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七例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结果

男性4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2岁(46~86岁);发生部位肺、椎管、皮肤、鼻腔、淋巴结、肾上腺、肾各1例;4例表现为发热,1例体检发现肺肿物,1例表现为左下肢活动障碍,1例表现为双下肢及腹部皮肤硬肿。镜下观察:瘤细胞主要聚集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腔内。肿瘤细胞体积大,核深染或空泡状核、不规则,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常见。免疫表型:7例肿瘤细胞CD20、CD79a、白细胞共同抗原均弥漫强阳性,2例CD5阳性,Ki-67阳性指数均较高(约90%)。

结论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结外大B细胞淋巴瘤的罕见亚型,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很差;早期诊断,联合化疗,可以提高预后。

其他文献
《睡眠障碍问与答》一书由于逢春教授主编。书中归纳了有关睡眠生理、生活习惯对睡眠的影响、失眠、心理及躯体疾病与睡眠障碍、睡眠中的异常现象、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paediatric-type follicular lymphoma,PTF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2003年1月至2018年5月诊断的8例PTFL石蜡标本,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8例PTFL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2~2
目的探讨儿童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NMZ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观察北京友谊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集的7例儿童NMZL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检测细胞克隆性,分析临床信息并进行随访。结果(1)7例患者均为男性,10~26岁,中位年龄15岁。7例均为局部淋巴结肿大,其中5例为颈部淋巴结,1例为耳前淋巴结,1例为耳后淋巴结,患者均无B症状。(2)形态学上,7例均表现为淋巴结内滤泡增多,
神经科学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更新速度惊人,而卒中作为该领域最受人瞩目的疾病,从危险因素控制、病理生理改变、流行病学到诊治方法,再到卒中后多种并发症的治疗,都受到多学
期刊
精品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2003年以来,我系加强助产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收效明显。
1 资料患某,女性,22岁,因腹痛1周于2010年11月22日急诊入院。患者入院1周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脐周持续性胀痛,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胸闷气紧等症状,肛门排便排气正常。遂至当地
目的通过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与组织中KRAS、N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血浆与组织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血浆可替代组织进行基因突变检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及其相应的患者血浆标本175例,其中男性101例,女性74例;患者年龄28~85岁,中位年龄59岁。运用二代测序法分别对175例结直肠癌患
目的 研究锰对作业工人子女智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出生前并至调查时其父亲或母亲从事锰作业的 44名某冶炼厂子弟学校学生为接触组 ,居住同一地区、父母亲均不接触锰及其它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