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改革的尝试,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果素质教育不落实到课堂,向素质教育转变就成为一句空话。课堂教学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直接表现,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素质,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素质教育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良好的个性修养,还要有一定的学识;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创新意识。下面是我对素质教育下初中教师要具备的素质的几点认识。
一、要有良好的个性修养
学生都不会喜欢那些情绪不稳定、过于严厉、粗暴不讲理、僵化刻薄、讥讽挖苦人、态度严肃、不和蔼的老师;作为老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个性修养。而教师的个性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所以,无论从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还是从师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来看,教师都应具备良好的个性修养。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与人热情交往。教师是与人交往的职业,开放的心态,富有同情心,没有嫉妒心和占有感,会使教师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2)爱好广泛,生活丰富。热爱生活,多才多艺的教师不仅自我充实,也会获得学生的喜爱。(3)有自知之明。教师要能对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有所了解,过高或过低的自我期望都回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教师要有一定的学识
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加里宁在欢迎荣授勋章的乡村学校教师晚会的讲演中曾这样谈到: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当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显然,为了要在应有的方向上影响学生,就必须具备相当的才干。但是还不仅如此,为了要善于自觉的在一定方向上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本身是个文化程度很高的人,并且我老实说,要甚至是个学识很高的人。作为教师,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比拥有相关不大的知识量更重要。合理的知识结构,可以保证教师在知识传递中,使信息的损耗减到最少,达到最佳的教育效益。
一位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培养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只有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水准,教师才有可能进行教学。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更新,教师就更有必要了解自己专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对于邻近学科的知识,教师也要涉猎。知识的融汇贯通不仅能提高教学水平,增进个人修养,同时也能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
三、教师要有新观念和改革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学习化社会。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学科知识素养,拓宽文理知识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更要注重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及时地更新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起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观念。如,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起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等。
另外,教育与教研虽然是两项工作,但是它们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教研具有强大的综合功能,它确能将教师的精力和智力准确、恰当、高效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科研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的不同之处,突出地表现在具有较强的教研意识。对于同样的教育现象,别人可能会无动于衷,而科研型教师却会从中发现问题,大有文章可做。成功来源于尝试,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特别是作为政治课教师,只要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就一定能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中,以及从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了问题就要想办法去解决,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将是国民创造力的激烈竞争,谁拥有了创造性人才,谁就会独占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能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权力,谁就能赢得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胜利。今天,我们的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性,需要新的方法,新的发明和新的思想观。因此,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大力开展创新性教育,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但我们的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对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的宣传和培养,却忽视了个体意志品质和独立自主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的个性。我们在课堂上,最重要的不是使学生获得知识,而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探索未知。马克思说:“自由是创造的前提”,只有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培养其创造性,才能帮助学生踏上成功之路。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全面提高素质,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确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观念和课堂教学综合化和活动化的观念,课堂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学观,而应以学生的智能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主要目的,才能使我们学校教育从根本上提高育人的总体效益。课堂教学应注重开拓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主动地从多方面去获得知识,学得多一点,学得活一点,有一点创新性、带一点开拓性。
一、要有良好的个性修养
学生都不会喜欢那些情绪不稳定、过于严厉、粗暴不讲理、僵化刻薄、讥讽挖苦人、态度严肃、不和蔼的老师;作为老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个性修养。而教师的个性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所以,无论从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还是从师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来看,教师都应具备良好的个性修养。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与人热情交往。教师是与人交往的职业,开放的心态,富有同情心,没有嫉妒心和占有感,会使教师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2)爱好广泛,生活丰富。热爱生活,多才多艺的教师不仅自我充实,也会获得学生的喜爱。(3)有自知之明。教师要能对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有所了解,过高或过低的自我期望都回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教师要有一定的学识
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加里宁在欢迎荣授勋章的乡村学校教师晚会的讲演中曾这样谈到: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当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显然,为了要在应有的方向上影响学生,就必须具备相当的才干。但是还不仅如此,为了要善于自觉的在一定方向上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本身是个文化程度很高的人,并且我老实说,要甚至是个学识很高的人。作为教师,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比拥有相关不大的知识量更重要。合理的知识结构,可以保证教师在知识传递中,使信息的损耗减到最少,达到最佳的教育效益。
一位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培养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只有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水准,教师才有可能进行教学。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更新,教师就更有必要了解自己专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对于邻近学科的知识,教师也要涉猎。知识的融汇贯通不仅能提高教学水平,增进个人修养,同时也能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
三、教师要有新观念和改革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学习化社会。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学科知识素养,拓宽文理知识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更要注重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及时地更新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起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观念。如,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起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等。
另外,教育与教研虽然是两项工作,但是它们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教研具有强大的综合功能,它确能将教师的精力和智力准确、恰当、高效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科研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的不同之处,突出地表现在具有较强的教研意识。对于同样的教育现象,别人可能会无动于衷,而科研型教师却会从中发现问题,大有文章可做。成功来源于尝试,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特别是作为政治课教师,只要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就一定能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中,以及从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了问题就要想办法去解决,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将是国民创造力的激烈竞争,谁拥有了创造性人才,谁就会独占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能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权力,谁就能赢得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胜利。今天,我们的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性,需要新的方法,新的发明和新的思想观。因此,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大力开展创新性教育,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但我们的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对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的宣传和培养,却忽视了个体意志品质和独立自主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的个性。我们在课堂上,最重要的不是使学生获得知识,而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探索未知。马克思说:“自由是创造的前提”,只有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培养其创造性,才能帮助学生踏上成功之路。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全面提高素质,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确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观念和课堂教学综合化和活动化的观念,课堂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学观,而应以学生的智能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主要目的,才能使我们学校教育从根本上提高育人的总体效益。课堂教学应注重开拓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主动地从多方面去获得知识,学得多一点,学得活一点,有一点创新性、带一点开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