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284-01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教育正在向着“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的目标前进,为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高中教学必然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尽最大的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难点教学
新课程要求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要求,为了实现这一要求,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但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分化,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学难点没有得到有效的突破,可见处理好教材中难点的教与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及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如果教学难点得以突破,那么学生的物理思维、物理方法以及创新能力也必然会得到培养,这时难点就成为了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载体[1]。
1.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成因分析
1.1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教学内容间距离较大,形成的教学难点;学生现有认知能力与教材所要求的认知能力之间有较大距离形成的教学难点;学生智力品质不良,达不到教材所要求的优良程度,形成教学困难。
1.2知识准备不足;日常形成的思维定势带来的影响;概念相似,形式相似,让学生产生模糊的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直观性较差,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造
成的难点。
1.3学生头脑中缺乏清晰的物理情景,导致对物理概念,规律难以准确、深刻理解,不善于以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4一是因物理概念难以理解、规律难以掌握所产生的畏惧情绪,这主要是心理上的原因;二是因物理知识掌握不牢,引起物理学习能力和水平降低,这主要是知识上的原因。
1.5人的认知遵循一定的规律,要研究学生物理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应该把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因此教学难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等同于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但是乔际平认为中学生的心理障碍的有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兴趣障碍,二是记忆障碍,三是注意障碍,四是思维障碍[2]。
2.新课程高中物理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
2.1做好铺垫,平稳过渡
教师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上课前备好学生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研究学生已有知识,做好由初中到高中的平稳过渡,教学循序渐渐,精练习题,在学习中掌握研究物理学的方法。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了解学习物理的兴趣所在,学生尝试到学物理的成功乐趣,增加学好物理的信心。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但逻辑思维并不是很强,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时刻关注学生,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不断调节上课节奏,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对于难点的教学更要放慢速度,在难点上要放慢进度,多举实例,有逻辑性地向前推进新课。
2.2重视情境,随时交流
物理教学中合理地创造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物理知识,更有利于难点的突破。难点的成因前面已经分析过了,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学生本身知识结构的缺陷、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学生学习动机的不足等。例如:《静摩擦力》这一课中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对学生来说始终是个难点,可以设计如下的情境,把一张纸夹在一本书中,轻轻地拉起这张白纸,利用白纸就能把一本书提起来,教师此时引导学生对书所受到的力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还有一例,可用毛刷在手上用力向左刷,使得毛刷相对手静止,通过毛刷的偏转方向得到静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毛刷相对与手的运动趋势相反。创设情境可以有很多方法,如可以通过实验、讲故事、讨论交流、设计悬念等各种方式。
2.3关注兴趣,积极鼓励
学习仅仅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所有有趣的实验、精彩的物理学史只可以把学生领到物理之门的门口,接下来的任务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努力来完成。其实学习本身有时是“痛苦”的,特别是学困生,当难点触及到他们时,闭塞的性格会使他们逃避学习难点,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连续的失败会使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力感。在遭遇了一连串的失败和挫折之后,他们感到自已一无是处,渐渐对自己丧失信心,进而陷入束手无策的状态中。这样不但阻碍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学习,更加影响了学生其他各方面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难点的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想法给予适当的肯定,发挥激励的作用,使学困生不再“困”。
2.4巧设实验,积极思考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的亲自操作或观看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或实验观察能力,或者通过有关实验的物理学史的讲述让学生明确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物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即实验法。另外学生对感性的认识比较敏感,记忆比较深刻,因此从学知识、学技能的角度讲,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
2.5及时交流,客观评价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新课程的引导下,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一个主要途径就是交流,在教学中不断地与学生交换信息。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而知识是交流的载体。而在教学中,通过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掌握教学节奏,或快或慢及时调整以适应学生的需要,最终达成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认知相吻合。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教师思维碰撞的过程,评价则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之一。维纳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在难点教学中,学生及時向老师反馈他的想法,老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极其重要。但青年教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对学生的评价总是用一两句简单的话语作为及时评价,如“你回答得很好”,“不对,你坐下再想想”等等,没有一丝启发性。
3.结论
总之,本文针对教学难点存在的原因,提出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期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菊香.谈初中物理知识难点的突破[J].黑河学刊,2009(4):104.
[2]祁红菊.再现物理情景,突破教学难点[J].科技创新导报,2009(29):166-167.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教育正在向着“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的目标前进,为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高中教学必然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尽最大的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难点教学
新课程要求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要求,为了实现这一要求,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但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分化,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学难点没有得到有效的突破,可见处理好教材中难点的教与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及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如果教学难点得以突破,那么学生的物理思维、物理方法以及创新能力也必然会得到培养,这时难点就成为了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载体[1]。
1.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成因分析
1.1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教学内容间距离较大,形成的教学难点;学生现有认知能力与教材所要求的认知能力之间有较大距离形成的教学难点;学生智力品质不良,达不到教材所要求的优良程度,形成教学困难。
1.2知识准备不足;日常形成的思维定势带来的影响;概念相似,形式相似,让学生产生模糊的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直观性较差,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造
成的难点。
1.3学生头脑中缺乏清晰的物理情景,导致对物理概念,规律难以准确、深刻理解,不善于以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4一是因物理概念难以理解、规律难以掌握所产生的畏惧情绪,这主要是心理上的原因;二是因物理知识掌握不牢,引起物理学习能力和水平降低,这主要是知识上的原因。
1.5人的认知遵循一定的规律,要研究学生物理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应该把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因此教学难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等同于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但是乔际平认为中学生的心理障碍的有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兴趣障碍,二是记忆障碍,三是注意障碍,四是思维障碍[2]。
2.新课程高中物理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
2.1做好铺垫,平稳过渡
教师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上课前备好学生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研究学生已有知识,做好由初中到高中的平稳过渡,教学循序渐渐,精练习题,在学习中掌握研究物理学的方法。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了解学习物理的兴趣所在,学生尝试到学物理的成功乐趣,增加学好物理的信心。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但逻辑思维并不是很强,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时刻关注学生,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不断调节上课节奏,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对于难点的教学更要放慢速度,在难点上要放慢进度,多举实例,有逻辑性地向前推进新课。
2.2重视情境,随时交流
物理教学中合理地创造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物理知识,更有利于难点的突破。难点的成因前面已经分析过了,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学生本身知识结构的缺陷、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学生学习动机的不足等。例如:《静摩擦力》这一课中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对学生来说始终是个难点,可以设计如下的情境,把一张纸夹在一本书中,轻轻地拉起这张白纸,利用白纸就能把一本书提起来,教师此时引导学生对书所受到的力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还有一例,可用毛刷在手上用力向左刷,使得毛刷相对手静止,通过毛刷的偏转方向得到静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毛刷相对与手的运动趋势相反。创设情境可以有很多方法,如可以通过实验、讲故事、讨论交流、设计悬念等各种方式。
2.3关注兴趣,积极鼓励
学习仅仅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所有有趣的实验、精彩的物理学史只可以把学生领到物理之门的门口,接下来的任务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努力来完成。其实学习本身有时是“痛苦”的,特别是学困生,当难点触及到他们时,闭塞的性格会使他们逃避学习难点,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连续的失败会使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力感。在遭遇了一连串的失败和挫折之后,他们感到自已一无是处,渐渐对自己丧失信心,进而陷入束手无策的状态中。这样不但阻碍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学习,更加影响了学生其他各方面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难点的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想法给予适当的肯定,发挥激励的作用,使学困生不再“困”。
2.4巧设实验,积极思考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的亲自操作或观看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或实验观察能力,或者通过有关实验的物理学史的讲述让学生明确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物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即实验法。另外学生对感性的认识比较敏感,记忆比较深刻,因此从学知识、学技能的角度讲,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
2.5及时交流,客观评价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新课程的引导下,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一个主要途径就是交流,在教学中不断地与学生交换信息。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而知识是交流的载体。而在教学中,通过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掌握教学节奏,或快或慢及时调整以适应学生的需要,最终达成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认知相吻合。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教师思维碰撞的过程,评价则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之一。维纳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在难点教学中,学生及時向老师反馈他的想法,老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极其重要。但青年教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对学生的评价总是用一两句简单的话语作为及时评价,如“你回答得很好”,“不对,你坐下再想想”等等,没有一丝启发性。
3.结论
总之,本文针对教学难点存在的原因,提出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期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菊香.谈初中物理知识难点的突破[J].黑河学刊,2009(4):104.
[2]祁红菊.再现物理情景,突破教学难点[J].科技创新导报,2009(29):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