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对于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体现在教育之中,就是对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一种提升,但这种提升并不是仅限于文化课上,体育教学效果也有着相当大的促进,体育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类自身体质潜力的发展和锻炼,在现如今的这一阶段中,人们对于体育教学的认识也越来越加深刻,从单纯的提升身体素质向更全面的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发展,同时也成为了我国健康文明、健康精神的象征与代表,能够更好地凝聚每个人的爱国情怀,终身体育的概念也就应运而出,尤其是对于中职体育教学来说,终身体育更是一种非常需要培养的能力,因此,本文通过对终身体育能力的内涵以及相关的策略进行讲解分析,希望能为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提供更为鲜明的道路。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能力 策略应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终身体育技能的概念意义
终身体育,正如活到老学到老的概念一样,是每一个人都在进行体育相关的学习与锻炼,而且这也是一种会不断动态变化的体育教学,因为现代社会的人们体质也在一直不断发生着变化,生活习惯也在不停的产生变动,而人体自身也需要不断进行体育锻炼,才能保证身体的活力,让整个人体都保持一种健康积极的状态,终身体育能力讲求的就是让这种状态能够持之以恒的发展下去,因此,人们就需要把体育活动化作为生活日常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与学习和工作一起进行的行为,而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之中,人们运用体育锻炼的方式也有很多的表现,既与他们的工作环境有所关系,也与他们的生理、心理状态有联系,这就对终身体育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能够采取科学的方式、合理的手段,来更加有效率的提高自身的体质,还要让终身体育能力讲求系统性的建立,让人们能够以体系完善的方式,健康又高效的来锻炼自身,而这样的方式对于国家的国民身体素质提升计划来说也是非常有效的。1
二、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技能的实践对策
在中职学校当中,中职学生的身体也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成长时期,也是他们的三观得到正确树立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这个时期,体育教师一定要利用优秀的方式来有效的培养和开发他们的终身体育能力,而要做到能够以终身体育能力为基礎持续发展培养的情况,就要从如下几点做起。
(1)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本质思想教育
任何能力的锻炼都是要以基本的意识推动为主,终身体育能力也是如此,教师要针对终身体育能力的内涵思想,向学生们讲解清楚终身体育能力的内容以及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的原因,才能让学生明白,加强终身体育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因为这能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帮助,而这方面思想的促进,就需要学校与教师通力合作,不仅是在学校周围各处以各种宣传方式来进行,也需要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或者是比赛来驱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更重要的是从自身出发,做学生们学习的榜样,才能从平等的层次上,激发出他们的参与热情,去更加积极的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在这样的自主性下,不仅他们的终身体育思想得到了更好的巩固,终身体育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
(2)构设系统科学的终身体育能力系统体系
从以前的情况来看,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一般是以教师自己的经验为主要教学手段,他们以自己所学得的技术,或者是以前教学的经验,向学生传授这些相关的体育活动或者是锻炼知识,但是这种僵硬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形成一种系统性的体育教学,而是会让学生在迷茫之中进行学习,最终并没有记住太多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使得中职院校的学生对自己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与独立性被割裂开,也让他们与相关的体育锻炼项目分离开,这种分散式的教学方式,自然不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熟练度,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有效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能力,为他们构建适合自身、属于自身的成系统体系的终身体育锻炼方式,最主要的核心就是能够让学生去主动且乐于锻炼。
(3)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推动终身体育锻炼
从以上两个方法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学生要体育锻炼,尤其需要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时候,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能够去主动引导学生这方面的锻炼意识与锻炼态度,要以更加趣味性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更加生动的体育课程内容,也能以更加有效的体育活动或者游戏,让学生以更加高昂的热情去参与到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之中,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与学生形成健康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上所遇到的难题,才能让他们以更加顺畅的方式体会到体育锻炼的快乐,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3
三、总结
综上所述,终身体育是当前新课改进程下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方式,并且其教育过程也是极其漫长的,甚至可以说是永久性的,如果说一般的体育教学只是让学生在当前的学校阶段有着比较好的体质基础,那么终身体育的目标就是能够让学生从年轻时候开始,就确立一种永久性的体育锻炼目标,既锻炼自己的体质,也升华自己的思想,为日后在社会上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新章.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17.
[2]许友明.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6):150-151.
[3]王会来.中职体育教学中影响终身体育的因素及措施[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11):120-121.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能力 策略应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终身体育技能的概念意义
终身体育,正如活到老学到老的概念一样,是每一个人都在进行体育相关的学习与锻炼,而且这也是一种会不断动态变化的体育教学,因为现代社会的人们体质也在一直不断发生着变化,生活习惯也在不停的产生变动,而人体自身也需要不断进行体育锻炼,才能保证身体的活力,让整个人体都保持一种健康积极的状态,终身体育能力讲求的就是让这种状态能够持之以恒的发展下去,因此,人们就需要把体育活动化作为生活日常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与学习和工作一起进行的行为,而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之中,人们运用体育锻炼的方式也有很多的表现,既与他们的工作环境有所关系,也与他们的生理、心理状态有联系,这就对终身体育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能够采取科学的方式、合理的手段,来更加有效率的提高自身的体质,还要让终身体育能力讲求系统性的建立,让人们能够以体系完善的方式,健康又高效的来锻炼自身,而这样的方式对于国家的国民身体素质提升计划来说也是非常有效的。1
二、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技能的实践对策
在中职学校当中,中职学生的身体也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成长时期,也是他们的三观得到正确树立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这个时期,体育教师一定要利用优秀的方式来有效的培养和开发他们的终身体育能力,而要做到能够以终身体育能力为基礎持续发展培养的情况,就要从如下几点做起。
(1)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本质思想教育
任何能力的锻炼都是要以基本的意识推动为主,终身体育能力也是如此,教师要针对终身体育能力的内涵思想,向学生们讲解清楚终身体育能力的内容以及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的原因,才能让学生明白,加强终身体育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因为这能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帮助,而这方面思想的促进,就需要学校与教师通力合作,不仅是在学校周围各处以各种宣传方式来进行,也需要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或者是比赛来驱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更重要的是从自身出发,做学生们学习的榜样,才能从平等的层次上,激发出他们的参与热情,去更加积极的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在这样的自主性下,不仅他们的终身体育思想得到了更好的巩固,终身体育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
(2)构设系统科学的终身体育能力系统体系
从以前的情况来看,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一般是以教师自己的经验为主要教学手段,他们以自己所学得的技术,或者是以前教学的经验,向学生传授这些相关的体育活动或者是锻炼知识,但是这种僵硬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形成一种系统性的体育教学,而是会让学生在迷茫之中进行学习,最终并没有记住太多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使得中职院校的学生对自己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与独立性被割裂开,也让他们与相关的体育锻炼项目分离开,这种分散式的教学方式,自然不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熟练度,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有效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能力,为他们构建适合自身、属于自身的成系统体系的终身体育锻炼方式,最主要的核心就是能够让学生去主动且乐于锻炼。
(3)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推动终身体育锻炼
从以上两个方法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学生要体育锻炼,尤其需要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时候,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能够去主动引导学生这方面的锻炼意识与锻炼态度,要以更加趣味性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更加生动的体育课程内容,也能以更加有效的体育活动或者游戏,让学生以更加高昂的热情去参与到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之中,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与学生形成健康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上所遇到的难题,才能让他们以更加顺畅的方式体会到体育锻炼的快乐,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3
三、总结
综上所述,终身体育是当前新课改进程下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方式,并且其教育过程也是极其漫长的,甚至可以说是永久性的,如果说一般的体育教学只是让学生在当前的学校阶段有着比较好的体质基础,那么终身体育的目标就是能够让学生从年轻时候开始,就确立一种永久性的体育锻炼目标,既锻炼自己的体质,也升华自己的思想,为日后在社会上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新章.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17.
[2]许友明.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6):150-151.
[3]王会来.中职体育教学中影响终身体育的因素及措施[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1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