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型城市化道路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ongd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型城市化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永州城市化有着自身的特点,在推进新型城市化中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应该采取综合性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城市 城市化 新型城市化 工业化
  
  Vinhchau new urbanization path question research
  Li Yuejun
  Abstract:The new urbanization is a new concept which the recent years proposed.The Yongzhou urbanization has own characteristic,in the advancement new urbanization faced with many restriction factors,should take the comprehensive countermeasure measure.
  Keywords:CityUrbanization New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0150-04
  
  城市是国民经济的精华,城市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推进现代化应当首先推进城市化。城市化又叫城镇化、都市化,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业经济占主体、农村社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社会结构、向市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非农业经济(工业和服务业)占主体、城市社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的内涵包括数量过程和质量过程两个方面:数量过程是指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面积的扩大和城市数量的增加等;质量过程是指城市产业升级、城市文化发展、城市生产生活方式进步、城市建设的风格与艺术,以及城市文明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等,这是城市化的本质。从世界范围看,城市化一般都有要经历这两个过程,即从数量过程上升到质量过程,最综合利用实现城市文明。
  
  1.永州市城市化的现状与特点
  
  1995年,原零陵地区撤地建立永州市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其城市效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牵引作用,成效显著。人口和劳动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城市化程度测评指标都有显著提高。
  1.1 城市聚集效应较明显。
  1.1.1 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根据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永州市城镇人口为121.65万人,城市化水平为21.48%,到2007年城镇人口为198.41万人,城市化水平为34.20%;2001年市辖区城镇人口为41.51万人,城市化水平为38.59%,2007年市辖区城镇人口为53.65万人,城市化水平为49.50%。自撤地建市以来,永州市委市政府为城市化建设从规划管理体制、土地政策、投融资政策、户籍政策等方面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措施,有效地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全市城市化率以年均提高2.12个百分点的速率持续推进,市辖区以年均提高1.82个百分点的速率持续推进。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将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化率在0~25%为城市化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城市发展速度缓慢,经历时间长,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较低,相应的区域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城市化率在25%~75%为城市化中期分阶段,又称加速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农村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同时,国民经济和社会资本迅速增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多,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化率在75%以上为城市化后期阶段,又称成熟阶段。在这个分阶段,城市化速度开始放慢,可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被城市吸收,城市发展主要依靠其自身的增长,区域中的大多数人口都集中在城市,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根据这一理论,从数字上来看,永州市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1.1.2 城镇的聚集与辐射功能显著增强。一是人口聚集能力大幅提高。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为城镇新增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2007年,永州市下辖的零陵区、冷水滩区总人口为108.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3.65万人,比2001年增长29.25%。二是产业的空间集聚功能增强。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功能设施的逐步完善,推动了经济的向心增长和要素的空间集聚,提高了社会发展集约效益。2007年零陵区、冷水滩区以占全市14.2%的土地面积和18.7%的人口,创造了29.2%的地区生产总值和34.2%的工业生产总值。三是要素的空间辐射功能提升较快。城镇化发展使实力较强的中心城区,充分发挥了离心增长和空间扩张的作用,既带动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又增强了城市群体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国内外市场的开拓能力。同时,旅游业也取得迅速发展,吸引了较多的海外游客来我市旅游观光。2007年海外入境旅游人数达3.1万人,比2001年增长3.4倍,旅游外汇收入达248万美元,比2001年增长3.9倍。2007年永州县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9%,近几年,其比重以年均0.8个百分点在提高。
  1.1.3 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城市运行与发展的空间物质载体,是促进城市各项功能良好发挥的重要保证,又是城市产生聚集效益的基础。2007年全市共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亿多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2.4%;市辖区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545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5.4平方米;市辖区园林绿地面积1373公顷,人均园林绿地面积41.9平方米;市辖区城市使用液化气人口42.7万人,气化率100%;市辖区自来水供水总量达到10287万吨/年,管道总长度283千米,用水人口达到46.2万人。近些年,通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了公路等级和路网密度,铁路也加快路网结构及主要干线的延伸建设,民航新改建了零陵机场,使公路、铁路、民航运输能力均有大幅度提高。2007年公路、铁路、民航客运总量为7895.3万人,比2001年提高76.8%;货运总量为5864万吨,是2001年的3.1倍。现代通信发展迅速,2007年全市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91.9万户,是2001年的4.3倍;固定电话年末用户数为57.7万户,比2001年增长38.7%;国际互联网用户为9.9万户,是2001年的2.1倍。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永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城市化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2 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
  近些年来,各县区认真按照“小城镇,大战略”的指导思想,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把小城镇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形成了一批以工业、农产品加工、商贸、旅游为支柱产业的经济型小城镇,“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已初具规模,小城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各地广开渠道,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对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截止2007年末,全市75%以上的小城镇具備了硬化路面,建成标志性大街,相关配套设施基本到位。
  经过不懈努力,小城镇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空间。小城镇建设已经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辐射带动功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快
  速提升城市化的新亮点。
  
  2.新型城市化的内涵及永州新型城市化的方式初探
  
  2.1 新型城市化是传统城市化的升华。
  2.1.1 传统城市化道路的内涵及弊端。
  传统城市化道路,又称传统城市化,是指片面追求城市化的数量过程,片面强调扩大城市规模,扩张城市面积,增加城市人口等,甚至把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作为考核城市化进程的唯一指标,忽视城市化质量的提升,在许多方面没有把握好城市化的本质。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传统城市化道路越来越暴露出明显的弊端:一是容易把人们引城市化理念的误区,单纯用城市化率衡量城市化水平,导致人们把城市化片面地理解为城市人口增长化、城市规模扩大化和城市数量增加化等,放松了对城市本质的追求;二是不能合理地利用资源。有不少城市,修宽马路、建大广场、搞开发区,占用了大量耕地。据资料,全国有6000多个开发区,其中约有50%的开发区“开而不发”,严重浪费土地资源;三是降低了城市人口素质。由于片面追求城市人口增长,大量地吸收农民进城,而这些进城的农民并没有被城市文化所同化,由农民转化的“市民”素质比较低;四是引发不少社会冲突,影响社会和谐。为扩张城市面积,滥征滥占农民耕地,对失地农民又没有给予合理的补偿和安置,导致失地农民冲击城市政府事件和上访事件不断发生,造成社会不安。
  2.1.2 新型城市化的内涵。
  新型城市化是根据国内、外各种不同城市化的经验教训,特别针对中国的特殊情况提出来的。所谓新型城市化,是相对传统城市化道路而言的,它主张合理地增加城市人口,科学地扩大城市规模,不赞成片面地追求城市化的数量方面,更加注重城市化的质量,突出强调把握城市化的本质。具体说,新型城市化的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2.1 要有新型工业化为基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种互动关系,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资本和人才等要素,推进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为工业化提供发展空间和优良的社会环境,促进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强调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由此可见,新型工业化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途径,它构成新型城市化的基础内容。可以说,没有新型工业化就没有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如同“火车头”,牵引新型城市化前进。
  2.1.2.2 要有优化的产业结构作支撑。产业结构优化主要是指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一座城市的聚集功能、辐射功能和带动功能,是由城市的产业功能决定的。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新型城市化的支柱,是城市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没有产业的城市化,是“空心”的城市化。没有合理产业结构的城市化是没有活力的城市化。因此,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首要任务应当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
  2.1.2.3 要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创造优良的城市人居环境不仅是新型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是新型城市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良的人居环境主要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完善的文化、教育、卫生设施,优美的人工环境和优良的自然环境等,它的外表特征具体表现为:“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花园城市”和“卫生城市”等等。
  2.1.2.4 要有良好的市民素质。广大市民是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力量。在现代社会,具备优良素质的人,已成为生产力要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那么,具备优良素质的市民,是推动城市生产力发展的基础要素,成为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在爱尔兰首都,由于市民富有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其从一个一般性的工业城市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软件生产基地,是优良的市民素质把城市做强。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要高度重视教育和培训广大市民,提升市民素质。
  2.1.2.5 要有和谐的社会环境。推进新型城市化所创建的城市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推进新型城市化,需要一个人际关系和谐、治安状况良好的社会环境。如果一个社会的人群缺乏宽容精神,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充满矛盾或暴力。那么,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就没有心思去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这不仅不能推进新型城市化,反而还会阻碍新型城市化。可见,社会和谐不仅是新型城市化的基本要求,而且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保障。
  2.2 永州新型城市化的基本方式。
  永州市地处湖南西南部,位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相比较东部地區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小城镇发展比较有活力,中心城市、城市带发展很有规模,集中型与分散型城市化方式同时友好并存。永州市应以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为主,小城镇发展为辅,即集中力量实现零、冷两区联城,形成城市一体化,走非均衡的集中型城市化道路才是首要的选择。
  
  3.永州市新型城市化中自身的特点
  
  根据以上定义,永州市在推进新型城市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其自身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3.1 人口众多,乡村人口占绝对多数。永州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多,基数高,增长快,就业总量大,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是永州的一个基本市情。2007年人口统计年报显示,全市年末总人口580.16万人,乡村人口381.75万,占总数的65.8%。
  3.2 劳动力素质差,生产率低。调查资料显示,永州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综合素质偏低,全市国有工业企业技术工人中现有高、中级工约10000余人,不到职工总数的10%,高、中、初级工的比例与国家要求的合理结构相差甚远。2007年,全省城市每万人拥有高、中等学校学生数为272.21人,比我市多121.57人,落后全省44.66%;全省城市每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为226.70人,比我市多42.90人,落后全省18.92%;全省人均GDP为14405元,比我市高4518元,落后全省31.36%。
  3.3 耕地面积少,待转移农村劳动力多。我市现有耕地面积492.3万亩,年出栏生猪约760万头,据调查,我市现在每个农村劳动力可耕种10亩土地、年出栏生猪80头(规模养殖),由此推算,全市需要的农业劳动力不超过70万人,而现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达174.2万人,还有一百多万的农村劳动力能够从第一产业转移出去。
  3.4 人均能源少,能源紧缺。2007年湖南省人均用电量(含工农业、居民生活用电等)为1257.9度,永州市人均为774.7度,我市比全省落后38.4%;全省城市人均用液化石油气56.6公斤,永州市城市人均为38.9公斤,我市比全省落后31.3%。资料显示,2005年永州市万元GDP能耗为1.39吨标煤,比全国平均水平1.22吨标煤高13.9%,仅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7%。工业在三次产业中属高能耗行业,2005年永州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全省14个市州中居倒数第2位,仅高于旅游大市张家界;而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反向指标)居全省第5位;万元GDP能耗(反向指标)居全省第8位,高于长沙、邵阳、怀化、益阳。可见,我市工业边际效益偏低,能源消耗过大。
  在炎夏或者寒冬之际,我市为保居民生活用电,经常需要对工业企业拉闸限电。
  3.5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2007年永州市发展最好的冷水滩区人均GDP为16488元,最低的宁远县人均GDP却是5991元,差距达2.75倍。一个市内的发展差距竟然如此悬殊,需引起所在地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3.6 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永州市的自然环境总的来讲还不错,山川秀美、空气清新、湖水洁净及天空湛蓝。但是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旱涝灾害频发,对持续性极端天气的抵抗力不强。此外,我市生活污染也比较严重,在2006年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考核中,我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仅20.54%,远远低于全省42.7%的标准,并且由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尚未正式投入运行,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零。中心城区生活污水直排湘江,生活垃圾随意堆放,严重损坏了市容市貌,成为破坏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3.7 政府作用力强,投资结构相对单一。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普遍性存在的问题,我市也不例外,即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过多的依赖于政府部门的投资。对事关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都是等待政府财政部门的投入才进行建设,这就造成了投资结构单一。特别是像我市财政收入较低,一旦遇到国家宏观政策调整,银根紧缩时,政府财政就会很吃力。如何进一步促进投资结构多元化,这是一道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4.永州市新型城市化的差距及原由
  
  4.1 城市化率低。与全国和湖南省城市化平均水平比较,永州市差距很大,城市化水平较低。2007年全国城市化率为44.94%,湖南省为40.45%,永州与之比较,分别低了10.74、6.25个百分点。说明我市尚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
  4.2 区域城市化发展很不平衡。永州市各县区城市化发展呈明显的不平衡性。2007年,南部六县城市化率普遍低于30%。城市化率最高的冷水滩区已达59.96%,最低的双牌县为23.56%,相隔2.5倍多,差距非常悬殊。
  4.3 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在过去的几年中,永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交通、供水和信息化等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湖南城市的平均水平比较,差距明显,以三个基本指标来简单说明。2007年全省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为8.4平方米,比我市多了3.0平方米,我市落后35.2%;全省城市人均供水综合生产能力年均为317.5立方米,比我市多了155.5立方米,我市落后49.0%;全省城市每万人移动电话用户为2984.2户,比我市多了1191.7户,我市落后39.9%。与全国城市的平均水平差距就更远了。
  4.4 中心城市规模小。中心城市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它的强大与否,对周边各城镇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2007年中心城市的人口约为53.65万人,只占全市总人口的9.2%,城市规模偏小,带动效应与辐射动能不强。对于一个加速发展的地区来说,拥有一个强大实力的中心城市是非常重要的。
  4.5 城市就业质量不高,失地农民就业率低。一是职业不稳定,普遍干不了多久就换地方。二是工资待遇低,据对中心城区酒店的调查,一般服务员的工资待遇只有600元左右。三是合同签订率低,一般企业的雇员多数是临时性合同或者就干脆不签订合同,劳动者权益得不到很好的尊重。据调查,我市农民转户后的就业率不足35%,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5.永州市新型城市化建设发展的建议
  
  湖南省委省政府最近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以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建立户口一元化管理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目的非常明确:确立“3+5”城市群发展战略,围绕“长株潭特大城市”核心城市圈,带动岳阳、常德、娄底、益阳、常德5个城市,构筑全省新型城市化密集区,打造湖南省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具活力的地区。到2010年,全省城市化率要达到45%;2015年要超过50%,其中长株潭达到70%以上,培育出一批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城市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很明显,永州并不在“3+5”的城市群发展战略中,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是不是要等到“3+5”的城市达到目标后才行动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意见》中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甩开步子,走具有永州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紧跟“3+5”城市中“5”的那部分发展步伐,到2010年,争取全市城市化率达到45%;2015年超过50%,城市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进入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行列。
  5.1 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全局的指导思想,它一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永州新型城市化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指导地位,就是要在城市化的全过程包括数量过程和质量过程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发展城市的核心指导思想,并且把它贯彻落实现新型城市化的各个方面。
  5.2 立足点:思想观念要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基本建设思路。
  新型城市化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对此,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创新问题。
  5.2.1 建设理念要革新。要树立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理念,把宜人、宜居、宜业作为根本取向,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贯穿于新型城市化进程,有效解决生态环境保护滞后的问题;要树立节约集约、统筹协调的理念,强化成本效益分析,力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佳的建设成效,把城市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科学谋划决策,协调推进新型城市化。
  5.2.2 建设思路要革新。要变传统的自内而外为内外并举的推进模式,高起点推进新型城市化。坚持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统一、城市建设规划与生态规划相融合,突出规划、生态优先,坚决杜绝人为因素随意变更规划,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努力做到先保护后开发、先配套后施工、先绿化后建设。
  5.2.3 建设方式要革新。推进新型城市化,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借鉴外地一些好的做法,要注重整体策划,成片推进,由政府统一进行规划设计,提出具体的建设要求,先期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成片招商招标;要注重基础建设功能配套,充分考慮城市规模的发展预期,坚决杜绝昨天建好今天挖、明天补的现象;要注重精细管理,提升品味,提高建设质量和文化内涵,努力打造经得起历史验证的精美工程。
  5.3 破发点:建立户口一元化管理制度。
  城乡二元体制已成为我省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最大障碍。因此,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总的目标: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任何一个公民有选择居住地的权利,只要有稳定的收入和居住条件,就可以在当地落户。通过建立个人信用系统,使户口管理向人口管理过渡,人口管理手段向证件化过渡。按照《意见》中提出的加大户籍改革力度,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户口一元化管理制度的要求,根据永州实际情况,应对在同一城市有固定住所、稳定就业和连续居住的进城务工人员,以及自愿放弃承包地、宅基地并迁入城镇定居的农民,可安排落户。
  具体而言,就是要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歧视性政策(包括就业准入、工资待遇、劳动福利、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劳动培训等),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使进城务工人员在共同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能平等享受社会福利;要将长期在城市就业与生活的农民纳入城市住房建设发展规划,建立起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应体系。
  5.4 着力点: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信息化、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城市化建设。
  5.4.1 积极发展新型工业。所谓新型工业,就是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其间,IT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关键。永州的工业底子薄,内功不足,除了一台车、一支烟、一张纸外,拿不出别的响当当的东西跟别人进行比较。然而,面对省委省政府“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战略部署及商务部授予永州“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应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产业,同时推广IT信息技术在这些产业的应用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把永州的内功提上来,只有内功扎实了,才能够谈得上新型城市化的建设。
  5.4.2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培育第三产业。永州市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制约了其发展,2007年,永州市就业人口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例分别为54.2%、16.1%、29.7%,第一产业从业比重比全省高出9.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全省分别低了5.9、3.4个百分点,比全国分别低了10.7、2.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很不合理。因此,在壮大发展第二产业的时候,积极培育第三产业,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把农民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为新型城市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4.3 运用信息化,促进新型城市化。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为基础的信息化革命带来了一次新的城市化革命。用信息化推动城市化,归根到底就是大力推进城市信息化,即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下,在全社会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整合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有迹象表明信息化代表了城市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许多发达城市正在打造各自的数字化城市。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要运用信息化来加快城市化的步伐,争取跨越一些中间发展阶段,进而实现城区信息化和产业信息化。永州市应尽可能跨越传统发展阶段,直接应用信息科技新手段,重塑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打造数字化永州。
  5.5 关键举措:以市场化机制引导新型城市化建设。
  按照市场化经济发展的要求,应允许各类投资进入国家许可的范围与领域,解决城市建设投资结构单一及建设资金瓶颈问题;要注重资本运作,坚持用经营的理念搞建设,用市场手段吸纳建设资本,用集约开发的方式提升建设效益,积极借鉴先进地区开发的成功经验;运用市场机制管理城市,本着“风险共存,利益共享”的原则,合理分配各方权益与义务,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化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良好格局。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目前高职人才培养肩负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端技能型人才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毕业生的双重任务,并且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
吉林市歌舞团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政治建团、改革兴团、剧目保团、人人为团”的办团宗旨,依靠自强不息的团队精神为自身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是高校人事干部的核心素质,本文结合高校人事工作的实践,对新时期高校人事干部应具备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进行了阐述.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制度引进到高校决策过程之中,就是要求在最终决策之前进行广泛的协商。笔者认为创新高校协商民主的主要途径包括发挥民主党派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健全协
数学史的问题设计是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感悟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是贯彻《数学史选讲》[1]教学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直接关系到数学史的教学效果,也将对学生的数学观产生深远影响.  数学史的问题设计必须体现数学史知识“历史的”和“数学的”双重特性,坚持以三维目标为导向,以体现数学史的教育实质为宗旨,进行辨证施治.问题设计不妨适当降低“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强化“过程与方法”的思想,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表现为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笔者认为,法律教学应根据初中生思维、认识发展的特点,围绕法律意识的树立过程中“法律知识教学”“法律思维培养”和“法律实践表述”三个方面内容进行。  一、法律知识的教学是法律意识树立的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中国梦”的重要讲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后期提出的加强家风建设,对和谐价值观域下的家庭伦理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伦理剧是中国电视剧数
近日,北京市疾控中心等机构共同启动癌症早早期检测项目,希望通过基因检测的方法让更多患者尽早发现癌症苗头,早防早治。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都是北京市居民的高发癌症。我
题记:长这么大,很少提及关于父亲的一切,他给予我的,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直到自己结婚生子,自己的儿子膝前腿后转,才发现自己的父亲已然老去。有种温热叫父爱!父亲,愿你一生
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到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