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档案
陈万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长期从事小麦锈病、黑穗病、赤霉病等麦类真菌病害生物学、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等17项重大科研课题,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项、国家授权(公开)发明专利10件,其中主持完成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全国8省(区、市)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近4亿亩次,每年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增收节支总额达150多亿元。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完成《Disease Risk and Food Security》 《图说小麦病虫草鼠害防治关键技术》等著作或论文集12部,主持制定行业系列标准8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近200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20多篇,应邀做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大会报告20余次,培养研究生40多名。 2012年被评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和“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2013年获得“全国农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走出山区求学 又进深山奋战
1962年9月,陈万权出生在长江沿岸山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9年考入原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开始了小麦病害的研究工作,一干就是30年。
刚到所里不久,陈万权就被派往四川阿坝和甘肃陇南研究基点开展小麦条锈病的调查和试验工作。小麦条锈病是一种随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的流行性病害,在我国西北、西南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发生危害最重。病害流行起来可使小麦减产40%以上,甚至绝收。显然,攻克小麦条锈病对于保障我国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而四川阿坝和甘肃陇南地区正是小麦条锈病的发源地。
当时,对于刚出校门的陈万权来说,阿坝藏族地区和陇南黄土高坡的生活环境与家乡和学校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饮食、住宿和交通条件都比较差。由于小麦锈病发生在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很多地方偏远,无法行车。陈万权经常靠两条腿步行几十里山路,去远离城镇的藏族寨子开展调查和试验工作,而且由于时间紧张还经常吃不上饭,只能啃几口自带的干粮充饥,有时天晚了,就住在藏民的帐篷里过夜。时间久了,他身上长出几个大疮,又痛又痒,夜里难以入睡。但这一切都难不住陈万权,他依然坚持干下去。他不怕苦、不叫累,反而为自己能一出校门就有机会到科研一线锻炼,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工作作风,感到十分高兴和自豪。这一时期的艰苦调查实践,为他以后的科研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传承前辈精神 力克条锈恶魔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危害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流行性和变异性等特点,老一代植物病理学家经过几十年的共同努力,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完成了“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研究,查明了条锈病的越夏越冬区域和大区流行规律,对指导小麦锈病的研究和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陈万权也是这一成果的参加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在老一辈科学家取得基础研究成果上更进一步,握好接力棒,将小麦锈病的研究继续深入下去,实现病害的持久控制,保障小麦的生产安全。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牵头,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十多个协作单位,继续对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进行科技攻关。陈万权一开始就是这一科研项目的推动者和主导者。对农业科研热爱的他,经常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坚持不懈地刻苦工作,科研成果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了新一代“解难题”的带头人。1989年,27岁的他担任了麦类病害研究室副主任,1993年还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随后,又先后去美国、墨西哥、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做访问学者和开展合作研究,国内外的科研经历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知识,开拓了他的视野,提高了他的科研能力和水平。2000年底他担任了植物病害系主任,研究员,2003年又担任了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和全国小麦锈病研究协作组组长,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对小麦条锈病的科研工作负起了全责。在取得前期成果的基础上,陈万权带领科研团队又确定了新的攻克目标:一是要查明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的范围与作用,找到病害源头与治理重点区域;二是要研究揭示病菌致病性变异和品种抗病性“丧失”的规律与原因,培育持久抗病品种;三是要研发出病害监测与防控关键技术,构建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最终是要实现病害持久控制,保障小麦生产安全。
功夫不负有心人。“解题人”不负众望,2012年底,一个让整个农科界振奋的好消息传来,陈万权作为主持人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我国植保界近30年来唯一的国家级一等奖。该项成果推广应用显著降低了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和危害损失,实现了有病无灾和病害持久控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极其显著。
凝聚团队力量 协同科技攻关
在这丰硕的成果中,从课题的总体设计到组织实施;从病害菌源基地勘界、发生流行规律等基础研究到监测预警与关键防控技术研发;从病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构建到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作为组织者和第一完成人的陈万权,近20年来付出了大量汗水和心血。但他非常低调,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地做好每一件事。提起陈万权,课题组的同事都说他性格温和,是个有凝聚力的科学家和科研管理者,同他在一起搞科研很愉快。
全国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研究协作组,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立以来,一直没有间断工作,无论有没有项目和经费支持,都坚持不懈地开展科研协作活动。统一设计试验方案,分工负责地进行全国小麦锈病生理小种和品种抗病性变异监测;每年组织2-3次病害越冬越夏考察和秋苗病情调查;每年组织召开1次协作组年会,交流研究进展,研讨防控对策;联合举办病害防治现场会和技术培训班,指导农民科学防病。该协作组可称得上是全国农业科研大协作的一个典范。作为协作组组长的陈万权,他的凝聚力来源于他的以身作则和团结协作,来源于他对同事的善待和理解,来源于他对人的平等尊重和处事的公平公正,来源于他举重若轻、大处着眼和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正是在陈万权的身体力行和亲自带领下,协作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成绩突出,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称赞和认同。2012年,他带领全国协作组成员单位,互相配合、互相支持,通过激烈的国际竞争,成功申办了“第十三届国际禾谷类作物锈病和白粉病会议”和“全球锈病协作网年会”,这是首次在中国举办。
面对种种荣誉,陈万权说得最多的是这样几句话,“大成果需要大协作,需要长期坚持”,“获奖只是我们工作的一个新起点,与小麦锈病的斗争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战争”,“一辈子就干一件事儿,当然要干好”。目前,病菌的变异问题还没有解决,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也在不断地变化,病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还需不断优化和完善,还有很多理论性和技术性的难题有待探索,还有小麦白粉病、叶锈病等其他众多病害有待深入研究,农业植保科研任重而道远。
陈万权,朝着麦浪涌动的方向,又启程了……
陈万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长期从事小麦锈病、黑穗病、赤霉病等麦类真菌病害生物学、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等17项重大科研课题,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项、国家授权(公开)发明专利10件,其中主持完成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全国8省(区、市)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近4亿亩次,每年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增收节支总额达150多亿元。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完成《Disease Risk and Food Security》 《图说小麦病虫草鼠害防治关键技术》等著作或论文集12部,主持制定行业系列标准8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近200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20多篇,应邀做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大会报告20余次,培养研究生40多名。 2012年被评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和“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2013年获得“全国农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走出山区求学 又进深山奋战
1962年9月,陈万权出生在长江沿岸山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9年考入原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开始了小麦病害的研究工作,一干就是30年。
刚到所里不久,陈万权就被派往四川阿坝和甘肃陇南研究基点开展小麦条锈病的调查和试验工作。小麦条锈病是一种随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的流行性病害,在我国西北、西南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发生危害最重。病害流行起来可使小麦减产40%以上,甚至绝收。显然,攻克小麦条锈病对于保障我国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而四川阿坝和甘肃陇南地区正是小麦条锈病的发源地。
当时,对于刚出校门的陈万权来说,阿坝藏族地区和陇南黄土高坡的生活环境与家乡和学校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饮食、住宿和交通条件都比较差。由于小麦锈病发生在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很多地方偏远,无法行车。陈万权经常靠两条腿步行几十里山路,去远离城镇的藏族寨子开展调查和试验工作,而且由于时间紧张还经常吃不上饭,只能啃几口自带的干粮充饥,有时天晚了,就住在藏民的帐篷里过夜。时间久了,他身上长出几个大疮,又痛又痒,夜里难以入睡。但这一切都难不住陈万权,他依然坚持干下去。他不怕苦、不叫累,反而为自己能一出校门就有机会到科研一线锻炼,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工作作风,感到十分高兴和自豪。这一时期的艰苦调查实践,为他以后的科研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传承前辈精神 力克条锈恶魔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危害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流行性和变异性等特点,老一代植物病理学家经过几十年的共同努力,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完成了“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研究,查明了条锈病的越夏越冬区域和大区流行规律,对指导小麦锈病的研究和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陈万权也是这一成果的参加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在老一辈科学家取得基础研究成果上更进一步,握好接力棒,将小麦锈病的研究继续深入下去,实现病害的持久控制,保障小麦的生产安全。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牵头,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十多个协作单位,继续对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进行科技攻关。陈万权一开始就是这一科研项目的推动者和主导者。对农业科研热爱的他,经常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坚持不懈地刻苦工作,科研成果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了新一代“解难题”的带头人。1989年,27岁的他担任了麦类病害研究室副主任,1993年还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随后,又先后去美国、墨西哥、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做访问学者和开展合作研究,国内外的科研经历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知识,开拓了他的视野,提高了他的科研能力和水平。2000年底他担任了植物病害系主任,研究员,2003年又担任了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和全国小麦锈病研究协作组组长,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对小麦条锈病的科研工作负起了全责。在取得前期成果的基础上,陈万权带领科研团队又确定了新的攻克目标:一是要查明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的范围与作用,找到病害源头与治理重点区域;二是要研究揭示病菌致病性变异和品种抗病性“丧失”的规律与原因,培育持久抗病品种;三是要研发出病害监测与防控关键技术,构建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最终是要实现病害持久控制,保障小麦生产安全。
功夫不负有心人。“解题人”不负众望,2012年底,一个让整个农科界振奋的好消息传来,陈万权作为主持人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我国植保界近30年来唯一的国家级一等奖。该项成果推广应用显著降低了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和危害损失,实现了有病无灾和病害持久控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极其显著。
凝聚团队力量 协同科技攻关
在这丰硕的成果中,从课题的总体设计到组织实施;从病害菌源基地勘界、发生流行规律等基础研究到监测预警与关键防控技术研发;从病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构建到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作为组织者和第一完成人的陈万权,近20年来付出了大量汗水和心血。但他非常低调,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地做好每一件事。提起陈万权,课题组的同事都说他性格温和,是个有凝聚力的科学家和科研管理者,同他在一起搞科研很愉快。
全国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研究协作组,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立以来,一直没有间断工作,无论有没有项目和经费支持,都坚持不懈地开展科研协作活动。统一设计试验方案,分工负责地进行全国小麦锈病生理小种和品种抗病性变异监测;每年组织2-3次病害越冬越夏考察和秋苗病情调查;每年组织召开1次协作组年会,交流研究进展,研讨防控对策;联合举办病害防治现场会和技术培训班,指导农民科学防病。该协作组可称得上是全国农业科研大协作的一个典范。作为协作组组长的陈万权,他的凝聚力来源于他的以身作则和团结协作,来源于他对同事的善待和理解,来源于他对人的平等尊重和处事的公平公正,来源于他举重若轻、大处着眼和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正是在陈万权的身体力行和亲自带领下,协作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成绩突出,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称赞和认同。2012年,他带领全国协作组成员单位,互相配合、互相支持,通过激烈的国际竞争,成功申办了“第十三届国际禾谷类作物锈病和白粉病会议”和“全球锈病协作网年会”,这是首次在中国举办。
面对种种荣誉,陈万权说得最多的是这样几句话,“大成果需要大协作,需要长期坚持”,“获奖只是我们工作的一个新起点,与小麦锈病的斗争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战争”,“一辈子就干一件事儿,当然要干好”。目前,病菌的变异问题还没有解决,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也在不断地变化,病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还需不断优化和完善,还有很多理论性和技术性的难题有待探索,还有小麦白粉病、叶锈病等其他众多病害有待深入研究,农业植保科研任重而道远。
陈万权,朝着麦浪涌动的方向,又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