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在长安的“宅”生活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wtqyw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战胜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人们纷纷响应号召“宅”在家里,这是阻断病毒的最好办法。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人们的创造力大爆发,各种各样的小视频和小段子丰富了人們的“宅”生活。
  如果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首都长安,那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诗人荟萃的地方。那时的诗人们也有“宅”生活吗?他们又能“宅”出什么花样呢?
  白居易:编成“国考指南”
  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因为参加“国考”,而在长安的上都华阳观里过了一段“宅”生活,结果“宅”出了一本书。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二月,白居易在长安参加了进士考试,他以优异的成绩高中第四名,同时及第的还有郑愈、崔玄亮、杜文颖等17人,28岁的白居易是最年轻的一个,“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那时,考中进士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并不是马上授给官职。要取得官职,还需要经过吏部考试,叫做“选试”。
  贞元十八年冬,白居易再次来到长安,和朋友元稹一起参加了吏部的“拔萃科”选试,白居易名列甲等,元稹考中第四等。第二年春,他们一同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秘书省是皇家整理图书的机关,校书郎的职责就是管理“邦国经籍图书”,这是一个九品小官,从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好友。
  唐宪宗李纯元和元年(806),为了广揽人才,朝廷举行了制举考试,这是正儿八经的国家大考。
  这时的白居易和元稹因校书郎任期届满而赋闲,他们自然不能放过这个登高的机会,为了参加制举考试答好皇帝的策问,他们二人决定找个地方“宅”起来,他们发现长安上都华阳观非常僻静,适合搞学问。于是二人就来到这里,租借了一个房间,开始为这次考试用功作准备。白居易后来写过一首诗,讲述了此时的境况:“季夏中气候,烦暑自此收。萧飒风雨天,蝉声暮啾啾。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
  白居易和元稹在华阳观中“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篇”,白居易和元稹在这里“宅”了两三个月,他们竟然“宅”出了成果,写出了七十五篇策目。后来,白居易把这些文章编成四卷,这就是有名的《策林》。该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刑法、吏治、风俗等各个方面,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堪称当时“国考”的经典教材。这些精心而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给白居易的“国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段生活对白居易和元稹二人的思想、友谊也有了新的增进和提高。
  这年四月,白居易和元稹参加了唐宪宗亲自组织的“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的策试。唐宪宗针对当时国家的内忧外患情况,问国家如何理政才能取得成效?面对这个问题,“宅”了三个月的白居易可不是吃素的,自然是有理有据、针砭时弊、侃侃而谈。白居易的对策揭示了当时社会动乱和疲敝的根源,但是由于白居易讲话太过耿直,触动了当权者,结果他只中了个第四等,也就是乙等。唐代制科没有第一、二等,白居易被任命为周至县尉,总算实现了他的“国考”梦想。同时考中的共有十八人,元稹考取第一名,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
  李贺:“宅”出千古绝句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诗鬼”。他不畏困苦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能够持之以恒、呕心沥血,终于“宅”出了千古名句。
  李贺自幼聪慧,七岁能写诗作文,十余岁便名扬文坛。韩愈和友人皇甫湜听说李贺的才名后,亲自前往李家试探,当场出题,要李贺即兴赋诗,李贺一挥而就,再试再赋,篇篇精彩。两人大惊,这才相信李贺名不虚传。
  李贺的父亲按照宗室谱系属于王室贵族的后裔,却领不了祖宗多少遗泽,只做到县令小官。母亲郑氏非常贤惠,除了李贺外还有一女一儿,对儿女的教育,郑氏也是尽心竭力。李贺家早已败落,家境贫寒,李贺参加科考也没有登第。于是,怀才不遇且体弱多病的李贺只好把这种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创作上。唐宪宗元和六年五月,李贺返回长安,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从九品奉礼郎。从此,“牢落长安”为官长达三年,总算有了着落。
  任职期间,李贺的工作也不忙,他“宅”居长安,把全部心思都用到了创作上。当然,李贺并不是一味“宅”居,他有时要到生活中去发掘素材。每次出门,李贺骑着一匹瘦马,肩背一个布锦囊,他边行边思索,吟得佳句,就用随身所带笔砚,在马上写成诗条,投入锦囊。有时满载而归,囊中鼓鼓的;有时终日穷思苦索,竟不得佳句,囊空如洗。
  回来后,李贺就“宅”在家里,搜肠刮肚、冥思苦想,试图想出满意的诗句。知子莫若母,李贺的母亲知道儿子勤于创作,更了解儿子身体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很心疼他。一天晚上,李贺母亲看到儿子写出了不少诗句,又高兴,又心疼,叹息道:儿啊,你非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李贺那些著名的诗篇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在其《题归梦》一诗中,李贺写出了自己的艰辛和乐趣:“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菉。家门厚重意,望我饱饥腹。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
  本来身体就不好,再加上刻苦写诗,李贺的身体每况愈下,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年仅二十七岁。但李贺短暂的一生,却留下了两百多首诗歌,许多是世代相传的名句,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石破天惊逗秋雨”等,可以说都是他“宅”出来的。
其他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确定下了正式名称:COVID-19,而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则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的正式名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  虽然对于这种未知病毒的命名还存在不少争议,但已有研究纷纷把“破案”线索指向了野生动物。为何致命病毒总是来自野生动物?又是怎样的进化逻辑让病毒如此狡猾,拥有与人类相较量的智慧和力量?要回答这些问题
期刊
卓越的人际交往技能可以令你脱颖而出,魅力四射。为了证实这一观点,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凯利和詹尼特·凯普兰做了一项实验。这个实验研究的成员由一些理论上的高智商钓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但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的表现很突出,其他的人则变得与普通人没什么差别。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别呢?答案是那些表现突出的人拥有一张宽大的人际关系网。罗伯特举了个例子:当一个表现普通的人遇到一个技术问题时,他就会
期刊
1937年8月,张伯苓出任西南联大校长。上任之初,张伯苓决定扩大学校图书馆的规模,于是招聘一批图书管理员。  招聘启事贴出去不久,就有不少人来应聘。这天,张伯苓和助手黄钰生会见了一名应聘者。  这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穿着很寒酸。谈话后不久,他问张伯苓:“如果我来这里上班,不知道张校长能付给我多少薪水?”  张伯苓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你很缺钱吗?”  中年男人点了点头:“是的,我原来在一所
期刊
“共享员工”能否从特殊时期的抱团取暖,转变为一种常态化的用工模式?采访中,不同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一场疫情,让河南小伙张凯措手不及。存款越来越少,复工又遥遥无期,身为房产销售的他坐不住了。  好在机会很快找上门来,2月9日,张凯在朋友圈看到一条来自苏宁物流的招工信息。在“人才共享计划”几个大字下,列出了仓内分拣、包装,社区骑手,快递配送等岗位,并备注,“人才共享”采取灵活工作原则
期刊
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  “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提出了明確要求,作出了有力部署,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凝聚了共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增强了信心。  坚持不懈狠抓攻坚工作落实,还要再
期刊
2020年1月14日下午13时许,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第三套人民币1元纸币的“人民币女郎”、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离休干部梁军病逝于哈尔滨,享年90岁。  1930年,梁军出生在黑龙江省明水县。她从小就被父母卖给地主家庭当童养媳。直到1945年黑龙江解放后,她才摆脱了童养媳的命运,开始了独立的生活。  据王燕兵介绍,母亲梁军在1947年上大学,一次学校里组织观看《巾帼英雄》这部电影,里边的主人公是
期刊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改革开放亟须向纵深推进。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治国理政须臾离不开法治。从制定“五四宪法”到2018年第五次修改现行宪法,从“社会主义法制”到“社会主义法治”,从“有法可
期刊
明代大画家石涛曾经说过:“笔不笔,墨不墨,自有我在。”這造成许多初学者误以为笔墨都不要紧,只有个人的风格才重要。  其实石涛在讲这句话时,对于笔墨的修养,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艺术固然主要在表达创作者的心灵,但是表达的技巧却需要长期的锻炼,因为唯有当我们技巧成熟,随意挥洒也能不失规矩的时候,才能无拘束地写出胸中的境界。
期刊
我带母亲去医院看病,要打针,吊四瓶点滴。打针的人真不少,注射室里几乎座无虚席。医生插好针头,就叫我和母亲到走廊去。走廊里贴墙放着两排椅子,我把药瓶挂在高处,让母亲坐在椅子上。  在我们对面的椅子上,坐着一位农村妇女,年近四十,也可能只有二十多岁,因为她的脸黑黑的,皮肤也粗糙,很难估计年龄。女人不但脸黑,长得也不好看,尤其是嘴巴,牙齿太突,嘴唇太短,即使闭着嘴,也总有两颗牙齿露在外面。她怀里抱着一个
期刊
老张对小李,其实是心存感激的。  小李是县里派下来的扶贫干部,老张是他的扶贫对象。老张的老婆前两年遭遇车祸,肇事车逃逸,老张花光积蓄才保住老婆的命,可老婆从此智力低下,什么事也做不了。一双儿女还在上学,老张也被困在家里,日子过得有些艰难。小李建议老张养山羊:“老张哥,你要提起劲好好干,不出两年,咱这贫困户的帽子一定能摘掉。”  过了两天,小李果然送来三只山羊,让老张先养着。之后,小李还给张家上高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