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幸福教育探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教学本应是一个追求真、善、美和感受真、善、美的过程,是认识幸福、理解幸福、体验幸福的过程,目前中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幸福感不足且幸福观认识模糊,如何调整这种状态?这需要可行的相关幸福教育。本文分析了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幸福感来源及教学中幸福教育的建构。
  【关键词】幸福教育 初中生物教学 建构
  1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幸福感来源
  幸福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较短时间内,产生“幸福”的心理感受或主观情绪体验的主要来源有:
  ⑴“需求”被满足。在初中生物课堂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求”被满足的过程中会产生“幸福”的情绪体验。比如课堂上希望得到老师关注时得到了关注,在小组团队做实验求助时得到了同学的帮助或合作,产生的一种幸福感。
  ⑵认知评价。在自我的认知评价过程中会产生幸福的情绪体验。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的成果进行评价时认定有价值有意义的,可产生幸福、满意的情绪体验,如完成一个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生物模型时心中产生的幸福感;某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前途、未来等进行评价时,认为前途美好光明,从而感到幸福、愉快的情绪体验。
  ⑶实现目标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设定目标后,取得阶段性进展时或最终目标实现时体验到的不同层次的幸福感。
  ⑷好奇心被满足。一段时间内,追求新事物好奇心被满足时,会产生幸福的情绪体验。如学生对一种新生物好奇,之后在教师的有趣的讲解下满足了其好奇心时产生的一种满足感;中学生对繁衍后代感兴趣而得到老师解惑后产生的“快乐”的情绪体验。
  ⑸审美过程中。学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感官上接触到悦耳动听的鸟鸣、五颜六色的花朵、丰富多样的物种,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愉悦、幸福的主观感受。
  ⑹思维活跃的状态。当学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时,思维处于一种异常活跃的状态时会产生幸福感。
  2 初中生物教学中幸福教育的建构
  2.1 幸福教育的起点--教师幸福
  教师是学生幸福的创造者,没有教师方面“幸福地教”,也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幸福地学”。教师是社会角色与自我个性的统一,所以教师幸福既有作为个体的幸福,又有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作为个体人,教师幸福同所有人一样受到薪资待遇、物质环境、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但作为一种社会角色,作为“传递文化、培育下一代”的使者,教师又有自己的职业幸福,会受到学生、家长、领导等方面的影响。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教师的幸福。
  首先,学生的成长和对老师的爱有助于教师幸福感的提高。课堂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认真听课和积极发言,学生能快乐地成长,个性足以得到张扬,教师的工作成效得以达标,提高了教师的成就感;而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肯定和认可,尊敬和爱戴,这些真实情感的表达也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幸福。
  其次,教师物质需要的满足和自身的专业发展、研究也有助于教师幸福感的提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丰厚的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舒适的办公环境,先进齐全的教学设备,这些物质需求使得教师能体验到生理幸福;而具有新的人才观---培养具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强、健康快乐成长的建设者,新的专业发展观---习得“爱教、会教、教会”的专业技能,新的学生观---发现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优势,注重开发每个学生不同的潜能,面向全体学生,这些观念的改变一定程度上能使教师正确的幸福观建立起来,专业素质得到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自身价值得以实现,从而成就教师的心理幸福。
  再次,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支持促进教师幸福感的形成。学校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给予教师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家长的认可和尊重,社会的鼓励和支持,都可促进教师的伦理幸福。
  2.2 幸福教育的重心---生物教学幸福
  复杂生动的生物学中处处蕴含着生命美,挖掘出初中生物教材潜在的美,让学生感悟美,欣赏美,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愉快、幸福的情感体验。(1)生物外在绚丽多姿的表象美。如第 1 章第 1 节“观察生物生存的环境”中艳丽的红珊瑚与可爱的小丑鱼的图片。(2)生理机制美是生物学中最神秘、最有魅力的审美因素。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中的物质交换,能量的传递,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物的新陈代谢等都显示了科学美对复杂但又井然有序的自然界机制的诠释。(3)生物的和谐美。生物的和谐美来源于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和动态循环,通过突出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生物教学,使学生真正领会到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矛盾体,从而使学生认同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4)人格美。科学家的事迹及人格魅力。
  2.3创造幸福---赏识教育
  该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学生的幸福感主要集中在自我认知、内在价值的实现上,而赏识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以“真爱”激励为基础,通过赞扬和赏识学生,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认知活动的效率,从而使学生达到自我实现的一种教育方式。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赞美激励的机制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有效策略,多给予学生肯定、信任和理解,欣赏学生的做法、能力、水平,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接受教育。在赞赏的氛围里,学生的心里状态是乐观的、积极的,对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有着促进的作用。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赏识教育:
  (1)言语激励。语言是一种细微的触动心灵的东西,所以应鼓励教师与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并进行合理的赞扬,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赞扬学生的时候要注意最好采取一些鼓励性语言,恰如其分地配合一定的肢体动作,让学生找到作为好学生的良好感觉,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2)教会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的方式主要有:自我激励、教训启迪、用名言警句提醒自己、经验总结等。成功教育已表明: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而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深挖他们的潜力,善于运用暗示手段,给予激励和引导,学会认识自我、欣赏自我,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信心。
  3结束语
  对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幸福教育探讨主要是在理论层面进行的,还不太深入和严密,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胜利. 湖南师大附中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 2003.
  [2]朱丽萍. 牛津高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幸福感的策略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10
其他文献
【摘要】规律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注意规律也是如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了学活无意注意规律、有意注意规律、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渗入日常教学的点滴认识,我们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写本文希望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有意 无意 转换  教学虽然没有固定的方法,但并不意味着教学无规律可循。教学规律—般是前人经验的结晶,它有时犹如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激发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农村民族学生喜欢学习化学,从而提高了化学教学质量。  一、上好第一课,激发民族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初中化学是九年级才开设的一门课程,对于新的课程,学生充满好奇心,什么是化学?学习化学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如何在学生一开始接触化学就能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呢?我在
【摘要】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要体现以生为本,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和设计,力争尊重学生的主观意志,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使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像在家庭中一样的温馨和温暖。做好班主任工作要以生为本,这是实现人性化管理的前提。当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以生为本 公平民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直是形容人才培养的艰巨,对于一名高中老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而言,对于人才培养的工作体会可以说是很多很多。如何能做好班
目的评估健康宣教对治疗耐药肺结核(DR-TB)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配对分组,将入组59例样本分为两组,宣教组37、对照组22例;两组化疗方案相同,宣教在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宣
讲到英语作文,很多学生抱怨“写不出”“不知道怎么写”。有时虽有材料,却东拉西扯,不能将思想清晰地跃然纸上。要想有效提高写作水平,除了要了解一些基本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外,还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并在训练中不断总结,修整,才能提高语言水平。老师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系统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学生才能在考试中信心十足,游刃有余。训练写作中可以采用以下五个步骤:  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冰冻三尺,
目的探析前列腺肿瘤粒子植入手术患者围术期采取全方位护理对其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前列腺肿瘤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
【摘要】初中地理教学在传统上没有语数外学科受到的关注多,学校以及教师队伍没有在这个领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然而,在当下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主流趋势,教师创新地理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实现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的双重结合。为此,教师可以将情景式教学法带入初中地理的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近距离感受和发现地理学科的魅力,从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的药学药理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8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各42例,对照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