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m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不断渗透,许多新的教学方法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教师应当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实践,但同时应该注意教学的有效性,不要毫无目的地实施新手段。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以创设情境为基础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更注重以學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创设问题化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挣脱成绩的束缚,进一步提升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
  教师的主导作用
  很多教师认为,实施情景教学时只需要引导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中即可,仅依靠学生自己的理解与探究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时刻牢记自己的主导地位,尤其是针对教学的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师应当根据需要引入或创设情境,然后指导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进一步挖掘自己的潜能。
  另外,教师应与学生积极地进行互动,当学生产生疑问时,教师不应急着给学生作出解释,而是要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主动迁移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掌握类似问题的解决思路。同时,教师应当监督并及时地检验学生,当学生取得一定的成果时,教师要给出积极的评价,然后分析其优劣之处,帮助学生实现更大的进步。
  例如,教师在教学“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各种细胞器的作用,可以组织一次小比赛,教师将学生提前分好组,每两组之间进行比赛,由教师选择具体的细胞器,让学生在卡片上写出该细胞器的一个功能;或者由教师说出一个功能,然后学生在卡片上写下拥有该功能的细胞器。
  最后,正确率最高的组获胜,由教师给出奖励。教师不但把这个过程看作一场学生之间的比赛,更看作一次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机会,引导学生牢牢巩固自己的认知。
  将问题融入情境中
  引入问题是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高中生来讲,更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当注重问题的提出,将与教学相关的问题融入各种情境中,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积极开发拓展教材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学习。另外,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质疑的过程,不要一味地给学生提出问题而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要时刻以严谨耐心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且辅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
  例如,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对此,教师应当设置适当的问题,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不断提升学生的生物探究水平。如此,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才能够体验灵感的碰撞,从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供大家一同参考。另外,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及时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将现在的问题拖到以后解决,长此以往,积压的问题会变得非常多,严重影响学生的进步。
  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对于学习高中生物的学生来说,更应该学会运用生物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细心发掘与生物学相关的事物,从而获取更丰富多彩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节时,让学生回忆运动场上的情景——“许多运动员在进行完激烈的比赛之后,都要及时补充一些水分,他们喝的饮料称为‘电解质饮料’,我们每天看广告时也能听到这样一段广告词:过度疲劳?喝××,补充能量,找回自我。因此,为什么运动员要补充电解质饮料?”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教师又说道:“另外,不论是夏天还是冬天,我们的体温都维持在稳定的温度,这又是为什么?接下来,我们将学习相关的生物知识来解答大家的疑惑。”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这些现象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一探究竟的想法进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科学地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师比较青睐的教学手段,为生物课堂增添了许多活力和亮点。然而很多教师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认识依旧不够到位,总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当努力学习先进的技术理论,并积极探索应用的途径,把教材中枯燥单调的生物知识转化为有趣的声音、灵动的图像或丰富的视频,让学生发现更多的学习乐趣,从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生物知识本身。另外,教师也不应当过度依赖多媒体而忽视了教师本身的主导作用,要始终把多媒体看作一种辅助手段,同时加以具体解析,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情境。
  结语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改变,而原本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也开始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场所,学生也不再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反而更加主动地去探求、去创新。情境教学正是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应当适当地引入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生物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引导者。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其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以孤立或零散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纵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发现大部分的数学教师因受传统教学思想与观念的影响,习惯以知识点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并且普遍存在教学不够系统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的复习课上,教师要梳理分类零散的数学知识点,并在一系列的整理后,形成固定的知识结构,加深学生对数学知
期刊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环境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型的人才已不能适用当前时代发展的潮流,唯有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市场中站稳脚跟。因此,我国不少学校创新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实行stem教育,重点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stem教育推广与应用的发展不断扩大,目前有多个国家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与经济发展需
期刊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涉及内容较广,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紧密,初中语文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新课程改革也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革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个初中阶段的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
期刊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教学培养,通过对教学策略的有效改革,实现对小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从而形成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培养。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小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  提升小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需要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小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有利于小学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小学英语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对学生进行英语的学习和应用有着重要作用,也
期刊
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是由什么围成的?学生:长方形、正方形……教师:(出示情境图)这些物体与平面图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你能找到它们吗?学生:这些物体都是立体图形并指认长方体。教师:为什么这些大小、高矮不同的物体、形状都可以说是长方体呢?它们是不是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设计意图】 对平面图形的复习为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