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唱指挥的基本原则要求“省,准,美”。“省”要求简明,有说服力,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动作(如从头到尾 一二,一二-----; 一二三,一二三-------);切忌多余的动作(如弯腿、绕花、晃肘、抖身,随着拍子点头耸肩)等。
“准”要求不要把拍子打反了(即强弱颠倒),拍子不要打乱了,指挥动作必须有预示,应动在拍子的前面,而不是跟在乐队的后面。
“美”要求美观、有感染力。它总是同“准”连在一起。指挥动作应该整体布局:抓住关键,注意动作的分寸感和幅度的大小,各种对比,有起伏有发展有高潮。也就是说动作设计要与所演奏演唱的音乐内容、情绪和感情相吻合等。
有的时候在教学中看到老师把拍子打反了(强弱颠倒了),说明基本的指挥图示没掌握好。那么你就要熟悉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的基本及变化打法,之后就可以练习下面的技巧:
一、合并拍与分拍的指挥
1、在乐曲相当快的时候,如果再按照乐谱的节拍击拍,就会显得过分忙乱,为了避免过多的指挥动作,经常将分拍点合并,这就是合并拍。
A、将二、四、八拍的快速乐曲,每两拍合并成一拍,再按照合并之后的节拍规律进行击拍。
如2/4,4/4,8/4合并成1/2,2/2,4/2之后,再照一、二、四拍来击拍。
b、将三、六、九、十二拍的快速乐曲,每三拍合并成一拍。
如,3/4、3/8、6/4、6/8、9/8、12/8合并成一、二、三、四拍,再按照这些拍子击拍。如6/8《愉快的梦》、3/4《多瑙河之波》合并成二拍子。
注:6/4的乐曲不能照三拍子击拍。一般需将二分音符打成合并拍而组成每小节三拍的结构,也都直接写成3/2(即使它的前后都是以四分音符为单位节拍的记谱),而不能写成6/4(如《水上音乐》)。
C、在混合拍子的快速乐曲里,可以依照上面的方法进行分割,合并成时值不等的若干合并拍,但要注意节拍时内含时值的准确、相等。假如5/4的混合拍其结构为3+2,就不能击成
。
d、有时可将每小节合并成一拍,使每两小节或每三、四小节合成为一个单元。
2、分拍
在慢速的一、二、三、四拍子中,有时可将每拍打成两个或三个分拍。其方法是在正拍子拍点的旁边,附加一个或两个小的拍点(如)。
通常分拍的准备线动作应小于正拍的动作,以免把节奏搞乱。
二、主动拍和被动拍
节奏单位短于或等于一拍时,或者每拍都在换音或和弦时(包括同音反复和一拍内有多个音),为了使乐队演奏得整齐划一,在击拍时应该将每个拍点打得很清楚。这种主动的击拍法,称为主动拍。
反之,节奏单位长于一拍时,或者说出现了一个延续二拍至数拍的长音时,为了避免破坏它的持续平衡感,指挥一般不去强调第一拍之后的拍点。这种击拍就称之为被动拍。在音乐结尾时长音常用这种方法打收束拍(但心里要数够拍数)。
我们在歌唱教学中处理其中的力度、速度、渐强渐弱,辅于指挥的手势,可以很轻松的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远比说教好得多。还可以控制学生齐唱、合唱中的喊叫白嗓等。
三、渐强和渐弱
1、渐强可以用手、腕、肘、上臂各部分均匀的连接在一起,也就是从小到大,连起来便能表示出来。逐渐加大指挥动作,有时逐渐提高手的位置,如左手原来下压的动作逐渐松开,而右手从较低的位置逐小节往上提高,最后到达预定的位置。如渐强幅度最大时,也可左手掌心向上,并逐渐升高动作增加效果。根据左手运动方向,因此一般有两种升高:一是斜向(横行),二是由下向上(纵向)。(如《国歌》三个“起来!起来!起来!”左手可以从低位到高位斜举起三次逐步增高或纵向上升)。
2、漸弱的指挥,它刚好与渐强的动作相反,将大幅的动作逐渐减小,在一个延长音和一个被动拍的长音渐弱时,我们不必将每一拍打出来并减小其幅度,而可以用逐渐降低手的位置来表达,将长音开始的反射线提高(或把长音的第一拍)到较高位置,先让肘部慢慢降下,再将前臂后和手腕跟着慢慢下垂,将手掌心和指挥棍尖降到低点。
如果渐强和渐弱要在一、二拍之内完成,那么我们可以在每拍的指挥线条的幅度上体现出来:把反射线提高降低突显出来(如《红蜻蜓》)。
有时身体的其他部分也可用来为渐强渐弱服务。如渐强时抬头,做仰首观天;而渐弱时又低下头,做俯首沉思状。
四、1、指挥的腿和脚
两脚稍分,略呈外八字,稍有一些前后(一般左脚在前),以支持身体的平衡和上身的转动及动作侧左前和右侧后,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移动,切忌弓腿(非常难看,容易破坏音乐形象);指挥也不能边指挥边走动。
2、手,击拍点一般在中指,掌心控制声音,灵活度在手腕(快速乐曲)(如《游击队之歌》就靠手腕的弹性,指挥图要直线运动):
3、表现抒情像摇篮曲,就靠手腕的柔性(指挥图应该是曲线运动):
(或混合运动)
4、小臂:表现群众歌曲,比较有力的歌曲等(如《歌唱祖国》):
5、大臂:表现深沉、豪迈、气势(宽幅曲线的乐曲),但手、小臂、大臂不能断节,以大臂为主,其他紧随运动,并配合身体。
①
(幅度“拉”大,宽广的)
②
(大幅度,歌颂性)
③
(这是歌曲的高潮部分,也需宽幅的指挥动作)
手的动作,还有常用的“拉”,“抹”,“托”,“砍”(乐队指挥常用)“园”,“戳”,“拳头”,“指”,“挑”,“压”等。
笔者参加了2005年德阳市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也观看了其中今年10月在德阳举行的“四川省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合唱指挥比赛,得高分者都是起拍、收拍、预示清楚、指挥线条流畅等较好的。合唱指挥是一门艺术,你要会识合唱谱,会记忆,会设计,有层次有变化,熟练各种手法;多看、多练、多研多实践是一条捷径的方法。
“准”要求不要把拍子打反了(即强弱颠倒),拍子不要打乱了,指挥动作必须有预示,应动在拍子的前面,而不是跟在乐队的后面。
“美”要求美观、有感染力。它总是同“准”连在一起。指挥动作应该整体布局:抓住关键,注意动作的分寸感和幅度的大小,各种对比,有起伏有发展有高潮。也就是说动作设计要与所演奏演唱的音乐内容、情绪和感情相吻合等。
有的时候在教学中看到老师把拍子打反了(强弱颠倒了),说明基本的指挥图示没掌握好。那么你就要熟悉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的基本及变化打法,之后就可以练习下面的技巧:
一、合并拍与分拍的指挥
1、在乐曲相当快的时候,如果再按照乐谱的节拍击拍,就会显得过分忙乱,为了避免过多的指挥动作,经常将分拍点合并,这就是合并拍。
A、将二、四、八拍的快速乐曲,每两拍合并成一拍,再按照合并之后的节拍规律进行击拍。
如2/4,4/4,8/4合并成1/2,2/2,4/2之后,再照一、二、四拍来击拍。
b、将三、六、九、十二拍的快速乐曲,每三拍合并成一拍。
如,3/4、3/8、6/4、6/8、9/8、12/8合并成一、二、三、四拍,再按照这些拍子击拍。如6/8《愉快的梦》、3/4《多瑙河之波》合并成二拍子。
注:6/4的乐曲不能照三拍子击拍。一般需将二分音符打成合并拍而组成每小节三拍的结构,也都直接写成3/2(即使它的前后都是以四分音符为单位节拍的记谱),而不能写成6/4(如《水上音乐》)。
C、在混合拍子的快速乐曲里,可以依照上面的方法进行分割,合并成时值不等的若干合并拍,但要注意节拍时内含时值的准确、相等。假如5/4的混合拍其结构为3+2,就不能击成
。
d、有时可将每小节合并成一拍,使每两小节或每三、四小节合成为一个单元。
2、分拍
在慢速的一、二、三、四拍子中,有时可将每拍打成两个或三个分拍。其方法是在正拍子拍点的旁边,附加一个或两个小的拍点(如)。
通常分拍的准备线动作应小于正拍的动作,以免把节奏搞乱。
二、主动拍和被动拍
节奏单位短于或等于一拍时,或者每拍都在换音或和弦时(包括同音反复和一拍内有多个音),为了使乐队演奏得整齐划一,在击拍时应该将每个拍点打得很清楚。这种主动的击拍法,称为主动拍。
反之,节奏单位长于一拍时,或者说出现了一个延续二拍至数拍的长音时,为了避免破坏它的持续平衡感,指挥一般不去强调第一拍之后的拍点。这种击拍就称之为被动拍。在音乐结尾时长音常用这种方法打收束拍(但心里要数够拍数)。
我们在歌唱教学中处理其中的力度、速度、渐强渐弱,辅于指挥的手势,可以很轻松的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远比说教好得多。还可以控制学生齐唱、合唱中的喊叫白嗓等。
三、渐强和渐弱
1、渐强可以用手、腕、肘、上臂各部分均匀的连接在一起,也就是从小到大,连起来便能表示出来。逐渐加大指挥动作,有时逐渐提高手的位置,如左手原来下压的动作逐渐松开,而右手从较低的位置逐小节往上提高,最后到达预定的位置。如渐强幅度最大时,也可左手掌心向上,并逐渐升高动作增加效果。根据左手运动方向,因此一般有两种升高:一是斜向(横行),二是由下向上(纵向)。(如《国歌》三个“起来!起来!起来!”左手可以从低位到高位斜举起三次逐步增高或纵向上升)。
2、漸弱的指挥,它刚好与渐强的动作相反,将大幅的动作逐渐减小,在一个延长音和一个被动拍的长音渐弱时,我们不必将每一拍打出来并减小其幅度,而可以用逐渐降低手的位置来表达,将长音开始的反射线提高(或把长音的第一拍)到较高位置,先让肘部慢慢降下,再将前臂后和手腕跟着慢慢下垂,将手掌心和指挥棍尖降到低点。
如果渐强和渐弱要在一、二拍之内完成,那么我们可以在每拍的指挥线条的幅度上体现出来:把反射线提高降低突显出来(如《红蜻蜓》)。
有时身体的其他部分也可用来为渐强渐弱服务。如渐强时抬头,做仰首观天;而渐弱时又低下头,做俯首沉思状。
四、1、指挥的腿和脚
两脚稍分,略呈外八字,稍有一些前后(一般左脚在前),以支持身体的平衡和上身的转动及动作侧左前和右侧后,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移动,切忌弓腿(非常难看,容易破坏音乐形象);指挥也不能边指挥边走动。
2、手,击拍点一般在中指,掌心控制声音,灵活度在手腕(快速乐曲)(如《游击队之歌》就靠手腕的弹性,指挥图要直线运动):
3、表现抒情像摇篮曲,就靠手腕的柔性(指挥图应该是曲线运动):
(或混合运动)
4、小臂:表现群众歌曲,比较有力的歌曲等(如《歌唱祖国》):
5、大臂:表现深沉、豪迈、气势(宽幅曲线的乐曲),但手、小臂、大臂不能断节,以大臂为主,其他紧随运动,并配合身体。
①
(幅度“拉”大,宽广的)
②
(大幅度,歌颂性)
③
(这是歌曲的高潮部分,也需宽幅的指挥动作)
手的动作,还有常用的“拉”,“抹”,“托”,“砍”(乐队指挥常用)“园”,“戳”,“拳头”,“指”,“挑”,“压”等。
笔者参加了2005年德阳市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也观看了其中今年10月在德阳举行的“四川省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合唱指挥比赛,得高分者都是起拍、收拍、预示清楚、指挥线条流畅等较好的。合唱指挥是一门艺术,你要会识合唱谱,会记忆,会设计,有层次有变化,熟练各种手法;多看、多练、多研多实践是一条捷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