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教育中流行音乐的重要性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g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需求以及大学音乐教育出现的矛盾,并提出流行音乐引入大学课堂的原则和方法,为平衡校园音乐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冲突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流行音乐;社会需求
  前言:
  我国的流行音乐近年发展迅速,在网络传媒的影响下,充分汲取并融合西方欧美音乐内容和风格的影响,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本土风格。以“中国好声音”“中国之星”等选秀节目的广泛影响,部分学生产生了一种盲目的明星崇拜并且追逐和模仿的现象。
  一、大学音乐教育现状
  我国著名作曲家付林曾说,严肃音乐、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是音乐领域中的三大体系,早已被文化主管部门和大学校园所接受,而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仍旧以严肃音乐和民族音乐为主,流行音乐的课堂教育仍显落后,严肃音乐和民族音乐在我国各类院校已经开办多年,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据统计,在我国大中专与音乐教育相关的教学机构中,流行音乐教育相当匮乏。而且在音乐教学机构中,对于学生的追星行为往往采取空洞的说教和禁止等方式,往往不能对叛逆心强烈的青少年起到好的作用,而且极易产生叛逆心理。广播、电视、电影还有网络的对流行音乐的传播,流行音乐的更新速度更快,而大学教材的编写由于有着复杂的编写过程,所以教材中的流行音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音乐学院的学生的需求,另外,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同样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绝大部分的学生并非完全是处于对于音乐的热爱或追求,而是把音乐当作未来一种谋生的手段,所以相对于严肃音乐和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相对具有更多的吸引力,因此,流行音乐教育的相对匮乏,与对流行音乐的在追求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冲突。
  二、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影响
  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目前的影响力巨大,尤其是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等选秀等节目的全民热潮所带来的明星光环和草根成功励志等无一不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流行音乐浅显易懂,易于学习,而且流行音乐所具有的娱乐性和宣泄性的功能,也使得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热情愈浓。大学教育是严肃而认真的,老师无法忽视教学成绩而放纵学生沉迷在流行音乐中,所以大学教育对流行音乐并非完全支持,所以在音乐教育与学生需求之间出现壁垒。而现今的学生已经不在适应以往被动式的教育方式,而是一群独立的追求个人信仰与梦想的一个群体,而且大学生不仅仅是把流行音乐当作是休闲娱乐的工具,同样存在将流行音乐当作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途径。总之,面对流行音乐对传统音乐教学方式和内容所发起的巨大挑战,不仅应该从改革理念上,更应该从大学里的音乐教育着手进行改革,以此来适应整个音乐趋势大环境的发展,敢于面对挑战,勇敢地接受挑战,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教学中适当地引进一些流行音乐,不仅能改变以往音乐课枯燥乏味的局面,还能使学生在“流行”之中习得大量的音乐知识,增强教学成绩。
  三、大学进行流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一)适应社会文化的需要
  流行音乐随着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的快速发展,同样发展迅猛,流行音乐在社会中传播广泛,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音乐类型。这与流行音乐在思想观念上和情感上紧随时代潮流,契合时代精神诉求密不可分。而且流行音乐所创造的就业已经形成系统的产业链。虽然众多学生对明星有着盲目的崇拜,但也促进了学生练习音乐走上音乐道理的热情,目前对于追星的狂热,有时会演化成一种盲目的激情,不仅荒废学业,而且长期沉溺与此种的幻想状态中,不仅对青年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造成不良后果,而且有可能改变青年的人生轨迹,所以在流行音乐的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既达到教学目标,又能满足学生的追求。
  (二)适应高校音乐发展的需要
  严肃音乐与民族音乐经过多年的发展在高校教育中已经形成完善的体系,取得了广泛的认可,但三大体系中的流行音乐却发展缓慢。从目前的的音乐专业从业人员看,部分根本不是科班出身,而且科班出身学习严肃音乐或民族音乐转到流行音乐领域的比比皆是。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对流行音乐的不重视,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严肃音乐与民族音乐的社会需求远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是一种供大于求的状态。既然众多严肃音乐与民族音乐的部分学习者终将走入流行音乐领域,这将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对流行音乐的不够重视也将难以适应高校音乐发展的需求。
  (三)是高校音乐改革的推动力
  流行音乐的主要特点之一便是具有较强的时代感,而且流行音乐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社会大众的生活需求密切相关,是一种以大众整体需求而变化的音乐类型。反之流行音乐同样反映大众审美需求方式。因此,进行高校流行音乐改革不仅能够跟随社会对音乐的审美趋势,而且能够促进音乐自身的发展。多元化的流行音乐不仅有对传统音乐的重新演绎,也充分的融合了严肃音乐的内容,综上所述,促进高校音乐的改革对音乐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四、高校流行音乐引入的原则
  (一)音乐作品合理选择
  流行音乐题材广泛,数量巨大,而且许多音乐是针对某些歌手的声音特点量身打造,对于音乐而言,流行或传播广泛并不意味着歌曲就有学习的价值,原因是传播广泛的本质是易于被接收,而且受众很容易的进行模仿,音域狭窄,节奏性强烈等特点。由此可以看出,寻取恰当合理的流行音乐作品是音乐授课的重要的一步。在选择标准上,据研究得知,选取的作品应具备以旋律、风格、和声等唱法的可拓展性、精炼性为主要考虑方向。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思想教育在音乐课堂的教育融入不仅是音乐教学而是所有大学生不得不被灌输的思想理念。由此考虑,健康向上的音乐自始至终是课程布置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音乐如果缺失了自身的纯粹性,创造性就无从谈起,因此,多元化的思想融汇贯穿,才能整体的促进音乐多元化的发展。   (二)明确流行音乐的教学目标
  音乐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自我判断之间始终存在一条深且长的鸿沟,从大学音乐教育现状可以观察出,大学教育如同我国的教育精神一样——音乐的精英教育,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堂授课,培养的始终是一个纯粹的音乐专家,乐曲历史,发展与演变过程、历史文化特性的学习同样是教育授课的重要内容。但对于大学生而言,这种单纯而执着的梦想,远不及生活中的欲望和需求更为真切,对于明星光环的崇拜,这种来自生活中的需求欲望,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诉求产生了巨大影响。究竟音乐学生是应该孤独而专注的追求音乐,还是以音乐为途径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不是教育应该设立标准,而是取决于学生的独立判断,因此,如何平衡音乐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真正的需求,是一个应该认真研究的方向。
  (三)灵活多变的课堂教育
  流行音乐的引入方式和引入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促进发展已经卓有成效,但显然缺乏灵活性,虽然流行音乐大部分缺乏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但如“天堂”“青藏高原”等许多流行音乐同样有真实感人的故事为背景;“一个真实的故事”充满对自然环境保护深沉的情感和意识。利用民族音乐或流行音乐与作品创作的故事背景和精神追求,拉近学生与流行音乐的精神诉求,不但能满足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而且能够将流行音乐进行拓展,进行灵活多变的课堂演绎,一定会对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总结:
  流行音乐引入高校课堂必须具备三条原则:明确教学目标、流行音乐的合理引入,以及灵活多变的课堂教育。除此之外音乐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因此,在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时,一定对高校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促进学生形成独立理性的判断能力,不至于在盲目的追求中荒废学业,又可以利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热情促进教学成果。使学生成为学习音乐、驾御音乐的主人。美国教育家雷塔克曾说过:“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寻找自己道路的时候,教育才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在音乐教学中,希望能找到更多新鲜的活力注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夏翠.音乐教育是促进高职学生心健康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09,(2).
  [2]田毅.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讨[J].北方音乐.2015(16).
  [3]尹红,编著.音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张驰.思考·体味·沉醉—大学音乐通识课在人文精神塑造中的三个立足点[J].艺术评论.2011(10).
其他文献
2010年9月,因中日撞船事件而引发的钓鱼岛事件至今尚未平息,它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公民的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于这一事件,政治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密切关注事
随着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意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创意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其他产业的智力支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也成为必然。文章探讨“冠福家用”创意家居的成功经验,揭示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出台了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与常见的长篇大论不同,这一指导意见的精髓就是12个字:限时讲授,合作教学,踊跃展示。这一精炼的描述立即引起了南通市区内教师的兴趣,笔者就三个要求中的“踊跃展示”进行了深入思考,具体如下:  一、踊跃展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踊跃展示的真实含义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大声表达、积极展示”,这是一个在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用“适当的方式”
在高校教学领域,建立通过“云”计算平台,将分步在各个学校的信息资源虚拟地组织起来,在应用层实现资源共享,使得学校高效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利用网络、智能化的教学环境
摘 要:通过建立创意产业园的共性模式,江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了江苏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以及国内杭州、上海等地区相比,还存在园区个性不鲜明、企业内生性和内动力不足、品牌拉动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应该从引导各产业园区差异化发展、培育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以及搭建完整产业链等方面着手,促进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关键词: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产业聚集  中图分类号:F27
随着《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出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如何把握新课标理念,推进思品课堂教学改革,成为许多思品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要做好新课标背景下的思品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牢牢把握《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一、思想性  “思想性”是思品学科最显著的特性。新课标指出,“思品学科应以社会主义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