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扬州是国务院于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市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很重视搜集、整理文化遗产。“《扬州历代诗词》这部大型的以地区为分类的中华古典诗词编选,它的出版,在全国尚属首次”。该书收录了上自西汉下迄近代上下两千年吟咏扬州的诗词,入选作家2 500余人,收录诗词近2万首。它为我们以诗词正史,弄清楚缘于诗歌意象的“二分明月”、“二十四桥”何以能成为不朽胜迹和城市代称提供了极大方便,同时也为阅读古诗词时能够相互参稽,从而规避极易陷进的认识误区提供了一定的便捷。
关键词:诗歌;意象;胜迹;城市代称
一、扬州的历史地位
诗歌意象之所以能成为一座城市的代称,前提是该城市应有一定的知名度。唐代的扬州早已闻名四方。
周敬王34年(公元前486年)秋,吴王夫差在邗邑筑城,揭开扬州建城史的首页。隋初,扬州是全国4大行政区之一,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凿以后,江都(扬州)成为隋炀帝的陪都,他3次巡幸,留下了宫室、苑囿。隋朝虽然短暂,为唐代的发展却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扬州在唐代的空前繁荣创造了必要和充分的条件。
唐代扬州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方面均发挥过重要作用。“安史之乱”后扬州一跃成为当时的第3大城市,全国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手工业产品市场和粮食传输中心。尤其是中、晚唐时期,扬州之盛,成为“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会”。史书记载“赋出天下而江淮居十九”,为开支日益膨胀的唐王朝所倚重。除京都长安、东都洛阳,扬州和益州(今四川成都)是全国最繁华的都市,时有“杨一益二”之赞。
唐代诗人们身逢扬州历史上3个繁荣时期之一(另两个则在两汉和清代中叶)。经济发达,商贾如云,在蜀冈衙城(旧城)的南冈下另筑罗成,和冈上旧城相连。诗人杜牧在《扬州》一诗中以“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来描绘扬州当时建城的特点。诗人们则从不同角度来勾勒、点染扬州当时的特色:“扬州铜器多”(崔成甫《得宝歌》);“八方称辐凑,五达如邸平”(权德舆《广陵诗》);“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姚合《扬州春词》);“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万齐融《送陈七》),等等。诸家题咏对于扬州繁华市井的诗意描绘,确实引人入胜:“十里长街市井连,明月桥上看神仙”(张祜《纵游淮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等等。这些,都可以视为以生花之笔摹写扬州“明月夜”的背景色调。毋庸讳言,唐时扬州繁荣中的淫奢之风也毕露无遗。
二、缘于诗歌意象的城市胜迹
独创的诗歌意象摄得所写对象的神髓,充溢其间的感情又富于美的涵蕴,才足以令人心驰神往,也才能奠定被人们视为是一种胜迹的基础。
唐时扬州滨江临海,风光秀丽。从自然地理角度看,扬州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兼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全年四季分明。农历八月,秋光漾漾,桂花绽蕊,秋月吐辉,夜色分外迷人,加之花草树木繁多,色彩越发缤纷,更易触发诗人的诗思。
据《扬州历代诗词》收录,唐五代诗人词人吟咏扬州的多达158位。至今仍进入扬州人生活中的主要有两位:徐凝和杜牧。
徐凝,生卒年不详,睦州(今浙江建德)人。他的《忆扬州》尤为当时扬州人传诵: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此诗着意表现浓郁的恋情。手法十分新颖、别致。诗人巧妙地将美好的回忆融进了扬州优美的月色里,有人说徐凝显然受谢灵运“才高八斗”说的启示,才把天下明月夜量化为三分,而他所刻骨铭心的扬州独占二分。“二分明月”本应照临人间的团圆,却偏偏隔断了恋人,使两下分离,难怪诗人此时以一种复杂的心情迁怒于月色,斥其“无赖”!人们深知爱之深骂之切,扬州的“二分明月”竟然承载着诗人浓郁的恋情而越发焕发异彩,乃至传诵四方。竟然使扬州由此获得“二分明月”的桂冠,进而成为不朽的胜迹,恐怕这点实非诗人所逆料。尽管也有人对“二分”之说持有疑问,如“竹西歌吹几人闻,明月凭谁说三分?”(吴绮《扬州柳枝词》)却丝毫无碍“二分明月”作为胜迹广泛的传播,延誉至今。
说到扬州的胜迹更值得一提的诗人是唐时的杜牧(803-852),唐文宗李昂太和七至九年间(833-852)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中做推官,后来转为掌书记。他曾做有《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该诗如下: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这首诗大处起笔,构思脱俗,由远及近,由自然景观而人文景观,由历史传说而悬想现实,怀友之情与美景辉映而扣动读者心弦。若把“明月夜”视作对徐凝时空意象的引用,那么,“二十四桥”则是进一步具象化,显然带有一种神秘的意味,开启了获得久远艺术生命力的契机。
三、诗歌意象的生命力
独创的诗歌意象能被广为引用而成为通用意象,不只显示读者对创造力的肯定和嘉许,往往也意味着此人文景观的诗歌意象已逐渐成为人们所心仪的胜迹。这在“二十四桥”上尤显突出。宋代诗人、词人之中最早肯定并运用“二十四桥”这一意象的是一代文宗欧阳修。他在《西湖戏作示同游者》一诗中写道:“菡菡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一代文宗对古人的唱和所产生的效应自然很大。随后有三十多位宋代诗人和词人屡次吟咏这一意象,其后历朝历代都有名人名家反复吟咏,众口成碑,胜迹乃立,再经由往来客商、旅人、船夫广泛地传播,逐渐扬名海内外。
至于“二十四桥”究竟是二十四座桥还是一座桥的代称,可谓众说纷纭。多数学者持“一桥说”观点,佐证更是说法不一,有民间传说认为是隋炀帝畅游扬州时身边随从为一座桥起的名,意欲取悦帝王;另有诗评家们认为古人曾传说有二十四位美人月夜吹箫于桥,二十四桥因此得名;亦说唐时扬州城有二十四座通舟之桥,由当时二十四街坊名称而来。值得注意的是,桥数、街坊数和一年节气数相同,是否有意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律?或许值得一探。而推断其指二十四座桥的一个典型例证是宋朝大科学家沈括(1031—1095,晚年定居镇江)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说:“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可纪者有二十四桥。”并注明“今存”者只有六桥及一处“新桥”。这是古代典籍中唯一认为有二十四座桥的记载。因沈括素以治学严谨著称,因此,这一说法也有相当的影响。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二十四”,在扬州现在的方言中仍然有“多”或“全部”的意思。比如说,“这个人二十四道全会”,意思是这个人多才多艺。因此,用二十四是虚指扬州有很多座桥。
如今时越千载,“二十四桥”到底是指二十四座桥还是单指一座桥,我们也不必非要寻个究竟,应该肯定的是“二十四桥”缘于古诗的意象,当指隋、唐时繁华所在的游冶之地,并经诗词反复描写而成为一处胜迹。如今“二十四桥”早已成为扬州的代称,我们在瘦西湖风景区可以尽情观赏到以此命名的著名景点,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当看到,当独创的诗歌意象所描述的人文景观已不复存在,而此意象仍被广泛应用时,表明它进而已成为不朽的胜迹了。
参考文献:
[1]刘文忠.扬州历代诗词[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7).
[2]扬州市志[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7(3).
[3]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5).
[4]吴子辉.扬州建置笔谈[M].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4).
编辑/岳凤
关键词:诗歌;意象;胜迹;城市代称
一、扬州的历史地位
诗歌意象之所以能成为一座城市的代称,前提是该城市应有一定的知名度。唐代的扬州早已闻名四方。
周敬王34年(公元前486年)秋,吴王夫差在邗邑筑城,揭开扬州建城史的首页。隋初,扬州是全国4大行政区之一,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凿以后,江都(扬州)成为隋炀帝的陪都,他3次巡幸,留下了宫室、苑囿。隋朝虽然短暂,为唐代的发展却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扬州在唐代的空前繁荣创造了必要和充分的条件。
唐代扬州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方面均发挥过重要作用。“安史之乱”后扬州一跃成为当时的第3大城市,全国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手工业产品市场和粮食传输中心。尤其是中、晚唐时期,扬州之盛,成为“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会”。史书记载“赋出天下而江淮居十九”,为开支日益膨胀的唐王朝所倚重。除京都长安、东都洛阳,扬州和益州(今四川成都)是全国最繁华的都市,时有“杨一益二”之赞。
唐代诗人们身逢扬州历史上3个繁荣时期之一(另两个则在两汉和清代中叶)。经济发达,商贾如云,在蜀冈衙城(旧城)的南冈下另筑罗成,和冈上旧城相连。诗人杜牧在《扬州》一诗中以“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来描绘扬州当时建城的特点。诗人们则从不同角度来勾勒、点染扬州当时的特色:“扬州铜器多”(崔成甫《得宝歌》);“八方称辐凑,五达如邸平”(权德舆《广陵诗》);“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姚合《扬州春词》);“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万齐融《送陈七》),等等。诸家题咏对于扬州繁华市井的诗意描绘,确实引人入胜:“十里长街市井连,明月桥上看神仙”(张祜《纵游淮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等等。这些,都可以视为以生花之笔摹写扬州“明月夜”的背景色调。毋庸讳言,唐时扬州繁荣中的淫奢之风也毕露无遗。
二、缘于诗歌意象的城市胜迹
独创的诗歌意象摄得所写对象的神髓,充溢其间的感情又富于美的涵蕴,才足以令人心驰神往,也才能奠定被人们视为是一种胜迹的基础。
唐时扬州滨江临海,风光秀丽。从自然地理角度看,扬州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兼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全年四季分明。农历八月,秋光漾漾,桂花绽蕊,秋月吐辉,夜色分外迷人,加之花草树木繁多,色彩越发缤纷,更易触发诗人的诗思。
据《扬州历代诗词》收录,唐五代诗人词人吟咏扬州的多达158位。至今仍进入扬州人生活中的主要有两位:徐凝和杜牧。
徐凝,生卒年不详,睦州(今浙江建德)人。他的《忆扬州》尤为当时扬州人传诵: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此诗着意表现浓郁的恋情。手法十分新颖、别致。诗人巧妙地将美好的回忆融进了扬州优美的月色里,有人说徐凝显然受谢灵运“才高八斗”说的启示,才把天下明月夜量化为三分,而他所刻骨铭心的扬州独占二分。“二分明月”本应照临人间的团圆,却偏偏隔断了恋人,使两下分离,难怪诗人此时以一种复杂的心情迁怒于月色,斥其“无赖”!人们深知爱之深骂之切,扬州的“二分明月”竟然承载着诗人浓郁的恋情而越发焕发异彩,乃至传诵四方。竟然使扬州由此获得“二分明月”的桂冠,进而成为不朽的胜迹,恐怕这点实非诗人所逆料。尽管也有人对“二分”之说持有疑问,如“竹西歌吹几人闻,明月凭谁说三分?”(吴绮《扬州柳枝词》)却丝毫无碍“二分明月”作为胜迹广泛的传播,延誉至今。
说到扬州的胜迹更值得一提的诗人是唐时的杜牧(803-852),唐文宗李昂太和七至九年间(833-852)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中做推官,后来转为掌书记。他曾做有《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该诗如下: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这首诗大处起笔,构思脱俗,由远及近,由自然景观而人文景观,由历史传说而悬想现实,怀友之情与美景辉映而扣动读者心弦。若把“明月夜”视作对徐凝时空意象的引用,那么,“二十四桥”则是进一步具象化,显然带有一种神秘的意味,开启了获得久远艺术生命力的契机。
三、诗歌意象的生命力
独创的诗歌意象能被广为引用而成为通用意象,不只显示读者对创造力的肯定和嘉许,往往也意味着此人文景观的诗歌意象已逐渐成为人们所心仪的胜迹。这在“二十四桥”上尤显突出。宋代诗人、词人之中最早肯定并运用“二十四桥”这一意象的是一代文宗欧阳修。他在《西湖戏作示同游者》一诗中写道:“菡菡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一代文宗对古人的唱和所产生的效应自然很大。随后有三十多位宋代诗人和词人屡次吟咏这一意象,其后历朝历代都有名人名家反复吟咏,众口成碑,胜迹乃立,再经由往来客商、旅人、船夫广泛地传播,逐渐扬名海内外。
至于“二十四桥”究竟是二十四座桥还是一座桥的代称,可谓众说纷纭。多数学者持“一桥说”观点,佐证更是说法不一,有民间传说认为是隋炀帝畅游扬州时身边随从为一座桥起的名,意欲取悦帝王;另有诗评家们认为古人曾传说有二十四位美人月夜吹箫于桥,二十四桥因此得名;亦说唐时扬州城有二十四座通舟之桥,由当时二十四街坊名称而来。值得注意的是,桥数、街坊数和一年节气数相同,是否有意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律?或许值得一探。而推断其指二十四座桥的一个典型例证是宋朝大科学家沈括(1031—1095,晚年定居镇江)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说:“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可纪者有二十四桥。”并注明“今存”者只有六桥及一处“新桥”。这是古代典籍中唯一认为有二十四座桥的记载。因沈括素以治学严谨著称,因此,这一说法也有相当的影响。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二十四”,在扬州现在的方言中仍然有“多”或“全部”的意思。比如说,“这个人二十四道全会”,意思是这个人多才多艺。因此,用二十四是虚指扬州有很多座桥。
如今时越千载,“二十四桥”到底是指二十四座桥还是单指一座桥,我们也不必非要寻个究竟,应该肯定的是“二十四桥”缘于古诗的意象,当指隋、唐时繁华所在的游冶之地,并经诗词反复描写而成为一处胜迹。如今“二十四桥”早已成为扬州的代称,我们在瘦西湖风景区可以尽情观赏到以此命名的著名景点,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当看到,当独创的诗歌意象所描述的人文景观已不复存在,而此意象仍被广泛应用时,表明它进而已成为不朽的胜迹了。
参考文献:
[1]刘文忠.扬州历代诗词[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7).
[2]扬州市志[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7(3).
[3]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5).
[4]吴子辉.扬州建置笔谈[M].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4).
编辑/岳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