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计算题不应是数学应题的补充,而是偏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用数学语言或文字语言表述物理问题或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对物理量的理解。
关键词:逆向解题;物理量;数量关系;数学语言;文字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81-01
初中物理计算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初中物理计算题不应是数学应题的补充,而是偏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或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用数学语言或文字语言表述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对物理量的理解。各物理量并不是孤立的,通过计算可以推理出相关物理量的数量关系。所以物理计算并不单纯的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现实告诉我们,有一部分同学一看到计算题就害怕,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把感觉用得上的公式搬上去堆积在一起。可想而知这样做计算题是得不了分的。那么在物理计算题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规范的有条理的按照自己的思路写出计算题完整的解题过程呢?经过不断的教学总结,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注重题中物理量分析
首先通过读题找出题中的物理量,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各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每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单位,在把物理量用符号表示出来时对应的数据要带上单位,要么各物理量都用主单位要么都用辅助单位。接着是看题的类型,是电学还力学里面的计算还是其他的,如果是电学里面的计算还可能设计到电路,那么还得分析电路,主要是看电路里各用电在开关处于某状态下是并联还是串联,电流表电压各测的是哪里的电流和哪部分电压。如果是串联关系则根据串联电路中各物理量的规律找数量关系建立等式。如果是力学可能要作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受力分析来找相关物理量的关系建立等式。
二、物理计算题教学中强调书写格式
在物理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过程后能表述实验现象或表述实验结果。小组成员中通过实验或测量后能进行交流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在物理计算教学中我们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如何规范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把自己好见解和方法展示给大家推广给大家。所以我们在物理计算题教学中要求学生解题时要有文字说明。每一个步骤前都必须说明这一步在做什么,在计算哪个量。这样做不但能使老师看得明白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在做什么,更能训练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述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教学时要求学生对每个物理量要全面理解,每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物理意义而且有自己的单位,还有专门的表示符号。因此,我们在计算过程中不但要写出相应的公式,还要学会用符号来正确的表示各物理量,各物理量的数据要正确带上单位。例如:计算一个质量为m=500g=0.5kg的物体受的重力G=mg=0.5㎏×9.8N/㎏=4.9N。
三、强调解题过程中要写出相应的公式
物理公式是物理计算里面的核心,是各物理量间的桥梁,它把各物理量完美地连接在一起。物理公式也是我们解题的依据,只有写出了相应的公式才能使我们的解题思维有了着陆点。怎样才能正确地写出相应的公式,而不出现用错公式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物理公式教学时,要让学生全面的理解公式。首先要知道公式里面各符号所对应的物理量是什么;其次,是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再次,是各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在这里可以把物理量的单位分为主单位和辅助单位,公式里面各物理量的单位要么都用单位或者都用辅助单位,即我们说的单位要统一。例如:对电功率公式P=W/t的理解,P→电功率→瓦特→W;W→电功→焦耳→J;t→时间→秒→s以三个物理量的单位都统一用各自的主单位。也可以这样P→电功率→千瓦→kW;W→电功→千瓦时→kW.h;t→时间→小时→h这时各物量的单位都用辅助单位.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根据题中的已知物理量,选择相应的公式灵活的来计算未知的物理量。
四、解题步骤条理要清楚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同学解题的思路有了,但是不能有条理的写出解题过程。先求哪个量再求哪个量还没有搞清楚。在这里我们可以采用逆向解题,也就是从问题出发反过来找解决问题的条件。这一步先在草稿纸上完成,然后我们在写解题过程时,按照草稿纸上逆向的顺序一一写出来,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解题步骤条理清楚。例如:放在水平面上的某一容器内装有500mL的水,容器的质量不计,水面高h1=8cm,容器高h2=10cm,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是多少?
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是多少?
分析方法:从问出发逆向找条件求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根据压强公式F1=P1s,s为容器底面积s=50㎝2=5×10-3㎡,所以在这里关键是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以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计算出来。
下面我们把计算容器底部的压力步骤写出来,注意写步骤的时候按以上分析顺序的逆向进行。
解:由题可知容器中水的深度为h1=8cm=0.08m,水的密度=103㎏/m3,计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1.0×103kg/m3×10N/kg×0.08m=800Pa
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
F1=p1s=8×102Pa×5×10-3㎡=4N
求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按照以分析方法可得出。
P2=F/S=G/S=/S=1.0×103㎏/m×10N/㎏×(500×10-6m3)/(5×10-3m2)=1×103Pa
总之,物理计算题是物理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各物理量的理解程度及灵活运用。所以我觉得重点还是我们平时的物理知识物理方法教学,只有学生把基础掌握好了才可能根据一定的方法来完成物理计算。我们不是让学生为了计算而计算,而在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用数学语言或文字语言表述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对物理量的理解。
关键词:逆向解题;物理量;数量关系;数学语言;文字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81-01
初中物理计算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初中物理计算题不应是数学应题的补充,而是偏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或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用数学语言或文字语言表述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对物理量的理解。各物理量并不是孤立的,通过计算可以推理出相关物理量的数量关系。所以物理计算并不单纯的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现实告诉我们,有一部分同学一看到计算题就害怕,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把感觉用得上的公式搬上去堆积在一起。可想而知这样做计算题是得不了分的。那么在物理计算题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规范的有条理的按照自己的思路写出计算题完整的解题过程呢?经过不断的教学总结,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注重题中物理量分析
首先通过读题找出题中的物理量,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各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每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单位,在把物理量用符号表示出来时对应的数据要带上单位,要么各物理量都用主单位要么都用辅助单位。接着是看题的类型,是电学还力学里面的计算还是其他的,如果是电学里面的计算还可能设计到电路,那么还得分析电路,主要是看电路里各用电在开关处于某状态下是并联还是串联,电流表电压各测的是哪里的电流和哪部分电压。如果是串联关系则根据串联电路中各物理量的规律找数量关系建立等式。如果是力学可能要作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受力分析来找相关物理量的关系建立等式。
二、物理计算题教学中强调书写格式
在物理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过程后能表述实验现象或表述实验结果。小组成员中通过实验或测量后能进行交流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在物理计算教学中我们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如何规范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把自己好见解和方法展示给大家推广给大家。所以我们在物理计算题教学中要求学生解题时要有文字说明。每一个步骤前都必须说明这一步在做什么,在计算哪个量。这样做不但能使老师看得明白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在做什么,更能训练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述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教学时要求学生对每个物理量要全面理解,每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物理意义而且有自己的单位,还有专门的表示符号。因此,我们在计算过程中不但要写出相应的公式,还要学会用符号来正确的表示各物理量,各物理量的数据要正确带上单位。例如:计算一个质量为m=500g=0.5kg的物体受的重力G=mg=0.5㎏×9.8N/㎏=4.9N。
三、强调解题过程中要写出相应的公式
物理公式是物理计算里面的核心,是各物理量间的桥梁,它把各物理量完美地连接在一起。物理公式也是我们解题的依据,只有写出了相应的公式才能使我们的解题思维有了着陆点。怎样才能正确地写出相应的公式,而不出现用错公式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物理公式教学时,要让学生全面的理解公式。首先要知道公式里面各符号所对应的物理量是什么;其次,是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再次,是各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在这里可以把物理量的单位分为主单位和辅助单位,公式里面各物理量的单位要么都用单位或者都用辅助单位,即我们说的单位要统一。例如:对电功率公式P=W/t的理解,P→电功率→瓦特→W;W→电功→焦耳→J;t→时间→秒→s以三个物理量的单位都统一用各自的主单位。也可以这样P→电功率→千瓦→kW;W→电功→千瓦时→kW.h;t→时间→小时→h这时各物量的单位都用辅助单位.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根据题中的已知物理量,选择相应的公式灵活的来计算未知的物理量。
四、解题步骤条理要清楚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同学解题的思路有了,但是不能有条理的写出解题过程。先求哪个量再求哪个量还没有搞清楚。在这里我们可以采用逆向解题,也就是从问题出发反过来找解决问题的条件。这一步先在草稿纸上完成,然后我们在写解题过程时,按照草稿纸上逆向的顺序一一写出来,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解题步骤条理清楚。例如:放在水平面上的某一容器内装有500mL的水,容器的质量不计,水面高h1=8cm,容器高h2=10cm,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是多少?
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是多少?
分析方法:从问出发逆向找条件求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根据压强公式F1=P1s,s为容器底面积s=50㎝2=5×10-3㎡,所以在这里关键是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以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计算出来。
下面我们把计算容器底部的压力步骤写出来,注意写步骤的时候按以上分析顺序的逆向进行。
解:由题可知容器中水的深度为h1=8cm=0.08m,水的密度=103㎏/m3,计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1.0×103kg/m3×10N/kg×0.08m=800Pa
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
F1=p1s=8×102Pa×5×10-3㎡=4N
求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按照以分析方法可得出。
P2=F/S=G/S=/S=1.0×103㎏/m×10N/㎏×(500×10-6m3)/(5×10-3m2)=1×103Pa
总之,物理计算题是物理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各物理量的理解程度及灵活运用。所以我觉得重点还是我们平时的物理知识物理方法教学,只有学生把基础掌握好了才可能根据一定的方法来完成物理计算。我们不是让学生为了计算而计算,而在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用数学语言或文字语言表述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对物理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