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这首《山歌好比春江水》在耳畔响起时,很多人可能都会随口哼上几句。广西是山歌的海洋,素被诗人称为“铺满琴键的土地”。 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在这片“铺满琴键的土地”上,壮族山歌的迷人音韵,在广西6个地区40多个市县区的600多个歌圩上空回荡。
据记载,壮族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至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女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在歌圩中,勤劳智慧的壮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使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充满了迷人的音韵。
Tips
“歌圩”,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了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武鸣:
山歌嘹亮,代代相传
有一个地方,全区人口70万,壮族人口达到了86%,素有“中国壮乡”、“中国歌圩文化之乡”的美誉。这个地方,就是南宁市武鸣区。这里的壮民以“善歌”著称,喜欢用山歌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许多壮乡人从会说话便开始唱山歌,高兴时唱,忧愁时唱;人多时唱,独自一人时也唱。
就像武鸣区山歌协会主席、武鸣山歌传承人韦秋岑说的,虽然现在没有像20世纪80年代那样,山歌对唱遍布山野,但山歌并没有淡出人们的生活。“我去买菜,会听见卖菜的阿姨在听山歌;晨练的时候也看见有人提着收音机播放山歌;在山间地头,也时常听到山歌在回响。可以说,山歌的魅力并没有消退。”
作为壮族山歌传承人,韦秋岑对于武鸣每个地域的山歌曲调都熟稔于心。她说,山歌唱了几千年,以前没有统一的文字,靠的是口口相传,发展到后来,人们用汉字改编来记录。流行于武鸣东部的两江、陆斡、罗波等地山歌,曲调悠扬,音乐元素是最丰富的一种,也很深情。西部山歌则流传于锣圩镇等地,属高腔山歌。
从2010年武鸣山歌协会成立到如今,韦秋岑投入了自己很多的心血和努力。别看她年纪不大,可教过的学生已经超过千人,她还教过老外唱山歌。说起此事,她回忆道,早在1993年的时候,美国有一个语言学家,携家带口来到了武鸣学壮语,这一待就是10年,在2014年的时候,由我教他们唱壮族山歌,并在那年的歌圩上演唱。当人们听到本土的山歌从一个老外口中唱出来的时候,顿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可以说,韦秋岑和他的学生们不但让武鸣山歌唱响了全国,还走向了世界。
在流行文化不断冲击的今天,武鸣山歌也会像一些“古老”的艺术形式那样遇到传承的问题。如何让这一“古老”的壮族文化“活化石”焕发新彩?韦秋岑说,现在唱山歌的、听山歌的基本是中老年人为主,但山歌要传承下去,就必须从娃娃抓起,对此,韦秋岑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地行动着。从2014年开始在没有专项经费的情况下,她就主动搭建青少年山歌唱山歌的平台,举办青少年山歌赛。这一精神感动了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和自治区山歌学会,2016年,广西山歌学会主动参与青少年山歌赛,2017年起,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动参与比赛。2018年,政府终于把青少年山歌赛列为独立的三月三活动项目,有专项经费来举办。
另外,韦秋岑还表示,除了学校的普及,家庭教育和传承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方式。这一传承方式在韦秋岑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山歌这些年来,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她的女儿卢胤嬴。她说,开始的时候女儿看见她唱山歌觉得很好玩,也想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两个人就比赛谁唱得更好,在不断的“比赛”过程中,卢胤嬴不仅学会了武鸣各部山歌曲调,还学会流行于广西的多种汉族山歌曲调,编歌对歌也不在话下。不仅如此,学唱山歌的那股劲更是延续到了她的学习生活中,也正是由于这股用心去做的劲头,2016年,卢胤赢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评为广西第二届最美阅读追梦人,成为10个最美阅读追人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唯一的中学生。2018年被推荐为全国第十三届宋庆龄奖学金候选人。
在山歌嘹亮中,我们听到了壮族山歌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传承发展的无限希望。
大新:
中越边境上的高腔诗雷
“诗雷,壮语为si loi”,是壮族山歌的一种艺术形式。“高腔诗雷”(壮语为最高、最亮、最美之意)是壮族山歌的优秀代表之一,在广西的民间山歌中独树一帜。“高腔诗雷”始自唐代的大新(时称),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盛极许多朝代,相沿至今,是大新县壮族人民千百年来诵唱不衰的民间山歌载体。
大新壮族高腔诗雷,起源于日常生活劳作,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演化成为壮族人民在节庆和农闲时表达喜悦、交流情谊的重要方式,其蕴含了无穷的魅力,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高亢的音调,优美的节奏,让人喜闻乐见。
在大新县三联村,每逢喜庆的日子,或田间,或地头,三五成群,大家聚在一起对歌,或把男女青年缠绵情思编成歌儿来交情,气氛浓厚。平时,村民们歌不离口,出口成歌。
三联村的许秀珍是高腔诗雷的传承人之一,她自幼受到母亲影响,酷爱山歌,十几岁时练就了一副高亢响亮的好嗓子。近年来,受邀各类大型文化活动演出,在区、市、县级的山歌比赛中频频获奖,广受好评,成为广西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高腔诗雷传承人。在积极开展高腔诗雷的挖掘、传承、保护和宣传工作的同时,还认真带徒传艺,努力培养新人。
“我十几岁就和村里的老人学唱高腔詩雷了,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现在村里也有小孩子学,我还给县里一些学校教学生唱山歌,希望我们壮族的文化能够一代代地传播下去。”许秀珍表达了自己朴实的愿望。
凭祥:
从古唱到今,从生唱到死 壮族人民爱唱歌,这是他们表达情感和心声的一种方式,凭祥人也不例外。人们把约定俗成的歌会称之为歌圩,凭祥当地壮话叫“歌坡”,也就是野外歌市的意思。过去,在壮族村寨里,很多人都是通过歌圩这个平台物色自己的终身伴侣。
有关资料显示,凭祥壮族歌圩始于明代,盛行于清末民初。举办歌圩的时间跨度很长,每年农历正月開始至农历八月止,每月都有歌圩,最多的时候一年举行51场,分别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村子举行。因此,喜欢唱山歌的人,常常会忙着去赶各村各季的歌圩。
对歌圩,未婚男女尤爱,他们常常把不同村子歌圩的日子熟记于心,日子到了,他们一般也就出现了,以歌会友,以歌定情,其乐融融。
大凡歌圩,男女歌手各据一方,相互对垒,或一对一,或组对组,你来我往,我唱你答,比才气,斗应变,每每出彩,乐浪翻天。
广西是歌海,各地的壮族山歌曲调有别,唱法不一,起句(引子)也各有韵味。凭祥山歌与邻县龙州的山歌相近,歌手开口都以“的呀的哎”当引,高亢、抒情却又不紧不慢,等吊足听众胃口后,才把一句句精彩的歌词抛出来。其实,这种抒情的起句就如同现在的电视竞赛节目一样,参与者先摁抢答键,再去想如何回答问题。起句的作用,在于为歌手组织下一句歌词争取时间,因为都是有的放矢、即编即唱,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显然不行。
其实,不仅在歌圩,凭祥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喜欢以山歌表意,他们触景生情、脱口而出、盘天问地、连情结谊,情歌、盘歌、祝歌、挽歌、苦情歌、时政歌,每一种,都浓缩着人们心中的千言万语。人们在传唱歌谣之时,每每听到妙词佳句,无不拍腿叫绝,笑得前俯后仰。比如有一首插田歌这样唱道:“妇女人人穿黑衣,插秧快如鸡叮米。插得田峒层层绿,插得黑衣变白衣。” 这黑衣变白衣,实为汗水浸染所致,风吹干后,衣服上留下一层白色的汗迹。短短四句词,把一个劳动场面描写得惟妙惟肖。
凭祥歌谣唱天唱地,唱世间万物,唱人情冷暖,人们借歌抒发情感,借歌表达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一代代传承着,从古唱到今,从生唱到死。
宜州:
三姐故里,山歌成海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这句在广西流传的山歌歌词,说明壮族歌圩节的起源,和“歌仙”刘三姐有着密切的关系。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其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人们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歌圩上用山歌传唱的方式纪念她。
而河池宜州,就是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山歌的发祥地,一座被誉为会唱歌的城市。2006年,宜州市(现已改为宜州区)申报的“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宜州唱山歌、赶歌圩至早可追溯到唐代,清代乾隆间庆远知府商盘亦在其《宜阳行春词》中赞叹壮族歌圩“蛮村儿女连群出,不打秋千但唱歌”。20世纪60年代曾经有一文化人说过:“三月初三到宜山,到处都有对歌场。”可见宜州壮乡山歌之盛。歌圩多见于北部地区的流河、祥贝、安马等乡村。歌圩的主角是壮族青年男女,他们去对山歌、会旧朋、觅新友、谈情说爱,寻觅自己心仪之人,播下爱情的种子。
刘三姐的山歌对唱中就曾唱道:“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这些传唱千年的歌谣,一定是蕴藏了古老而神秘的力量,让人们在歌声中获得幸福和快乐。
那坡:
黑衣壮过山腔,“尼的呀”
地处中越边陲的广西那坡县,是广西民族音乐富矿之地,因为那里的壮族同胞历代传唱民歌。
在那坡县,有壮族同胞因为习惯身穿黑色的民族服饰,而被称为“黑衣壮”,在历史长河中,黑衣壮至今仍传唱着古朴完整、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谣,并被誉为“广西民族音乐富矿”和壮族民歌的“活化石”。
那坡的“过山腔”山歌可谓是最具代表性的山歌之一。歌谣一般为二声部重唱,曲调优美悠长。声调“尼的呀”,意思就是“好的呀”。当聆听那坡壮族山歌时,人们为其高亢、嘹亮的腔调所震撼,也为其立意深长的词意所折服,那是从大山里回荡出来的心声。
在重要的节庆节日里,每当夜幕降临,黑衣壮村落里的男女老少便在村头寨尾集合,以歌代言,全村的人们瞬时沉醉在歌的海洋里。他们的歌声里寄予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流淌着优秀灿烂、色彩斑斓的历史文化。黑衣壮族人不仅能歌,还很善舞。在那坡县的一些黑衣壮聚居村里,从3岁小孩到古稀老人都能够伴着古乐,翩翩跳起迎宾舞、黑枪舞、婚礼舞、末将舞等古代壮族舞蹈,场面非常壮观。
除了具有交际、宣传、教育、娱乐等作用外,那坡壮族民歌同时具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它是壮族远古歌谣文化的遗存。2006年那坡壮族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宁明:
千年山歌岩画相得益彰
宁明传统山歌坡节活动自明清时代就在当地乡村举办。一般歌坡活动各村屯定有固定日期和不固定日期,一个地方的歌坡,引来四邻八方的山歌爱好者,参加对歌、赛歌、盘歌等唱对。一般歌坡要举办3到5天,高潮的一两日,相继对歌通宵达旦。
甘绍耿是宁明当地有名的山歌王,他居住的濑江屯与花山岩画隔江相望,对于他来说,祖辈流传下来的山歌,是最能表达情感的语言。 作为宁明山歌协会主席,在花山申遗过程中,甘绍耿带领山歌协会会员们创作了1800多首花山民族文化山歌,编写山歌专集,组织山歌手参加花山岩画申遗山歌比赛。
甘绍耿说,在宁明,壮族人现在唱的迎客山歌,很多内容仍与花山岩画有关。他即兴唱了一首:“花山山高立壁岩,骆越岩画吾祖先,几千年来不褪色,历尽沧桑似先颜,明江暗竹长清澈,木棉花开红满天,花山骆越祖文化,美名远扬四方传。”
回荡在左江两岸的山歌,已经陪伴了崖壁上的岩画不知多少年的时光。江水悠悠,岩画寂寂,山歌悠扬,正是有了代代传唱的山歌,那些千年的花山岩画才不寂寞的吧。
据记载,壮族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至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女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在歌圩中,勤劳智慧的壮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使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充满了迷人的音韵。
Tips
“歌圩”,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了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武鸣:
山歌嘹亮,代代相传
有一个地方,全区人口70万,壮族人口达到了86%,素有“中国壮乡”、“中国歌圩文化之乡”的美誉。这个地方,就是南宁市武鸣区。这里的壮民以“善歌”著称,喜欢用山歌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许多壮乡人从会说话便开始唱山歌,高兴时唱,忧愁时唱;人多时唱,独自一人时也唱。
就像武鸣区山歌协会主席、武鸣山歌传承人韦秋岑说的,虽然现在没有像20世纪80年代那样,山歌对唱遍布山野,但山歌并没有淡出人们的生活。“我去买菜,会听见卖菜的阿姨在听山歌;晨练的时候也看见有人提着收音机播放山歌;在山间地头,也时常听到山歌在回响。可以说,山歌的魅力并没有消退。”
作为壮族山歌传承人,韦秋岑对于武鸣每个地域的山歌曲调都熟稔于心。她说,山歌唱了几千年,以前没有统一的文字,靠的是口口相传,发展到后来,人们用汉字改编来记录。流行于武鸣东部的两江、陆斡、罗波等地山歌,曲调悠扬,音乐元素是最丰富的一种,也很深情。西部山歌则流传于锣圩镇等地,属高腔山歌。
从2010年武鸣山歌协会成立到如今,韦秋岑投入了自己很多的心血和努力。别看她年纪不大,可教过的学生已经超过千人,她还教过老外唱山歌。说起此事,她回忆道,早在1993年的时候,美国有一个语言学家,携家带口来到了武鸣学壮语,这一待就是10年,在2014年的时候,由我教他们唱壮族山歌,并在那年的歌圩上演唱。当人们听到本土的山歌从一个老外口中唱出来的时候,顿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可以说,韦秋岑和他的学生们不但让武鸣山歌唱响了全国,还走向了世界。
在流行文化不断冲击的今天,武鸣山歌也会像一些“古老”的艺术形式那样遇到传承的问题。如何让这一“古老”的壮族文化“活化石”焕发新彩?韦秋岑说,现在唱山歌的、听山歌的基本是中老年人为主,但山歌要传承下去,就必须从娃娃抓起,对此,韦秋岑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地行动着。从2014年开始在没有专项经费的情况下,她就主动搭建青少年山歌唱山歌的平台,举办青少年山歌赛。这一精神感动了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和自治区山歌学会,2016年,广西山歌学会主动参与青少年山歌赛,2017年起,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动参与比赛。2018年,政府终于把青少年山歌赛列为独立的三月三活动项目,有专项经费来举办。
另外,韦秋岑还表示,除了学校的普及,家庭教育和传承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方式。这一传承方式在韦秋岑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山歌这些年来,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她的女儿卢胤嬴。她说,开始的时候女儿看见她唱山歌觉得很好玩,也想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两个人就比赛谁唱得更好,在不断的“比赛”过程中,卢胤嬴不仅学会了武鸣各部山歌曲调,还学会流行于广西的多种汉族山歌曲调,编歌对歌也不在话下。不仅如此,学唱山歌的那股劲更是延续到了她的学习生活中,也正是由于这股用心去做的劲头,2016年,卢胤赢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评为广西第二届最美阅读追梦人,成为10个最美阅读追人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唯一的中学生。2018年被推荐为全国第十三届宋庆龄奖学金候选人。
在山歌嘹亮中,我们听到了壮族山歌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传承发展的无限希望。
大新:
中越边境上的高腔诗雷
“诗雷,壮语为si loi”,是壮族山歌的一种艺术形式。“高腔诗雷”(壮语为最高、最亮、最美之意)是壮族山歌的优秀代表之一,在广西的民间山歌中独树一帜。“高腔诗雷”始自唐代的大新(时称),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盛极许多朝代,相沿至今,是大新县壮族人民千百年来诵唱不衰的民间山歌载体。
大新壮族高腔诗雷,起源于日常生活劳作,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演化成为壮族人民在节庆和农闲时表达喜悦、交流情谊的重要方式,其蕴含了无穷的魅力,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高亢的音调,优美的节奏,让人喜闻乐见。
在大新县三联村,每逢喜庆的日子,或田间,或地头,三五成群,大家聚在一起对歌,或把男女青年缠绵情思编成歌儿来交情,气氛浓厚。平时,村民们歌不离口,出口成歌。
三联村的许秀珍是高腔诗雷的传承人之一,她自幼受到母亲影响,酷爱山歌,十几岁时练就了一副高亢响亮的好嗓子。近年来,受邀各类大型文化活动演出,在区、市、县级的山歌比赛中频频获奖,广受好评,成为广西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高腔诗雷传承人。在积极开展高腔诗雷的挖掘、传承、保护和宣传工作的同时,还认真带徒传艺,努力培养新人。
“我十几岁就和村里的老人学唱高腔詩雷了,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现在村里也有小孩子学,我还给县里一些学校教学生唱山歌,希望我们壮族的文化能够一代代地传播下去。”许秀珍表达了自己朴实的愿望。
凭祥:
从古唱到今,从生唱到死 壮族人民爱唱歌,这是他们表达情感和心声的一种方式,凭祥人也不例外。人们把约定俗成的歌会称之为歌圩,凭祥当地壮话叫“歌坡”,也就是野外歌市的意思。过去,在壮族村寨里,很多人都是通过歌圩这个平台物色自己的终身伴侣。
有关资料显示,凭祥壮族歌圩始于明代,盛行于清末民初。举办歌圩的时间跨度很长,每年农历正月開始至农历八月止,每月都有歌圩,最多的时候一年举行51场,分别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村子举行。因此,喜欢唱山歌的人,常常会忙着去赶各村各季的歌圩。
对歌圩,未婚男女尤爱,他们常常把不同村子歌圩的日子熟记于心,日子到了,他们一般也就出现了,以歌会友,以歌定情,其乐融融。
大凡歌圩,男女歌手各据一方,相互对垒,或一对一,或组对组,你来我往,我唱你答,比才气,斗应变,每每出彩,乐浪翻天。
广西是歌海,各地的壮族山歌曲调有别,唱法不一,起句(引子)也各有韵味。凭祥山歌与邻县龙州的山歌相近,歌手开口都以“的呀的哎”当引,高亢、抒情却又不紧不慢,等吊足听众胃口后,才把一句句精彩的歌词抛出来。其实,这种抒情的起句就如同现在的电视竞赛节目一样,参与者先摁抢答键,再去想如何回答问题。起句的作用,在于为歌手组织下一句歌词争取时间,因为都是有的放矢、即编即唱,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显然不行。
其实,不仅在歌圩,凭祥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喜欢以山歌表意,他们触景生情、脱口而出、盘天问地、连情结谊,情歌、盘歌、祝歌、挽歌、苦情歌、时政歌,每一种,都浓缩着人们心中的千言万语。人们在传唱歌谣之时,每每听到妙词佳句,无不拍腿叫绝,笑得前俯后仰。比如有一首插田歌这样唱道:“妇女人人穿黑衣,插秧快如鸡叮米。插得田峒层层绿,插得黑衣变白衣。” 这黑衣变白衣,实为汗水浸染所致,风吹干后,衣服上留下一层白色的汗迹。短短四句词,把一个劳动场面描写得惟妙惟肖。
凭祥歌谣唱天唱地,唱世间万物,唱人情冷暖,人们借歌抒发情感,借歌表达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一代代传承着,从古唱到今,从生唱到死。
宜州:
三姐故里,山歌成海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这句在广西流传的山歌歌词,说明壮族歌圩节的起源,和“歌仙”刘三姐有着密切的关系。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其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人们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歌圩上用山歌传唱的方式纪念她。
而河池宜州,就是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山歌的发祥地,一座被誉为会唱歌的城市。2006年,宜州市(现已改为宜州区)申报的“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宜州唱山歌、赶歌圩至早可追溯到唐代,清代乾隆间庆远知府商盘亦在其《宜阳行春词》中赞叹壮族歌圩“蛮村儿女连群出,不打秋千但唱歌”。20世纪60年代曾经有一文化人说过:“三月初三到宜山,到处都有对歌场。”可见宜州壮乡山歌之盛。歌圩多见于北部地区的流河、祥贝、安马等乡村。歌圩的主角是壮族青年男女,他们去对山歌、会旧朋、觅新友、谈情说爱,寻觅自己心仪之人,播下爱情的种子。
刘三姐的山歌对唱中就曾唱道:“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这些传唱千年的歌谣,一定是蕴藏了古老而神秘的力量,让人们在歌声中获得幸福和快乐。
那坡:
黑衣壮过山腔,“尼的呀”
地处中越边陲的广西那坡县,是广西民族音乐富矿之地,因为那里的壮族同胞历代传唱民歌。
在那坡县,有壮族同胞因为习惯身穿黑色的民族服饰,而被称为“黑衣壮”,在历史长河中,黑衣壮至今仍传唱着古朴完整、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谣,并被誉为“广西民族音乐富矿”和壮族民歌的“活化石”。
那坡的“过山腔”山歌可谓是最具代表性的山歌之一。歌谣一般为二声部重唱,曲调优美悠长。声调“尼的呀”,意思就是“好的呀”。当聆听那坡壮族山歌时,人们为其高亢、嘹亮的腔调所震撼,也为其立意深长的词意所折服,那是从大山里回荡出来的心声。
在重要的节庆节日里,每当夜幕降临,黑衣壮村落里的男女老少便在村头寨尾集合,以歌代言,全村的人们瞬时沉醉在歌的海洋里。他们的歌声里寄予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流淌着优秀灿烂、色彩斑斓的历史文化。黑衣壮族人不仅能歌,还很善舞。在那坡县的一些黑衣壮聚居村里,从3岁小孩到古稀老人都能够伴着古乐,翩翩跳起迎宾舞、黑枪舞、婚礼舞、末将舞等古代壮族舞蹈,场面非常壮观。
除了具有交际、宣传、教育、娱乐等作用外,那坡壮族民歌同时具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它是壮族远古歌谣文化的遗存。2006年那坡壮族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宁明:
千年山歌岩画相得益彰
宁明传统山歌坡节活动自明清时代就在当地乡村举办。一般歌坡活动各村屯定有固定日期和不固定日期,一个地方的歌坡,引来四邻八方的山歌爱好者,参加对歌、赛歌、盘歌等唱对。一般歌坡要举办3到5天,高潮的一两日,相继对歌通宵达旦。
甘绍耿是宁明当地有名的山歌王,他居住的濑江屯与花山岩画隔江相望,对于他来说,祖辈流传下来的山歌,是最能表达情感的语言。 作为宁明山歌协会主席,在花山申遗过程中,甘绍耿带领山歌协会会员们创作了1800多首花山民族文化山歌,编写山歌专集,组织山歌手参加花山岩画申遗山歌比赛。
甘绍耿说,在宁明,壮族人现在唱的迎客山歌,很多内容仍与花山岩画有关。他即兴唱了一首:“花山山高立壁岩,骆越岩画吾祖先,几千年来不褪色,历尽沧桑似先颜,明江暗竹长清澈,木棉花开红满天,花山骆越祖文化,美名远扬四方传。”
回荡在左江两岸的山歌,已经陪伴了崖壁上的岩画不知多少年的时光。江水悠悠,岩画寂寂,山歌悠扬,正是有了代代传唱的山歌,那些千年的花山岩画才不寂寞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