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历朝历代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医学也是如此。特别是宋元时期,河南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医家,他们在中国医学史的发展上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宋代以降,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南方医学迅速崛起,如荆襄医学、吴中医学、福建医学等。近代以来,学者们对南方医学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尤其侧重于江南地区,而对于而对北方地区,特别是明清时期河南医学的研究则不够全面,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明清时期河南名医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明清;河南省;名医;概况
20世纪中叶,随着“新史学”的崛起,医疗社会史作为其重要分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和讨论会议不断增多,新的视角和方法不断被开辟和运用。但在这些研究队伍中,对河南医学史的研究却寥若星晨。因此,笔者试图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对明清时期河南名医进行简单梳理。
明代,河南医家中在医学上颇有建树的唯有李濂。据《明史·李濂传》载:“李濂,字川父,祥符人。举正德八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沔阳知州,稍迁宁波同知,擢山西佥事。嘉靖五年以大计免归,年才三十有八。濂少负俊才,……,既罢归,益肆力于學,逐以古文名于时,其著述甚多。”在文学、史学、方志学及医学方面均有研究。据其自述:“(长兄)洪习医,(二兄)淳服贾,濂谫薄不类,赖族考庇荫之休,少举进士,三为下大夫”。李濂并非专门医家出身,但由于家学渊源和医风熏陶,加上深厚的文史知识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他对医学的贡献无愧于“金钟李氏”(李濂先祖曾治愈皇太子痉病,上欲封之为太医丞,因固辞不受,乃赐金钟,于是四方之人都称其为“金钟李氏”)。李濂所撰《医史》10卷,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名医传记类著作,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尤其是后五卷,其所撰的《张仲景补传》《王叔和补传》《启玄子补传》《王履补传》《戴原礼补传》等篇,其文献价值更高。此外,其著作还有《幼科类萃序》《续医说序》《陶节庵伤寒六书序》等,由此亦可证明李濂对我国医学的传承所做的贡献。
清代医学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医家在清廷的高压政策下,埋头于对历代医学典籍的整理、点校,这对我国古代医学史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这一时期医学分工更加明确,温病学、解剖学、针灸学、药物学等各自形成了独立的体系。此时的河南籍名医主要有吴其浚、杨栗山、李守先、龙之章、王燕昌等人,吴其君(公元1789—1847年)河南固始人。1817年中进士,在翰林院任职期间,就曾博览群书,收集资料,后在各地任职期间广泛搜集植物标本,绘成图谱,最终著成我国第一部植物志巨著《植物名实图考》。本书共38卷、收录植物一千七百多种,分为谷、蔬果、木等十二类,每种植物的形状、性味、产地及功能均有详细记载,并附有插图,以便识别。此书对历代本草医籍中的错误之处也给予了纠正。吴氏的医学著作除《图考》外,还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此书为《图考》的前身,载有植物七百多种,也是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药用植物学专著。此书出版后曾流传至日本、朝鲜等国家。德国人依·布来斯耐德在其所著的《中国植物学文献评论》中,对吴其君的著作有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图考》的绘图相当精准,“其中最精确的,往往可赖以鉴定科和目”。明清时期南北方瘟疫频繁,明代医者通过调查研究对治疗瘟疫提出过较为系统全面的主张,清朝中期,出现了专门的温病学者,杨璿便是其中之一。杨璿(公元1705—?年)河南夏邑人,自幼天资聪慧,能诗善文,清乾隆年间被选为贡生,然而在之后的考试中却屡试不第,逐改习医学,有感于世人不能明辨温病与伤寒,于是他便对伤寒及温病进行深入研究,终著成《伤寒瘟疫条辨》。该书共6卷92册,书中明确指出了瘟病的由来是因“杂气由口鼻入三焦,怫郁内治”的理论。该书还将温病和伤寒各分为一门,以其各自的病因、脉症,用不同的方法和药物治疗。从此伤寒和温病成了两种不同的医科。该书的发行使几千年的温病得到了有效治疗。针灸学家李守先(公元1736—1798年)河南长葛人。少时即自学针灸,苦练六年而成。约五十岁时,邑中疟疾流行,李氏施术救人,医活众多,时人皆称之为神医。李氏晚年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以浅显易懂的形式将其医术撰成《针灸易学》二卷,上卷包括针灸源流、手法、认证三部分,重点介绍针灸方法及要穴的应用,下卷主要论述穴位及治疗方法,列有十二经图、十二经穴、奇经穴名等。全书图文并茂,简明易晓。是一部较实用的针灸学著作,对初学针灸者有较多的参考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明清时期河南籍部分医者的基本概况,一些医家、医著、医事由于资料及篇幅有限,逐未作介绍,惟待以后通过查阅更多史料继续挖掘、研究。
参考文献:
[1](明)张廷玉.明史·李濂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李濂.四库存目·嵩渚文集卷89[M].影印本,山东:齐鲁书社,1995:316.
[3]张一群.明代《医史》作者李濂生平著述考略[J].中华医史杂志,2003.
[4]毛德西,朱光.河南医史撮要[J].河南中醫,2001.
作者简介:
姜艳飞,女,河南周口,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明清史方向。
关键词:明清;河南省;名医;概况
20世纪中叶,随着“新史学”的崛起,医疗社会史作为其重要分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和讨论会议不断增多,新的视角和方法不断被开辟和运用。但在这些研究队伍中,对河南医学史的研究却寥若星晨。因此,笔者试图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对明清时期河南名医进行简单梳理。
明代,河南医家中在医学上颇有建树的唯有李濂。据《明史·李濂传》载:“李濂,字川父,祥符人。举正德八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沔阳知州,稍迁宁波同知,擢山西佥事。嘉靖五年以大计免归,年才三十有八。濂少负俊才,……,既罢归,益肆力于學,逐以古文名于时,其著述甚多。”在文学、史学、方志学及医学方面均有研究。据其自述:“(长兄)洪习医,(二兄)淳服贾,濂谫薄不类,赖族考庇荫之休,少举进士,三为下大夫”。李濂并非专门医家出身,但由于家学渊源和医风熏陶,加上深厚的文史知识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他对医学的贡献无愧于“金钟李氏”(李濂先祖曾治愈皇太子痉病,上欲封之为太医丞,因固辞不受,乃赐金钟,于是四方之人都称其为“金钟李氏”)。李濂所撰《医史》10卷,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名医传记类著作,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尤其是后五卷,其所撰的《张仲景补传》《王叔和补传》《启玄子补传》《王履补传》《戴原礼补传》等篇,其文献价值更高。此外,其著作还有《幼科类萃序》《续医说序》《陶节庵伤寒六书序》等,由此亦可证明李濂对我国医学的传承所做的贡献。
清代医学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医家在清廷的高压政策下,埋头于对历代医学典籍的整理、点校,这对我国古代医学史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这一时期医学分工更加明确,温病学、解剖学、针灸学、药物学等各自形成了独立的体系。此时的河南籍名医主要有吴其浚、杨栗山、李守先、龙之章、王燕昌等人,吴其君(公元1789—1847年)河南固始人。1817年中进士,在翰林院任职期间,就曾博览群书,收集资料,后在各地任职期间广泛搜集植物标本,绘成图谱,最终著成我国第一部植物志巨著《植物名实图考》。本书共38卷、收录植物一千七百多种,分为谷、蔬果、木等十二类,每种植物的形状、性味、产地及功能均有详细记载,并附有插图,以便识别。此书对历代本草医籍中的错误之处也给予了纠正。吴氏的医学著作除《图考》外,还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此书为《图考》的前身,载有植物七百多种,也是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药用植物学专著。此书出版后曾流传至日本、朝鲜等国家。德国人依·布来斯耐德在其所著的《中国植物学文献评论》中,对吴其君的著作有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图考》的绘图相当精准,“其中最精确的,往往可赖以鉴定科和目”。明清时期南北方瘟疫频繁,明代医者通过调查研究对治疗瘟疫提出过较为系统全面的主张,清朝中期,出现了专门的温病学者,杨璿便是其中之一。杨璿(公元1705—?年)河南夏邑人,自幼天资聪慧,能诗善文,清乾隆年间被选为贡生,然而在之后的考试中却屡试不第,逐改习医学,有感于世人不能明辨温病与伤寒,于是他便对伤寒及温病进行深入研究,终著成《伤寒瘟疫条辨》。该书共6卷92册,书中明确指出了瘟病的由来是因“杂气由口鼻入三焦,怫郁内治”的理论。该书还将温病和伤寒各分为一门,以其各自的病因、脉症,用不同的方法和药物治疗。从此伤寒和温病成了两种不同的医科。该书的发行使几千年的温病得到了有效治疗。针灸学家李守先(公元1736—1798年)河南长葛人。少时即自学针灸,苦练六年而成。约五十岁时,邑中疟疾流行,李氏施术救人,医活众多,时人皆称之为神医。李氏晚年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以浅显易懂的形式将其医术撰成《针灸易学》二卷,上卷包括针灸源流、手法、认证三部分,重点介绍针灸方法及要穴的应用,下卷主要论述穴位及治疗方法,列有十二经图、十二经穴、奇经穴名等。全书图文并茂,简明易晓。是一部较实用的针灸学著作,对初学针灸者有较多的参考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明清时期河南籍部分医者的基本概况,一些医家、医著、医事由于资料及篇幅有限,逐未作介绍,惟待以后通过查阅更多史料继续挖掘、研究。
参考文献:
[1](明)张廷玉.明史·李濂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李濂.四库存目·嵩渚文集卷89[M].影印本,山东:齐鲁书社,1995:316.
[3]张一群.明代《医史》作者李濂生平著述考略[J].中华医史杂志,2003.
[4]毛德西,朱光.河南医史撮要[J].河南中醫,2001.
作者简介:
姜艳飞,女,河南周口,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明清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