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R74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 调查精神疾病应对方式与人口学资料的相关关系,为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全市3区4县发放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文化程度较高者精神疾病应对方式正确度较高(X2=20.19,P<0.05)。结论 应加大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精神疾病应对能力,降低精神疾病患病率。
【关键词】精神疾病;全程干预;应对方式;人口学;患病率
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预计至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1]。精神病人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患病人数逐年积累增多[2]。但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却非常有限,偏见、歧视明显[3-4]。接受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只占20%[5]。导致我国精神疾病就诊率和治疗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精神卫生知识匮乏,尤其是对与心理问题有关而且应该寻求心理帮助的常见问题缺乏了解 [6] 。为了全面了解秦皇岛市普通民众应对精神疾病的方式,我院在2009—2011年对秦皇岛各市区、县区进行普查,探讨精神疾病应对方式与人口学资料的关系,为今后普及《精神卫生法》、制定精神卫生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医学救助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秦皇岛地区3区4县同期调查,发放问卷1200份,获得有效问卷1036份,有效率为86.33%。其中,男472人,占45.6%,女564人,占54.4%;年龄分布为18~60岁,平均(29.72±10.84)岁,其中18~20歲154人(14.9%),21~30岁434人(41.9%),31~40岁257(23.8%)人,41~50岁135人(14.0%),51岁~60岁56人(5.4%);高中以下579人,高中及以上457人。在精神疾病应对方式的不同人群之间调查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因素的关系。
1.2 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现场发放,无记名填写、当场收卷。除了必要的解释说明外,调查员不作任何提示。本次研究在调查前集中培训调查人员。调查内容针对普通大众群体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应对方式,共5个题目,内容包括对精神患者的认识、态度、精神疾病的求助方式等方面。
1.3 统计处理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精神疾病的应对方式调查:关于精神患者是否有暴力倾向,普遍认为有,并会造成伤害。81.2%的人担心精神患者具有伤害行为,42.3%认为精神患者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27.3%否认精神患者能坚持工作,而仅有12.6%认为能工作。在对精神疾病的对待方式测量中,给精神患者的建议只有29.6%是去看精神科医生,还有一部分是选择去神经内科、中医科或心理咨询。见表1。
2.2在精神疾病应对方式的不同人群之间调查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因素的比率。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较高者应对方式正确度较高(X2=20.19,P<0.01),在年龄、性别方面尚无显著差异。见表2。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心理需求的不断提高,各种心理应激因素不断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精神卫生问题作为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对精神健康的关注是对人的根本关注,国民精神健康和享有精神卫生服务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稳定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对环境的良好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8]。对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问题上应给与大力宣传[9],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而康复后的健康教育、工疗娱疗、心理社会干预等措施应该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即目前倡导的全病程治疗。
本调查发现,秦皇岛地区大众群体精神疾病应对常识并不普及,社会对精神疾病有较重的偏见和歧视,对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体系和是否可预防、可治愈、可复发及是否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等问题知晓度较低;应对能力较强者系文化程度较高者。随着我国《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精神卫生工作应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教,主要针对精神疾病的日常表现、应对方式,特别是精神疾病的预防、康复及社会服务问题应给予重点宣教。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开展现场宣传或个案宣传广播,使民众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早就医、早治疗,杜绝偏见与歧视,优化应对方式。对精神疾病的社会支持包括在社区开展精神卫生科普知识宣传,纠正人们对精神疾病的错误认知,使之能包容精神病患者,能接纳患者参加一切社会活动,形成社区监护网等积极作用。家庭和社会广泛长效的支持,有利于患者精神康复,从而降低精神疾病患病率。
参考文献
[1]郝伟.精神病学[M].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
[2] 沈渔邨.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75
[3] 孟国荣,姚新伟.上海市市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2697份问卷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2,14(1):56-57
[4] 王乃信,徐方忠,石其昌.浙江省居民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态度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5,17(6):13-15
[5] 江开达.精神病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3
[6] 张建芳,陈红辉,钟宝亮,等,武汉市中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8):609-611
[7]潘惠君,郭红,陈宏美,等,精神卫生知识普及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12):1195-1197
[8]郭红,王成喜,赵东,等,新兵心理干预2年后的对比研究[J] .重庆医学,2008,37(17):1977
[9]张宏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及对待精神患者态度、方式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1307-1309
【摘要】目的 调查精神疾病应对方式与人口学资料的相关关系,为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全市3区4县发放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文化程度较高者精神疾病应对方式正确度较高(X2=20.19,P<0.05)。结论 应加大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精神疾病应对能力,降低精神疾病患病率。
【关键词】精神疾病;全程干预;应对方式;人口学;患病率
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预计至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1]。精神病人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患病人数逐年积累增多[2]。但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却非常有限,偏见、歧视明显[3-4]。接受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只占20%[5]。导致我国精神疾病就诊率和治疗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精神卫生知识匮乏,尤其是对与心理问题有关而且应该寻求心理帮助的常见问题缺乏了解 [6] 。为了全面了解秦皇岛市普通民众应对精神疾病的方式,我院在2009—2011年对秦皇岛各市区、县区进行普查,探讨精神疾病应对方式与人口学资料的关系,为今后普及《精神卫生法》、制定精神卫生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医学救助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秦皇岛地区3区4县同期调查,发放问卷1200份,获得有效问卷1036份,有效率为86.33%。其中,男472人,占45.6%,女564人,占54.4%;年龄分布为18~60岁,平均(29.72±10.84)岁,其中18~20歲154人(14.9%),21~30岁434人(41.9%),31~40岁257(23.8%)人,41~50岁135人(14.0%),51岁~60岁56人(5.4%);高中以下579人,高中及以上457人。在精神疾病应对方式的不同人群之间调查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因素的关系。
1.2 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现场发放,无记名填写、当场收卷。除了必要的解释说明外,调查员不作任何提示。本次研究在调查前集中培训调查人员。调查内容针对普通大众群体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应对方式,共5个题目,内容包括对精神患者的认识、态度、精神疾病的求助方式等方面。
1.3 统计处理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精神疾病的应对方式调查:关于精神患者是否有暴力倾向,普遍认为有,并会造成伤害。81.2%的人担心精神患者具有伤害行为,42.3%认为精神患者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27.3%否认精神患者能坚持工作,而仅有12.6%认为能工作。在对精神疾病的对待方式测量中,给精神患者的建议只有29.6%是去看精神科医生,还有一部分是选择去神经内科、中医科或心理咨询。见表1。
2.2在精神疾病应对方式的不同人群之间调查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因素的比率。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较高者应对方式正确度较高(X2=20.19,P<0.01),在年龄、性别方面尚无显著差异。见表2。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心理需求的不断提高,各种心理应激因素不断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精神卫生问题作为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对精神健康的关注是对人的根本关注,国民精神健康和享有精神卫生服务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稳定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对环境的良好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8]。对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问题上应给与大力宣传[9],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而康复后的健康教育、工疗娱疗、心理社会干预等措施应该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即目前倡导的全病程治疗。
本调查发现,秦皇岛地区大众群体精神疾病应对常识并不普及,社会对精神疾病有较重的偏见和歧视,对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体系和是否可预防、可治愈、可复发及是否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等问题知晓度较低;应对能力较强者系文化程度较高者。随着我国《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精神卫生工作应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教,主要针对精神疾病的日常表现、应对方式,特别是精神疾病的预防、康复及社会服务问题应给予重点宣教。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开展现场宣传或个案宣传广播,使民众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早就医、早治疗,杜绝偏见与歧视,优化应对方式。对精神疾病的社会支持包括在社区开展精神卫生科普知识宣传,纠正人们对精神疾病的错误认知,使之能包容精神病患者,能接纳患者参加一切社会活动,形成社区监护网等积极作用。家庭和社会广泛长效的支持,有利于患者精神康复,从而降低精神疾病患病率。
参考文献
[1]郝伟.精神病学[M].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
[2] 沈渔邨.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75
[3] 孟国荣,姚新伟.上海市市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2697份问卷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2,14(1):56-57
[4] 王乃信,徐方忠,石其昌.浙江省居民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态度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5,17(6):13-15
[5] 江开达.精神病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3
[6] 张建芳,陈红辉,钟宝亮,等,武汉市中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8):609-611
[7]潘惠君,郭红,陈宏美,等,精神卫生知识普及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12):1195-1197
[8]郭红,王成喜,赵东,等,新兵心理干预2年后的对比研究[J] .重庆医学,2008,37(17):1977
[9]张宏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及对待精神患者态度、方式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1307-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