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栏语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一年一度的全国高峰论坛上,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医科普先锋们畅所欲言、热烈讨论。他们在关注什么?他们对热点怎么看?本刊自2014年起与科普分会合作推出“高峰论坛”专栏,为读者传递来自业界精英的声音、分享精彩视点。
张瑞贤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
自古名医多长寿。近年来,关于名医长寿的经验不断被总结出来,除众所周知的基本吃素,起居有时、恬淡虚无、情趣高雅,甘于奉献、淡于名利,防患未然、摄养为先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以下诸多共同点:
一、 仁者寿
“仁者寿”出自《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仁者,爱人”医术在古代被称为“仁术”,从事医学行业的人本身就在做“爱人”的事业。我们的周围经常会看到因大德而得其寿的老中医。他们尽管满头银丝,但依然满面红光,精神矍铄。这就是因为他们德高望重,安心处世,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理宁静。
温州医学院金慎之老中医,年登90岁,医名极甚,但他有两个特点:一是不诋毁别人,前医所用处方请他评议,经仔细审核后,不置一辞;二是治好许多疑难病症,不向他人宣传,认为治病是天职,没有必要宣传。其次医生态度要和蔼可亲,把病人的痛苦,看作自己的痛苦,急人所急。从心理上解除病人的精神负担。
二、 喜读书
现在,还无法证明读书就能使人长寿,但读书有益身心,却是不争的事实。医学这个职业是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尤其是中医,需要悟性,需要从古今的医性经典、医方、医论、医案中悟出医学之道,古往今来,没有不读书而成为医学大家的。我们身边就经常看到爱书的老中医。江苏省中医院干祖望老先生平生惟一爱好就是读书,人称“四书”老人:读书、藏书、教书、写书,谓“人瘦因工作,家贫为买书”。
脑子是用进废退的,老人离、退休后,常出现脑迟钝、脑衰退、脑健忘、脑痴呆等现象,要在保护肾脑的物质功能基础上,适度地动用脑筋,如学习、下棋、打球、绘画、写字、吟诗、阅读等等,既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锻炼,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蠢”,这样,就一定有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三、 调七情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的变化,属于生理状态下的情感变化,是机体适应外界各种刺激的正常反应,它可以调节脏腑气机,不引起疾病。但是,如有异常刺激,也会发生疾病。由于中医学家都深谙中医中内伤七情在致病中的地位,因而都加强精神修养,调摄情志,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好多老同志在离退休后,都希望健康长寿、欢度晚年。对前来询求长寿保健之道的老人,南通市中医院朱良春老先生每以“动可延年,乐则长寿”八字赠之。孔子说:“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要想延年益寿,就要热爱生活,保持乐观。“世人欲知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朱良春认为人是处在矛盾之中的,不顺心的事经常遇到。朱良春从不懊恼、耿耿于怀,对名利之争,一笑了之,泰然自苦,真正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四、治未病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
广义的“治未病”应该包括摄生即养生在内,而在此节谈的治未病主要是有针对性的预防疾病。我们看到的老中医常给人精神饱满、意气风发的形象,其实他们也会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和威胁,但老中医常从防止小病发生及对常见病、发生病的预防开始,保障了身体的健康。这些往往是有极强的个性色彩。
江西名老中医万友生平时常吃大蒜、生姜、山楂、柚子皮等渍制干果,以顺气化痰消一食。若气候骤变,气温大起大落时,慎风寒,速添衣。偶感风寒时,立饮自制的“寒感灵冲剂”,即可控制不发展。若稍感脘腹饱胀,即服藿香正气水或保和丸,亦可消弥于无形。他认为身体应及时调理,防范于未然,不要等疾病已成再治,可令少受损伤。
每个老医生会根据自己的居住环境、气候条件以及自己的体质禀赋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小方小法,这些方法简便易行,行之有效。
五、 不养生
在采访老中医过程中,以及和其他记者的交流中,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许多老中医会告诉你,他从来不养生,也没什么养生经验。经刨根问底,发现这些老中医病不是不养生,而是不刻意追求长寿,不斤斤计较延年。但在生活当中,由于中医传统养生思想已经深入到骨髓之中,会自然地按照《内经》思想指导生活;由于接受了现代科学的观念,也会遵守科学精神防病治病。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吴考槃老先生认为养生与长寿有联系,但并非一回事。《素问》以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区别寿之差异。孔子弟子十哲,颜渊居一首短命,子夏在末长寿,亦是不易理解。他看过许多养生长寿书籍,感觉大部内容无甚差异,与其呆在古纸堆中人云亦云,不若自出己意,从我所好,按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生活。
“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就应该是天人合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句话出自于《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法于阴阳,即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和于术数,指正确恰当运用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等各种养生之法,饮食起居正常有节制,不过度劳倦,保持精神与形体的相称统一。
真正理想了中医学理论的人会把这个原则落实到生活当中,而这种落实似乎是无形的,无意识的。也就是以不养为养生。“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一年一度的全国高峰论坛上,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医科普先锋们畅所欲言、热烈讨论。他们在关注什么?他们对热点怎么看?本刊自2014年起与科普分会合作推出“高峰论坛”专栏,为读者传递来自业界精英的声音、分享精彩视点。
张瑞贤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
自古名医多长寿。近年来,关于名医长寿的经验不断被总结出来,除众所周知的基本吃素,起居有时、恬淡虚无、情趣高雅,甘于奉献、淡于名利,防患未然、摄养为先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以下诸多共同点:
一、 仁者寿
“仁者寿”出自《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仁者,爱人”医术在古代被称为“仁术”,从事医学行业的人本身就在做“爱人”的事业。我们的周围经常会看到因大德而得其寿的老中医。他们尽管满头银丝,但依然满面红光,精神矍铄。这就是因为他们德高望重,安心处世,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理宁静。
温州医学院金慎之老中医,年登90岁,医名极甚,但他有两个特点:一是不诋毁别人,前医所用处方请他评议,经仔细审核后,不置一辞;二是治好许多疑难病症,不向他人宣传,认为治病是天职,没有必要宣传。其次医生态度要和蔼可亲,把病人的痛苦,看作自己的痛苦,急人所急。从心理上解除病人的精神负担。
二、 喜读书
现在,还无法证明读书就能使人长寿,但读书有益身心,却是不争的事实。医学这个职业是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尤其是中医,需要悟性,需要从古今的医性经典、医方、医论、医案中悟出医学之道,古往今来,没有不读书而成为医学大家的。我们身边就经常看到爱书的老中医。江苏省中医院干祖望老先生平生惟一爱好就是读书,人称“四书”老人:读书、藏书、教书、写书,谓“人瘦因工作,家贫为买书”。
脑子是用进废退的,老人离、退休后,常出现脑迟钝、脑衰退、脑健忘、脑痴呆等现象,要在保护肾脑的物质功能基础上,适度地动用脑筋,如学习、下棋、打球、绘画、写字、吟诗、阅读等等,既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锻炼,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蠢”,这样,就一定有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三、 调七情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的变化,属于生理状态下的情感变化,是机体适应外界各种刺激的正常反应,它可以调节脏腑气机,不引起疾病。但是,如有异常刺激,也会发生疾病。由于中医学家都深谙中医中内伤七情在致病中的地位,因而都加强精神修养,调摄情志,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好多老同志在离退休后,都希望健康长寿、欢度晚年。对前来询求长寿保健之道的老人,南通市中医院朱良春老先生每以“动可延年,乐则长寿”八字赠之。孔子说:“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要想延年益寿,就要热爱生活,保持乐观。“世人欲知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朱良春认为人是处在矛盾之中的,不顺心的事经常遇到。朱良春从不懊恼、耿耿于怀,对名利之争,一笑了之,泰然自苦,真正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四、治未病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
广义的“治未病”应该包括摄生即养生在内,而在此节谈的治未病主要是有针对性的预防疾病。我们看到的老中医常给人精神饱满、意气风发的形象,其实他们也会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和威胁,但老中医常从防止小病发生及对常见病、发生病的预防开始,保障了身体的健康。这些往往是有极强的个性色彩。
江西名老中医万友生平时常吃大蒜、生姜、山楂、柚子皮等渍制干果,以顺气化痰消一食。若气候骤变,气温大起大落时,慎风寒,速添衣。偶感风寒时,立饮自制的“寒感灵冲剂”,即可控制不发展。若稍感脘腹饱胀,即服藿香正气水或保和丸,亦可消弥于无形。他认为身体应及时调理,防范于未然,不要等疾病已成再治,可令少受损伤。
每个老医生会根据自己的居住环境、气候条件以及自己的体质禀赋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小方小法,这些方法简便易行,行之有效。
五、 不养生
在采访老中医过程中,以及和其他记者的交流中,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许多老中医会告诉你,他从来不养生,也没什么养生经验。经刨根问底,发现这些老中医病不是不养生,而是不刻意追求长寿,不斤斤计较延年。但在生活当中,由于中医传统养生思想已经深入到骨髓之中,会自然地按照《内经》思想指导生活;由于接受了现代科学的观念,也会遵守科学精神防病治病。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吴考槃老先生认为养生与长寿有联系,但并非一回事。《素问》以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区别寿之差异。孔子弟子十哲,颜渊居一首短命,子夏在末长寿,亦是不易理解。他看过许多养生长寿书籍,感觉大部内容无甚差异,与其呆在古纸堆中人云亦云,不若自出己意,从我所好,按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生活。
“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就应该是天人合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句话出自于《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法于阴阳,即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和于术数,指正确恰当运用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等各种养生之法,饮食起居正常有节制,不过度劳倦,保持精神与形体的相称统一。
真正理想了中医学理论的人会把这个原则落实到生活当中,而这种落实似乎是无形的,无意识的。也就是以不养为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