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教学是指师生在民主、平等、尊重、宽容和爱的氛围中,以言语、理解、体验、反思等互动方式在经验共享中产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以及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教学形态。“面向生活世界,让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舒展学生个性,让想象与创造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学会沟通和分享,让互动与合作充盈着教学肌体”是对话教学的基本思想,是课堂设计的基本理念。在基本理念的引领下,对话教学的课堂设计应坚持以下几项主要原则,即问题导引、尊重差异、贴近生活、关注生成。下面笔者就四项原则的运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问题导引,引领教学
问题是对话的焦点。也就是说,对话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因此,加强问题导引是对话教学课堂设计的关键一环。
认知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新的知识一定要结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当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不一致时,就要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顺应新的学习需要,并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例如学生对函数概念学习感到困难,这是因为过去所学习的代数式恒等变形,方程和不等式的解,都是通过运算来求得结果,着眼点是“运算”,而函数概念则是用变化观点来考察数量之间的关系,其着眼点是“关系”,表达方式是解析式、表格、图像。原有认知结构不能和新的知识相适应,学习就会产生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加强问题导引,帮助学生调整改组认知结构。如对于以40千米/小时行驶汽车,试分析行驶时间与路程关系,可采取如下问题链:(1)让学生分析这一问题中有几个量变化。(2)若用s,t表示路程和时间,找出s,t之间的关系表达式。(3)找出关系式s=40t后,让学生自己发现当时间t变化时,路程s也随之变化,最后教师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函数定义,新的认知结构也就随之形成了。
2.尊重差异,舒展个性
差异性是对话展开的基础和前提,在对话教学的课堂设计中,我们应尊重这种差异性,并合理地引导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不应该用统一的教育目标来评价学生,而应走进千差万别的学生世界。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预想出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预设出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案,设计出动态的教学过程,给课堂提供弹性的教学空间。
例如:“同底数幂乘法”一节课中,对于“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的性质的形成过程。有的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先提出问题a3 ·a2 =?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得到以下过程:
a3 ·a2
=(a·a·a)·(a·a)(?)=a·a·a·a·a(?)=a5 (?)
然后安排“做一做”:仿照上例,计算下列小题,说出每个运算步骤的根据。
(1)24 ×25 ;(2)52 ×510 ;(3)x6 ·x 。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原式与结果的关系猜想结论“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之后再推导公式am ·an =am n (m,n为正整数)。
以上设计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班上的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都会有所不同,对于“做一做”中的三个小题,有的学生每道题都仿照例题去做,有的学生做一题后就可以感觉或猜想到性质,而后边的两题就直接写答案。同时上述设计也明显束缚了一部分学生的手脚,没有给学生“节外生枝”的空间,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无法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要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可采用以下设计:首先以问题情境引入新课:算一算:有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钟可以做1023 次运算,那么1015 秒可以做多少次运算呢?得到:
1015 ×1023 =?
这样引入与之前例的设计对比,设置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便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
然后安排“做一做”:仿照前例,计算下列小题,说出每个运算步骤的根据。
(1)24 ×25 ;(2)52 ×510 ;(3)x6 ·x 。
对于以上内容再预设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案。
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弹性教学方案的设计,需要教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准备,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随机应变,从而给课堂提供弹性的空间,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同时,使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个性得以陶冶、人格得以完善。因此我们必须确立差异教学观念,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差异精心设计差异性和选择性的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善、自由和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尊重多元,崇尚差异,追求个性,凝练特色是差异性教学原则核心。
3.关注生成,共享成功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动态生成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教师要及时抓住课堂上即兴生成的亮点,并以此作为活的教学资源。
4.贴近生活,面向世界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分析,“面向世界”指的是由科学世界面向生活世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教育学说,他认为:①有生活即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②教育必须作用于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③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更是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正道出了教育的本源:生活是教育、学习、道德、创新之源。
对话教学不仅使师生在课堂中能围绕知识性的问题进行平等的探讨,而且能使师生在课堂中获得愉快健康的情感体验,同时更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获得道德上的启迪,懂得学习对人生的幸福的意义和价值。
1.问题导引,引领教学
问题是对话的焦点。也就是说,对话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因此,加强问题导引是对话教学课堂设计的关键一环。
认知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新的知识一定要结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当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不一致时,就要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顺应新的学习需要,并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例如学生对函数概念学习感到困难,这是因为过去所学习的代数式恒等变形,方程和不等式的解,都是通过运算来求得结果,着眼点是“运算”,而函数概念则是用变化观点来考察数量之间的关系,其着眼点是“关系”,表达方式是解析式、表格、图像。原有认知结构不能和新的知识相适应,学习就会产生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加强问题导引,帮助学生调整改组认知结构。如对于以40千米/小时行驶汽车,试分析行驶时间与路程关系,可采取如下问题链:(1)让学生分析这一问题中有几个量变化。(2)若用s,t表示路程和时间,找出s,t之间的关系表达式。(3)找出关系式s=40t后,让学生自己发现当时间t变化时,路程s也随之变化,最后教师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函数定义,新的认知结构也就随之形成了。
2.尊重差异,舒展个性
差异性是对话展开的基础和前提,在对话教学的课堂设计中,我们应尊重这种差异性,并合理地引导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不应该用统一的教育目标来评价学生,而应走进千差万别的学生世界。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预想出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预设出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案,设计出动态的教学过程,给课堂提供弹性的教学空间。
例如:“同底数幂乘法”一节课中,对于“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的性质的形成过程。有的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先提出问题a3 ·a2 =?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得到以下过程:
a3 ·a2
=(a·a·a)·(a·a)(?)=a·a·a·a·a(?)=a5 (?)
然后安排“做一做”:仿照上例,计算下列小题,说出每个运算步骤的根据。
(1)24 ×25 ;(2)52 ×510 ;(3)x6 ·x 。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原式与结果的关系猜想结论“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之后再推导公式am ·an =am n (m,n为正整数)。
以上设计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班上的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都会有所不同,对于“做一做”中的三个小题,有的学生每道题都仿照例题去做,有的学生做一题后就可以感觉或猜想到性质,而后边的两题就直接写答案。同时上述设计也明显束缚了一部分学生的手脚,没有给学生“节外生枝”的空间,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无法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要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可采用以下设计:首先以问题情境引入新课:算一算:有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钟可以做1023 次运算,那么1015 秒可以做多少次运算呢?得到:
1015 ×1023 =?
这样引入与之前例的设计对比,设置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便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
然后安排“做一做”:仿照前例,计算下列小题,说出每个运算步骤的根据。
(1)24 ×25 ;(2)52 ×510 ;(3)x6 ·x 。
对于以上内容再预设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案。
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弹性教学方案的设计,需要教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准备,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随机应变,从而给课堂提供弹性的空间,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同时,使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个性得以陶冶、人格得以完善。因此我们必须确立差异教学观念,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差异精心设计差异性和选择性的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善、自由和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尊重多元,崇尚差异,追求个性,凝练特色是差异性教学原则核心。
3.关注生成,共享成功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动态生成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教师要及时抓住课堂上即兴生成的亮点,并以此作为活的教学资源。
4.贴近生活,面向世界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分析,“面向世界”指的是由科学世界面向生活世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教育学说,他认为:①有生活即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②教育必须作用于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③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更是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正道出了教育的本源:生活是教育、学习、道德、创新之源。
对话教学不仅使师生在课堂中能围绕知识性的问题进行平等的探讨,而且能使师生在课堂中获得愉快健康的情感体验,同时更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获得道德上的启迪,懂得学习对人生的幸福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