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七夕前后,由金依萌执导的浪漫暖爱喜剧《一夜惊喜》强势上映,成为当日票房冠军,并创下6天票房过亿的记录。电影如此受人青睐,与她的奇思妙想密不可分。作为华语电影界知名女导演,金依萌还身兼编导、漫画家和流行歌手等多个身份。她善于推陈出新,熔铸多行业的思维模式为观众缔造惊喜。而她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成为一个有力量的女人,做更有趣的事。
把自己逼成多面手
金依萌是个爱折腾的女人,而如果非要给她的折腾加一个主题,那就是为艺术。
1977年,金依萌出生于黑龙江一个普通家庭。1995年,她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学习意大利歌剧表演。因为唱的是女中音,常在剧中饰演女二号,专业表现也算差强人意。临近毕业,同学们都忙着往歌剧院投简历,她却决定要当流行歌手,改变一贯的演唱方式,还替别人写歌词,气得班主任连连摇头,骂她不可救药。
当歌手的日子很清苦。金依萌和几个年轻人一起租住着一套破旧的两居室,没有演出的日子便坐在阳台上吹风喝啤酒,畅谈梦想和未来。那时候,她爱看好莱坞大片,梦想着将来去好莱坞拍戏。但那时中国女电影导演极少,金依萌只有在醉酒时才敢畅谈自己的梦想。
一年后金依萌确实当上了导演,只不过不是电影导演,而是北京有线电视台《音乐潮》栏目的导演。虽然将节目做得有声有色,但她心里却一直打着小算盘:攒够钱就辞职去美国留学。筹足费用后,她果然立马辞了职,报考了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生。
就这样,金依萌操着不太流利的英文来到美国,一入学就被惊到了:电影学院居然没有理论课程,一上来就让学生们自己拍片,而且用的是最昂贵的胶片!
当时金依萌所在的班级一共有24人,拍电影时采取“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即一个人当导演,其他人充当制片人和助理,如此轮换,互相帮忙。金依萌是中国人,加上口语不太好,许多事讲不清楚,所以经常被同学们轻视,有人甚至问她:“中国人也可以拍电影吗?”到她拍片的时候,一个帮忙的都没有。因此,她的进度是最慢的,很多镜头都拍不出来,急得直哭鼻子。后来,金依萌便主动去给别人帮忙,给这个做制片那个做摄影,甚至同时给四五个人做美工。一年内,她学会了好些东西,比如木工和电工,她曾一个人造好了一座道具木屋,还曾跳上电缆车接过电缆。
拍片时没人帮忙,金依萌便亲力亲为,好不容易做好一组短片。开总结会的时候,导师将全班的作品进行排序,一一放给大家看。最后一个放的是压轴作,屏幕上竟然出现了金依萌的名字。大家立马炸开了锅:凭什么是她?可是片子开播后,大家很快就被吸引住了,这是一部有关三角恋的短剧,情节环环相扣,高潮迭起,镜头也收放自如,颇有国际大片的风范,尤其是对女主角情绪细节的把握,让大家颇有感触。短片播完后,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从那以后,金依萌变成了绝对的“老大”,手底下再也没缺过帮忙的人。
毕业的时候,金依萌拍摄了一部叫做《第17个人》的毕业作品。这是一部精彩的心理悬疑剧,拍摄过程就像拧麻绳那样,复杂却又充满挑战。有时候金依萌觉得自己的承受能力到达了极限,快要撑不下去了,但崩溃的前夕也恰恰是最具挑战性的时刻,让她体验到山穷水尽时突破重围的电影魅力。后来,该作品在美国多次获奖,并入选2004戛纳电影节的短电影单元。其中的音乐、摄影和制片同时都获了奖。同学们看金依萌的眼光充满了崇拜,仿佛在说:“跟着这个中国人干准没错!”
发现美国电影的秘密
毕业后,金依萌去巴黎旅行,遇见了不少落魄艺术家,有位流浪画家坚持用所有人都看不懂的风格作画,最终屡屡被拒,跳入塞纳河结束了生命。画家遗体被打捞上来的那一刻,金依萌刚好在场,看到那具浮肿的尸体,她突然感受到生命的脆弱。那一天,她对自己说:“我不要当脆弱敏感的艺术家,我要做一个有力量的艺术工作者,在打动观众的同时让自己有尊严地活下去。”
旅行结束后,金依萌开始研究好莱坞的商业片风格。她发现好莱坞的剧本都极具时间观念,每一分钟都有明确的细节呈现计划,试图让观影者的大脑进行高速运转,从开始的第一秒到最后一秒都忘记聊天和议论,甚至连上厕所都难以移步。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她已经对好莱坞的体制了然于胸,又自发加入了许多新鲜的元素,这样写出来的剧本自然抢手,短短几年间,金依萌就向好莱坞卖出多部剧本,并凭借短电影《晚餐》再次获得多个国际奖项。此时的金依萌,已经赢得了好莱坞的认可,逐渐跻身于国际知名导演之列,但她却萌生出回国做电影的想法。
2007年,金依萌带着一起闯荡过好莱坞的古巴电影摄影师Armando Salas回国,拍摄了她在国内的处女作《旗鱼》,讲述一段发生在游泳运动员之间的故事。然而,那时的金依萌对国内电影业的现状并不熟悉,她只知埋头拍片,却不知请大明星撑门面,以至于拍好的影片未能在国内影院如期上映。虽然后来这部片子也在电影节上获了奖,但在国内却毫无知名度。
金依萌遭遇了自己的首次滑铁卢。失望的金依萌将自己的心情都画成漫画,这是她业余时间里的休闲方式。短短几年间,她已经积累大摞的画稿,并出版了三本漫画,甚至有改行当专业漫画家的打算。有一天,金依萌在咖啡馆作画,偶然听见隔壁桌的女孩们聊天,一个女孩说:“我喜欢看韩剧,不仅是因为抢眼的明星阵容和唯美的爱情故事,还因为它唯美的画面,在国内永远拍不出画面感那么强的影视剧。”
听了这句话,金依萌陷入沉思,她突然想:为什么不能将好莱坞的喜剧风格和漫画艺术结合起来,打造一种全新的依萌风格呢?
这个想法让她欢喜雀跃,当晚就写起剧本,而剧本原型就是一个像她一样爱做梦、会画漫画的女孩,取名《非常完美》。因为结合了全新的元素,金依萌的剧本写得轻灵跳脱,鉴于第一次教训,她决定请几位大腕来帮忙。但当时她在国内还没知名度,认识的人也不多,辗转通过朋友联系到章子怡,把剧本寄给了她,看完剧本,章子怡被“苏菲”的角色吸引,当即拍板接下这部戏,还积极地为金依萌争取到了一笔投资;敲定了章子怡,金依萌又游说范冰冰出演女二号王菁菁,经过一段时间接触,范冰冰觉得两人气场很契合,便爽快地签了约,还和金依萌成为闺密,又介绍好友林心如、姚晨和何润东等人加盟剧组。 凭借《非常完美》,金依萌获得了“2009年中国最时髦导演”的称号,她还将电影的英文版权卖给了美国,促成内地剧被美国翻拍的第一例。与此同时,她还出版了自己的第四本漫画书《非常爱情手册》,书中有关爱情的警句俯拾皆是,诸如“会赚男人钱的女人叫职业精英,会花男人钱的女人叫职业太太,不自信的女人急于结婚,自信的女人才敢于离婚”等。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绚烂之后,金依萌一度有些迷茫,而此时一直与她配合默契的几位搭档因为私人原因突然离开中国,原来的电影制作团队解散了。这让金依萌第一次对未来产生了恐惧。
此后两年多时间,她一直没有尝试拍摄新题材,而是每天把自己关在家中,靠画漫画和看影碟打发时间。赋闲在家的时候,也曾有人拿剧本来请她出山。但那些剧本不符合她的审美趣味,本着宁缺毋滥的态度一一拒绝。有朋友劝她:“哪个导演一辈子没拍过几部烂剧?让观众们骂几回也比被遗忘好,你就随便那么一导,观众们随便那么一看,大把票子就装进腰包了,何乐而不为?”
金依萌却丝毫不为所动:“我是把自己当做品牌经营的,对我来说,口碑和风格才是最重要的。”
独处的时候,金依萌常常问自己:失去了并肩作战的伙伴,还能不能拍一部具有强烈个人风格同时惊艳市场、打动观众的作品?一次,金依萌参加一个饭局,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作家刘瑜。初次相见,刘瑜送了一本随笔集给她,翻阅随笔集的时候,金依萌被一篇名为《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的文章打动,文中这样写道:“绝望不是气馁,它只是‘命运归命运,自己归自己’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不管际遇如何,一个人都可以像一支队伍那样协调有序地奋斗。带着全新的体悟,金依萌开足马力筹备下一部电影。
虽然手上有大量悬疑和奇幻题材剧本,但金依萌还是决定延续上一部戏的风格,拍一部暖心浪漫的小妞电影,将自己的风格纳入其中。她大胆地将影片的主人公设定成一个大肚婆,并量身为范冰冰打造一个浪漫的喜剧故事。商谈剧本的时候,有人提出范冰冰出演过太多的花瓶角色,未必能演好喜剧,金依萌却自信地说:“范冰冰跟男导演合作会演花瓶,跟李玉合作,就是好的文艺片演员,跟我合作,就是优秀的喜剧片演员。”
果然,这一次金依萌出手又对又准,范冰冰也对角色拿捏得恰到好处。强强联合,《一夜惊喜》票房一路高涨成为理所当然的事。
其实,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证明了金依萌是一个有力量的文艺工作者。当然,惊喜并没有止步于此,未来的金依萌还会尝试更多题材和职业,在艺术路上继续带给我们惊喜。
把自己逼成多面手
金依萌是个爱折腾的女人,而如果非要给她的折腾加一个主题,那就是为艺术。
1977年,金依萌出生于黑龙江一个普通家庭。1995年,她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学习意大利歌剧表演。因为唱的是女中音,常在剧中饰演女二号,专业表现也算差强人意。临近毕业,同学们都忙着往歌剧院投简历,她却决定要当流行歌手,改变一贯的演唱方式,还替别人写歌词,气得班主任连连摇头,骂她不可救药。
当歌手的日子很清苦。金依萌和几个年轻人一起租住着一套破旧的两居室,没有演出的日子便坐在阳台上吹风喝啤酒,畅谈梦想和未来。那时候,她爱看好莱坞大片,梦想着将来去好莱坞拍戏。但那时中国女电影导演极少,金依萌只有在醉酒时才敢畅谈自己的梦想。
一年后金依萌确实当上了导演,只不过不是电影导演,而是北京有线电视台《音乐潮》栏目的导演。虽然将节目做得有声有色,但她心里却一直打着小算盘:攒够钱就辞职去美国留学。筹足费用后,她果然立马辞了职,报考了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生。
就这样,金依萌操着不太流利的英文来到美国,一入学就被惊到了:电影学院居然没有理论课程,一上来就让学生们自己拍片,而且用的是最昂贵的胶片!
当时金依萌所在的班级一共有24人,拍电影时采取“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即一个人当导演,其他人充当制片人和助理,如此轮换,互相帮忙。金依萌是中国人,加上口语不太好,许多事讲不清楚,所以经常被同学们轻视,有人甚至问她:“中国人也可以拍电影吗?”到她拍片的时候,一个帮忙的都没有。因此,她的进度是最慢的,很多镜头都拍不出来,急得直哭鼻子。后来,金依萌便主动去给别人帮忙,给这个做制片那个做摄影,甚至同时给四五个人做美工。一年内,她学会了好些东西,比如木工和电工,她曾一个人造好了一座道具木屋,还曾跳上电缆车接过电缆。
拍片时没人帮忙,金依萌便亲力亲为,好不容易做好一组短片。开总结会的时候,导师将全班的作品进行排序,一一放给大家看。最后一个放的是压轴作,屏幕上竟然出现了金依萌的名字。大家立马炸开了锅:凭什么是她?可是片子开播后,大家很快就被吸引住了,这是一部有关三角恋的短剧,情节环环相扣,高潮迭起,镜头也收放自如,颇有国际大片的风范,尤其是对女主角情绪细节的把握,让大家颇有感触。短片播完后,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从那以后,金依萌变成了绝对的“老大”,手底下再也没缺过帮忙的人。
毕业的时候,金依萌拍摄了一部叫做《第17个人》的毕业作品。这是一部精彩的心理悬疑剧,拍摄过程就像拧麻绳那样,复杂却又充满挑战。有时候金依萌觉得自己的承受能力到达了极限,快要撑不下去了,但崩溃的前夕也恰恰是最具挑战性的时刻,让她体验到山穷水尽时突破重围的电影魅力。后来,该作品在美国多次获奖,并入选2004戛纳电影节的短电影单元。其中的音乐、摄影和制片同时都获了奖。同学们看金依萌的眼光充满了崇拜,仿佛在说:“跟着这个中国人干准没错!”
发现美国电影的秘密
毕业后,金依萌去巴黎旅行,遇见了不少落魄艺术家,有位流浪画家坚持用所有人都看不懂的风格作画,最终屡屡被拒,跳入塞纳河结束了生命。画家遗体被打捞上来的那一刻,金依萌刚好在场,看到那具浮肿的尸体,她突然感受到生命的脆弱。那一天,她对自己说:“我不要当脆弱敏感的艺术家,我要做一个有力量的艺术工作者,在打动观众的同时让自己有尊严地活下去。”
旅行结束后,金依萌开始研究好莱坞的商业片风格。她发现好莱坞的剧本都极具时间观念,每一分钟都有明确的细节呈现计划,试图让观影者的大脑进行高速运转,从开始的第一秒到最后一秒都忘记聊天和议论,甚至连上厕所都难以移步。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她已经对好莱坞的体制了然于胸,又自发加入了许多新鲜的元素,这样写出来的剧本自然抢手,短短几年间,金依萌就向好莱坞卖出多部剧本,并凭借短电影《晚餐》再次获得多个国际奖项。此时的金依萌,已经赢得了好莱坞的认可,逐渐跻身于国际知名导演之列,但她却萌生出回国做电影的想法。
2007年,金依萌带着一起闯荡过好莱坞的古巴电影摄影师Armando Salas回国,拍摄了她在国内的处女作《旗鱼》,讲述一段发生在游泳运动员之间的故事。然而,那时的金依萌对国内电影业的现状并不熟悉,她只知埋头拍片,却不知请大明星撑门面,以至于拍好的影片未能在国内影院如期上映。虽然后来这部片子也在电影节上获了奖,但在国内却毫无知名度。
金依萌遭遇了自己的首次滑铁卢。失望的金依萌将自己的心情都画成漫画,这是她业余时间里的休闲方式。短短几年间,她已经积累大摞的画稿,并出版了三本漫画,甚至有改行当专业漫画家的打算。有一天,金依萌在咖啡馆作画,偶然听见隔壁桌的女孩们聊天,一个女孩说:“我喜欢看韩剧,不仅是因为抢眼的明星阵容和唯美的爱情故事,还因为它唯美的画面,在国内永远拍不出画面感那么强的影视剧。”
听了这句话,金依萌陷入沉思,她突然想:为什么不能将好莱坞的喜剧风格和漫画艺术结合起来,打造一种全新的依萌风格呢?
这个想法让她欢喜雀跃,当晚就写起剧本,而剧本原型就是一个像她一样爱做梦、会画漫画的女孩,取名《非常完美》。因为结合了全新的元素,金依萌的剧本写得轻灵跳脱,鉴于第一次教训,她决定请几位大腕来帮忙。但当时她在国内还没知名度,认识的人也不多,辗转通过朋友联系到章子怡,把剧本寄给了她,看完剧本,章子怡被“苏菲”的角色吸引,当即拍板接下这部戏,还积极地为金依萌争取到了一笔投资;敲定了章子怡,金依萌又游说范冰冰出演女二号王菁菁,经过一段时间接触,范冰冰觉得两人气场很契合,便爽快地签了约,还和金依萌成为闺密,又介绍好友林心如、姚晨和何润东等人加盟剧组。 凭借《非常完美》,金依萌获得了“2009年中国最时髦导演”的称号,她还将电影的英文版权卖给了美国,促成内地剧被美国翻拍的第一例。与此同时,她还出版了自己的第四本漫画书《非常爱情手册》,书中有关爱情的警句俯拾皆是,诸如“会赚男人钱的女人叫职业精英,会花男人钱的女人叫职业太太,不自信的女人急于结婚,自信的女人才敢于离婚”等。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绚烂之后,金依萌一度有些迷茫,而此时一直与她配合默契的几位搭档因为私人原因突然离开中国,原来的电影制作团队解散了。这让金依萌第一次对未来产生了恐惧。
此后两年多时间,她一直没有尝试拍摄新题材,而是每天把自己关在家中,靠画漫画和看影碟打发时间。赋闲在家的时候,也曾有人拿剧本来请她出山。但那些剧本不符合她的审美趣味,本着宁缺毋滥的态度一一拒绝。有朋友劝她:“哪个导演一辈子没拍过几部烂剧?让观众们骂几回也比被遗忘好,你就随便那么一导,观众们随便那么一看,大把票子就装进腰包了,何乐而不为?”
金依萌却丝毫不为所动:“我是把自己当做品牌经营的,对我来说,口碑和风格才是最重要的。”
独处的时候,金依萌常常问自己:失去了并肩作战的伙伴,还能不能拍一部具有强烈个人风格同时惊艳市场、打动观众的作品?一次,金依萌参加一个饭局,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作家刘瑜。初次相见,刘瑜送了一本随笔集给她,翻阅随笔集的时候,金依萌被一篇名为《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的文章打动,文中这样写道:“绝望不是气馁,它只是‘命运归命运,自己归自己’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不管际遇如何,一个人都可以像一支队伍那样协调有序地奋斗。带着全新的体悟,金依萌开足马力筹备下一部电影。
虽然手上有大量悬疑和奇幻题材剧本,但金依萌还是决定延续上一部戏的风格,拍一部暖心浪漫的小妞电影,将自己的风格纳入其中。她大胆地将影片的主人公设定成一个大肚婆,并量身为范冰冰打造一个浪漫的喜剧故事。商谈剧本的时候,有人提出范冰冰出演过太多的花瓶角色,未必能演好喜剧,金依萌却自信地说:“范冰冰跟男导演合作会演花瓶,跟李玉合作,就是好的文艺片演员,跟我合作,就是优秀的喜剧片演员。”
果然,这一次金依萌出手又对又准,范冰冰也对角色拿捏得恰到好处。强强联合,《一夜惊喜》票房一路高涨成为理所当然的事。
其实,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证明了金依萌是一个有力量的文艺工作者。当然,惊喜并没有止步于此,未来的金依萌还会尝试更多题材和职业,在艺术路上继续带给我们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