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组的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8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按照每组44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2%。结论: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临床并发症发生频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常被归入进行性加重综合征的范畴,患者一般会出现呼吸困难、体液潴留、手脚乏力等临床症状。针对该疾病,除了要给予科学的临床治疗以外,还必须要高度重视临床护理工作,不断寻求有效的护理途径,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尽量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通过对近几年本院收治8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探讨,现将详细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8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均在62岁至81岁之间;观察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6例,本组患者年龄均在61岁至82岁之间。88例患者中心功能分级为I级的有30例,属于II级的有38例,属于III级的有15例,属于IV级的有5例。本次研究对象均排除存在精神障碍或者意识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的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输液护理方法实施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详细护理如下:
1.2.1输液前优质护理
正式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前,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老年患者的内心想法,避免患者出现孤独、自卑等负面情绪,给予老年患者充分的关心与尊重,认真倾听其倾诉,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节,重视健康宣传教育,让老年患者对注射治疗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使他们了解输液治疗的具体过程,将输入的药物类型以及它们的作用告诉患者,消除其担心及忧虑,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
1.2.2输液中优质护理
输液过程中要挑选弹性佳、回流正常并且易于显露、方便穿刺的体表静脉血管进行注射,尽可能避开弹性欠佳的血管或者与关节距离过近的血管,尽量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防止老年患者因为多次穿刺而出现刺伤现象或者产生反感情绪[1]。在输液过程中尽量将输液速度控制在合适范围,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针对产生不良情绪的患者及时给予安抚,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将问题解决。
1.2.3输液后优质护理
完成输液工作后应根据规定流程实施拔针操作,防止患者出现疼痛反应或穿刺位置出现淤血,缓解患者的痛苦。完成拔针操作后,严禁一边按压一边揉针眼,避免针眼再次发生出血,等到针眼彻底凝血后,告知患者不要过度活动血管,以免穿刺血管针眼位置发生出血,引发皮下血肿现象。
1.3临床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开展问卷调查,对患者输液前、中、后整个过程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引导患者正确填写调查问卷,实施综合评分。将护理满意度划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等级。本次调查以100分为总分,超过80分即为满意,超过60分同时小于80分的为基本满意,少于60分表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数据软件包开展组间数据分析处理工作,通过例数和%表示组间计数资料,通过X2和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若P<0.05,则表示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通过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取得的护理满意度为97.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常具有病程较长,治愈困难的特点,必须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长时间的服药以及输液治疗很容易造成患者产生方案等负面情绪,情况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造成患者丧失治疗信心,不能积极配合医生的临床治疗,给输液治疗带来很大困难,降低临床治疗效果[2]。因此,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科学的输液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以促进输液治疗的有效开展,大幅度提升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优质护理取得的患者满意度为97.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2%,两组数据比较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洪艳.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4(02):85-86.
[2]申维洪,冯敏.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营造了护患和谐[J].中国实用医药,2010,9(12):98-99.
关键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常被归入进行性加重综合征的范畴,患者一般会出现呼吸困难、体液潴留、手脚乏力等临床症状。针对该疾病,除了要给予科学的临床治疗以外,还必须要高度重视临床护理工作,不断寻求有效的护理途径,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尽量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通过对近几年本院收治8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探讨,现将详细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8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均在62岁至81岁之间;观察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6例,本组患者年龄均在61岁至82岁之间。88例患者中心功能分级为I级的有30例,属于II级的有38例,属于III级的有15例,属于IV级的有5例。本次研究对象均排除存在精神障碍或者意识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的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输液护理方法实施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详细护理如下:
1.2.1输液前优质护理
正式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前,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老年患者的内心想法,避免患者出现孤独、自卑等负面情绪,给予老年患者充分的关心与尊重,认真倾听其倾诉,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节,重视健康宣传教育,让老年患者对注射治疗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使他们了解输液治疗的具体过程,将输入的药物类型以及它们的作用告诉患者,消除其担心及忧虑,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
1.2.2输液中优质护理
输液过程中要挑选弹性佳、回流正常并且易于显露、方便穿刺的体表静脉血管进行注射,尽可能避开弹性欠佳的血管或者与关节距离过近的血管,尽量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防止老年患者因为多次穿刺而出现刺伤现象或者产生反感情绪[1]。在输液过程中尽量将输液速度控制在合适范围,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针对产生不良情绪的患者及时给予安抚,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将问题解决。
1.2.3输液后优质护理
完成输液工作后应根据规定流程实施拔针操作,防止患者出现疼痛反应或穿刺位置出现淤血,缓解患者的痛苦。完成拔针操作后,严禁一边按压一边揉针眼,避免针眼再次发生出血,等到针眼彻底凝血后,告知患者不要过度活动血管,以免穿刺血管针眼位置发生出血,引发皮下血肿现象。
1.3临床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开展问卷调查,对患者输液前、中、后整个过程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引导患者正确填写调查问卷,实施综合评分。将护理满意度划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等级。本次调查以100分为总分,超过80分即为满意,超过60分同时小于80分的为基本满意,少于60分表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数据软件包开展组间数据分析处理工作,通过例数和%表示组间计数资料,通过X2和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若P<0.05,则表示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通过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取得的护理满意度为97.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常具有病程较长,治愈困难的特点,必须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长时间的服药以及输液治疗很容易造成患者产生方案等负面情绪,情况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造成患者丧失治疗信心,不能积极配合医生的临床治疗,给输液治疗带来很大困难,降低临床治疗效果[2]。因此,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科学的输液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以促进输液治疗的有效开展,大幅度提升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优质护理取得的患者满意度为97.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2%,两组数据比较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洪艳.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4(02):85-86.
[2]申维洪,冯敏.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营造了护患和谐[J].中国实用医药,2010,9(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