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教研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一项常规性活动,是不可拙劣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开展音乐教研活动一方面能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丰富拓展教学方法、提高对音乐的实践研究能力,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让研究的成果能够实实在在的落实到幼儿的发展上,让幼儿在有效的学习方法中有收获的学习。激发对音乐艺术的热爱,陶冶其艺术情操。
关键词:音乐教研;幼儿教育;艺术
我园音乐组的教研活动以幼儿发展和教师发展为中心,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指南》精神为指导,坚持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好每一次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工作职能,开展多项互动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教研活动本着"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实践、不断进步"的思想,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积极探讨,社会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效的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研活动中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式,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向教育教学行为转化,我尝试总结了“引、助、推”式音乐教研,引领加快对教师的提升进度,使教研更加“高效”的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促进儿童人格全面的发展。
一、“引”—理念先行、聚焦现场高效教研的前提
所谓“引”就是赋予理念给予引导。在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们往往缺乏理论的支持与引导,缺乏对音乐教学形式、特点以及游戏化开展策略的认识。因此引导教师了解时代前沿理念,聚焦“活动现场”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活动中可挖掘研讨问题,是高效教研活动开展的前提。
(1)理念先行、寻其根本。
欲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欲病之愈者、必先查其根源。为了更好地了解每个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中的困惑,我在教研活动前期开展了问卷调查,寻找到许多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希望解决的关键点:如傻瓜流程中累加性原则如何使用?如何将《指南》精神渗透到活动设计中?中外还有哪些音乐理论?我及时捕捉教师各种疑问,认真组织学习、重温《3到6岁学习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交流了“奥尔夫音乐教学、铃木音乐教学、柯达伊音乐教学、傻瓜流程游戏化教学”等音乐教学的理论。讨论如何将理论融入到日常的音乐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引导她们将理念潜移默化的运用到音乐活动设计中,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探索问题中,更新教育观念,更好更快的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2)聚焦“活动现场”、寻其疑问。
教师自我提升的规律是从理念到实践的过程,活动观摩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正是这种实践观摩、研讨反思、交流学习为一体的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在观摩他人教学活动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获得提升,通过这种互动交流,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和策略,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本学期我组织教师观摩了模仿课《阿拉丁》,原创活动《迷彩战队》通过观摩教师们了解了傻瓜流程的一般流程;发现了原创活动中如何巧妙地运用游戏等问题。教师在观摩中发现问题、交流问题、讨论方法将先前了解的理论带到实践中边观摩边思考,为自己的研究指引了方向。
二、“助”—聚焦问题,多渠道教研提升。
所为“助”就是赋予方法。在组织设计活动时教师会存在活动策略、师幼互动、游戏设计等薄弱环节,对她们的教研我通过“有板块式教研、主题式教研、行为跟进式教研”聚焦教师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共同讨论思考。
(1)有板块式教研:即针对活动组织的各环节跟踪研讨。如:动作的累加原则、乐器的演奏方式、游戏难度的挑战、语言指令的退出等板块有目的的跟踪研讨。在我组织的原创活动生活化奏乐《迷彩战队》中,观摩前我会组织教师带着几个问题观摩如:怎样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演奏方式演奏桶、皮带、非洲果壳?游戏设计是否有挑战性?观摩后教师们根据几个板块式的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参研教师分组进行研讨、互动、创想、展示,有的组将两个水桶用对敲的方式合作演奏、有的组通过改变数学游戏解决重难点、还有的组把非洲果壳绑到腿上是演奏方式更有趣,板块式的跟踪研讨使教研活动更有实效性。
(2)主题式教研:即对某个模糊的问题进行跟踪研讨。如:师幼互动类研讨“激发性回应、评价性回应、提升性回应在音乐活动中的运用”;学习方式类研讨“观察模仿学习、探究创造学习、合作分享学习、反思评价学习对幼儿的终生的发展”;学习品质类研讨“好奇心、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性品质的培养”。主题式教研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交流、有效学习。
(3)行为跟进式教研:就是将集体讨论形成新方案、新设想通过自己建构思考后再次实践研讨。此教研方式能充分发挥教师自我反思和实践之间相互作用,让教师在同伴的互助中改进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例如在节奏乐《迷彩战队》中在一次教研中教师们设计好教学流程由屈老师执教,在反馈中发现幼儿在学习节奏时缺乏自主性,于是经过二次教研将静態图片改为动画式图谱,让幼儿在动画游戏中掌握节奏再请屈老师二次执教。这种教研方式使教师群体组成学习研究的共同体,使教研体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获得一人执教,多人受益的效果,也是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
三、“推”—成果推广,收获成长。
所谓“推”就是通过送出去看学,请进来评研的方式,通过音乐组评课,教师自我反思在互评互研中提高,并将教研成果转化和推广。教研组成员每年会参加“全国音乐研讨会”,组织的音乐活动《小乌龟》在青岛市海洋课程开放活动中邀请了市区领导进行点评,教研组将多次研讨的大班原创奏乐活动《迷彩战队》以录像的形式将参加第十届音乐活动评选;还将活动设计整理投稿,并撰写了《情趣、支点、累加》音乐教学法;《迷彩战队》研课的教研全过程以公众号的方式推广在青岛市区的微信群里推广。
“引、助、推”式音乐教研通过阶梯式学习,使教师在“引”中更新理念,在“助”中思考提升,在“推”中收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教师需要互助、分享、合作、交流,不断地学习、提高和历练,每个教师都不断更新观念,汲取经验,教研活动在讨论、质疑、解惑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们达成共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教育教学水平,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参考文献:
[1]孙超慧. 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邱瑜. 论幼儿园课程的诊断与改进[D].华东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音乐教研;幼儿教育;艺术
我园音乐组的教研活动以幼儿发展和教师发展为中心,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指南》精神为指导,坚持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好每一次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工作职能,开展多项互动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教研活动本着"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实践、不断进步"的思想,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积极探讨,社会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效的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研活动中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式,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向教育教学行为转化,我尝试总结了“引、助、推”式音乐教研,引领加快对教师的提升进度,使教研更加“高效”的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促进儿童人格全面的发展。
一、“引”—理念先行、聚焦现场高效教研的前提
所谓“引”就是赋予理念给予引导。在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们往往缺乏理论的支持与引导,缺乏对音乐教学形式、特点以及游戏化开展策略的认识。因此引导教师了解时代前沿理念,聚焦“活动现场”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活动中可挖掘研讨问题,是高效教研活动开展的前提。
(1)理念先行、寻其根本。
欲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欲病之愈者、必先查其根源。为了更好地了解每个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中的困惑,我在教研活动前期开展了问卷调查,寻找到许多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希望解决的关键点:如傻瓜流程中累加性原则如何使用?如何将《指南》精神渗透到活动设计中?中外还有哪些音乐理论?我及时捕捉教师各种疑问,认真组织学习、重温《3到6岁学习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交流了“奥尔夫音乐教学、铃木音乐教学、柯达伊音乐教学、傻瓜流程游戏化教学”等音乐教学的理论。讨论如何将理论融入到日常的音乐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引导她们将理念潜移默化的运用到音乐活动设计中,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探索问题中,更新教育观念,更好更快的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2)聚焦“活动现场”、寻其疑问。
教师自我提升的规律是从理念到实践的过程,活动观摩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正是这种实践观摩、研讨反思、交流学习为一体的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在观摩他人教学活动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获得提升,通过这种互动交流,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和策略,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本学期我组织教师观摩了模仿课《阿拉丁》,原创活动《迷彩战队》通过观摩教师们了解了傻瓜流程的一般流程;发现了原创活动中如何巧妙地运用游戏等问题。教师在观摩中发现问题、交流问题、讨论方法将先前了解的理论带到实践中边观摩边思考,为自己的研究指引了方向。
二、“助”—聚焦问题,多渠道教研提升。
所为“助”就是赋予方法。在组织设计活动时教师会存在活动策略、师幼互动、游戏设计等薄弱环节,对她们的教研我通过“有板块式教研、主题式教研、行为跟进式教研”聚焦教师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共同讨论思考。
(1)有板块式教研:即针对活动组织的各环节跟踪研讨。如:动作的累加原则、乐器的演奏方式、游戏难度的挑战、语言指令的退出等板块有目的的跟踪研讨。在我组织的原创活动生活化奏乐《迷彩战队》中,观摩前我会组织教师带着几个问题观摩如:怎样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演奏方式演奏桶、皮带、非洲果壳?游戏设计是否有挑战性?观摩后教师们根据几个板块式的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参研教师分组进行研讨、互动、创想、展示,有的组将两个水桶用对敲的方式合作演奏、有的组通过改变数学游戏解决重难点、还有的组把非洲果壳绑到腿上是演奏方式更有趣,板块式的跟踪研讨使教研活动更有实效性。
(2)主题式教研:即对某个模糊的问题进行跟踪研讨。如:师幼互动类研讨“激发性回应、评价性回应、提升性回应在音乐活动中的运用”;学习方式类研讨“观察模仿学习、探究创造学习、合作分享学习、反思评价学习对幼儿的终生的发展”;学习品质类研讨“好奇心、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性品质的培养”。主题式教研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交流、有效学习。
(3)行为跟进式教研:就是将集体讨论形成新方案、新设想通过自己建构思考后再次实践研讨。此教研方式能充分发挥教师自我反思和实践之间相互作用,让教师在同伴的互助中改进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例如在节奏乐《迷彩战队》中在一次教研中教师们设计好教学流程由屈老师执教,在反馈中发现幼儿在学习节奏时缺乏自主性,于是经过二次教研将静態图片改为动画式图谱,让幼儿在动画游戏中掌握节奏再请屈老师二次执教。这种教研方式使教师群体组成学习研究的共同体,使教研体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获得一人执教,多人受益的效果,也是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
三、“推”—成果推广,收获成长。
所谓“推”就是通过送出去看学,请进来评研的方式,通过音乐组评课,教师自我反思在互评互研中提高,并将教研成果转化和推广。教研组成员每年会参加“全国音乐研讨会”,组织的音乐活动《小乌龟》在青岛市海洋课程开放活动中邀请了市区领导进行点评,教研组将多次研讨的大班原创奏乐活动《迷彩战队》以录像的形式将参加第十届音乐活动评选;还将活动设计整理投稿,并撰写了《情趣、支点、累加》音乐教学法;《迷彩战队》研课的教研全过程以公众号的方式推广在青岛市区的微信群里推广。
“引、助、推”式音乐教研通过阶梯式学习,使教师在“引”中更新理念,在“助”中思考提升,在“推”中收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教师需要互助、分享、合作、交流,不断地学习、提高和历练,每个教师都不断更新观念,汲取经验,教研活动在讨论、质疑、解惑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们达成共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教育教学水平,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参考文献:
[1]孙超慧. 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邱瑜. 论幼儿园课程的诊断与改进[D].华东师范大学,2012.