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西方哲学史的研究中,“中世纪”哲学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一向是比较薄弱的环节。车铭洲同志的专著《西欧中世纪哲学概论》的出版,给这方面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色彩,令人欣喜。
《概论》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了西欧封建社会哲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引进了丰富的材料,初步概括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哲学发展规律,在一些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富于启发性,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处处渗透着历史主义的精神,是《概论》的一个显著的特色。西欧封建社会的哲学思潮是和基督教密切相关的。但在作者笔下,基督教并不是一种凝固不变的意识形态,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比如,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逐渐改变了对基督教的政策,由反对、镇压转变为支持、改造和利用基督教,使其适应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需要。作者认为,随着西欧社会过渡到封建主义,基督教也相应地经历了一个封建化的过程。到了十五、十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由发展而走向衰败,与此相应的,封建基督教也开始趋于瓦解,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运动。毫无疑问,和任何宗教一样,基督教也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但是,它的内容、形式以及社会作用却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当然,准确、深入地描述这种演变过程是一件复杂而困难的任务。尽管《概论》对这种演变过程的某些环节的描述(如基督教的封建化的过程)并不是很理想的,但可以看出,作者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对西欧封建主义社会的哲学发展,本书也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在封建社会形成的初期,以波依提乌斯和爱里乌根纳为代表的哲学思潮“注重现实,注重现实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作者认为,“这反映了新兴的统治阶级的朝气,反映了封建社会确立时期各个方面的发展和百废待兴的状况”。随着封建制度的巩固和教会势力的强大,从十一世纪起,经院哲学形成了。经院哲学并非铁板一块,其中包含了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激烈斗争。十三世纪托马斯的神学哲学体系概括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发展的黄金时代所达到的总的成就”。然而,到了十五、十六世纪经院哲学便日趋瓦解,代之而起的则是反映市民资产阶级的各种新的哲学思潮。中世纪经院哲学无疑是神学的奴仆,但是它本身有一个形成、发展和衰落的过程,是欧洲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对于经院哲学也必须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和评价。
对于西欧封建社会哲学的发展,《概论》也提出了某些独立的见解,富于启发性。比如,作者认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教会大地主与世俗地主的斗争,教权派与国王派的斗争,反映在哲学思想上,表现为经院哲学内部唯实论同唯名论的斗争;农民、市民反对地主阶级,特别是反对大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和霸权主义的斗争,在哲学上反映为各种形式的‘异端’反对教会教条的斗争”。这种概括对于理解中世纪哲学的发展是具有根本性的。这种概括的准确程度如何,能否完满地解释中世纪哲学发展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现象,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但作者确实以此合理地解释了某些现象。
可以看出,作者花了很大的力气,搜集、分析了大量的材料,从而丰富了《概论》的内容。《概论》对波依提乌斯哲学、爱里乌根纳哲学、托马斯哲学、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以及人文主义思潮等的阐述较之以往的论著在内容上都丰富、深入得多了。这是很好的。不过,从全书的安排来说,似乎经院哲学所占的篇幅少了一些,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内容相对地显得多了一些。
(《西欧中世纪哲学概论》,车铭洲著,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四月第一版,1.28元)
《概论》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了西欧封建社会哲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引进了丰富的材料,初步概括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哲学发展规律,在一些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富于启发性,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处处渗透着历史主义的精神,是《概论》的一个显著的特色。西欧封建社会的哲学思潮是和基督教密切相关的。但在作者笔下,基督教并不是一种凝固不变的意识形态,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比如,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逐渐改变了对基督教的政策,由反对、镇压转变为支持、改造和利用基督教,使其适应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需要。作者认为,随着西欧社会过渡到封建主义,基督教也相应地经历了一个封建化的过程。到了十五、十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由发展而走向衰败,与此相应的,封建基督教也开始趋于瓦解,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运动。毫无疑问,和任何宗教一样,基督教也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但是,它的内容、形式以及社会作用却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当然,准确、深入地描述这种演变过程是一件复杂而困难的任务。尽管《概论》对这种演变过程的某些环节的描述(如基督教的封建化的过程)并不是很理想的,但可以看出,作者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对西欧封建主义社会的哲学发展,本书也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在封建社会形成的初期,以波依提乌斯和爱里乌根纳为代表的哲学思潮“注重现实,注重现实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作者认为,“这反映了新兴的统治阶级的朝气,反映了封建社会确立时期各个方面的发展和百废待兴的状况”。随着封建制度的巩固和教会势力的强大,从十一世纪起,经院哲学形成了。经院哲学并非铁板一块,其中包含了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激烈斗争。十三世纪托马斯的神学哲学体系概括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发展的黄金时代所达到的总的成就”。然而,到了十五、十六世纪经院哲学便日趋瓦解,代之而起的则是反映市民资产阶级的各种新的哲学思潮。中世纪经院哲学无疑是神学的奴仆,但是它本身有一个形成、发展和衰落的过程,是欧洲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对于经院哲学也必须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和评价。
对于西欧封建社会哲学的发展,《概论》也提出了某些独立的见解,富于启发性。比如,作者认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教会大地主与世俗地主的斗争,教权派与国王派的斗争,反映在哲学思想上,表现为经院哲学内部唯实论同唯名论的斗争;农民、市民反对地主阶级,特别是反对大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和霸权主义的斗争,在哲学上反映为各种形式的‘异端’反对教会教条的斗争”。这种概括对于理解中世纪哲学的发展是具有根本性的。这种概括的准确程度如何,能否完满地解释中世纪哲学发展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现象,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但作者确实以此合理地解释了某些现象。
可以看出,作者花了很大的力气,搜集、分析了大量的材料,从而丰富了《概论》的内容。《概论》对波依提乌斯哲学、爱里乌根纳哲学、托马斯哲学、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以及人文主义思潮等的阐述较之以往的论著在内容上都丰富、深入得多了。这是很好的。不过,从全书的安排来说,似乎经院哲学所占的篇幅少了一些,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内容相对地显得多了一些。
(《西欧中世纪哲学概论》,车铭洲著,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四月第一版,1.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