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机的利与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时机,几乎是不存在的。如何把握战机,往往考验着指挥员的决策能力。三大战役前,毛泽东对敌我双方各方面的利与弊,进行了全面分析,为正确的战略决策打下了坚实基础。
首先,对全国战场敌我双方情况进行了客观分析。对敌情而言,在近两年的战争中,敌军大量被歼,其总兵力从战争初期的430万人下降到365万人;其中正规军198万人,除去后方守备兵力外,能用于一线作战的正规军只有174万人。卫立煌、傅作义、刘峙、白崇禧、胡宗南五个战略集团被我军分别钳制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五个战场上,大部分只能在战略要地和交通线附近进行机动作战,能够进行战略机动的兵力已寥寥无几。随着军事形势每况愈下,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危机也日益严重。敌军内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派系斗争更为突出,矛盾更加尖锐,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国民党统治区经济恶化,通货膨胀,民族工商业大量倒闭;政治危机加深,人民反饥饿、反迫害、反独裁、反卖国的斗争风起云涌。蒋介石也承认,他们无论军事、政治、经济都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对我军而言,1948年2月,我军总兵力已从战争初期的120万人发展到280万人,其中野战军132万人。同时,我军装备大为改善,加上新式整军和群众性练兵运动的进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都为我军进行大规模作战和夺取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总之,除敌我兵力对比,敌仍稍占优势,其他各方面我都已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其次,对东北战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五个有利”的结论。一是战场态势有利。从全国看,东北敌人孤立突出,与关内敌人在战略上的联系比较脆弱。从东北看,我冬季攻势后,东北敌军已被分割包围在长春、沈阳、锦州三块互不相连的地区内,难以互相支援,且长、沈两敌全靠空运补给,便于我各个歼灭。二是作战环境有利。我军已拥有全东北97%的土地、86%的人口,并控制了95%的铁路线,根据地已连成一片。经过土地改革,后方更加巩固,工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军工生产有了较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兵源、粮源充足,支援战争的物资力量较前更加雄厚,基本具备了支持我军大规模作战的条件。三是兵力对比有利。在全国五大战场中,东北野战军经过扩充整编,总兵力已达 100余万人。四是训练准备有利。从1947年底开始,已预感到决战气息的东北野战军总部,开展了一个让官兵在后来搏杀中受益匪浅的“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军政大练兵运动,使得备战工作比较有效。五是决战时机有利。此时的蒋介石与卫立煌之间,在撤退还是固守东北的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争吵,直到辽沈战役开始前尚未最后决策。正是这种或守或撤、犹豫徘徊、举棋不定的矛盾状态,让我方赢得了关键的时间,为我军实现就地歼灭卫立煌集团提供了有利决战时机。
鉴于上述的分析,毛泽东看到各方面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得出结论:战略决战的条件基本成熟,而东北战场的决战条件相对更加成熟。毛泽东在分析各个因素对作战的影响时,特别重视各因素的内在联系,不仅看到总体力量对比的变化,而且看到戰略态势、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不仅看到兵力总数的变化,而且看到战场机动兵力的变化;不仅看到全局的变化,而且看到局部的变化。所以,毛泽东逐渐确立了要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的战略构想。
首先,对全国战场敌我双方情况进行了客观分析。对敌情而言,在近两年的战争中,敌军大量被歼,其总兵力从战争初期的430万人下降到365万人;其中正规军198万人,除去后方守备兵力外,能用于一线作战的正规军只有174万人。卫立煌、傅作义、刘峙、白崇禧、胡宗南五个战略集团被我军分别钳制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五个战场上,大部分只能在战略要地和交通线附近进行机动作战,能够进行战略机动的兵力已寥寥无几。随着军事形势每况愈下,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危机也日益严重。敌军内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派系斗争更为突出,矛盾更加尖锐,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国民党统治区经济恶化,通货膨胀,民族工商业大量倒闭;政治危机加深,人民反饥饿、反迫害、反独裁、反卖国的斗争风起云涌。蒋介石也承认,他们无论军事、政治、经济都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对我军而言,1948年2月,我军总兵力已从战争初期的120万人发展到280万人,其中野战军132万人。同时,我军装备大为改善,加上新式整军和群众性练兵运动的进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都为我军进行大规模作战和夺取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总之,除敌我兵力对比,敌仍稍占优势,其他各方面我都已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其次,对东北战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五个有利”的结论。一是战场态势有利。从全国看,东北敌人孤立突出,与关内敌人在战略上的联系比较脆弱。从东北看,我冬季攻势后,东北敌军已被分割包围在长春、沈阳、锦州三块互不相连的地区内,难以互相支援,且长、沈两敌全靠空运补给,便于我各个歼灭。二是作战环境有利。我军已拥有全东北97%的土地、86%的人口,并控制了95%的铁路线,根据地已连成一片。经过土地改革,后方更加巩固,工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军工生产有了较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兵源、粮源充足,支援战争的物资力量较前更加雄厚,基本具备了支持我军大规模作战的条件。三是兵力对比有利。在全国五大战场中,东北野战军经过扩充整编,总兵力已达 100余万人。四是训练准备有利。从1947年底开始,已预感到决战气息的东北野战军总部,开展了一个让官兵在后来搏杀中受益匪浅的“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军政大练兵运动,使得备战工作比较有效。五是决战时机有利。此时的蒋介石与卫立煌之间,在撤退还是固守东北的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争吵,直到辽沈战役开始前尚未最后决策。正是这种或守或撤、犹豫徘徊、举棋不定的矛盾状态,让我方赢得了关键的时间,为我军实现就地歼灭卫立煌集团提供了有利决战时机。
鉴于上述的分析,毛泽东看到各方面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得出结论:战略决战的条件基本成熟,而东北战场的决战条件相对更加成熟。毛泽东在分析各个因素对作战的影响时,特别重视各因素的内在联系,不仅看到总体力量对比的变化,而且看到戰略态势、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不仅看到兵力总数的变化,而且看到战场机动兵力的变化;不仅看到全局的变化,而且看到局部的变化。所以,毛泽东逐渐确立了要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的战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