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教育学认为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不仅要接受教育,还需要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并形成良好的自律精神。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自主学习 小学生 素质教育 培养
一、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观念。
“思想意识支配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小学生虽是学习的主体,但学习积极主动性相对不是很强,目的性也不是很明确,这就要求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掘利用其内因动力。
对于小学生,空洞的说教效果甚微,可结合身边人和事以及活动,如名人自学成才故事、优秀学生榜样、“怎样实现我的理想”讨论等来启发激励学生。我们要鼓励小学生不断制定和追求与自己情况相适应的较高目标,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和成功欲望,持续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主体的素质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引导组织和促进的作用,使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灌输者,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教学不是知识的灌输,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优秀的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单调的灌输式传授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不能成为教师单边形式的“秀场”。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很大程度受到兴趣的影响,是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内因。生动的教学语言、互动活跃的气氛、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良好的教学设计等都是小学生感兴趣的课堂要素,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素质,将教师的“一桶水”切实的转化为学生的“一杯水”,这点也符合现代“有效教学”的理念。
小学生知识能力相对有限,自主学习的引导中,我们要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宽容他们的不足,维护好学生自尊,让每个学生感受到重视、关怀、理解;教师要多点微笑、多点鼓励;激发小学生的求知上进心;鼓励学生不断探索总结。笔者切实感受到良好的情感交流非常有利于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你做的最好,你也可以做小老师了”、“你的好经验可以和同学们分享吗”、“有进步,加油”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语言往往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和自觉有巨大作用。总之,在自然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下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小学生才能更加信赖老师,形成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三、重视自主学习方法指导,培养持续良好的自学习惯。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笔者建议如下方法对小学生自主学习作良好的引导。
1、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小学生制定学习目标一定要符合自身特点,特别是在个人薄弱学科环节上要求有针对性的强化;要循序渐进,确定的完成一个个小目标以自然达到一个大目标,这样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不易烦躁并且获得成就感;学习的目标计划一定要明确具体,便于对照和检查;计划要有机动时间,不要排太满太紧。只有切实完成计划目标,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
在小学生一步步完成目标计划的学习中,教师要加强督促,帮助学生做适当的节奏调整;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与鼓励,我们一边可以引导学生以身边具体的优秀同学为榜样,一边可以让学生进行阶段成绩比较以体验到进步成就感;另外可以设计活动,让学生讨论自主学习的目标计划,分享自己进步的乐趣。这样,在倡导竞争,不断进步的学习氛围下激发学生不断向上。
2、鼓励小学生质疑问难,培养自我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质疑问难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个标志,这正说明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学习了。我们要善于进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思考的愿望,每节课教师留出一段时间让小学生练习、提问题、鼓励见解讨论。教师要培养和鼓励学生敢疑敢问,并且耐心细致地引导讲解,切忌忽视甚至嘲笑小学生的一些相对幼稚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自我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交流讨论,教会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现代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讨论探究为主的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小学生思维能力是逐步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上,需要更加重点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独立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学习讨论,如问题探索、思路研究、经验分享等讨论,在这样的训练中,师生以及学生间彼此沟通观点思想,进行情感交流,有利于学生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4、注重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自律精神。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对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中也能自然的形成;相反,则有碍学习进步,且难以克服。所以教师从一开始就应不断强化练习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预习、认真听讲,独立思考、规范读写、准确计算、及时检查、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复习总结的习惯等,这里不再逐一赘叙。
小学生自主学习不可避免会碰到挫折,也容易受到干扰,他们的意志品质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不强。针对这样的心理特点,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将他们自己也作为认识的客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激励、自我调节控制,。教师不能只是提出要求,同时需要予以规范引导和强化督促,以逐步形成小学生自身的良好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学习自律精神。
总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必然要求与重要基础。我们要牢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利用一切可行的方法使学生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材料:
[1]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2)
关键词:自主学习 小学生 素质教育 培养
一、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观念。
“思想意识支配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小学生虽是学习的主体,但学习积极主动性相对不是很强,目的性也不是很明确,这就要求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掘利用其内因动力。
对于小学生,空洞的说教效果甚微,可结合身边人和事以及活动,如名人自学成才故事、优秀学生榜样、“怎样实现我的理想”讨论等来启发激励学生。我们要鼓励小学生不断制定和追求与自己情况相适应的较高目标,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和成功欲望,持续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主体的素质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引导组织和促进的作用,使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灌输者,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教学不是知识的灌输,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优秀的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单调的灌输式传授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不能成为教师单边形式的“秀场”。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很大程度受到兴趣的影响,是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内因。生动的教学语言、互动活跃的气氛、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良好的教学设计等都是小学生感兴趣的课堂要素,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素质,将教师的“一桶水”切实的转化为学生的“一杯水”,这点也符合现代“有效教学”的理念。
小学生知识能力相对有限,自主学习的引导中,我们要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宽容他们的不足,维护好学生自尊,让每个学生感受到重视、关怀、理解;教师要多点微笑、多点鼓励;激发小学生的求知上进心;鼓励学生不断探索总结。笔者切实感受到良好的情感交流非常有利于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你做的最好,你也可以做小老师了”、“你的好经验可以和同学们分享吗”、“有进步,加油”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语言往往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和自觉有巨大作用。总之,在自然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下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小学生才能更加信赖老师,形成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三、重视自主学习方法指导,培养持续良好的自学习惯。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笔者建议如下方法对小学生自主学习作良好的引导。
1、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小学生制定学习目标一定要符合自身特点,特别是在个人薄弱学科环节上要求有针对性的强化;要循序渐进,确定的完成一个个小目标以自然达到一个大目标,这样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不易烦躁并且获得成就感;学习的目标计划一定要明确具体,便于对照和检查;计划要有机动时间,不要排太满太紧。只有切实完成计划目标,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
在小学生一步步完成目标计划的学习中,教师要加强督促,帮助学生做适当的节奏调整;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与鼓励,我们一边可以引导学生以身边具体的优秀同学为榜样,一边可以让学生进行阶段成绩比较以体验到进步成就感;另外可以设计活动,让学生讨论自主学习的目标计划,分享自己进步的乐趣。这样,在倡导竞争,不断进步的学习氛围下激发学生不断向上。
2、鼓励小学生质疑问难,培养自我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质疑问难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个标志,这正说明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学习了。我们要善于进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思考的愿望,每节课教师留出一段时间让小学生练习、提问题、鼓励见解讨论。教师要培养和鼓励学生敢疑敢问,并且耐心细致地引导讲解,切忌忽视甚至嘲笑小学生的一些相对幼稚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自我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交流讨论,教会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现代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讨论探究为主的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小学生思维能力是逐步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上,需要更加重点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独立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学习讨论,如问题探索、思路研究、经验分享等讨论,在这样的训练中,师生以及学生间彼此沟通观点思想,进行情感交流,有利于学生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4、注重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自律精神。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对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中也能自然的形成;相反,则有碍学习进步,且难以克服。所以教师从一开始就应不断强化练习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预习、认真听讲,独立思考、规范读写、准确计算、及时检查、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复习总结的习惯等,这里不再逐一赘叙。
小学生自主学习不可避免会碰到挫折,也容易受到干扰,他们的意志品质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不强。针对这样的心理特点,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将他们自己也作为认识的客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激励、自我调节控制,。教师不能只是提出要求,同时需要予以规范引导和强化督促,以逐步形成小学生自身的良好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学习自律精神。
总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必然要求与重要基础。我们要牢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利用一切可行的方法使学生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材料:
[1]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