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教育理念影响下,教学体系得到了不断的革新与完善。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进行相应的教学转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堂教学。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加大对教学的创新力度,将一些新式的教学方法应用在教学中,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文章将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有利于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小学教学发展助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高效课堂;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小学生的思维逻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高效课堂构建,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刻不容缓了。另外高效课堂的建立还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氛围。
一、结合实际生活中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情况与书本上的知识相结合,以此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其对知识产生熟悉感,有利于内容的传授。从而使学习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有利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一课为例,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师首先应讲述“什么是加法?”从而使其明白加法含义和作用。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而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得出的数叫做和。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对加法的定义以及构成进行详细了解。然后为了提升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设置题目,以此加深此概念的理解。比如:“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千米,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千米。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通过和实际生活中联系的例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加法的概念,由此可得出814+1142=1956千米。但是本节课的内容还有减法,加法与减法是相辅相成的,在学习加法的过程还应融入减法。通过加法的例题将其转换,即可得到减法例题。比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千米。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通过加法问题的转换,很容易得到减法的例题,由题可得1956-814=1142千米。通过实际生活的西宁和格尔木,将数学知识融入于此,使学生对知识、题目的兴趣相应提升。这种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题,有利于开展高效课堂,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以此提升课堂质量。
二、创设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教师要整合优质的数学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在良好的数学环境中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数学“10以内数字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可以吸引小学生的眼球,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数字“1”时,为学生放映“一只小猴子”的图片,并且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询问学生:“多媒体中有几只小猴子”。之后,在教学到“5”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利用动画演示,呈现五只不同的小动物,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采取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發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加热衷于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通过这种数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数学教学课堂的灵动性和趣味性,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利用实体教学道具,增添课堂趣味性
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首先应改善班级的学习氛围。由于以往主张应试教育,很多学校和教师根据应试教育设计教学方式和计划,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计划应及时改变。如若一直按照之前的方法教学,很容易造成教学的阻碍。因此,为了高效课堂的建设,应及时对教学计划和方式进行改革。之前的课堂氛围过于死气沉沉,教师可以利用教学道具的方法提升班级积极性,以此构建高校课堂。虽然新课改之前也会有教师使用实体教学道具,但是考虑到学生的性格,众多教师认为注意力会被道具吸引,所以只有很少的教师在授课期间使用道具。因此,教师应尽快改变这种思想,利用道具的优势展开教学。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一课为例,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知道三视图的意义和作用,还可以通过三视图判断该物体的形状。对于本堂课的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科书上的内容制作精美的实体道具,通过彩色硬壳制作四个相同大小的正方体,将其按照书上的位置摆放。然后选取几名学生分别从前面、上面和左边进行观察,通过实体道具讲解本课的内容,由此可得出该物体的三视图。在此之前,教师应大致讲解三视图的定义,比如,正视图是从面观看,俯视图是从上面观看、左视图是从侧面观看。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讲台上摆放正方体,通过动手实践的方法对知识加强理解和记忆。教师通过有趣的实体道具,不仅一定程度上集中注意力,并且避免上课开小差以及说话的现象。从而使其对本课的知识产生兴趣,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以及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还能锻炼双手和头脑相结合的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强化学生理解
小学数学存在较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理念数学知识的难度相对较大,还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导致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难以有效构建。因此教师需要注意选择的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近年来,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深刻影响。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为师生交流、人机交流搭建了平台,为学习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优化课堂教学,转变教学与学习方式,对传统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因此为了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加深学生理解。例如,教师在展开“统计图”这一主题活动时,小学生可能无法理解折线、柱状、扇形等统计图的表示方法,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清楚地观察统计图,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育部门必须加大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视力度,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效杰.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技资讯,2020,18(9):129,131.
[2]姜春富.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措施[J].考试周刊,2020(08).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高效课堂;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小学生的思维逻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高效课堂构建,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刻不容缓了。另外高效课堂的建立还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氛围。
一、结合实际生活中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情况与书本上的知识相结合,以此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其对知识产生熟悉感,有利于内容的传授。从而使学习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有利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一课为例,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师首先应讲述“什么是加法?”从而使其明白加法含义和作用。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而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得出的数叫做和。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对加法的定义以及构成进行详细了解。然后为了提升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设置题目,以此加深此概念的理解。比如:“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千米,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千米。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通过和实际生活中联系的例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加法的概念,由此可得出814+1142=1956千米。但是本节课的内容还有减法,加法与减法是相辅相成的,在学习加法的过程还应融入减法。通过加法的例题将其转换,即可得到减法例题。比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千米。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通过加法问题的转换,很容易得到减法的例题,由题可得1956-814=1142千米。通过实际生活的西宁和格尔木,将数学知识融入于此,使学生对知识、题目的兴趣相应提升。这种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题,有利于开展高效课堂,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以此提升课堂质量。
二、创设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教师要整合优质的数学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在良好的数学环境中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数学“10以内数字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可以吸引小学生的眼球,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数字“1”时,为学生放映“一只小猴子”的图片,并且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询问学生:“多媒体中有几只小猴子”。之后,在教学到“5”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利用动画演示,呈现五只不同的小动物,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采取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發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加热衷于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通过这种数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数学教学课堂的灵动性和趣味性,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利用实体教学道具,增添课堂趣味性
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首先应改善班级的学习氛围。由于以往主张应试教育,很多学校和教师根据应试教育设计教学方式和计划,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计划应及时改变。如若一直按照之前的方法教学,很容易造成教学的阻碍。因此,为了高效课堂的建设,应及时对教学计划和方式进行改革。之前的课堂氛围过于死气沉沉,教师可以利用教学道具的方法提升班级积极性,以此构建高校课堂。虽然新课改之前也会有教师使用实体教学道具,但是考虑到学生的性格,众多教师认为注意力会被道具吸引,所以只有很少的教师在授课期间使用道具。因此,教师应尽快改变这种思想,利用道具的优势展开教学。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一课为例,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知道三视图的意义和作用,还可以通过三视图判断该物体的形状。对于本堂课的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科书上的内容制作精美的实体道具,通过彩色硬壳制作四个相同大小的正方体,将其按照书上的位置摆放。然后选取几名学生分别从前面、上面和左边进行观察,通过实体道具讲解本课的内容,由此可得出该物体的三视图。在此之前,教师应大致讲解三视图的定义,比如,正视图是从面观看,俯视图是从上面观看、左视图是从侧面观看。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讲台上摆放正方体,通过动手实践的方法对知识加强理解和记忆。教师通过有趣的实体道具,不仅一定程度上集中注意力,并且避免上课开小差以及说话的现象。从而使其对本课的知识产生兴趣,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以及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还能锻炼双手和头脑相结合的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强化学生理解
小学数学存在较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理念数学知识的难度相对较大,还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导致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难以有效构建。因此教师需要注意选择的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近年来,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深刻影响。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为师生交流、人机交流搭建了平台,为学习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优化课堂教学,转变教学与学习方式,对传统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因此为了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加深学生理解。例如,教师在展开“统计图”这一主题活动时,小学生可能无法理解折线、柱状、扇形等统计图的表示方法,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清楚地观察统计图,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育部门必须加大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视力度,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效杰.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技资讯,2020,18(9):129,131.
[2]姜春富.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措施[J].考试周刊,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