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行文脉络之浅见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y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光潜的随笔《咬文嚼字》,是高中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备课资料(如人教版教师参考书)对这篇文章行文脉络的分析要么言之不详,要么含糊不清。
  人教版教师参考书对文章的脉络解读为:第一部分(第1至5段),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其中,第1、2段举出《屈原》《水浒》《红楼梦》中炼字的例子,说明“你这”式、“你是”式、“你有”式三种不同句式有不同的意味;第3、4段举出王若虚《史记辨惑》中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第5段举出贾岛“推敲”的故事,说明用字不同意境也不同。第二部分(第6、7段),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第6段举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为例,说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第7段指出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形成“套板反应”。第三部分(第8段),全文小结。指出读者应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潜心琢磨的好习惯。
  仔细分析这番解说,我们不免有这样的困惑:文章的第一、第二部分内容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联,按照论说文的结构,它们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是从两个方面说明我们阅读和写作要讲究文字的谨严,还是以“要使用好文字的联想意义”来解说“文字和思想感情之间有密切关系,斟酌文字实质上就是调整思想感情”的原因?
  还有的资料认为:这篇随笔的中心论点是第三段中出现的“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因为“文字和思想感情之间有密切关系,斟酌文字实质上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文章为了说明这一点,第1、2段举出《屈原》《水浒》《红楼梦》中炼字的例子,是说明句式不同,情感不同;第3、4段举出王若虚《史记辨惑》中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说明文字增减,意味不同;第5段举出贾岛“推敲”的故事,说明用字不同意境也不同。以下第7、8段文字是说明阅读或写作过程中,不能体会文字所体现的思想感情或不能准确创造性地使用文字,主要是因为不能很好地理解文字的联想意义。固然,将第1至5段中所举之例分成文字使用的三种类型,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一点,句式使用又能否可以归入文字使用的范畴呢?仔细探究一下,我们不难看出,郭沫若改字之例与贾岛斟酌“推敲”之例实际上都属于文字的选择问题,只是郭老将“是”“有”改为“这”,有妥当与不妥之别,因为表达的情感不同,句式使用要符合汉语的表达规范;贾岛使用“推”和“敲”字,都是可以的。只是两字所体现的意境有所不同。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针对同一现象重复举例呢?再者,第1至5段中所举之例既然可以看成文字使用的三种并列类型,为什么文章的主要观点要在郭老改字这一举例分析之后提出?作为文章的重要论证观点就应该统摄下面的论证材料,这才符合议论文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那么,这篇文章从一般论说文写作的角度是否可以对其写作脉络作如下梳理:
  文章的中心观点是“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这一观点的提出是由郭沫若改字妥帖和不妥正反两方面之例引出的。由具体事例引出自己的观点,这恰是随笔所常用的手法,如邓拓的《不求甚解》、林庚《说“木叶”》等都是这样的写法。至于第二段中所引《水浒》《红楼梦》中例子只是用来分析将“是”改为“这”所表达的情感会有所不同。观点明确以后,文章必然要分析提出这种观点的原因,即为具体论证阐述内容。一是“文字和思想感情之间有密切关系,斟酌文字实质上就是调整思想感情”,作者以王若虚删改“李广射虎”一段文字所造成情感意蕴不同和贾岛用“推”和“敲”所营造的意境不同来进行论述。二是“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尤其是联想意义)的确定与控制”,第6段举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是从正面阐述苏东坡能善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所以能点铁成金,使诗句意蕴丰富;第7段从反面论述现在人往往误用文字的联想意义而生流弊,陷入“套板反应”。这两段内容显然分别从阅读和写作两个角度来论述的,与分论点内容相照应。文章最后一段,即第9段,作者在充分论述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要想“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就必须要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这样文章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脉相承,眉目清晰,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论述周密透彻,堪称随笔中经典之作。
其他文献
文言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有人用“死于章句,废于清议”来形容其二难处境。在这两个极点上,我们的确有过太多的失败案例。要么机械串讲,把古汉语知识体系整个搬将出来,上成纯粹的古汉语课;要么脱离文本,架空分析,成就虚假空洞的“人文教育”。总的来看,前者在传统课堂上更为普遍,是主流形态。钱梦龙老师用有“言”而无“文”来概括其流弊。  但新课改形势下,情况有了变化。老师们开始积极拓展文言教学的新天地,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新课改下的初中作文教学仍表现为:考什么就教什么,近几年话题作文成为作文主导,从高考流向中考,从初三涌向初一,学生被迫放弃了对生活的感受、思考和感悟,失去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创新力;受“文以载道”的思想影响,教师要求学生作文思想不仅正确,而且深刻,学生只好编故事、套情节,去
教学背景  新课标中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有“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  但不少学生的作文存在叙述语多、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语言的亮点等问题。究其原因是:  1、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对生活的敏感度不高。2、不知道怎样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让
修辞是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说写者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来传递意旨,交流思想,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修辞的内容主要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和辞格的运用。本文试图以鲁迅作品为例,运用比较的方法,从求贴切、辨色彩、善活用等方面来分析鲁迅作品的词语锤炼艺术。进而探讨出词语锤炼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求贴切    判断用词是否贴切,主要体现在用词是否恰当、是否最具表现力,正如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福
举篇学生的习作《车》的例子,原文如下:   小明今年六岁,小明家对面住着一位局长,小明见过局长,局长的肚子大大的,像怀了个宝宝似的。   小明发现每天都有很多车来局长家,都是晚上,关着车灯,不响喇叭,静悄悄的来,静悄悄的走。   有一天,小明看到局长家来了一辆车,白天来的,车顶上闪着五颜六色的灯,还响着刺耳的喇叭。   从此,小明再也没有看到来局长家的车。   加上标点,总共146个字,一目了然很
教研文化的讨论,对于一个地方的教研部门而言,无疑是决定其影响力、辐射力甚至存在价值的关键所在。尤其是语文教研工作者,更是必须将教研文化的定位纳入到日常工作的应有之义,只有站在文化建设的高度,才能避免将教学研究导入琐屑。  什么是文化?似乎难以准确定义,但它又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德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恩特斯·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
据《宋诗话辑佚·陈辅之诗话》记述,欧阳修在谈及屈原与其弟子宋玉的作品时曾说:“宋玉比屈原,时有出蓝之色。”而现代著名的楚辞学家姜亮夫在《宋玉简述》中则进一步写道:“宋玉所撰各文,影响于后世者极大而且多。比屈原影响于‘文学’方面还大得多。”宋玉师承屈原,继承了屈原的遗志,并结合自己所处的实际,勇于继往开来、发扬光大、不拘一格、推陈出新,完成了由楚辞到楚赋的转变,有效地拓展了文学的主题和表现形式,在赋
“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以静谧无言的夜作比喻,赞颂那些默默的奉献者,而“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张晓风则别具匠心,选择了行道树为奉献者的“形象代言人”,全文运用对比手法,以第一人称,抒写奉献者的无悔襟怀。  对比之一:行道树的生存环境与同类作对比。  同伴:生活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在吸露,在玩凉凉的云。  行道树:“堕落”在双线道的马路边;唯一的装饰是“一
苏立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教育学院教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特聘主讲教授,学术委员。国家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材评审专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开发项目初中语文组专家组长。    文晓(以下简称“文”):感谢您能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您从事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师培训工作几十年了,您也经常到中学听课,并多次担任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的评委,对语文教师、语文教学
诗歌鉴赏是高中生学习的重难点。学生在平时的检测中,很难把握诗歌的答题思路。在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我总结出以下诗歌鉴赏的四个步骤。  一.读题目,明诗型  诗歌的题目好比一个人的着装,什么样的着装代表着什么类型的职业,什么样的题目代表着什么类型的诗歌,不同类型的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也有所不同。  如《山居秋暝》《过香积寺》等,属于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往往表达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或者对官场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