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上海市静安区两所成人高校的学生社团为例,分析成人高校学生社团得以成立的具体条件,如独特的区域文化、学分制管理制度等,介绍学校管理者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和激励理论分别对成人大学生进行发动、组织、规范管理和激励的过程与成效,最后对这些实践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和理性反思。
【关键词】成人高校;现代管理理论;学生社团
【中图分类号】G7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5)12005704
【收稿日期】20150602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走向个性化——发达城区教育内涵提升的实证研究”之子课题“成人高校学分制管理条件下学生社团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课题主持人: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校长胡墨洁,本文作者为子课题组成员及执笔人
【作者简介】鲍国政(1968—),男,安徽枞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作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承载实体,成人高校的形式主要有业余大学(行业学校一般称为职工大学)、开放大学(原电视大学)和网络学院。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对象已经逐渐由补充学历和知识的干部为主逐渐转变为普通市民和企业一线员工为主,因而其功能逐渐转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由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自身的内在因素以及社会上某些不良观念和风气的影响,成人高校学生中“混文凭”、“买文凭”的意识还有一定的市场,并不时在现实的教学管理中对学校产生一定的冲击。如何坚守教育的底线,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并真正学到个人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并养成一定的能力,这些问题急切地摆在了成人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面前。
静安区业余大学(以下简称“静安业大”)暨上海开放大学静安分校(以下简称“静安开大”)在“十二五”期间,尝试了成立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的办法,凝聚学生正能量、培育良好成人高校学生文化,帮助学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过程中,“理论研究先行”的做法发挥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特别是学校德育工作部门有意识地运用了一些现代管理理论,提高了管理效能,体现了科学理论有效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引入管理理论的前提条件
理性的思考使行动具有正确性,静安业大和静安开大之所以能够自觉运用管理理论,取决于这样几个前提条件:
(一)良好的研究氛围是基础
静安区是上海市中心的发达城区,静安教育历来以科研为先导。近一二十年以来楼宇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区域人群结构的变化,白领人群成为本区在职人员的主体,与之相适应,静安区教育主管部门在保持本区“精品教育”特色的前提下,提出“高位发展”,并把“个性化学习”作为全区各类教育形式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的主题,立项了国家级课题,各类学校承担了子课题。静安业大和静安开大自然也秉持了这样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很多领域的工作,都是以“工作与科研相互促进”为特色的,因而学生德育工作同样在一开始就注重理论先导的作用。
(二)畅通的实践路径是保障
静安业大和静安开大承担的有关“个性化学习”的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是《成人高校学分制管理条件下学生社团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这个项目同时也是学校“十二五”期间学生德育工作的主线和总的工作主线,既有德育工作的内容,又有终身教育的内容,因此需要首先下大力气进行理论的梳理。经过校领导和研究人员的反复讨论,并邀请专家来校调研会商,确认了一些基本的理性认知,这些认知也成为学生社团实践活动的总的战略路径:
首先,必须发挥学分制管理的特色优势。上海的区办成人高校在落实学分制、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方面做得比较到位,静安业大和开大要使这一机制成为支持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特色条件。
其次,以学生社团作为凝聚学习者的载体。两所成人高校可以通过组建学生社团,作为创建校园文化的主体之一。
再次,学生社团可以通过业余爱好、跨专业学习、专业技能大赛等形式开展不同类型的组织活动,在创建静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行动中实现个性化学习。
二、适用的理论及其操作过程
大学生社团在国外大学的发展具有相当长的历史。二战以后,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逐步由注重智力培养转变为注重“完整学生”的培养,学生工作主要以“学生人事服务”(student personnel work)和“学生服务”(student services)为主。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生课余活动蓬勃发展,作为学生课余活动有效载体的学生社团,逐步成为校园文化中的独特风景。我国的大学生德育工作由来已久,研究文献比较丰富。不过成人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研究文献也是刚刚起步,因此在实践中,更多的还是要借助于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
具体到静安业大和静安开大,自2010年起,陆续有零星的社团活动形式开展:如业大的酒店管理专业开展的烹饪技能比赛、开大的英语学习小组学位英语助学行动、开大的摄影兴趣小组举办数码摄影比赛和讲座等。要把这些活动扩展外延、丰富内涵、提升品质,就需要进行理论上的前瞻。党总支和管理部门发动有理论素养的教师从教育教学角度开展研究并撰写论文,还要求将学生德育工作经验整理为研究论文,同时也注重班主任、学生干部的先进工作经验总结以及活动心得。在发动和管理学生社团过程中,党总支和管理部门从实践中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对比诸多现代管理理论,确认了这样几个具有适用性的理论可以作为学生社团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一)目标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理论是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管理者通过提出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但是,管理者并非将目标“一锤定音”,而是通过目标的“下行传递—分解认知—修正上传—目标统合”的过程,使组织成员达成对目标的共同认可(这一点又与“学习型组织理论”有重合之处),并转化为“自主行动”的愿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对于学生社团也是这样,在组建学生社团之前,先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点、动机以及行动愿望,并确定若干骨干人员,在建立起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类似于“朋友”的关系之后,思政团队的教师和班主任会与这些同学就他们本人在就学阶段应该获得哪些发展或者是获得哪些可以支持发展的条件,从而推动他们站在组建学生社团的第一线。从不同方面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之所以参与社团活动,其动机主要还是希望能够“获得专业知识和理论的提高”以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扩大人脉圈子”。这样的结果是符合成人大学生的群体需求特点的。因此,在组建学生社团和指导社团活动过程中,注意将学生的诉求作为目标管理的重要依据,所有的活动都是要促进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能、达成学习目标。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结论和方法就是“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我们认为,在成人大学生身上,自我超越体现为通过放大学习的欲望、探寻个人发展的新途径;建立共同愿景则是通过课程之外的兴趣,建立跨年级、跨专业,甚至跨办学类型的学生社团,形成凝聚力,把学校的可用资源提供给学生作为自我展示、获得发展动力的平台;系统思考在这里则是让学生团队形成一种文化,在现时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长远则成为可以在成人高校学生中传承的个性化学习的理念、机制和模式。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打破既有的组织边界,通过重新构造组织实现信息的互通”。这一点在学生社团活动中表现的非常明显:一是各个专业开展的专业技能大赛,从2010年的2个专业扩展到2014年的10个专业,组织竞赛队伍时,不同年级的界限没有了,业大与开大的界限没有了,甚至某些专业本科与专科的界限也没有了。如计算机信息、计算机应用和电子商务三个组共同策划的、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的“PPT设计大赛”活动,有些文科专业的同学虽然没有获奖,但是因为参加比赛、自己“被迫”学了这些平时懒得学的技能,今后还可以用得着,也还是有所得的;而有些同学的作品,教师都觉得超过自己的水平,询问之后得知,他们本来就是在广告设计公司的从业骨干。这个过程使得教师在教学和指导过程中有所触动、有所实际行动。二是文体类兴趣社团(如摄影社团、羽毛球队),学生大部分的区别性的身份界限都淡化了,共同的特征是“玩家”,但是大家的目标却是要“玩”成“家”,于是走向社会,参加各类竞赛,提高爱好的水平,也为自己和学校争得荣誉。
(三)科学管理理论
这是管理学中最基本的理论,由泰勒提出,其基本观点是“职能分工”和“例外原则”,即按照横向分科(工)、纵向分层的原理构造组织,以明确的制度规章分权授能,领导者对制度之外的事务做出决策。在现代管理理论中,这种管理模式是最“传统”的,但也是相当有效率的,一般的组织基本上采取这样的形式进行构造和活动。
学生社团的实际运作也只有采取这样的形式才能保证“初战必胜”,从而为后续的活动提供信心和经验。首先是确定管理章程和组织原则。如静安开大教务处制定了《上海开放大学静安分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作为教务处的管理规范,同时也作为团队的管理参考。这个经验也推广到业大几个新社团。其次是确定组织结构形式。学生社团按照“核心能力人员—积极分子—爱好者”的形式组建,为了使得社团活动能有实际的组织效果,在正式组织“学生会干部—班干部—干事”的配备时注意与社团的结构层次相对应;或者说,反过来,学生社团这样的非正式组织的人员结构配置与正式组织学生会干部、班干部的层次结构相对应。在活动过程中,主题、形式、资金等关键要素必须以活动方案形式申报给学校管理部门批准,人员、时间等非原则性和非关键性的事宜则由学生社团自行决定。活动结束后,又须有活动总结作为必需材料提交。学校管理部门以管理流程作为典范,在管理过程中为成人大学生展示了理论知识的有用性,不少社团成员感慨,在单位里没明白管理关系和管理理念,在学生社团里倒是领会了。
(四)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包括内容型激励理论(基于“动机”)、过程型激励理论(基于“行动”)和行为后果激励理论(基于“再激励”)等,事实上,行为者本身的动机与行动并不是绝对地只限于某一类型的理论视角,因此学校也并不限于一种激励模式来管理学生社团,而是在管理过程的不同环节采用不同的激励理论来指导行动。在启动阶段,通常采用阿尔德弗的ERG需求层次理论,即以“自我实现”为最大激励动机;在活动过程中,交互采用“公平理论”和“双因素理论”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并借助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灌输团队协作意识;在活动后期和下一个循环期,着重以“强化理论”和“归因理论”促进学生自主挖掘经验、总结模式,并做展望。
以特色学习小组为例,各个专业都有一些影响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瓶颈课程。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通过这些课程并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静安开大学习社团成立后,组织开展了多门瓶颈课程的互助学习交流,成立了“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多个互助型特色学习小组并定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为学习小组的同学提供了大量如复习纲要、历年试卷等书面材料,另一方面还邀请了专职教师和许多历届考试优秀的同学来现场介绍经验,传授考试技巧。仅在2013年度组织的4次活动中,累计参与学生人数占所修课程人数的50%以上。通过特色学习小组的互助交流,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市场营销学”的实考及格率由2012年底的71.88%提升至80.43%,“西方经济学”的实考及格率则由57.45%提升至73.42%。
这类活动中产生出一些明星“学霸”,在学生中很有威望,他们自己也有成就感,很乐意挤出工余时间来到学校辅导同学,有些学生已经毕业好几年,还会应邀到校传经送宝。学校在评选各类先进时,也会优先考虑这些做出奉献的同学。当然,静安区教育局每年给学校提供不菲的学生活动经费是坚实的物质激励基础。 三、经验与反思
(一)特色经验
1科研领先。为保证社团活动的科学性、可靠性,项目组注重先期的理论、政策与制度的研究。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主创人员分层、分领域申报研究课题,为项目实施提供思想资源。二是学校还聘请市、区两级专家作为课题的顾问,对课题组从理论到方法进行指导。
2定期交流。时间基本上是在每月学生工作例会之后,此时,课题组成员自动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交流材料,根据各自的分工,汇报研究、实施的进展情况,并将遇到的难点、问题提出,大家一起讨论。课题组成员自觉在教学之余、参加学生活动之际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并将反馈的信息提交例会讨论。
3管理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行动。在社团活动过程中,学校、教师起着引领、指导的作用,要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角,要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设计。经过数年的干部培训,学生会干部、班干部之中,不少人已经学会了一套工作方法,有些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理念和工作风格,在同学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发挥出正能量,对于推进社团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社团的核心能力尚需培育。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目前是建立在有一定特长和兴趣的学生的基础上的,这里有个传承问题,也就是说,如果要建设“品牌项目”,还需要建立可以给予长期指导的稳定的师资队伍,以及学生之间的传、帮、带的机制。
2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如何体现出合理配置。目前,学生会干部队伍配置还不够平衡,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干部之间的水平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如何逐步形成有层次的、合理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干部队伍也是需要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有待拓展、形式有待丰富。目前的活动内容,建立在兴趣基础上,如何自然地、紧密地结合学习,促进开放学习、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还有待探讨。是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还是学生的水平有限?还是学生中的“能人”没有被发现?还有待挖掘。
总之,“学分制的时间保证—学生社团作为主体—技能比赛、兴趣活动作为行为载体”这样一条逻辑线路,能够自然而然地与现代管理理论若干原理相呼应,并为科学理论指导学生德育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健.在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素质培养中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3).
[2]李霞,徐锋华.学分制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3]吕春晖.西方大学学生社团的发展变迁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4]席琳琳.论新形势下的社团文化与成人高校人才培养[J].成人教育,2012,(4).
[5]刘红艳.高校学习型社团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6]鲍国政.成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系统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1).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Management
Theory in the Activities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in Adult College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wo Adult Colleges in Shanghai Jingan District
BAO Guozheng
(Shanghai Jingan District College, Shanghai 20004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students associations in two adult colleges as examples in Jingan District in Shanghai, analyzes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to set up adult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 such as the unique regional culture, credit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troduces the process and achievement how the school managers use the theory of objective management, the theory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motivation theories to sponsor, organize, manage and encourage the adult college students.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rational reflection for the practice actions.
【Key words】adult colleges; theory of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student associations
(编辑/赵晓东)2015第12期(总第347期)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No.12 2015Total No.347
【关键词】成人高校;现代管理理论;学生社团
【中图分类号】G7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5)12005704
【收稿日期】20150602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走向个性化——发达城区教育内涵提升的实证研究”之子课题“成人高校学分制管理条件下学生社团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课题主持人: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校长胡墨洁,本文作者为子课题组成员及执笔人
【作者简介】鲍国政(1968—),男,安徽枞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作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承载实体,成人高校的形式主要有业余大学(行业学校一般称为职工大学)、开放大学(原电视大学)和网络学院。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对象已经逐渐由补充学历和知识的干部为主逐渐转变为普通市民和企业一线员工为主,因而其功能逐渐转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由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自身的内在因素以及社会上某些不良观念和风气的影响,成人高校学生中“混文凭”、“买文凭”的意识还有一定的市场,并不时在现实的教学管理中对学校产生一定的冲击。如何坚守教育的底线,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并真正学到个人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并养成一定的能力,这些问题急切地摆在了成人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面前。
静安区业余大学(以下简称“静安业大”)暨上海开放大学静安分校(以下简称“静安开大”)在“十二五”期间,尝试了成立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的办法,凝聚学生正能量、培育良好成人高校学生文化,帮助学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过程中,“理论研究先行”的做法发挥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特别是学校德育工作部门有意识地运用了一些现代管理理论,提高了管理效能,体现了科学理论有效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引入管理理论的前提条件
理性的思考使行动具有正确性,静安业大和静安开大之所以能够自觉运用管理理论,取决于这样几个前提条件:
(一)良好的研究氛围是基础
静安区是上海市中心的发达城区,静安教育历来以科研为先导。近一二十年以来楼宇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区域人群结构的变化,白领人群成为本区在职人员的主体,与之相适应,静安区教育主管部门在保持本区“精品教育”特色的前提下,提出“高位发展”,并把“个性化学习”作为全区各类教育形式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的主题,立项了国家级课题,各类学校承担了子课题。静安业大和静安开大自然也秉持了这样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很多领域的工作,都是以“工作与科研相互促进”为特色的,因而学生德育工作同样在一开始就注重理论先导的作用。
(二)畅通的实践路径是保障
静安业大和静安开大承担的有关“个性化学习”的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是《成人高校学分制管理条件下学生社团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研究》,这个项目同时也是学校“十二五”期间学生德育工作的主线和总的工作主线,既有德育工作的内容,又有终身教育的内容,因此需要首先下大力气进行理论的梳理。经过校领导和研究人员的反复讨论,并邀请专家来校调研会商,确认了一些基本的理性认知,这些认知也成为学生社团实践活动的总的战略路径:
首先,必须发挥学分制管理的特色优势。上海的区办成人高校在落实学分制、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方面做得比较到位,静安业大和开大要使这一机制成为支持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特色条件。
其次,以学生社团作为凝聚学习者的载体。两所成人高校可以通过组建学生社团,作为创建校园文化的主体之一。
再次,学生社团可以通过业余爱好、跨专业学习、专业技能大赛等形式开展不同类型的组织活动,在创建静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行动中实现个性化学习。
二、适用的理论及其操作过程
大学生社团在国外大学的发展具有相当长的历史。二战以后,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逐步由注重智力培养转变为注重“完整学生”的培养,学生工作主要以“学生人事服务”(student personnel work)和“学生服务”(student services)为主。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生课余活动蓬勃发展,作为学生课余活动有效载体的学生社团,逐步成为校园文化中的独特风景。我国的大学生德育工作由来已久,研究文献比较丰富。不过成人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研究文献也是刚刚起步,因此在实践中,更多的还是要借助于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
具体到静安业大和静安开大,自2010年起,陆续有零星的社团活动形式开展:如业大的酒店管理专业开展的烹饪技能比赛、开大的英语学习小组学位英语助学行动、开大的摄影兴趣小组举办数码摄影比赛和讲座等。要把这些活动扩展外延、丰富内涵、提升品质,就需要进行理论上的前瞻。党总支和管理部门发动有理论素养的教师从教育教学角度开展研究并撰写论文,还要求将学生德育工作经验整理为研究论文,同时也注重班主任、学生干部的先进工作经验总结以及活动心得。在发动和管理学生社团过程中,党总支和管理部门从实践中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对比诸多现代管理理论,确认了这样几个具有适用性的理论可以作为学生社团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一)目标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理论是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管理者通过提出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但是,管理者并非将目标“一锤定音”,而是通过目标的“下行传递—分解认知—修正上传—目标统合”的过程,使组织成员达成对目标的共同认可(这一点又与“学习型组织理论”有重合之处),并转化为“自主行动”的愿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对于学生社团也是这样,在组建学生社团之前,先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点、动机以及行动愿望,并确定若干骨干人员,在建立起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类似于“朋友”的关系之后,思政团队的教师和班主任会与这些同学就他们本人在就学阶段应该获得哪些发展或者是获得哪些可以支持发展的条件,从而推动他们站在组建学生社团的第一线。从不同方面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之所以参与社团活动,其动机主要还是希望能够“获得专业知识和理论的提高”以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扩大人脉圈子”。这样的结果是符合成人大学生的群体需求特点的。因此,在组建学生社团和指导社团活动过程中,注意将学生的诉求作为目标管理的重要依据,所有的活动都是要促进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能、达成学习目标。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结论和方法就是“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我们认为,在成人大学生身上,自我超越体现为通过放大学习的欲望、探寻个人发展的新途径;建立共同愿景则是通过课程之外的兴趣,建立跨年级、跨专业,甚至跨办学类型的学生社团,形成凝聚力,把学校的可用资源提供给学生作为自我展示、获得发展动力的平台;系统思考在这里则是让学生团队形成一种文化,在现时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长远则成为可以在成人高校学生中传承的个性化学习的理念、机制和模式。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打破既有的组织边界,通过重新构造组织实现信息的互通”。这一点在学生社团活动中表现的非常明显:一是各个专业开展的专业技能大赛,从2010年的2个专业扩展到2014年的10个专业,组织竞赛队伍时,不同年级的界限没有了,业大与开大的界限没有了,甚至某些专业本科与专科的界限也没有了。如计算机信息、计算机应用和电子商务三个组共同策划的、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的“PPT设计大赛”活动,有些文科专业的同学虽然没有获奖,但是因为参加比赛、自己“被迫”学了这些平时懒得学的技能,今后还可以用得着,也还是有所得的;而有些同学的作品,教师都觉得超过自己的水平,询问之后得知,他们本来就是在广告设计公司的从业骨干。这个过程使得教师在教学和指导过程中有所触动、有所实际行动。二是文体类兴趣社团(如摄影社团、羽毛球队),学生大部分的区别性的身份界限都淡化了,共同的特征是“玩家”,但是大家的目标却是要“玩”成“家”,于是走向社会,参加各类竞赛,提高爱好的水平,也为自己和学校争得荣誉。
(三)科学管理理论
这是管理学中最基本的理论,由泰勒提出,其基本观点是“职能分工”和“例外原则”,即按照横向分科(工)、纵向分层的原理构造组织,以明确的制度规章分权授能,领导者对制度之外的事务做出决策。在现代管理理论中,这种管理模式是最“传统”的,但也是相当有效率的,一般的组织基本上采取这样的形式进行构造和活动。
学生社团的实际运作也只有采取这样的形式才能保证“初战必胜”,从而为后续的活动提供信心和经验。首先是确定管理章程和组织原则。如静安开大教务处制定了《上海开放大学静安分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作为教务处的管理规范,同时也作为团队的管理参考。这个经验也推广到业大几个新社团。其次是确定组织结构形式。学生社团按照“核心能力人员—积极分子—爱好者”的形式组建,为了使得社团活动能有实际的组织效果,在正式组织“学生会干部—班干部—干事”的配备时注意与社团的结构层次相对应;或者说,反过来,学生社团这样的非正式组织的人员结构配置与正式组织学生会干部、班干部的层次结构相对应。在活动过程中,主题、形式、资金等关键要素必须以活动方案形式申报给学校管理部门批准,人员、时间等非原则性和非关键性的事宜则由学生社团自行决定。活动结束后,又须有活动总结作为必需材料提交。学校管理部门以管理流程作为典范,在管理过程中为成人大学生展示了理论知识的有用性,不少社团成员感慨,在单位里没明白管理关系和管理理念,在学生社团里倒是领会了。
(四)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包括内容型激励理论(基于“动机”)、过程型激励理论(基于“行动”)和行为后果激励理论(基于“再激励”)等,事实上,行为者本身的动机与行动并不是绝对地只限于某一类型的理论视角,因此学校也并不限于一种激励模式来管理学生社团,而是在管理过程的不同环节采用不同的激励理论来指导行动。在启动阶段,通常采用阿尔德弗的ERG需求层次理论,即以“自我实现”为最大激励动机;在活动过程中,交互采用“公平理论”和“双因素理论”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并借助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灌输团队协作意识;在活动后期和下一个循环期,着重以“强化理论”和“归因理论”促进学生自主挖掘经验、总结模式,并做展望。
以特色学习小组为例,各个专业都有一些影响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瓶颈课程。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通过这些课程并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静安开大学习社团成立后,组织开展了多门瓶颈课程的互助学习交流,成立了“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多个互助型特色学习小组并定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为学习小组的同学提供了大量如复习纲要、历年试卷等书面材料,另一方面还邀请了专职教师和许多历届考试优秀的同学来现场介绍经验,传授考试技巧。仅在2013年度组织的4次活动中,累计参与学生人数占所修课程人数的50%以上。通过特色学习小组的互助交流,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市场营销学”的实考及格率由2012年底的71.88%提升至80.43%,“西方经济学”的实考及格率则由57.45%提升至73.42%。
这类活动中产生出一些明星“学霸”,在学生中很有威望,他们自己也有成就感,很乐意挤出工余时间来到学校辅导同学,有些学生已经毕业好几年,还会应邀到校传经送宝。学校在评选各类先进时,也会优先考虑这些做出奉献的同学。当然,静安区教育局每年给学校提供不菲的学生活动经费是坚实的物质激励基础。 三、经验与反思
(一)特色经验
1科研领先。为保证社团活动的科学性、可靠性,项目组注重先期的理论、政策与制度的研究。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主创人员分层、分领域申报研究课题,为项目实施提供思想资源。二是学校还聘请市、区两级专家作为课题的顾问,对课题组从理论到方法进行指导。
2定期交流。时间基本上是在每月学生工作例会之后,此时,课题组成员自动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交流材料,根据各自的分工,汇报研究、实施的进展情况,并将遇到的难点、问题提出,大家一起讨论。课题组成员自觉在教学之余、参加学生活动之际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并将反馈的信息提交例会讨论。
3管理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行动。在社团活动过程中,学校、教师起着引领、指导的作用,要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角,要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设计。经过数年的干部培训,学生会干部、班干部之中,不少人已经学会了一套工作方法,有些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理念和工作风格,在同学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发挥出正能量,对于推进社团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社团的核心能力尚需培育。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目前是建立在有一定特长和兴趣的学生的基础上的,这里有个传承问题,也就是说,如果要建设“品牌项目”,还需要建立可以给予长期指导的稳定的师资队伍,以及学生之间的传、帮、带的机制。
2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如何体现出合理配置。目前,学生会干部队伍配置还不够平衡,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干部之间的水平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如何逐步形成有层次的、合理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干部队伍也是需要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有待拓展、形式有待丰富。目前的活动内容,建立在兴趣基础上,如何自然地、紧密地结合学习,促进开放学习、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还有待探讨。是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还是学生的水平有限?还是学生中的“能人”没有被发现?还有待挖掘。
总之,“学分制的时间保证—学生社团作为主体—技能比赛、兴趣活动作为行为载体”这样一条逻辑线路,能够自然而然地与现代管理理论若干原理相呼应,并为科学理论指导学生德育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健.在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素质培养中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3).
[2]李霞,徐锋华.学分制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3]吕春晖.西方大学学生社团的发展变迁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4]席琳琳.论新形势下的社团文化与成人高校人才培养[J].成人教育,2012,(4).
[5]刘红艳.高校学习型社团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6]鲍国政.成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系统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1).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Management
Theory in the Activities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in Adult College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wo Adult Colleges in Shanghai Jingan District
BAO Guozheng
(Shanghai Jingan District College, Shanghai 20004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students associations in two adult colleges as examples in Jingan District in Shanghai, analyzes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to set up adult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 such as the unique regional culture, credit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troduces the process and achievement how the school managers use the theory of objective management, the theory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motivation theories to sponsor, organize, manage and encourage the adult college students.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rational reflection for the practice actions.
【Key words】adult colleges; theory of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student associations
(编辑/赵晓东)2015第12期(总第347期)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No.12 2015Total No.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