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一次学生的作文内容雷同、情感虚假为缘起,通过分析初中生生活区域的缩小、阅读的短缺、粗线条的情感等原因,阐明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作文的“写什么”方面的教学,同时更充分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情动方能心动,心动才可行动”的写作意识,即提升初中生写作材料的积累。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作材料 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91-02
一、缘起
大多数学生听作文就“色变”,怕写作文,叫着没什么好写,即使写了作文仍然存在着在内容上空洞无物、虚假雷同、堆砌辞藻,在思想感情上言不由衷、为文造情,这些顽疾让人倍感头痛。
二、探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笔者思考发现以下原因:
1.生活区域的缩小。学生的生活范围拘泥于狭窄的“校园小天地”和“家庭鸽子笼”。学生脱离社会实际,脱离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圈子狭窄,生活阅历贫乏,没有足够的体验积累,难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加之闭目塞听,闭门造车,语文能力低下,便只能咬着笔杆,望“题”兴叹了,写作内容自然就越发的单一和枯燥了。
2.缺少阅读。现阶段学生阅读量在日益下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阅读的支撑,学生的知识领域变得狭隘,思想变得肤浅,自然写作内容更是单调了。
3.粗线条的情感。学生缺乏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在写作文时漠视或回避身边的人和事。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又极不稳定,思想不够成熟。对人或对事总是有种自我的第一印象和偏见,对事情的辨析力差,这就形成了情感的粗线条,这样在作文中就表现为语言直白无力。
所以,当学生越来越感到无甚可写,越来越不会写,进而对作文产生恐惧、厌恶的心理。那么,他们为了应付,于是开始进行胡编乱造,作文内容就越来越空洞,情感越来越虚假。
三、措施
很多学生把生活中的真相写下来,但是为什么作文依旧平淡无奇呢?那就是缺少“心相”,即对真情的感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笔者认为,“情动方能心动,心动才可行动”,只有让你动情的生活片段,你的内心才有真正的触动,那么你才会有想要将它描写出来的欲望。所以,“写什么”,它不是单指在选材范围上画框定調,而是唤起学生对作文本质意义的深刻认识,调动学生体悟生活的情感与主动性,指点学生到生活(也包括书本)的广阔原野中去汲取精神营养。
简而言之,写作时要有充足的素材,就可以在审题和立意之后,材料就能手到擒来。素材要从哪里来呢?那就要唤起学生体悟生活(书本)的情感,积累学生的动情点,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
1.关注生活中的兴奋点,丰富写作素材。俄罗斯著名作家契科夫说:“我们的生活道路上撒满了金币,可惜我们没有发现。”生活道路上的金币即你所兴奋的地方,只有留心它们,才有可能体会到发现带来的独特的审美体验。远离生活的写作如同缘木求鱼,只会使学生失去对作文甚至对生活的敏感与热情。所以,这就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大量地积累材料,积累感觉,积累来自于观察深处的思想,厚积而后薄发。“我们,文学工作者,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寻觅它们——這些无数的细沙,不知不觉地给自己收集中,容成合金,然后再用这种金粉来锻成自己的金蔷薇——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或诗。”《语文课标》上对写作也有同样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因为学生的生活区域的变窄,如果一味的要求家长带孩子出去玩并不是很现实,如果要求学生双休日经常外出玩耍也很不现实,所以我们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要求学生关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兴奋点。比如,关注大自然。我们可以关注平时在上学的路上,道路两旁的变化。春天来临,梧桐树开始发芽;夏天到来,梧桐树叶成荫,鸟儿鸣叫四起;秋天到了,金黄的梧桐树叶沙沙飘落;冬天临近,梧桐枝叶被锯,只为了来年的繁茂。我们也可以引领学生去关注不同的天气下,路边的景色的变化。然后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色不同,尽可能地真实的把它记录下来。
总之,生活体验绝不会主动走进人的内心世界,想要获得丰富的体验,就必须主动投入、参与到生活中去,关注身边的兴奋点。只有将体验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中,生活才处处充满诗意。同时只有对生活投入浓厚的情感,触景生情,这样,写作素材就会慢慢的增多,作文的内容才得以丰富,所以这里的“情动”就是关注生活中的兴奋点。
2.拓展阅读的动情点,寻找写作共鸣。要想使学生被蕴含在文本中的情感所吸引并与之产生共鸣,那么教师自己首先被文中的情感打动了、感染了,然后有喜、悲之情,好善之分,并带着这种情感解读文本,运用艺术的手法展现给学生,感染和引领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汲取作品中的精神营养,引发学生们的情感共鸣。然后再通过文本中的内容,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中的片段相结合,告诉学生将这些情节整理也就变成了作文的材料。
比如说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穿越月台买橘子的一系列动作很感人,但是其前面部分父亲送“我”去车站的情节也非常让人深思。父亲先因事忙,而作者那时已经二十岁,北京去过两三回,并且已有熟识的茶房陪同。父亲这样安排已经是非常的细致了,但是父亲还是不放心,自己亲自送。因为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的心目中都只是两三岁的小孩子。虽然此时,父亲接连受到失业、丧母、家败的打击,去南京也是为了寻求一份职业,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们都没有自己的孩子重要。从这里足可见父亲对儿子的伟大的爱。而在上到这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一下,在家里,父母可曾有做过相类似的事情?如外面下大雨,风又大,但是你要去上学,你的家长当时的反应如何?或者,你一个人要坐车去你的亲戚或朋友家时,你的父母是否有相同的不放心呢?那这些时候,你父母的那种矛盾的心理,到底是亲自送还是让你独自去所反应出来的语言、神情、动作就是你的父母对你的爱。 再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英子一再要求父亲去参加她的毕业典礼,“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这里爸爸的几个动作,爸爸的喉咙肿胀,说话困难,但另一方面他觉得很伤心,自己的身体不好,离死亡不远,没能去参加女儿的毕业典。自己最大的女儿英子却还是如此的小,如何支撑这个家呢?心里有着担忧和悲苦。他又要求女儿要坚强,所以他不敢说话,怕英子发现他在伤心。在看他将脸转到墙那边,举起他的手,其实是他想掩饰自己的感情,他怕自己的眼泪流下来。教师在分析到这里时,可以告诉学生,父母从来不会把自己的痛苦表露,总是把最美好的一面留给我们,这就是爱。那么,你想买很贵重的东西,但是家里经济又很紧张时,父母当时的纠结就是爱。你父母生病的时候,他们却依旧为你们的衣食住行操心,那时他们是怎么说,怎么做,那时的神情怎么样呢?那也就是爱。
所以,找准文章中的动情点打动学生的心灵,然后通过联想现实的生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不是没有感情的存在,而是没有注意到。当然,在我们的初中三年的语文书中,有许许多多可以迁移的例子,发挥语言的感染力,重点品读课文中动情的片段或语句,引领学生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情感,必能起到震撼人心感染学生的效果。从平凡的素材中发掘出丰富的写作兴趣,然后要求学生以片段或文章的形式,将自己与作品产生的共鸣处写下来,那就是写作材料积累。
3.抒写内心的思维点,深化写作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那么怎样才能有独特的感受呢?首先,应该鼓励学生抒写激动时的感情。当人被外界事物所感动,就会产生一种独特的情感,大脑记忆的表象便顿时涌现在脑海中,形成强烈的倾吐欲望。笔者曾经尝试过,人或悲或喜的当刻,想法也会很多,然后把这时的想法写下来,过后去看时,虽然语句有些凌乱,但是思维的深度要比平时的想法多的多。因此,鼓励学生在情动时,可以适当的写写当时的想法,那将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并可以把它运用的作文中,那么情感就会真实,思维更加深刻。其次,通过各种媒介,提高思维深度。朝热点看去,从是非讲起。时事新闻日日新鲜,而新闻类的内容往往也是初中学生比较关注的、比较有评论兴趣的。从兴趣入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找好的、新鲜的素材,通常情况可以从学生自身的生活、教师课堂教授的内容、书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找起。也可以听音乐想象,看电影吸收等。这样,洞察社会百态,开阔学生的视野。站得高看得远,写作时才能高屋建瓴,寫作视野立足于思考社会,思考人生,并且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这样在热点里思考明辨是非,从他人处反思获得真知,让学生的思想能够更加的深刻一些,那么会使文章的内容更有含金量。
总之,“对于任何一个命题,只要以主题(中心)为核心进行辐射思维,不断开拓思路,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搜寻,平时观察所得,读书积累所获,偶然发现的点滴,创造领悟的火花,等等,集中起来,材料就会不尽滚滚来。”所以,情动方能心动,当学生的情感有所触动,这样才能让他的心灵有巨大的震撼,才会让学生有要写作的欲望和冲动。只有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的关注生活的兴奋点,阅读中的动情点加以联想,对平时生活中遇到或看到的事情进行抒写和思考,那么写作的素材的积累也就会越来越多,那么写作的内容就不再单一,学生写作的情感就會越来越细腻,作文的思想才能越来越深刻。
参考文献:
[1]叶开.语文是什么[M]. 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14.
[2]韦志成.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作材料 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91-02
一、缘起
大多数学生听作文就“色变”,怕写作文,叫着没什么好写,即使写了作文仍然存在着在内容上空洞无物、虚假雷同、堆砌辞藻,在思想感情上言不由衷、为文造情,这些顽疾让人倍感头痛。
二、探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笔者思考发现以下原因:
1.生活区域的缩小。学生的生活范围拘泥于狭窄的“校园小天地”和“家庭鸽子笼”。学生脱离社会实际,脱离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圈子狭窄,生活阅历贫乏,没有足够的体验积累,难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加之闭目塞听,闭门造车,语文能力低下,便只能咬着笔杆,望“题”兴叹了,写作内容自然就越发的单一和枯燥了。
2.缺少阅读。现阶段学生阅读量在日益下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阅读的支撑,学生的知识领域变得狭隘,思想变得肤浅,自然写作内容更是单调了。
3.粗线条的情感。学生缺乏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在写作文时漠视或回避身边的人和事。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又极不稳定,思想不够成熟。对人或对事总是有种自我的第一印象和偏见,对事情的辨析力差,这就形成了情感的粗线条,这样在作文中就表现为语言直白无力。
所以,当学生越来越感到无甚可写,越来越不会写,进而对作文产生恐惧、厌恶的心理。那么,他们为了应付,于是开始进行胡编乱造,作文内容就越来越空洞,情感越来越虚假。
三、措施
很多学生把生活中的真相写下来,但是为什么作文依旧平淡无奇呢?那就是缺少“心相”,即对真情的感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笔者认为,“情动方能心动,心动才可行动”,只有让你动情的生活片段,你的内心才有真正的触动,那么你才会有想要将它描写出来的欲望。所以,“写什么”,它不是单指在选材范围上画框定調,而是唤起学生对作文本质意义的深刻认识,调动学生体悟生活的情感与主动性,指点学生到生活(也包括书本)的广阔原野中去汲取精神营养。
简而言之,写作时要有充足的素材,就可以在审题和立意之后,材料就能手到擒来。素材要从哪里来呢?那就要唤起学生体悟生活(书本)的情感,积累学生的动情点,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
1.关注生活中的兴奋点,丰富写作素材。俄罗斯著名作家契科夫说:“我们的生活道路上撒满了金币,可惜我们没有发现。”生活道路上的金币即你所兴奋的地方,只有留心它们,才有可能体会到发现带来的独特的审美体验。远离生活的写作如同缘木求鱼,只会使学生失去对作文甚至对生活的敏感与热情。所以,这就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大量地积累材料,积累感觉,积累来自于观察深处的思想,厚积而后薄发。“我们,文学工作者,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寻觅它们——這些无数的细沙,不知不觉地给自己收集中,容成合金,然后再用这种金粉来锻成自己的金蔷薇——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或诗。”《语文课标》上对写作也有同样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因为学生的生活区域的变窄,如果一味的要求家长带孩子出去玩并不是很现实,如果要求学生双休日经常外出玩耍也很不现实,所以我们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要求学生关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兴奋点。比如,关注大自然。我们可以关注平时在上学的路上,道路两旁的变化。春天来临,梧桐树开始发芽;夏天到来,梧桐树叶成荫,鸟儿鸣叫四起;秋天到了,金黄的梧桐树叶沙沙飘落;冬天临近,梧桐枝叶被锯,只为了来年的繁茂。我们也可以引领学生去关注不同的天气下,路边的景色的变化。然后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色不同,尽可能地真实的把它记录下来。
总之,生活体验绝不会主动走进人的内心世界,想要获得丰富的体验,就必须主动投入、参与到生活中去,关注身边的兴奋点。只有将体验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中,生活才处处充满诗意。同时只有对生活投入浓厚的情感,触景生情,这样,写作素材就会慢慢的增多,作文的内容才得以丰富,所以这里的“情动”就是关注生活中的兴奋点。
2.拓展阅读的动情点,寻找写作共鸣。要想使学生被蕴含在文本中的情感所吸引并与之产生共鸣,那么教师自己首先被文中的情感打动了、感染了,然后有喜、悲之情,好善之分,并带着这种情感解读文本,运用艺术的手法展现给学生,感染和引领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汲取作品中的精神营养,引发学生们的情感共鸣。然后再通过文本中的内容,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中的片段相结合,告诉学生将这些情节整理也就变成了作文的材料。
比如说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穿越月台买橘子的一系列动作很感人,但是其前面部分父亲送“我”去车站的情节也非常让人深思。父亲先因事忙,而作者那时已经二十岁,北京去过两三回,并且已有熟识的茶房陪同。父亲这样安排已经是非常的细致了,但是父亲还是不放心,自己亲自送。因为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的心目中都只是两三岁的小孩子。虽然此时,父亲接连受到失业、丧母、家败的打击,去南京也是为了寻求一份职业,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们都没有自己的孩子重要。从这里足可见父亲对儿子的伟大的爱。而在上到这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一下,在家里,父母可曾有做过相类似的事情?如外面下大雨,风又大,但是你要去上学,你的家长当时的反应如何?或者,你一个人要坐车去你的亲戚或朋友家时,你的父母是否有相同的不放心呢?那这些时候,你父母的那种矛盾的心理,到底是亲自送还是让你独自去所反应出来的语言、神情、动作就是你的父母对你的爱。 再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英子一再要求父亲去参加她的毕业典礼,“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这里爸爸的几个动作,爸爸的喉咙肿胀,说话困难,但另一方面他觉得很伤心,自己的身体不好,离死亡不远,没能去参加女儿的毕业典。自己最大的女儿英子却还是如此的小,如何支撑这个家呢?心里有着担忧和悲苦。他又要求女儿要坚强,所以他不敢说话,怕英子发现他在伤心。在看他将脸转到墙那边,举起他的手,其实是他想掩饰自己的感情,他怕自己的眼泪流下来。教师在分析到这里时,可以告诉学生,父母从来不会把自己的痛苦表露,总是把最美好的一面留给我们,这就是爱。那么,你想买很贵重的东西,但是家里经济又很紧张时,父母当时的纠结就是爱。你父母生病的时候,他们却依旧为你们的衣食住行操心,那时他们是怎么说,怎么做,那时的神情怎么样呢?那也就是爱。
所以,找准文章中的动情点打动学生的心灵,然后通过联想现实的生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不是没有感情的存在,而是没有注意到。当然,在我们的初中三年的语文书中,有许许多多可以迁移的例子,发挥语言的感染力,重点品读课文中动情的片段或语句,引领学生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情感,必能起到震撼人心感染学生的效果。从平凡的素材中发掘出丰富的写作兴趣,然后要求学生以片段或文章的形式,将自己与作品产生的共鸣处写下来,那就是写作材料积累。
3.抒写内心的思维点,深化写作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那么怎样才能有独特的感受呢?首先,应该鼓励学生抒写激动时的感情。当人被外界事物所感动,就会产生一种独特的情感,大脑记忆的表象便顿时涌现在脑海中,形成强烈的倾吐欲望。笔者曾经尝试过,人或悲或喜的当刻,想法也会很多,然后把这时的想法写下来,过后去看时,虽然语句有些凌乱,但是思维的深度要比平时的想法多的多。因此,鼓励学生在情动时,可以适当的写写当时的想法,那将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并可以把它运用的作文中,那么情感就会真实,思维更加深刻。其次,通过各种媒介,提高思维深度。朝热点看去,从是非讲起。时事新闻日日新鲜,而新闻类的内容往往也是初中学生比较关注的、比较有评论兴趣的。从兴趣入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找好的、新鲜的素材,通常情况可以从学生自身的生活、教师课堂教授的内容、书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找起。也可以听音乐想象,看电影吸收等。这样,洞察社会百态,开阔学生的视野。站得高看得远,写作时才能高屋建瓴,寫作视野立足于思考社会,思考人生,并且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这样在热点里思考明辨是非,从他人处反思获得真知,让学生的思想能够更加的深刻一些,那么会使文章的内容更有含金量。
总之,“对于任何一个命题,只要以主题(中心)为核心进行辐射思维,不断开拓思路,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搜寻,平时观察所得,读书积累所获,偶然发现的点滴,创造领悟的火花,等等,集中起来,材料就会不尽滚滚来。”所以,情动方能心动,当学生的情感有所触动,这样才能让他的心灵有巨大的震撼,才会让学生有要写作的欲望和冲动。只有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的关注生活的兴奋点,阅读中的动情点加以联想,对平时生活中遇到或看到的事情进行抒写和思考,那么写作的素材的积累也就会越来越多,那么写作的内容就不再单一,学生写作的情感就會越来越细腻,作文的思想才能越来越深刻。
参考文献:
[1]叶开.语文是什么[M]. 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14.
[2]韦志成.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