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非口眼干起病的pSS肺脏受累患者的诊治特点及临床免疫学、肺功能、胸部CT等方面的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2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 341例SS患者,选取其中102例pSS肺脏受累患者纳入研究,分为口眼干起病组和非口眼干起病组。利用病例对照分析,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Pearson χ2检验对比探讨2组间差异。
结果pSS患者中51.0%(52例)合并肺脏受累患者以非口眼干起病,其中呼吸道症状[胸闷气短和(或)咳嗽咳痰]起病16例(15.7%),关节肿/痛起病11例(10.8%),发热起病和血液系统受累起病分别5例(4.9%)。非口眼干起病者病程[36(12,156)个月]显著短于对照组(口眼干起病)[102(48,159)个月,χ2=-2.41,P=0.016]。尽管pSS平均确诊时间相似,但仅4%患者可起病后立即确诊,明显低于口眼干起病组(34%,χ2=15.29,P<0.01)。此外,该人群抗体阳性率[抗SSA抗体和(或)抗SSB抗体,33%]低于对照组(72%,χ2=15.78,P<0.01),且高球蛋白血症不显著,2组IgG分别为[16(12,21)g/L,21(15,28)g/L;χ2=-2.15,P=0.032)],RF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2(20,171)U/ml,104(20,238)U/ml;χ2=-1.98,P=0.048]。非口眼干起病者肺脏受累面积高分辨率CT(HRCT)评分[12(8,15)],较对照组更广泛[8(5,13),χ2=-1.82,P=0.070],肺功能肺总量和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分别为(87±23)%、(88±28)%)]低于口眼干起病组[分别为(97±20)%,χ2=-1.96,P=0.050;(100±27)%,χ2=-1.70,P=0.089],余包括评估弥散功能的一氧化碳弥散量百分比等其他指标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非口眼干起病在pSS合并肺脏受累患者中常见,且进展快,病变更重,但自身抗体阳性率低,RF升高及高球蛋白血症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