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有林区以保护生态和森林资源为目的,以林场撤并、职工移居为栽体,结合林区的危房改造、集中供热、给排水、垃圾处理、城镇化建设等急需解决的问题,改善林区人民生活,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以局址为核心,全面建设生态移居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实施;生态移居工程;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7-0007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林业局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我国生态建设正处于“保护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长期以来国有林区巨大的隐性森林资源消耗正是保护与破坏相持的直接体现。
以金河林业局为例,金河林业局作为国家的大型森工企业,四十多年来为国家及林区的生产建设与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林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可采资源的日益减少,金河林业局全面进入了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中,木材产量由1997年的32.6万立方米调减到2006年的22.2万立方米,至使林业局对四个林场和一个贮木场实行撤并。同时,林业局现有居住条件较差,平房数量占住宅比重较大,达到76%,平房中有62%为板夹泥平房,且均已超过使用年限,成为危房。由于林区生产经营的特殊性以及长期未能有效解决的职工居住和供暖问题,致使林区烧柴取暖的现象还相当普遍,由于点多面广,管理十分困难,所形成的巨大隐性资源消耗,威胁和阻碍着林区的生态建设,影响着“天保工程”的阶段性成果。
以保护生态和森林资源为目的,以林场撤并、职工移居为载体、结合林区的危房改造、集中供热、给排水、垃圾处理、城镇化建设等急解决的问题,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以局址为核心,全面建设生态移居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一、林场撤并势在必行
由于木材产量的巨减,这对90%的收入都来源于木材生产及90%的职工都从业于木材生产的森工企业来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现实使金河林业局对金林林场、吉峰林场、秀山林场、萨河林场四个林场及牛耳河贮木场实行撤并,撤并户达到1192户,由于林场撤并,迫使林场职工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部分职工分散在牛耳河林场和局址内,安置撤并居住和就业都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目前轮伐生产已渐渐成为林业局的基本作业方式,撤并林场势在必行,有计划地撤并林场一是顺应目前的生产组织形势,通过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压缩费用。二是有利于森林防火,便于森林管护。三是为了改善林场职工群众的医疗、教育、文化、住房、交通等生存环境。四是有利于拓宽职工的就业渠道。如果职工长期滞留林场,久居山林,将不断拉大与局址的综合差距,形成新的贫困人群,不符合国家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精神。
二、取暖大量消耗木材,集中供热是唯一的解决途径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对于居住在金河林业局林场的职工,燃料主要来源于木材,每户年均木材消耗约14立方米,每年消耗木材达到16688立方米,森林资源消耗巨大。国家对木材隐性消耗问题一直十分重视,1985年原林业部出台了“以煤代木”政策,每年单独下达20万立方米“以煤代木”专项木材生产计划,木材销售后利润用于补贴职工取暖烧煤的费用,由于补贴,烧柴的职工大量减少。据统计,实施该项政策后,整个林区的年烧木材量从1985年的202万立方米,下降到1998年的40万立方米,政策实施的14年间,累计节约消耗木材l 820万立方米。可以说以煤代木政策对减少森林资源的隐性消耗是十分有效的。1998年“天保工程”实施后,国家停止了“以煤代木”的政策。由于煤炭价格不断上涨,而林区大部分职工每户年收入只有6000元左右,按照每户年均消耗6吨煤计算,需要1800元。职工难以承受烧煤带来的负担,大部分居民都转向了烧材。由于林业局烧柴供应十分紧张,所以职工除购买部分烧材外,又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烧柴,给林业局的资源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在不能取得国家烧煤补贴的情况下,统一规划,集中供热是改变林区资源隐性消耗的唯一途径。
三、危房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
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末,金河林业局局址现有各类住宅92200平方米,居住2355户,其中板夹泥平房33153平方米,居住1115户。这些住房大部分建于林区开发初期,平均使用年限都达到30年以上,由于板夹泥房属于临时住房,保温性能很差,冬季取暖费用远远高于砖房,沉陷严重,绝大部分都已经成为危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加之居住环境恶化,卫生条件较差,道路泥泞,垃圾成堆,严重的影响了职工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局址内平房居民的生活用燃料也以木材为主,年消耗木材量具大,造成极大浪费。
四、生态移居工程符合城镇建设的需要
大量的板夹泥房和危旧住房与林区的城镇建设十分不协调。冬季取暖期,居民取暖排放出大量的烟气,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导致大量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居民的饮水问题也十分突出,由于林区居民区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居住分散,特别是危房比例过高,造成供水入户困难,不能有效覆盖。所以,生态移居工程是一项与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系统工程,实施生态移居工程既可有效解决困扰林区的危房改造和住房难的问题、烧材浪费问题、饮水项目入户难的问题,达到一举多得效果,同时对加快林业小城镇建设、构建和谐林区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国有林区结合本地实际,争取国家、地区政策、走生态移居之路,进行危房改造,在局址所在地集资建房,使广大林场职工、家属向局址靠拢,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实施“生态移居”工程有利于建立良性的林业生态体系;有利于解决林区多年来生存与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减少森林火险隐患;有利于改善职工群众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保持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在国有林区实施生态移居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实施;生态移居工程;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7-0007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林业局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我国生态建设正处于“保护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长期以来国有林区巨大的隐性森林资源消耗正是保护与破坏相持的直接体现。
以金河林业局为例,金河林业局作为国家的大型森工企业,四十多年来为国家及林区的生产建设与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林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可采资源的日益减少,金河林业局全面进入了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中,木材产量由1997年的32.6万立方米调减到2006年的22.2万立方米,至使林业局对四个林场和一个贮木场实行撤并。同时,林业局现有居住条件较差,平房数量占住宅比重较大,达到76%,平房中有62%为板夹泥平房,且均已超过使用年限,成为危房。由于林区生产经营的特殊性以及长期未能有效解决的职工居住和供暖问题,致使林区烧柴取暖的现象还相当普遍,由于点多面广,管理十分困难,所形成的巨大隐性资源消耗,威胁和阻碍着林区的生态建设,影响着“天保工程”的阶段性成果。
以保护生态和森林资源为目的,以林场撤并、职工移居为载体、结合林区的危房改造、集中供热、给排水、垃圾处理、城镇化建设等急解决的问题,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以局址为核心,全面建设生态移居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一、林场撤并势在必行
由于木材产量的巨减,这对90%的收入都来源于木材生产及90%的职工都从业于木材生产的森工企业来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现实使金河林业局对金林林场、吉峰林场、秀山林场、萨河林场四个林场及牛耳河贮木场实行撤并,撤并户达到1192户,由于林场撤并,迫使林场职工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部分职工分散在牛耳河林场和局址内,安置撤并居住和就业都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目前轮伐生产已渐渐成为林业局的基本作业方式,撤并林场势在必行,有计划地撤并林场一是顺应目前的生产组织形势,通过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压缩费用。二是有利于森林防火,便于森林管护。三是为了改善林场职工群众的医疗、教育、文化、住房、交通等生存环境。四是有利于拓宽职工的就业渠道。如果职工长期滞留林场,久居山林,将不断拉大与局址的综合差距,形成新的贫困人群,不符合国家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精神。
二、取暖大量消耗木材,集中供热是唯一的解决途径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对于居住在金河林业局林场的职工,燃料主要来源于木材,每户年均木材消耗约14立方米,每年消耗木材达到16688立方米,森林资源消耗巨大。国家对木材隐性消耗问题一直十分重视,1985年原林业部出台了“以煤代木”政策,每年单独下达20万立方米“以煤代木”专项木材生产计划,木材销售后利润用于补贴职工取暖烧煤的费用,由于补贴,烧柴的职工大量减少。据统计,实施该项政策后,整个林区的年烧木材量从1985年的202万立方米,下降到1998年的40万立方米,政策实施的14年间,累计节约消耗木材l 820万立方米。可以说以煤代木政策对减少森林资源的隐性消耗是十分有效的。1998年“天保工程”实施后,国家停止了“以煤代木”的政策。由于煤炭价格不断上涨,而林区大部分职工每户年收入只有6000元左右,按照每户年均消耗6吨煤计算,需要1800元。职工难以承受烧煤带来的负担,大部分居民都转向了烧材。由于林业局烧柴供应十分紧张,所以职工除购买部分烧材外,又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烧柴,给林业局的资源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在不能取得国家烧煤补贴的情况下,统一规划,集中供热是改变林区资源隐性消耗的唯一途径。
三、危房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
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末,金河林业局局址现有各类住宅92200平方米,居住2355户,其中板夹泥平房33153平方米,居住1115户。这些住房大部分建于林区开发初期,平均使用年限都达到30年以上,由于板夹泥房属于临时住房,保温性能很差,冬季取暖费用远远高于砖房,沉陷严重,绝大部分都已经成为危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加之居住环境恶化,卫生条件较差,道路泥泞,垃圾成堆,严重的影响了职工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局址内平房居民的生活用燃料也以木材为主,年消耗木材量具大,造成极大浪费。
四、生态移居工程符合城镇建设的需要
大量的板夹泥房和危旧住房与林区的城镇建设十分不协调。冬季取暖期,居民取暖排放出大量的烟气,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导致大量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居民的饮水问题也十分突出,由于林区居民区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居住分散,特别是危房比例过高,造成供水入户困难,不能有效覆盖。所以,生态移居工程是一项与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系统工程,实施生态移居工程既可有效解决困扰林区的危房改造和住房难的问题、烧材浪费问题、饮水项目入户难的问题,达到一举多得效果,同时对加快林业小城镇建设、构建和谐林区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国有林区结合本地实际,争取国家、地区政策、走生态移居之路,进行危房改造,在局址所在地集资建房,使广大林场职工、家属向局址靠拢,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实施“生态移居”工程有利于建立良性的林业生态体系;有利于解决林区多年来生存与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减少森林火险隐患;有利于改善职工群众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保持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在国有林区实施生态移居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