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过去很长时间,我推崇的是“教书育人”的教育观,又可以分为三类:先教书后育人,我们称之为“先后说”;教书并育人,我们称为“并列说”;教书是为了育人,我们可称之为“条件说”。然而,随着教育实践经验增加,我越来越感觉到以传承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教书育人”观念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教育不仅仅传授知识,更要强调育人为本,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教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本领,更要先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只有颠倒先后,调换主次并列和条件的“育人教书”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树立并付诸实践的教育观。“人”育好了,“书”也就教好了。在“育人教书”的教育观指导下,我们确立并推行了初中德育导师制,逐步实践了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
[关键词] “教书育人”;“育人教书”;教育观
一、全员育人:让每个老师都成为导师
“立德树人”,培养人才要先成人再成才。我们认为,德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体验”“行动”“感悟”;德育不仅需要“统一”,更需要“个性”。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实现“整体素质好”,(因势治水,因性育人),改变仅仅依靠班主任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片面认识和现状,让所有教师都承担起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促进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我们实施了“德育导师制”,建立了一支全员参与的德育队伍。我们让教学班级的任课教师担任这个班级的德育导师,以“德育小班”的形式开展各种各样的德育、教学活动,全面关心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
一个班级三个导师,导师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实践教育理念,实践的可行性也更强了。三个导师填补了传统班级管理的空白,让班级管理不存在真空地带,三个导师形成一种德育合力。
1.导师各具风格,有的放矢显本色。在每年新七年级教学行政班级导师团队的确立过程中,我们都要进行“导师能力申述会”,导师们在会上进行5分钟左右的自我申述,内容包括自己担任导师的优势和主要善于负责的工作,对自己负责的德育小班教育的初步构想以及表达自己申请当首席导师或者导师的意愿。学校在各位导师自我申述基础上,以“各尽所能、优势互补”为核心目标,尊重导师意愿,统筹安排各班导师团队。在安排过程中,遵循“男女搭配、新老搭配、学科搭配、性格搭配”的原则,综合考虑各导师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反思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要求导师具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导师既有自己分管的学生,负责自己的德育小班,又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各施所长。
2.导师形成团队,凝心聚力朝前行。一个人的德育力量毕竟有限,尤其是面临一些突发状况,面对一些比较难教育的学生的时候,只有导师团队的力量才能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区先进班主任楼老师曾在其他学校担任多年班主任,当时他曾和学生发生冲突,结果导致该生到毕业对他都与其不理不睬。来到我校后,他也与班里学生小乐发生了冲突,但小乐在班级另两位导师的开导下,很快与楼老师化解了矛盾。所以,楼老师一直感慨着“德育导师制,人多好办事”。
3.分中有合,合中有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行,我们又在班内组建了各学习小组并进行了建设。一个导师分管三至四个学习小组,一个小组就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共同体,各科老师通过考查整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定期做出评价;一个小组也是亲密友爱的情感共同体,班中定期评选优胜小组,小组成员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识;小组也是团结协作的班级共同体,在校级活动中,各小组依据特长发挥作用。班级的各项活动,由导师带着小组承包完成,如班级布置、管理读书角、完成黑板报、策划主题班会等。小组本身是一种“分”,一个导师分管的几个小组形成的是“合”;小组内部的個体是一种“分”,形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即是一种“合”;一个导师的四个小组形成的德育小班是一种“分”,三个导师的三个德育小班又是一种“合”。
我们学校有大量的青年教师,每一名青年教师都担任了德育导师。德育导师制向青年教师、非文化课教师下放了班级的管理权,这样可以使他们迅速找到自己在学校教学教育中的位置,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所有老师都参与了班级建设,并有自己对口负责的学生,教育任务明确,可以深入挖掘学生的成长兴趣和发展方向,可以唤醒学生的发展需要,真正做到了“零距离”育人。学校鼓励老师们组织策划师生间的活动。这类活动,既锻炼了教师在组织、策划、沟通、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又能使教师们主动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看到了学生在课堂外的另一面,从而探索出真正适合每位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教师能“跳出教学看教学,跳出教学管教学”,在更高层次上看待自己日常的教学工作,增强教师的事业感。
二、全面育人:让每个导师都能关注学生全部
无论是能力有多强的班主任,总有关注不到的学生。德育导师制的推行,一个班级三个导师,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老师的关注。因为不同的导师有不同的偏好,而对每个学生来说则有了更多的机会被至少一个导师喜爱,进而成为这名导师的受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关注,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
1.“有什么样的导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句话是说一个导师带出来的学生在言行举止、行为习惯、世界观、价值观等诸多方面跟导师很相似。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入学观察一月后,以学生的个性、心理、品德的情况为主,兼顾学业,师生进行双向选择。根据双向选择情况,考虑“男女平衡、特长平衡、成绩平衡、地段平衡”,导师与学生完成结对。遵循“学生优先、个别认定、性格互补”原则,导师与受导学生确定后,导师要对每位受导学生进行个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辅导计划。导师经常性地与学生进行谈话沟通,可以有计划地、有意识地对其进行了解和指导,使教育能如春风化雨般的润物细无声,并且适时组织学生开展郊游、烧烤、聚会等小型的集体活动和亲子活动。导师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朋友,同时也让德育二字变得更加具体、更加亲切而有效。
2.怀揣一颗父母之心,承担一份父母之责。在校园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老师用“我们家”取代“我们班”来形容自己的学生,“我们家小孩”是老师们经常的口头禅,因为在老师们心目中,自己就是学生在学校的“父母”,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我们以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关注我们的学生。优秀教师蔡卫兵老师在自己的女儿生病住院需要照顾的情况下,坚持上班完成教学任务和导师工作;杨铭老师,因学生生病家长接送不便,将学生带回了自己家照顾。 3.实践一种父母之行,培育一份亲子之情。我们的导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多个方面,同样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当一些学生出现了智力、行为等偏差的时候,我们就像父母一样不离不弃。少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他们在家庭中得不到或者缺少关爱,我们给特殊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关爱,保护他们更为脆弱的自尊心。亲子活动中,我们要求学生必须有家长陪同参与,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导师纷纷充当起了学生的临时家长,使得这些学生也能像其他学生一样参与亲子活动,感受家庭和集体的快乐。
三、全程育人:让每个学生全程都能受到关注
德育导师从初一年级起一直到初三年级,全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全程育人”的格局。从学生踏入校园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告诉他们要做一个品正学芳的学子。主题活动的设计从“处世、处事、立身”的三维目标来确定,活动的开展要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活动的要求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合理的差异度;需要学生参与活动的全程,主动地感受、思考、推进活动的进行,并能自觉地做出反思与重建。
主題式德育活动的设计涵盖初中三个学年六个学期。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自我意识初步发展,我们拟定的主题分别是“学而有道”“和谐相处”。八年级的学生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自我意识觉醒,两性意识开始明显,我们拟定的主题分别是“学海冲浪”“豆蔻年华”。九年级的学生学习与发展挑战性高,往往会出现人际关系敏感的问题,需要关怀与支持,我们拟定的主题分别是“突破自我”“迎接挑战”。
德育导师制实施至今,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从德育小班的组建到三位导师的日常工作,再到学校的考核评价,都有一系列较为具体的要求,使导师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又可适当灵活变通,鼓励创新。我们坚持“全员育人”,从德育导师力量的配置上,为改善中间地带学生长期受忽视的不良现状提供了可能。导师制提高了“德困生”转化的比例和实效,也保证了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位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打造了一支引领有力、德研有方的导师队伍,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德育先进教师。
德育导师制的建立,使我们的德育工作从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交流”,从“务虚型”转变为“务实型”,从“强迫式”转变为“自主式”。以心交心,成功地叩开了学生的心扉,润物细无声地解开了学生的一个个心结。在德育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推行了“德育小班化”,并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研究,从而推动实践的深入。“中学德育‘小班化’建设研究”课题先后获得浙江省201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度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宁波市第十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鄞州区教育局曾先后举行德育小班现场会、德育导师制推进会,推介我校的德育小班、德育导师工作。
(责任编辑:刘莹)
[关键词] “教书育人”;“育人教书”;教育观
一、全员育人:让每个老师都成为导师
“立德树人”,培养人才要先成人再成才。我们认为,德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体验”“行动”“感悟”;德育不仅需要“统一”,更需要“个性”。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实现“整体素质好”,(因势治水,因性育人),改变仅仅依靠班主任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片面认识和现状,让所有教师都承担起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促进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我们实施了“德育导师制”,建立了一支全员参与的德育队伍。我们让教学班级的任课教师担任这个班级的德育导师,以“德育小班”的形式开展各种各样的德育、教学活动,全面关心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
一个班级三个导师,导师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实践教育理念,实践的可行性也更强了。三个导师填补了传统班级管理的空白,让班级管理不存在真空地带,三个导师形成一种德育合力。
1.导师各具风格,有的放矢显本色。在每年新七年级教学行政班级导师团队的确立过程中,我们都要进行“导师能力申述会”,导师们在会上进行5分钟左右的自我申述,内容包括自己担任导师的优势和主要善于负责的工作,对自己负责的德育小班教育的初步构想以及表达自己申请当首席导师或者导师的意愿。学校在各位导师自我申述基础上,以“各尽所能、优势互补”为核心目标,尊重导师意愿,统筹安排各班导师团队。在安排过程中,遵循“男女搭配、新老搭配、学科搭配、性格搭配”的原则,综合考虑各导师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反思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要求导师具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导师既有自己分管的学生,负责自己的德育小班,又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各施所长。
2.导师形成团队,凝心聚力朝前行。一个人的德育力量毕竟有限,尤其是面临一些突发状况,面对一些比较难教育的学生的时候,只有导师团队的力量才能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区先进班主任楼老师曾在其他学校担任多年班主任,当时他曾和学生发生冲突,结果导致该生到毕业对他都与其不理不睬。来到我校后,他也与班里学生小乐发生了冲突,但小乐在班级另两位导师的开导下,很快与楼老师化解了矛盾。所以,楼老师一直感慨着“德育导师制,人多好办事”。
3.分中有合,合中有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行,我们又在班内组建了各学习小组并进行了建设。一个导师分管三至四个学习小组,一个小组就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共同体,各科老师通过考查整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定期做出评价;一个小组也是亲密友爱的情感共同体,班中定期评选优胜小组,小组成员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识;小组也是团结协作的班级共同体,在校级活动中,各小组依据特长发挥作用。班级的各项活动,由导师带着小组承包完成,如班级布置、管理读书角、完成黑板报、策划主题班会等。小组本身是一种“分”,一个导师分管的几个小组形成的是“合”;小组内部的個体是一种“分”,形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即是一种“合”;一个导师的四个小组形成的德育小班是一种“分”,三个导师的三个德育小班又是一种“合”。
我们学校有大量的青年教师,每一名青年教师都担任了德育导师。德育导师制向青年教师、非文化课教师下放了班级的管理权,这样可以使他们迅速找到自己在学校教学教育中的位置,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所有老师都参与了班级建设,并有自己对口负责的学生,教育任务明确,可以深入挖掘学生的成长兴趣和发展方向,可以唤醒学生的发展需要,真正做到了“零距离”育人。学校鼓励老师们组织策划师生间的活动。这类活动,既锻炼了教师在组织、策划、沟通、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又能使教师们主动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看到了学生在课堂外的另一面,从而探索出真正适合每位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教师能“跳出教学看教学,跳出教学管教学”,在更高层次上看待自己日常的教学工作,增强教师的事业感。
二、全面育人:让每个导师都能关注学生全部
无论是能力有多强的班主任,总有关注不到的学生。德育导师制的推行,一个班级三个导师,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老师的关注。因为不同的导师有不同的偏好,而对每个学生来说则有了更多的机会被至少一个导师喜爱,进而成为这名导师的受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关注,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
1.“有什么样的导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句话是说一个导师带出来的学生在言行举止、行为习惯、世界观、价值观等诸多方面跟导师很相似。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入学观察一月后,以学生的个性、心理、品德的情况为主,兼顾学业,师生进行双向选择。根据双向选择情况,考虑“男女平衡、特长平衡、成绩平衡、地段平衡”,导师与学生完成结对。遵循“学生优先、个别认定、性格互补”原则,导师与受导学生确定后,导师要对每位受导学生进行个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辅导计划。导师经常性地与学生进行谈话沟通,可以有计划地、有意识地对其进行了解和指导,使教育能如春风化雨般的润物细无声,并且适时组织学生开展郊游、烧烤、聚会等小型的集体活动和亲子活动。导师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朋友,同时也让德育二字变得更加具体、更加亲切而有效。
2.怀揣一颗父母之心,承担一份父母之责。在校园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老师用“我们家”取代“我们班”来形容自己的学生,“我们家小孩”是老师们经常的口头禅,因为在老师们心目中,自己就是学生在学校的“父母”,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我们以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关注我们的学生。优秀教师蔡卫兵老师在自己的女儿生病住院需要照顾的情况下,坚持上班完成教学任务和导师工作;杨铭老师,因学生生病家长接送不便,将学生带回了自己家照顾。 3.实践一种父母之行,培育一份亲子之情。我们的导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多个方面,同样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当一些学生出现了智力、行为等偏差的时候,我们就像父母一样不离不弃。少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他们在家庭中得不到或者缺少关爱,我们给特殊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关爱,保护他们更为脆弱的自尊心。亲子活动中,我们要求学生必须有家长陪同参与,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导师纷纷充当起了学生的临时家长,使得这些学生也能像其他学生一样参与亲子活动,感受家庭和集体的快乐。
三、全程育人:让每个学生全程都能受到关注
德育导师从初一年级起一直到初三年级,全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全程育人”的格局。从学生踏入校园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告诉他们要做一个品正学芳的学子。主题活动的设计从“处世、处事、立身”的三维目标来确定,活动的开展要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活动的要求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合理的差异度;需要学生参与活动的全程,主动地感受、思考、推进活动的进行,并能自觉地做出反思与重建。
主題式德育活动的设计涵盖初中三个学年六个学期。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自我意识初步发展,我们拟定的主题分别是“学而有道”“和谐相处”。八年级的学生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自我意识觉醒,两性意识开始明显,我们拟定的主题分别是“学海冲浪”“豆蔻年华”。九年级的学生学习与发展挑战性高,往往会出现人际关系敏感的问题,需要关怀与支持,我们拟定的主题分别是“突破自我”“迎接挑战”。
德育导师制实施至今,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从德育小班的组建到三位导师的日常工作,再到学校的考核评价,都有一系列较为具体的要求,使导师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又可适当灵活变通,鼓励创新。我们坚持“全员育人”,从德育导师力量的配置上,为改善中间地带学生长期受忽视的不良现状提供了可能。导师制提高了“德困生”转化的比例和实效,也保证了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位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打造了一支引领有力、德研有方的导师队伍,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德育先进教师。
德育导师制的建立,使我们的德育工作从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交流”,从“务虚型”转变为“务实型”,从“强迫式”转变为“自主式”。以心交心,成功地叩开了学生的心扉,润物细无声地解开了学生的一个个心结。在德育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推行了“德育小班化”,并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研究,从而推动实践的深入。“中学德育‘小班化’建设研究”课题先后获得浙江省201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度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宁波市第十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鄞州区教育局曾先后举行德育小班现场会、德育导师制推进会,推介我校的德育小班、德育导师工作。
(责任编辑: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