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诚信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h70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是文明的重要标志。然而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体制的不健全,行为的不规范,传承几千年的诚信美德在强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分配关系多样化的趋势,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了了解其诚信状况。课题组对其作了调查研究。以期探索有效的诚信教育对策。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问卷采用集体施测,由调查者指导被调查者填写后回收。另外根据被调查学生的性别比例随机抽取30多位同学进行了座谈和访谈。
  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的南华工商学院9个系各年级学生。发放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8份,有效回收率90%左右。
  
  一、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在问卷中我们采用26道题目,分别从诚信的地位、重要性、认同程度、学习、生活、择业、择友等有关问题来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对诚信重要性的认同程度。大部分学生对诚信持认同态度,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诚信很重要、一般重要的人分别占92.7%和6.7%,而认为诚信无足轻重的只有0.6%。毕竟是受过多年学校教育的学生,他们很清楚地从思想上认识到诚信作为一种美德是值得提倡的,欺骗、不守信的行为是可耻的。
  2.对自己和他人诚信的认同程度。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不少学生承认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水平一般,与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是不相符合的。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在思想上认识到诚信是一种美德,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具体的行为中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是有诚信的而对别人的诚信度却持怀疑态度。
  为什么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和具体行为上,对所属群体和个体的诚信道德的认同上会出现矛盾呢?一方面,他们从小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上的真实诚信状况反差较大,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他们能通过自身体验来重新认识社会现象,或者他们曾经遭遇的欺诈行为改变了他们对其他群体的信任感;另一方面,也可能一部分人在做调查时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3.考试作弊。对考试作弊人数的看法: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考试中作弊的学生人数是比较多的,只有6.4%的人认为作弊学生人数极少,这表明现代大学校园学生考试作弊之风确实严重;作弊时的感受:被调查者承认,当他们在考试过程中作弊时,绝大多数会有内心的不舒适感。仅有5%的人感到坦然自若。
  通过访谈我们知道,学生不止在作弊时有矛盾心理,对作弊得来的成绩,也会在内心引起一定的自责,毕竟这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但如果看见周围的人作弊而自己没有,会后悔,觉得吃了亏,一旦作弊成功,一部分学生也会处之泰然,下次再来。
  4.学生写论文的做法。调查表明:只有9.3%的学生会自己写,有87.5%的学生承认:写论文时会引用别人的资料拼凑成文,3.2%的学生会直接抄写一篇。这表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并未确立严肃的学术观,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认同“剪刀加浆糊”的做学问方式。实际上不少的高校教师也有相同感受:学生的论文就是拼凑出来的,多改几篇论文就能看见“许多熟悉的语段”。甚至有的文章是一字不差,原样照搬。
  5.助学贷款。调查表明,有16.4%的学生对助学贷款的还贷态度不是很积极,有“到时候再说”“能拖就拖”的思想。表示按时还贷的有84.6%。
  只有34.5%的大学生认为加强信贷诚信要从“提高民众素质”开始。通过提高贷款人本身的诚信意识、诚信道德水平,促使按时还贷。大部分学生认为光靠贷款人自动按时还贷较难,最好是通过“健全监督”“提高保障金”等外部约束监督机制来迫使贷款人按时还贷,这再次检验了前述学生对自身群体诚信道德水平认同度低的调查结果。
  6.最信任的人。78%的大学生认为“父母是最值得信任的”,另外有13.6%的人认为是“好朋友”,只有2.5%的人认为“老师”值得信任。算上“普通朋友”的4.5%,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度最多也只有20.6%,这说明大学校园是一个信任度较为缺失的地方。
  7.对建立诚信档案的认同度。诚信档案是新生事物,很多同学对其认识不够,不知其利弊,对于建诚信档案意见认为“很有必要”的有44.4%,“没必要”的有16.3%,“无所谓”的有39.3%。
  
  (二)性别差异情况分析
  为了解现代男、女大学生诚信情况的差异,我们用方差检验比较男女学生对诚信问题的不同看法,发现在以下几方面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1.对诚信重要性的看法。在日常生活中,女大学生对诚信地位的认同度比男生高。至少有94.6%的女大学生认为诚信在日常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男生只有90.8%。
  2.考试作弊的心理。男女生在考试作弊时感到矛盾和对不住自己上是基本一致的,但女生作弊时有心虚感觉的比男生多16.3%,此外,当女生看到作弊成绩时感到愧疚的人比男生多10%,这可以从女性面子观更强得到解释。作弊后感到后悔的人女生比男生少4.9%,通过访谈了解到一些女生的想法,她们认为有些科目即使认真也难以学好,而男生则更多认为自己如果认真是完全可以学好的,这反映出男生在学习方面比女生更自信。
  3.偿还助学贷款的态度。女大学生中88.7%表示“一定会按时还款”,“到时再看”的只有9.6%,“能拖就拖”只有1.7%,但男生表示“一定会按时还款”的只有80.6%,“到时再看”的有15.3%,“能拖就拖”有3.9%,明显看出女大学生偿还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比男生高,诚信行为较好。
  4.日常生活中的诚信行为。日常生活中,女大学生的诚信度比男大学生要高,表现在捡到饭卡,会“物归原主”的女学生有93.3%,男学生只有87.3%,会“用光扔掉”的女同学有3.3%,而男同学有9.1%。另外对“借书不还”的行为,有86. 3%的女同学觉得“不能容忍”,男同学只有8012%。612%的女同学觉得这种行为“可以接受”,但男同学却有9.1%。
  
  (三)年级差异情况分析
  用方差检验比较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在以下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最信任的人。大一、大二的学生对父母的信任人数都超过80%,但大三的学生对父母信任的人数下降到73.4%,而对同学或好朋友的信任却明显增加,说明大三的学生随着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对父母的依赖与信任度逐渐降低,与大一、大二学生有明显不同。
  2.写论文的方法。不同年级的学生写作业和论文的方法有所不同,大一的学生“自己写和少量引用资料”的人有73.3%,这是因为大一的学生刚入学没多久,知识积累不多,因此自己写的人最少。大二学生“自己写和少量引用资料”的人最多,达到77.5%,大三学生下降到 64.9%,而“大量引用资料或直接抄一篇的”最多,达到35.1%,主要原因可能是大三学生已经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各种职业资格证考试、实习、找工作中,所以他们对论文写作采取应付态度,能“大量引用或抄写一篇直接上交就行。
  3.对考试作弊学生人数的看法。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考试作弊人数的增多持肯定态度的人也越多,大三学生认为考试作弊的学生“较多和很大一部分”达到61.2%,认为“极少人”作弊只有3.9%。从历年监考老师的反映,大一新生考场纪律较好,年级越高作弊情况越严重。从我院历年考试作弊的学生人数看,也是高年级的学生比较多,反映出高校的作弊之风年级越高越严重。
  
  二、建议与对策
  
  (一)从小加强对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
  我们的调查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在增多,其中突出的表现就是考试作弊、拖欠学费、欠贷不还等。深圳观澜中学在去年进行的全国15个省市中学生考试作弊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高达77.5%的学生曾经作过弊。这个数字说明我们的中学校园也不是一块净土。因此,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应从小抓起。建议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相应的诚信教育内容与方法手段,从小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小学开设公民教育课,教育的重点是诚信守法意识的养成。对中学生则侧重引导他们对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与分析,树立诚信的价值观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内容可以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之中,并将其渗透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要强化“重承诺守信用是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基本规则”的理念。
  
  (二)从严建立诚信监督约束机制
  教育在诚信道德建设中是必要的,但它的作用更多地表现为内隐性。针对高校诚信缺失的现实,必须积极拓展诚信监督与约束机制。我们的调查表明:学生从思想上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是很清楚的,只是受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做出不诚信行为,并且他们非常赞成对欠贷行为实行“健全监督”。因此宜加大学生失信失范行为的机会成本,加强对诚信行为的激励和对不诚信行为的惩戒。具体做法:一是在学生的综合测评中增加诚信度评价内容,及时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诚信评价(包括作业、考试、论文等);生活诚信评价(包括学费缴纳、还贷情况、借款信用及困难补助等):工作诚信评价(包括实习、就业推荐、合同违约等)等建立具体的测评指标及权重系数,并且借助相关的教学管理软件及时将各环节的数据或资料录入,将诚信度测评结果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评先评优、学生干部选拔、毕业生推荐、入党、享受国家助学货贷等的依据。二是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并且保证其及时性和有效性,让不诚信行为与其后果间建立必然的联系,可以抑制潜在的跟风者。
  
  (三)从心理疏导入手调适学生心态
  学生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受各种不良心理的诱导。因此及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干预,有助于学生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心理调控能力,从而克服从众、怀疑、侥幸、不平衡和吃亏等不良心理,形成健全人格,有效防止失信行为发生。要着重引导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诚信行为的需要和动机,进而帮助和促使学生体会、固化践履诚信行为产生的心理愉悦感,使学生从心理上最终认同诚信的行为方式,从而践行诚信行为。
  
  (四)从校社联动培育社会诚信文化
  学校不是世外桃源,社会上各种失信失范行为都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从而降低学校教育的功效。因此应该从社会全方位,包括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和单位,建立相互衔接、有机联系的诚信教育体系。同时尽快建立个人及企业信用等级和评价体系,并通过社会保障、税收、金融等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互联逐步过渡到全社会的资源共享,从客观上约束个人及企业的失信失范行为,营造“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诚信文化环境。使学生能在一个充满诚信文化的环境氛围中学习、生活,从而养成诚信行为。
  
  项目基金:南华工商学院学生诚信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200609)
  (作者单位:南华工商学院)
其他文献
在低速碰撞中,保险杠对车身的安全防护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就需要对保险杠的耐撞性要有一个准确的评估,按照欧洲ECE R42法规要求。建立了保险杠有限元普适性模型,并对其进行非线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一种最常见的涉外经济合同。这类合同涉及的货物进出口交易比较复杂,风险大,略有疏漏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合同签订难度较大。此外,英文是制作签订这类合同经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在新形势下,群众观点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点,群众路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命线。    官僚主义的要害在于脱离群众    当前,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切实改进群众工作方面,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有相当一批新进入领导班子的干部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有的人不敢接触群众,甚至害
随着“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的重新崛起,我国制造业在提高“中国制造”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方面缺乏强有力的人力资源,而在现有的制造业中,改革开放以来毕业的新~代工程技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