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着。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笔者认为在新课改下,中学数学教育应该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法,树立全新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所以,笔者结合十几年的中学数学教学经验,对于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观下的数学教师素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自从夸美纽斯创造班级授课制以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一直成为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其表现形式就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它的弊端在于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由于初中学生年龄特点,既有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也有渴望走向成熟的特征,因此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数学教师应为人师表,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百育德为先。数学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数学教师的师德言行、敬业精神,必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数学教师不仅要把教学看成一种职业,而且还要把它看成是为之奋斗、献身的一种高尚追求。教师人格的感召力在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无论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上来说,还是态度的形成和兴趣的培养上来说,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枯燥的学科,数学教师要耐得住寂寞,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数学不是一门大众化的学科,数学教师要有职业道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当一个教师把自己的生命和激情倾注到其职业中时,便会在其举手投足之间充满着深厚真诚的“师爱”。这样的教师,就会让学生对其产生超乎寻常的向心力和信赖感,就会让学生在其灵魂深处生发一种高度自觉的内驱力和自策力,就会赢得学生的心理认可和由衷敬佩。新世纪的教师面临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种种不适,尤其是在师生角色的转换等方面,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强烈的冲动和愿望,去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
在学习上,不少学生除了本身的智力因素以外,另一个主要障碍就是非智力因素上的,诸如学得不好不感兴趣,遇到难题,不能迎难而上,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1、运用情感手段强化自我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倾向,自我表现愿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一般地讲,恰当地表扬鼓励能强化自我效能感.这不仅对表扬和鼓励的人如此,对其他的人也有相同的作用.随着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愿望得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愈加浓厚。
2、挖掘教材的潜在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顺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潮流,人教社编辑出版的九年义务教材在内容选娶编写体例上较原有教材都有较大变化:突出了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增加可读性,在加强双基的同时,也注意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新教材的上述潜在功能,指导学生读书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也表现在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地思考问题,能够有效地应用原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创新.“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成就.”同时,在倡导学生积极创设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在授课中应启发学生多提问,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分析,并进行自我判定.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索的喜悦。
另外,教师备课时应充分挖掘教材,尽可能多地以实践为例引入课题,结合教材内容编拟应用题,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去找问题并加以解决,把应用问题列为考查和检验教学的主要一项工作。近年来高考中加大应用题的考察,对推动教学素质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上海市率先在中学生中开展“数学应用知识”竞赛,对促进“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起到良好作用。
总之,我认为在新课改的大好形式下,中学数学教育应该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全新理念,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国运兴衰在于教育,教育成败在于教师。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更需要抓住机遇,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负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以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自从夸美纽斯创造班级授课制以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一直成为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其表现形式就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它的弊端在于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由于初中学生年龄特点,既有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也有渴望走向成熟的特征,因此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数学教师应为人师表,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百育德为先。数学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数学教师的师德言行、敬业精神,必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数学教师不仅要把教学看成一种职业,而且还要把它看成是为之奋斗、献身的一种高尚追求。教师人格的感召力在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无论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上来说,还是态度的形成和兴趣的培养上来说,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枯燥的学科,数学教师要耐得住寂寞,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数学不是一门大众化的学科,数学教师要有职业道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当一个教师把自己的生命和激情倾注到其职业中时,便会在其举手投足之间充满着深厚真诚的“师爱”。这样的教师,就会让学生对其产生超乎寻常的向心力和信赖感,就会让学生在其灵魂深处生发一种高度自觉的内驱力和自策力,就会赢得学生的心理认可和由衷敬佩。新世纪的教师面临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种种不适,尤其是在师生角色的转换等方面,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强烈的冲动和愿望,去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
在学习上,不少学生除了本身的智力因素以外,另一个主要障碍就是非智力因素上的,诸如学得不好不感兴趣,遇到难题,不能迎难而上,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1、运用情感手段强化自我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倾向,自我表现愿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一般地讲,恰当地表扬鼓励能强化自我效能感.这不仅对表扬和鼓励的人如此,对其他的人也有相同的作用.随着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愿望得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愈加浓厚。
2、挖掘教材的潜在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顺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潮流,人教社编辑出版的九年义务教材在内容选娶编写体例上较原有教材都有较大变化:突出了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增加可读性,在加强双基的同时,也注意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新教材的上述潜在功能,指导学生读书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也表现在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地思考问题,能够有效地应用原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创新.“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成就.”同时,在倡导学生积极创设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在授课中应启发学生多提问,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分析,并进行自我判定.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索的喜悦。
另外,教师备课时应充分挖掘教材,尽可能多地以实践为例引入课题,结合教材内容编拟应用题,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去找问题并加以解决,把应用问题列为考查和检验教学的主要一项工作。近年来高考中加大应用题的考察,对推动教学素质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上海市率先在中学生中开展“数学应用知识”竞赛,对促进“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起到良好作用。
总之,我认为在新课改的大好形式下,中学数学教育应该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全新理念,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国运兴衰在于教育,教育成败在于教师。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更需要抓住机遇,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负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以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