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性侵案未成年被害人陈述证明力的心理学技术——陈述有效性评价应用研究展望

来源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性侵未成年人这类特殊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陈述是法庭最终定罪量刑的重要证据.由于司法改革对证据证明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及公安机关的取证方式不科学,未成年被害人陈述面临证明力不足的难题.陈述有效性评价是规范证言的提取和审查过程,提高证言证明力的心理学技术,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分析认为,陈述有效性评价在我国的应用应从公安机关建立专业队伍、进行陈述有效性评价的实证研究两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
其他文献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诚然,泉州是福建省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运用好红色资源有利于全市更好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期刊
有效执行“双一流”建设政策,工具选择是重中之重,关涉政策目标的达成度.传统“学科建设”话语的惯性思维引发“双一流”建设工具选择的合法性危机,使得“双一流”建设政策的有效实施遭遇新挑战.要实现政策预期价值,从根源上应该抛弃旧的学科建设话语体系,确立一种“新的思维”,以此对政策工具选择进行顶层设计,从理念价值、制度路径和行动机制层面进行系统调整,提升工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科治理作为“双一流”建设政策执行的工具选择,是治理工具在学科层面的适用,是对行政本位和管理主义的学科建设路径依赖的突破创新.相对于“学科建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教师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正是有了党在苏区、边区和解放区创建人民师范的办学经验,有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师范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后期对社会主义教师教育事业的领导和持续推进,尤其是当前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教师教育事业的高位布局,才有了今天教师教育良好发展格局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办“人民师范”和发挥“办好师范为人民”的教师教育传统,重视教师教育对民族精神的重大影响,坚持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教师教育知识的创新,既是百年来党的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经验,也是教师教育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学位
依法治校是高校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举措的具体实践.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风险,高校治理应全面依循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据党的政策性规范文件和党内法规、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的各项制度,提升高校治理能力.为全面贯彻高校外部治理规范的要求,高校内部应构建体系化的合规机制,主动适应各类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提前发现风险、解决问题,以有效阻断风险向现实危害的转化.高校合规建设应充分考虑高校治理的实际,对具有合规属性的工作机制进行必要整合,采取平台化的协调机制的模式,构建网络型、体系化的合规机制.
价值问题是政策的核心问题,尽管价值分析在政策研究领域已被广泛运用,但少有研究将其引入政策生成领域,阐述政策的生成原因和生成机理.研究基于价值冲突视角,在分析高校教师创业政策存在的价值冲突及其实践演变的基础上,归纳了高校教师创业政策生成原因和机理,发现高校教师创业政策是在多重现实因素的驱使下,政府为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依据其价值偏好,通过与高校教师的价值沟通,整合形成相对一致的价值认同,最终将相对认同的价值合法化的结果.研究一方面从实践与学理两维度揭示了高校教师创业政策生成的过程,为该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
研究以社会学的结构和能动性互动范式为指导框架,通过对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5所美国世界一流大学33位教授的深度访谈,建构和阐释了基层学术组织决策者在教师晋升中的选择结构.选择结构是决策者在选择中所遵从的规则和秩序,由社会结构与主体选择组成.社会结构包括知识属性、资源依赖和研究密度;主体选择包括决策者对同行评议认知、晋升路径认知与决策制度选择.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决策者的“选择结构”对教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选择结构”的中间性统一了个人权威与集体意识;社会结构的规制
高校巡察监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高校基层延伸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类高校在巡察监督创新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新时代高校发展发挥了保驾护航作用.然而,面对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和新任务,高校巡察工作也呈现出了一些不足.未来推进高校巡察监督高质量发展,应当牢牢坚持政治巡察定位、精准把握巡察监督内容、探索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融合,更好地实现巡视巡察传导监督机制并提供充分的政策保障.
长期以来,中国的法学学科评价机制建立在等级化和量化标准的基础之上.这种倾向及其特征贯穿于体制内学科评估与体制外学科排名之中,部分排名还具有浓厚的商业化和主观化色彩.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德国的评价机制强调法学的学术自治,重在内生动力;而中国的评价机制则强调学科应承担的公共责任,重在外在压力.中国不可能、也不应当完全照搬德国模式,未来的方向应当是构造主客两翼、多元均衡的法学学科评价体系,建构更多元的评价来源体系、更开放的评价对象体系、更合理的分类评价体系和更均衡的评价标准体系,从而实现学术自治与公共责任之间的平
自然教育是弥合大学生与自然之间断裂、缓解大学生“自然缺失”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当前自然教育的发展并不理想.因此,在厘清我国自然教育发展变迁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校自然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前自然教育发展存在开展自然教育的高校偏少、大学生对自然教育的认知和参与度较低以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故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自然教育的制度、课程、师资和教材建设,加强引导和宣传,提升大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以促进我国当前大学生自然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