自己良好的品行,影响和感染学生,使榜样的力量在养成教育中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养成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在学校生活中无处不在。多年来,通过多渠道抓养成教育,我校毕业生能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走上工作岗位,再加上良好专业技能教育,为学校在社会、在用人单位中都留下了良好的声誉,也为毕业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