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战胜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人们纷纷响应号召“宅”在家里,这是阻断病毒的最好办法。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人们的创造力大爆发,各种各样的小视频和小段子丰富了人們的“宅”生活。
如果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首都长安,那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诗人荟萃的地方。那时的诗人们也有“宅”生活吗?他们又能“宅”出什么花样呢?
白居易:编成“国考指南”
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因为参加“国考”,而在长安的上都华阳观里过了一段“宅”生活,结果“宅”出了一本书。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二月,白居易在长安参加了进士考试,他以优异的成绩高中第四名,同时及第的还有郑愈、崔玄亮、杜文颖等17人,28岁的白居易是最年轻的一个,“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那时,考中进士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并不是马上授给官职。要取得官职,还需要经过吏部考试,叫做“选试”。
贞元十八年冬,白居易再次来到长安,和朋友元稹一起参加了吏部的“拔萃科”选试,白居易名列甲等,元稹考中第四等。第二年春,他们一同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秘书省是皇家整理图书的机关,校书郎的职责就是管理“邦国经籍图书”,这是一个九品小官,从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好友。
唐宪宗李纯元和元年(806),为了广揽人才,朝廷举行了制举考试,这是正儿八经的国家大考。
这时的白居易和元稹因校书郎任期届满而赋闲,他们自然不能放过这个登高的机会,为了参加制举考试答好皇帝的策问,他们二人决定找个地方“宅”起来,他们发现长安上都华阳观非常僻静,适合搞学问。于是二人就来到这里,租借了一个房间,开始为这次考试用功作准备。白居易后来写过一首诗,讲述了此时的境况:“季夏中气候,烦暑自此收。萧飒风雨天,蝉声暮啾啾。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
白居易和元稹在华阳观中“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篇”,白居易和元稹在这里“宅”了两三个月,他们竟然“宅”出了成果,写出了七十五篇策目。后来,白居易把这些文章编成四卷,这就是有名的《策林》。该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刑法、吏治、风俗等各个方面,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堪称当时“国考”的经典教材。这些精心而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给白居易的“国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段生活对白居易和元稹二人的思想、友谊也有了新的增进和提高。
这年四月,白居易和元稹参加了唐宪宗亲自组织的“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的策试。唐宪宗针对当时国家的内忧外患情况,问国家如何理政才能取得成效?面对这个问题,“宅”了三个月的白居易可不是吃素的,自然是有理有据、针砭时弊、侃侃而谈。白居易的对策揭示了当时社会动乱和疲敝的根源,但是由于白居易讲话太过耿直,触动了当权者,结果他只中了个第四等,也就是乙等。唐代制科没有第一、二等,白居易被任命为周至县尉,总算实现了他的“国考”梦想。同时考中的共有十八人,元稹考取第一名,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
李贺:“宅”出千古绝句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诗鬼”。他不畏困苦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能够持之以恒、呕心沥血,终于“宅”出了千古名句。
李贺自幼聪慧,七岁能写诗作文,十余岁便名扬文坛。韩愈和友人皇甫湜听说李贺的才名后,亲自前往李家试探,当场出题,要李贺即兴赋诗,李贺一挥而就,再试再赋,篇篇精彩。两人大惊,这才相信李贺名不虚传。
李贺的父亲按照宗室谱系属于王室贵族的后裔,却领不了祖宗多少遗泽,只做到县令小官。母亲郑氏非常贤惠,除了李贺外还有一女一儿,对儿女的教育,郑氏也是尽心竭力。李贺家早已败落,家境贫寒,李贺参加科考也没有登第。于是,怀才不遇且体弱多病的李贺只好把这种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创作上。唐宪宗元和六年五月,李贺返回长安,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从九品奉礼郎。从此,“牢落长安”为官长达三年,总算有了着落。
任职期间,李贺的工作也不忙,他“宅”居长安,把全部心思都用到了创作上。当然,李贺并不是一味“宅”居,他有时要到生活中去发掘素材。每次出门,李贺骑着一匹瘦马,肩背一个布锦囊,他边行边思索,吟得佳句,就用随身所带笔砚,在马上写成诗条,投入锦囊。有时满载而归,囊中鼓鼓的;有时终日穷思苦索,竟不得佳句,囊空如洗。
回来后,李贺就“宅”在家里,搜肠刮肚、冥思苦想,试图想出满意的诗句。知子莫若母,李贺的母亲知道儿子勤于创作,更了解儿子身体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很心疼他。一天晚上,李贺母亲看到儿子写出了不少诗句,又高兴,又心疼,叹息道:儿啊,你非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李贺那些著名的诗篇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在其《题归梦》一诗中,李贺写出了自己的艰辛和乐趣:“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菉。家门厚重意,望我饱饥腹。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
本来身体就不好,再加上刻苦写诗,李贺的身体每况愈下,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年仅二十七岁。但李贺短暂的一生,却留下了两百多首诗歌,许多是世代相传的名句,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石破天惊逗秋雨”等,可以说都是他“宅”出来的。
如果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首都长安,那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诗人荟萃的地方。那时的诗人们也有“宅”生活吗?他们又能“宅”出什么花样呢?
白居易:编成“国考指南”
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因为参加“国考”,而在长安的上都华阳观里过了一段“宅”生活,结果“宅”出了一本书。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二月,白居易在长安参加了进士考试,他以优异的成绩高中第四名,同时及第的还有郑愈、崔玄亮、杜文颖等17人,28岁的白居易是最年轻的一个,“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那时,考中进士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并不是马上授给官职。要取得官职,还需要经过吏部考试,叫做“选试”。
贞元十八年冬,白居易再次来到长安,和朋友元稹一起参加了吏部的“拔萃科”选试,白居易名列甲等,元稹考中第四等。第二年春,他们一同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秘书省是皇家整理图书的机关,校书郎的职责就是管理“邦国经籍图书”,这是一个九品小官,从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好友。
唐宪宗李纯元和元年(806),为了广揽人才,朝廷举行了制举考试,这是正儿八经的国家大考。
这时的白居易和元稹因校书郎任期届满而赋闲,他们自然不能放过这个登高的机会,为了参加制举考试答好皇帝的策问,他们二人决定找个地方“宅”起来,他们发现长安上都华阳观非常僻静,适合搞学问。于是二人就来到这里,租借了一个房间,开始为这次考试用功作准备。白居易后来写过一首诗,讲述了此时的境况:“季夏中气候,烦暑自此收。萧飒风雨天,蝉声暮啾啾。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
白居易和元稹在华阳观中“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篇”,白居易和元稹在这里“宅”了两三个月,他们竟然“宅”出了成果,写出了七十五篇策目。后来,白居易把这些文章编成四卷,这就是有名的《策林》。该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刑法、吏治、风俗等各个方面,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堪称当时“国考”的经典教材。这些精心而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给白居易的“国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段生活对白居易和元稹二人的思想、友谊也有了新的增进和提高。
这年四月,白居易和元稹参加了唐宪宗亲自组织的“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的策试。唐宪宗针对当时国家的内忧外患情况,问国家如何理政才能取得成效?面对这个问题,“宅”了三个月的白居易可不是吃素的,自然是有理有据、针砭时弊、侃侃而谈。白居易的对策揭示了当时社会动乱和疲敝的根源,但是由于白居易讲话太过耿直,触动了当权者,结果他只中了个第四等,也就是乙等。唐代制科没有第一、二等,白居易被任命为周至县尉,总算实现了他的“国考”梦想。同时考中的共有十八人,元稹考取第一名,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
李贺:“宅”出千古绝句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诗鬼”。他不畏困苦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能够持之以恒、呕心沥血,终于“宅”出了千古名句。
李贺自幼聪慧,七岁能写诗作文,十余岁便名扬文坛。韩愈和友人皇甫湜听说李贺的才名后,亲自前往李家试探,当场出题,要李贺即兴赋诗,李贺一挥而就,再试再赋,篇篇精彩。两人大惊,这才相信李贺名不虚传。
李贺的父亲按照宗室谱系属于王室贵族的后裔,却领不了祖宗多少遗泽,只做到县令小官。母亲郑氏非常贤惠,除了李贺外还有一女一儿,对儿女的教育,郑氏也是尽心竭力。李贺家早已败落,家境贫寒,李贺参加科考也没有登第。于是,怀才不遇且体弱多病的李贺只好把这种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创作上。唐宪宗元和六年五月,李贺返回长安,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从九品奉礼郎。从此,“牢落长安”为官长达三年,总算有了着落。
任职期间,李贺的工作也不忙,他“宅”居长安,把全部心思都用到了创作上。当然,李贺并不是一味“宅”居,他有时要到生活中去发掘素材。每次出门,李贺骑着一匹瘦马,肩背一个布锦囊,他边行边思索,吟得佳句,就用随身所带笔砚,在马上写成诗条,投入锦囊。有时满载而归,囊中鼓鼓的;有时终日穷思苦索,竟不得佳句,囊空如洗。
回来后,李贺就“宅”在家里,搜肠刮肚、冥思苦想,试图想出满意的诗句。知子莫若母,李贺的母亲知道儿子勤于创作,更了解儿子身体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很心疼他。一天晚上,李贺母亲看到儿子写出了不少诗句,又高兴,又心疼,叹息道:儿啊,你非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李贺那些著名的诗篇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在其《题归梦》一诗中,李贺写出了自己的艰辛和乐趣:“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菉。家门厚重意,望我饱饥腹。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
本来身体就不好,再加上刻苦写诗,李贺的身体每况愈下,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年仅二十七岁。但李贺短暂的一生,却留下了两百多首诗歌,许多是世代相传的名句,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石破天惊逗秋雨”等,可以说都是他“宅”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