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晴山堂石刻收录了自洪武三年(1370年)至崇祯六年(1633年)260余年间的文人题赠书法。它现存于江苏江阴徐霞客故居,其内容来自徐霞客及其先祖所得的当时文人题赠。明代,江南富豪之家刻帖风盛,徐霞客家族为江阴地区富庶望族。徐霞客为庆祝母亲八十大寿,建晴山堂时勒之于石,列于晴山堂四壁,其中收录了上自元末明初倪云林所题赠徐本中诗稿(洪武三年),下至崇祯六年南都国子监祭酒谢德溥题《秋圃晨机为徐孺人赋并赠霞客北游》,前后绵延两百多年,可旁窥整个明代的文化史。石刻为明代原刻,其中有不少图章。对乡贤文物的研究,自当必然,唯恐不能传真达意。本文选其中所见圆朱文艺术水准较高者进行简单介绍,分析这些图章中的圆朱文风格,旁证明代作为篆刻的萌芽时期,篆稿与镌刻分离、文字印化意识不明确的特征。
明代早期,篆刻艺术开始进入文人印阶段。早先刻章,一般是文人设计出印稿,匠人照样摹刻在铜、金、玉、水晶、象牙章上。宋代米芾篆而不刻,据传元初赵孟頫能自篆自刻,但印材用什么不得而知,后来也未见有更多文人篆刻的例子。一般都认为,自篆自刻的文人印,其开山鼻祖当属文征明长子文彭。周应愿《印说》曰:“至文待诏父子,始辟印源,白登秦汉,朱压宋元,嗣是雕刻技人如鲍天成、李文甫辈,依样临摹,靡不逼古。”
从晴山堂石刻全部作品可见,有明一代,书法作品上盖章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标准样式,落款后必定有章,卷首处的起首章则看各人的习惯。石刻中几乎每位作者都用章,但印章的艺术水准差距很大,毕竟还处于流派印的萌芽期,书家、学者对印章艺术性的关注普遍不足,对印章艺术性的认识自然不能苛求。
总的看来,这一时期的印章普遍采用圆朱文、仿汉印这两种形式。张绅在朱珪编的《印文集考跋》中指出:“国初,制度未定,往往皆循宋金旧法,至大、大德间,馆阁诸公名印皆以赵子昂法。”所谓赵子昂法,简单说就是圆朱文的样式,细框细字,字体用小篆。晴山堂石刻中有这么几方圆朱文堪称佳作。
一、云林子(杨维桢、倪云林《赠徐本中诗稿》)
如图1所示,“云林子”印为典型的圆朱文样式,三字并列,“云”“子”两字分列左右,方圆对比明确,“子”静“云”动,林字在中间起到分隔调节的作用。一印之中,方圆、曲直、动静和谐融于一体,印人明显是个高手。
那么这人是谁呢?可能是朱珪(此论见于楚默著作《杨维桢研究》,但未见详解)。朱珪,字伯盛,昆山人,生卒不详,终身未娶,有出尘之志。倪云林和他交好,为他写《静寄轩诗》(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传世,开篇便是《朱伯盛小像赞》。写此诗时为辛亥年十二月,正好是给徐本中写诗的第二年,倪云林71岁。
关于朱珪和《印文集考》,明人陈继儒《妮古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朱珪字伯盛,崑山人。师濮阳吴睿大小篆,尤善摹刻,凡吴下碑版多出珪手,然非其人珪不屑也。又喜为刻印章,茅山张外史嘉珪,锡之名:方寸铁。所存有《名跡录》,盖其平生所刻名文也。性孤洁,不娶终。”
其实当时能刻印的并不多,江南地区,与倪云林等人交游的篆刻家就只有朱珪,所以,“云林子”印被认为是朱珪的作品,可能性极高。
但是,由于当时篆稿和镌刻分工的习惯,人们还无从考证这方印篆稿者是谁。
倪云林此作写给当时才十岁的徐麒。从文中可知,其父徐均平当时远征未归,交代儿子新年里去拜访自己的老朋友。徐麒拜访了倪云林,倪云林很高兴,觉得好久不见其父很是挂念,看他“清令不凡”,非常看好徐麒,但又担心他失“未发之意”,以“本中字之”,以志期望,当时是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初七(庚戌人日)。给徐麒赐表字,是非常亲近的师长辈才做的事情,可见倪云林和其父徐均平之间的关系是很亲密的。
当时,倪云林的朋友杨维桢(也写作杨维祯)也在,于是一并题了一首诗。杨维桢(1296-1370)是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今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杨维桢的诗中,最富特色的当属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人称其为“铁崖体”“一代诗宗”,今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洪武三年正月,杨维桢奉诏到金陵,从云间(今上海)出发,路过无锡,顺便拜访朋友倪云林,正好徐麒到倪家来代父拜年,于是留下了这一段佳话。当年四月,杨维桢在金陵偶感风寒,回到云间养病,结果一病不起,五月去世,享年75岁。
倪杨两人友情深厚,有大量的诗歌唱和之作,并有倪画、杨书作品传世。例如,两人和王绎一起创作了著名的《杨竹西高士图》,王绎画,倪云林补松石,杨维桢跋。传闻,两人经常聚饮,杨维桢好声色,专喜用歌妓的鞋子当酒杯,“使坐客传饮,名曰鞋杯”,倪云林有洁癖,受不了这样的重口味,连呼龌蹉,翻案而去。当然,两人友情依旧,一辈子都是好友,不然,怎么还会有后来给徐麒题诗的事。
二、宾之(李东阳《寿中书舍人徐君六十序》)
如图2所示,“宾之”印是李东阳所用印。此印呈圆朱文样式,布局平中寓奇,纤秾合度,整体风格静穆浑厚。同样,这是谁刻的呢?
李东阳在此寿序结尾的时候说“是岁冬十一月”,这个“是岁”,从上文看,“至辛丑寿六十,十二月九日初度,实今岁之春旦也”。一开始时,徐颐派人先送书信求字,或许李东阳很忙,也或许李东阳不想写,等了好几个月,徐家派人经常到李府探看,当时徐颐60岁,李东阳年仅35岁,时为翰林院侍讲,“使者载历月日,足及门者前后十数,义不可辞”,终于写成一篇。一篇文章,从春天等到冬天,正是1481年的事。而此文书法劲健温润,熠熠生灵光,远胜后期书法之僵化。
1481年,文彭还没出生,而之前的印人尚未有明确的以篆刻为专攻方向的人物。在元末明初这样一个时代,篆刻刚刚进入文人创作的萌芽期,很多书画家如柯久思、张雨、黄公望、吴睿、倪云林、王冕、杨维桢等,都是采用赵孟頫、吾丘衍的方法,自己设计印稿,请专人镌刻。与徐麒同时代的沈周、文征明、唐寅、祝允明等人也是如此。周应愿《印说》曰:“祝(允明)有‘吴下阿明’朱文印,空远有韵。”其中有云:“陈道复淳、王吏部谷祥俱善篆,陈有‘白阳山人’白文印,王有‘司勋氏’朱文印,疏朗多遗,通雅兼至。” “善篆”,而不是善篆刻,这里的篆,自然就是篆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篆刻艺术风格相对统一,又没有自己的刀法语言(篆、刻分工),要考证出篆刻作者似乎没有可能,其实这也没有太大的意义。篆刻在这时候还不算是独立的一门艺术。
从现存的资料看,李东阳“宾之”章有四方(见图3),与晴山堂石刻中所见之印都不相同,因此,晴山堂石刻所见之印,丰富了李东阳研究资料。這五印中,以晴山堂石刻所见之印为最好。同好者可以细加品味,当知笔者所言不虚。
同页(P95)的“西涯钓游处”印(见图4)就没这么好了。
在篆刻中,有些字相互放在一起是怎么设计都弄不好的,这是文字的天性。笔者认为,此印如果能用比较纯粹的大篆,而不是大小篆混搭,可能效果会好一点。但在明代,因为可见的古文字资料不多,所以,印文安排不尽如人意也无可厚非,这是时代的遗憾,而不是当年的篆刻设计者的。从中也可见,当时的篆稿者,对文字印化的意识还没有明确。
三、衡山(文征明隶书《内翰徐公像赞》)
正德四年(1508),文征明写下隶书作品《内翰徐公像赞》,当时文彭才10岁。如米芾、赵孟頫等人篆、刻分工一样,人们也可以认为“衡山”印(见图5)是文征明篆印稿,而后印工镌刻的。对此印稿,文征明似乎一直比较满意,从现存的早期到晚期作品看,“衡山”两字章子大小不同。这似乎也可以作为明人自篆印稿、印工镌刻的旁证。
金陵大学创始人福开森(John C.Ferguson)收藏的《观斋印存》中,收藏了一方文征明的印花(见图6):“客梦芦花雨,诗情柳絮春。”如图7所示,下面用英文附注:白色石头,十个字,白文,分三行排列。长一寸八分之三,宽一寸四分之三,高三寸半。”
如图8所示,此印边款曰:“王贞生,白门之古狂也,卜居泰淮,每集文人,且诗且饮,挟故不拘,余□作此就正。时甲子仲冬篆于片石山房,徵明。”如果这印是真的,那么,如上文周应愿《印说》引文所见之“篆”一样,此“篆”就是篆稿,然后由印工刻石。这应该是当时篆而不刻的又一实证。
四、九和(顾鼎臣楷书《内翰徐公像赞》)
顾鼎臣是个大学问家,姓名章下面的章是“清华讲官”,明嘉靖中,做过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字九和,昆山人,同在吴门,与文征明岁数相仿。从“九和”印(见图9)字法上来说,整体以流动为主线,“九”与“和”之长竖婀娜灵动,“和”之口作略带方的圆形,极见巧思。以笔者个人拙见,此印和云林子两方,是整个《晴山堂石刻》中最具篆刻艺术性的。
五、吴宽(《明故乡贡进士徐君墓志铭》)
吴宽和顾鼎臣、文征明都是同时代的人,“吴宽”印(见图10)作于成化癸卯,即1483年。此印与“九和”印在设计理念上是类似的。特别是“口”的安排。此印温和静穆,是圆朱文一路不可多得的好印。
六、伯可氏(朱大受题《秋圃晨机图》诗)
“伯可氏”印特为列出,是因为文字中含有元代九叠篆章的遗风,且对边框的处理别出心裁,有适当的残破,显得苍茫古雅。圆朱文风格一般宁静深远,少有破边,而从此印中可见,作者对边框的残破处理是有意为之。这种做印手法在吴昌硕手里才得以发扬光大,却偶然于四百年前能别开新意,实属难能可贵。
从石刻全篇看,圆朱文如西涯、祝允明印、晞哲、文征明印等印,因其线条风格、排字习惯都有相似处,都可以认为是学习赵孟頫一路圆朱文的延续,这几方印都只能说差强人意,还不能说是佳作,原因在于入印的小篆未见巧思。可见文字的印化,从文人篆刻萌芽期始便是一大难题。而其他的如夏树芳印、陈继儒印,都是很不错的汉印风格。因不是圆朱文范畴,就不赘述了。
从晴山堂石刻中,人们可以从侧面证明,明代,印章还是由文人篆稿、印工镌刻的共同成果。对刀法的追求尚在萌芽中,远没有进入自觉状态;对文字印化的追求也还只是处在某人的灵光一现中。篆刻真正发展成为一门文人参与的艺术,还在清代。当然,徐霞客是不可能见到了。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蒋君慧(1970-),男,江苏江阴人,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书法篆刻。
明代早期,篆刻艺术开始进入文人印阶段。早先刻章,一般是文人设计出印稿,匠人照样摹刻在铜、金、玉、水晶、象牙章上。宋代米芾篆而不刻,据传元初赵孟頫能自篆自刻,但印材用什么不得而知,后来也未见有更多文人篆刻的例子。一般都认为,自篆自刻的文人印,其开山鼻祖当属文征明长子文彭。周应愿《印说》曰:“至文待诏父子,始辟印源,白登秦汉,朱压宋元,嗣是雕刻技人如鲍天成、李文甫辈,依样临摹,靡不逼古。”
从晴山堂石刻全部作品可见,有明一代,书法作品上盖章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标准样式,落款后必定有章,卷首处的起首章则看各人的习惯。石刻中几乎每位作者都用章,但印章的艺术水准差距很大,毕竟还处于流派印的萌芽期,书家、学者对印章艺术性的关注普遍不足,对印章艺术性的认识自然不能苛求。
总的看来,这一时期的印章普遍采用圆朱文、仿汉印这两种形式。张绅在朱珪编的《印文集考跋》中指出:“国初,制度未定,往往皆循宋金旧法,至大、大德间,馆阁诸公名印皆以赵子昂法。”所谓赵子昂法,简单说就是圆朱文的样式,细框细字,字体用小篆。晴山堂石刻中有这么几方圆朱文堪称佳作。
一、云林子(杨维桢、倪云林《赠徐本中诗稿》)
如图1所示,“云林子”印为典型的圆朱文样式,三字并列,“云”“子”两字分列左右,方圆对比明确,“子”静“云”动,林字在中间起到分隔调节的作用。一印之中,方圆、曲直、动静和谐融于一体,印人明显是个高手。
那么这人是谁呢?可能是朱珪(此论见于楚默著作《杨维桢研究》,但未见详解)。朱珪,字伯盛,昆山人,生卒不详,终身未娶,有出尘之志。倪云林和他交好,为他写《静寄轩诗》(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传世,开篇便是《朱伯盛小像赞》。写此诗时为辛亥年十二月,正好是给徐本中写诗的第二年,倪云林71岁。
关于朱珪和《印文集考》,明人陈继儒《妮古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朱珪字伯盛,崑山人。师濮阳吴睿大小篆,尤善摹刻,凡吴下碑版多出珪手,然非其人珪不屑也。又喜为刻印章,茅山张外史嘉珪,锡之名:方寸铁。所存有《名跡录》,盖其平生所刻名文也。性孤洁,不娶终。”
其实当时能刻印的并不多,江南地区,与倪云林等人交游的篆刻家就只有朱珪,所以,“云林子”印被认为是朱珪的作品,可能性极高。
但是,由于当时篆稿和镌刻分工的习惯,人们还无从考证这方印篆稿者是谁。
倪云林此作写给当时才十岁的徐麒。从文中可知,其父徐均平当时远征未归,交代儿子新年里去拜访自己的老朋友。徐麒拜访了倪云林,倪云林很高兴,觉得好久不见其父很是挂念,看他“清令不凡”,非常看好徐麒,但又担心他失“未发之意”,以“本中字之”,以志期望,当时是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初七(庚戌人日)。给徐麒赐表字,是非常亲近的师长辈才做的事情,可见倪云林和其父徐均平之间的关系是很亲密的。
当时,倪云林的朋友杨维桢(也写作杨维祯)也在,于是一并题了一首诗。杨维桢(1296-1370)是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今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杨维桢的诗中,最富特色的当属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人称其为“铁崖体”“一代诗宗”,今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洪武三年正月,杨维桢奉诏到金陵,从云间(今上海)出发,路过无锡,顺便拜访朋友倪云林,正好徐麒到倪家来代父拜年,于是留下了这一段佳话。当年四月,杨维桢在金陵偶感风寒,回到云间养病,结果一病不起,五月去世,享年75岁。
倪杨两人友情深厚,有大量的诗歌唱和之作,并有倪画、杨书作品传世。例如,两人和王绎一起创作了著名的《杨竹西高士图》,王绎画,倪云林补松石,杨维桢跋。传闻,两人经常聚饮,杨维桢好声色,专喜用歌妓的鞋子当酒杯,“使坐客传饮,名曰鞋杯”,倪云林有洁癖,受不了这样的重口味,连呼龌蹉,翻案而去。当然,两人友情依旧,一辈子都是好友,不然,怎么还会有后来给徐麒题诗的事。
二、宾之(李东阳《寿中书舍人徐君六十序》)
如图2所示,“宾之”印是李东阳所用印。此印呈圆朱文样式,布局平中寓奇,纤秾合度,整体风格静穆浑厚。同样,这是谁刻的呢?
李东阳在此寿序结尾的时候说“是岁冬十一月”,这个“是岁”,从上文看,“至辛丑寿六十,十二月九日初度,实今岁之春旦也”。一开始时,徐颐派人先送书信求字,或许李东阳很忙,也或许李东阳不想写,等了好几个月,徐家派人经常到李府探看,当时徐颐60岁,李东阳年仅35岁,时为翰林院侍讲,“使者载历月日,足及门者前后十数,义不可辞”,终于写成一篇。一篇文章,从春天等到冬天,正是1481年的事。而此文书法劲健温润,熠熠生灵光,远胜后期书法之僵化。
1481年,文彭还没出生,而之前的印人尚未有明确的以篆刻为专攻方向的人物。在元末明初这样一个时代,篆刻刚刚进入文人创作的萌芽期,很多书画家如柯久思、张雨、黄公望、吴睿、倪云林、王冕、杨维桢等,都是采用赵孟頫、吾丘衍的方法,自己设计印稿,请专人镌刻。与徐麒同时代的沈周、文征明、唐寅、祝允明等人也是如此。周应愿《印说》曰:“祝(允明)有‘吴下阿明’朱文印,空远有韵。”其中有云:“陈道复淳、王吏部谷祥俱善篆,陈有‘白阳山人’白文印,王有‘司勋氏’朱文印,疏朗多遗,通雅兼至。” “善篆”,而不是善篆刻,这里的篆,自然就是篆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篆刻艺术风格相对统一,又没有自己的刀法语言(篆、刻分工),要考证出篆刻作者似乎没有可能,其实这也没有太大的意义。篆刻在这时候还不算是独立的一门艺术。
从现存的资料看,李东阳“宾之”章有四方(见图3),与晴山堂石刻中所见之印都不相同,因此,晴山堂石刻所见之印,丰富了李东阳研究资料。這五印中,以晴山堂石刻所见之印为最好。同好者可以细加品味,当知笔者所言不虚。
同页(P95)的“西涯钓游处”印(见图4)就没这么好了。
在篆刻中,有些字相互放在一起是怎么设计都弄不好的,这是文字的天性。笔者认为,此印如果能用比较纯粹的大篆,而不是大小篆混搭,可能效果会好一点。但在明代,因为可见的古文字资料不多,所以,印文安排不尽如人意也无可厚非,这是时代的遗憾,而不是当年的篆刻设计者的。从中也可见,当时的篆稿者,对文字印化的意识还没有明确。
三、衡山(文征明隶书《内翰徐公像赞》)
正德四年(1508),文征明写下隶书作品《内翰徐公像赞》,当时文彭才10岁。如米芾、赵孟頫等人篆、刻分工一样,人们也可以认为“衡山”印(见图5)是文征明篆印稿,而后印工镌刻的。对此印稿,文征明似乎一直比较满意,从现存的早期到晚期作品看,“衡山”两字章子大小不同。这似乎也可以作为明人自篆印稿、印工镌刻的旁证。
金陵大学创始人福开森(John C.Ferguson)收藏的《观斋印存》中,收藏了一方文征明的印花(见图6):“客梦芦花雨,诗情柳絮春。”如图7所示,下面用英文附注:白色石头,十个字,白文,分三行排列。长一寸八分之三,宽一寸四分之三,高三寸半。”
如图8所示,此印边款曰:“王贞生,白门之古狂也,卜居泰淮,每集文人,且诗且饮,挟故不拘,余□作此就正。时甲子仲冬篆于片石山房,徵明。”如果这印是真的,那么,如上文周应愿《印说》引文所见之“篆”一样,此“篆”就是篆稿,然后由印工刻石。这应该是当时篆而不刻的又一实证。
四、九和(顾鼎臣楷书《内翰徐公像赞》)
顾鼎臣是个大学问家,姓名章下面的章是“清华讲官”,明嘉靖中,做过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字九和,昆山人,同在吴门,与文征明岁数相仿。从“九和”印(见图9)字法上来说,整体以流动为主线,“九”与“和”之长竖婀娜灵动,“和”之口作略带方的圆形,极见巧思。以笔者个人拙见,此印和云林子两方,是整个《晴山堂石刻》中最具篆刻艺术性的。
五、吴宽(《明故乡贡进士徐君墓志铭》)
吴宽和顾鼎臣、文征明都是同时代的人,“吴宽”印(见图10)作于成化癸卯,即1483年。此印与“九和”印在设计理念上是类似的。特别是“口”的安排。此印温和静穆,是圆朱文一路不可多得的好印。
六、伯可氏(朱大受题《秋圃晨机图》诗)
“伯可氏”印特为列出,是因为文字中含有元代九叠篆章的遗风,且对边框的处理别出心裁,有适当的残破,显得苍茫古雅。圆朱文风格一般宁静深远,少有破边,而从此印中可见,作者对边框的残破处理是有意为之。这种做印手法在吴昌硕手里才得以发扬光大,却偶然于四百年前能别开新意,实属难能可贵。
从石刻全篇看,圆朱文如西涯、祝允明印、晞哲、文征明印等印,因其线条风格、排字习惯都有相似处,都可以认为是学习赵孟頫一路圆朱文的延续,这几方印都只能说差强人意,还不能说是佳作,原因在于入印的小篆未见巧思。可见文字的印化,从文人篆刻萌芽期始便是一大难题。而其他的如夏树芳印、陈继儒印,都是很不错的汉印风格。因不是圆朱文范畴,就不赘述了。
从晴山堂石刻中,人们可以从侧面证明,明代,印章还是由文人篆稿、印工镌刻的共同成果。对刀法的追求尚在萌芽中,远没有进入自觉状态;对文字印化的追求也还只是处在某人的灵光一现中。篆刻真正发展成为一门文人参与的艺术,还在清代。当然,徐霞客是不可能见到了。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蒋君慧(1970-),男,江苏江阴人,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书法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